本帖最后由 范瞎 于 2021-1-27 08:49 编辑
我昨天问老灭要鲁迅先生的风骨例证,老灭宵衣旰食地搜了几处出来,大约是鲁迅先生有多么的不怕死,出门都不带钥匙了,做好了一去不复返易水壮士的准备,结果,那王爷并没有把他拉进牢房,也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刑具,鲁迅先生只好回家,继续花生米就酒骂骂乏走狗,王爷们对这位不臣倒似乎挺仁政:工资照发,稿酬也没有没收,女学生也任他去泡,司务长,帮佣也任他去养。他老人家工作丢了,还可以跟章王爷打官司。从袁总统到段总统,很奇怪地没有给鲁先生的风骨来点血与火的考验。事后来看,鲁迅先生那不带钥匙的硬气,似乎就有点踩空了的尴尬。
我想,鲁迅先生应该是从其师那里领悟了什么,章太炎老师绕袁府诟骂却活得好好的。一夜之间,文人的风骨都长成了,文人的舌头都硬气了。我倒不是讥笑章氏之后的文人风骨之未经风霜。其实最好不要这种生死风霜,说几句话就要被牵走坐牢拉去砍头,圣君在朝都不能干,何况到了民国。一个民主了的国家,最根本的标志,不会用枪炮去恐吓唇舌,他们叫言论自由,我想,民国时期的执政者,还是粗懂了这个道理:任他们办报去,任他们讽古骂今去,任他们这个思想那个道德去。所以,这个时候骂“御用”“官办”,不但出了几千年三跪九叩的恶气,而且还风骨。皇帝在的时候,要这种傲视权贵的风骨可是拿命去赌,不但自己的命,还得连带三族九族甚至十族。民国时呢,最多是“不带个钥匙”的事,其实,家里一堆帮佣老妈子,带不带钥匙都不影响其回家。
沈从文曾经讥笑鲁迅先生:跟他家厨师似的,善于锱珠必较,怎么安排巨额工资和稿酬,鲁迅先生几乎算是门清。我反倒觉得这样的鲁迅才真实,不要把风骨啊脱俗啊种种强加给躲进小楼杀伐四方的鲁迅先生,从人性起笔,狠狠地追击那几处不当的用词,然后收工,啪啪心算一下这个月的用度开支,这个绍兴师爷就蛮可爱。
1934年的鲁迅,躲进了上海小楼,坐观天下成败,跟日本朋友喝着绍兴黄酒日本清酒,依依呀呀用日语回忆京都岁月。回到书房,怒向刀丛觅小诗,开始讥笑北平的古董南迁计划:“前年的大难临头,北平的学者所想援以掩护自己的是古文化,而惟一大事,则是古物的南迁,这不是自己彻底的说明了北平所有的是什么了吗?”
我想,如果不是鲁迅先生死得早,待到1966年,这一句关于南迁文物的话,给革命小将稍加想象发挥,鲁迅就可能被打成“帝国主义的乏走狗”的。假如他不写悔过书,不配合坐喷气机,绝然走向了太平湖。那就可以用风骨二字来盖棺定论鲁迅先生了。
但太平湖底的老舍,却被人遗忘了,非但没有人赠送“风骨”的挽联,连烧纸的人都不剩几个了,慢慢的这个人要淹没于历史,太平湖游人如炽,湖边还有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个电影学子在踏青时,会想到这湖底曾经有一个写出过《茶馆》叫老舍的人?
鲁迅那个时期的人,性好论战,虽然互相攻讦道德或人性,但都有言者无罪的自觉,既无乞求让自己说说话的媚态,也无举报对手乱说话的太监公公态。所以时代风骨还是很有一些的。不象现如今的我们,国门打开一百年了,一些人吓得往回爬,爬成了满清大太监。一遇到不喜欢听的话,就围攻,恐吓,拷问良心,责问用心。。。然后举报。
让人家说说话,坏不了什么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