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记之食色性》 不知道为何一提食色性经典总有林语堂的事,林语堂对《闲情偶记》极其欣赏,翻译成英文不说,还受启发写了本《生活的艺术》。
其实也不奇怪,以前古代十大手抄本,一大半都是明清大名鼎鼎文人的手抄本,如李渔、纪晓岚、杨慎和袁枚。
就像老人家把玩弹子,雅士把摩古玩一样,文人对食色性黄书的把玩酷爱,非得亲手抄本不足以尽情,把给人传抄时,也有种风尘女子卖淫的舒展。
这一传一抄偷鸡摸狗的刺激,妖冶诡秘的痴迷,带着极尽下三滥的惬意,就是齐人之福也无法替代的癖趣。
当李渔母亲学孟母“三迁教子”时,一定想不到日后自己的儿子会写大名鼎鼎的《玉蒲团》吧?
不仅如此,还写了《无声戏》、《十二楼》等著名的古代情色经典不说,带着全家几十口和戏班到处演出,时不时美妾还上台客串一把。
李渔一直过着拮据但不妨穷奢极侈地享受生活的细节,动荡而不清苦地今朝有钱今朝照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穿戴用都考究。
李渔闲情偶记涉猎很广,都有价值,除了本篇提及的《声容部》《饮馔部》,还有《词曲部》、《演习部》、《居室部》、《器玩部》、《种植部》、《颐养部》共八部。
即使不太引人瞩目的颐养部,也有好玩之处。
比如教导人四季享乐之法:过了春季,三季都是养精蓄锐的季节了,只有春天这一个季节是宣泄,但也不能竭泽而渔,得打打岔。
怎么打岔呢?就是想要留住枕席的余欢,就应该在游览时尽兴,旅游啊,花鸟啊,有节有奏,所谓节奏。
1 从《闲情偶记》可看出李渔对细节重的无以复加,
不信我从《闲情偶记》摘录两段:“善匀面者,必须先洁其巾。拭面之巾,只供拭面之用,又须用过即洗,勿使稍带油痕”——如果女人没这么讲究,估计要被他唠叨。
再转念一想,李渔一家几十口到处打秋千,家里女人用面巾都这么考究,说明李渔是那种舍得在精致生活不惜血本的,女人跟着她,虽然有点动荡,也不会受罪。
“要菜鲜美的诀窍是:摘之务鲜,洗之务净。蔬食最干净的,是竹笋、蘑菇、豆芽;其最秽的,则是家种之菜。
灌肥时候,势必连根带叶一起浇,随浇随摘,随摘随食。
洗菜的人,不过浸入水中涮涮了事。日积月累的粪肥,岂是刻涮洗几下就能消除?”——古代老爷们五谷不分德行,几个这么无聊到趴厨房窗看人洗菜?说明不管怎么动荡,在吃上是一点不能含糊的。
2 妇容篇虽然篇幅不多,却是精华,最出名的观点是:女人是尤物,尤物又是什么?媚态而已。
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
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女子一有媚态,只是三四分姿色,便可抢过六七分姿色的女人的镜头。这也是你不会为仕女画惹相思,却对迎面而过的女子念念不忘的缘故。
这段说的太玄乎,大概是姿态、步态、体态和神态这四种而已,姿态靠品味、品味靠养精蓄锐的生活优雅;
步态跟性格和活跃度有关,体态则靠性格、自制力和修养;
神态就是前三种混合自得后的心态,当你内心充满骄傲,你就可以谦逊地俯下身来,低头开出一颗大白菜。
为说明上述观点,李渔举例说一个30岁的女子,春游遇雨避亭中,其他女子都踉跄而至,惟有她慢慢走至亭中,亭子人满,立于檐下。
别人挤进亭子,都在抖擞衣衫在路上落地雨滴彼现丑态,而此妇人檐下雨侵,抖之无益,反倒一种从容。
等雨稍停,别人一哄而散,此妇迟疑稍后,这时雨又下了,她留守得占亭子正中位置。
别的妇女仓促而来,只能立于檐下,衣衫之湿,数倍于前。而此妇没有任何自得之神情,反倒帮周围别人代为振衣。
李渔声色俱下评论道:其初之不动,似以郑重而养态;其后之故动,似以徜徉而生态。
这段还说明了一个刻意与随意的细节问题,人类的刻意行为都有雕凿的痕迹,眼睛虽看不出来感觉却在,随意出来的才是最宜人。
好比你觉得好笑的事,那些刻意的段子并不好笑,而是一些忽如其来的随意。
我有次从论坛路过,看到有人发联络贴:有在线的没有,进来一下。很多人的洋洋之谈都没看进去,唯有一个人说了:有盒饭发吗?唯这忽如其来的这句让自己忍俊不住。
3 《闲情偶记》对女人颇有研究,对女子的业余爱好要求如下:“翰墨为上,丝竹次之,歌舞再次之,女红乃是分内事,自不必道也”,说明喜欢读书看字的,尤其在看这篇文的女人都是上品;
服饰方面提出了“三贵”的观点,即“贵洁”,“贵雅”、“贵与貌相宜”,就是说如果一个女人长得贼眉鼠眼,还是别穿富贵的衣服,免得跟偷来似得;
中等姿色的,就穿素淡清新的;长得妖娆的,不穿妖娆点都暴殄天物了。
还提出一白遮百丑的道理:“妇人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
《闲情偶记》对女人眉眼笔墨较多,古代人好像对女子眉眼特别重视,金瓶梅写潘金莲:“眉是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风情月意”。
再看看红楼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同是弯眉,弯法复杂些,就是多愁;弯法简单,柳叶一样随便压弯一下,也就更容易挑起勾人,这是潘金莲的眉。
不信你让林黛玉弯那么多道的蹙眉抛个媚眼看看,仅打开都得半天。
李渔下结论说:“眼细而长的,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眼灵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所谓的明眸善睐;眼常不动而白眼球多黑眼珠少的,必近愚蒙”,
而眉毛之秀与不秀,必与目相辅相成:眼细者眉必长,眉粗者眼必巨。
接着议论说:张敞画眉,是因为夫人之双黛,肯定不是浓淡得宜,而是眉短可画长,妙在用增法;
眉粗可修细,妙在用减法。都是人工斧凿刀刻般的修饰结果啊。
其实古代齿白唇红、眉清目秀这些词都是对女人的相面之术。古代人看女人作风和性能力,因为观赏条件有限,所以只能通过相面来判断。
比如说看女子眉毛吧,凡是一字眉的女人,都被认为缺乏羞涩而且不擅长学习提高手艺的那类;
两边的眉毛相系的女人,其持续力衰弱、房事起来时断时续有气无力;只有眉毛丛生的女人才最喜欢阴阳交接之道,这种女人的眉叫做“眉清”;
此外,瞳偏向上方,好象怪眼的下三白眼,或使媚眼儿的女性也会令男人销魂。这种女人称为“目秀”。 然后再看到口齿处:齿与肾的关系很深,齿列不好的人,常因病弱而不能过度做爱。只有齿列洁白整齐的女人才有劲,这叫“齿白”;
口唇发紫的女人身体单薄、发白的则阴虚,只有红色的口唇才是健康可以承受的象征,这叫“唇红”。
4 《饮馔部》更是全书精华之处,哪怕对今也有指导。
比如这段说得很到位:“至鲜至美之物,除笋之外,就是菇类,菇无根无蒂,忽然而生,盖山川草木之气,结而成形。凡物有形体必有渣滓,无形体就不会有渣滓,吃无形之物,犹吸山川草木之气”。
唠叨最多的是做饭做菜细节:“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嗝,嗝必秽气”;
“笋是蔬菜里必须有的,而虾是荤莱里必须有的,善于做荤菜的人,把煮虾的汤掺进各种食物里,所有的菜都很鲜,就像笋汤对于蔬菜的作用一样”。
介绍享受美食的细节和程序的也不少:“凡是吃螃蟹,只能保持它的完整,蒸熟以后放在白色盘子里,摆在桌上,让客人自己取自己吃,剖一只吃一只,掰一条腿吃一条腿,那么气和味才不会泄漏掉。做别的事情,都可以让他人代劳,只有吃螃蟹、瓜子、菱角三种东西必须自己动手,即剥即吃才有味道。”
大家都知道做饭做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收汁,现在我们只是习惯,《闲情偶记》里却形成理论:煮粥的水忌加,煮饭的水忌减。不善于做饭的人,用水没有标准,多就舀掉,少就添水。不知道米的精华都在米汤里面,沥掉饭汤,等于把米的精华也都沥掉了。担心太稠又加上一些水,就像在酒里掺水一样。加了水,酒也就成了糟粕。
当然也少不了饮食的八卦:“过去有个善于做鹅掌的人,每次把肥鹅养到要杀的时候,先烧一锅油,把鹅的脚放进去,鹅痛得要死就跳进水塘里,任它跳跃。然后再捉再放,像那样烫了又放它跳到水里,如此四次之后,鹅掌就丰美甘甜,厚达一寸”。
5 世般闲情,既有《桃花源记》不食人间烟火的闲情,所谓散漫清淡,与世无争;
也有《闲情偶记》这种享尽人间烟火,极尽小资的闲情;
如果去李渔仕途顺利商途成功,历史谁会记录一笔李渔?
恰恰是不务正业的李渔,把人间烟火的倾情享受到极致后;
恰恰如自己所说:“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