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0-10-28 18:57 编辑
好好的秋哪来的愁
我对四季的感觉都不坏,尤其是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也算是四季分明,而且我觉得唯有四季分明,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四季。
我曾经在厦门工作多年,厦门是一座有特色的小城市,但说实话,我真心不喜欢那种一年四季都是绿的颜色,总会让我有一种怅然的失落感。
春夏绿也就罢了,秋冬依然绿意盎然,我觉得这很有点季节混乱的意思。
喜欢季节分明的四季,是觉得只有分明的季节,应对着几乎不差分毫的节气,才是该有的样子。远的不说,就说秋天,北方这边无论三伏天如何燥热,只要是进入立秋这天,必定让你的肌肤有一种不再汗腻腻的感觉,顿时爽快了许多。
当然,像我这种对四季都没有恶感的也许不多。有人喜欢春天的万物生,喜欢夏天的葳蕤,喜欢秋日的金黄,喜欢冬日的肃杀。我确实皆喜欢,我是觉得在一年365天的时间里,依次走过这些有感的季节很有意思。
也是有一天和几个朋友在微信上闲扯,有一位表达出他对秋天的厌恶,觉得过于压抑,眼看着绿叶变黄,最后飘落街头,实在有点悲凉的意思。而且,春思秋愁也似乎是一种感伤的情绪。
我不以为然:好好的秋你哪来的愁?你只是看到了落叶的凋零,没看到枝头丰盈的果实?你只是叹息落叶的悲伤,却忘记看它们演绎出在秋风里生命最后颜色的华章。没有西陆风吹,哪里来的稻谷满仓,没有秋风送爽,哪里会有硕果枝头?
这大约就是看一个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吧。
也许和情绪有关,也许和别的什么有关。当然,无法去阻止别人在秋日里的叹息和感伤,只是角度不一样。
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海边走一走,只要是天气不恶劣,我都会沿着几公里的长滩走一个来回。从春走到了夏,从夏走到了秋,很快也许就要从秋走到冬。我喜欢四季大海给我的感觉,甚至觉得那是一种能量的汲取和摄入。
拎着一部相机,牵着我家的小狗,不紧不慢的走。觉得有好镜头,好风景就按快门,回到家一张张的看,觉得拿得出手的,就传到手机里发出去分享。
记得去年冬日,一夜凛冽呼啸的北风,在我家的楼上,远远看着波涛汹涌的怒海,天完全放亮的时候,我拎着相机牵着小狗,又去了海边,海浪咆哮着冲上护坡堤坝,浪花卷着砂石扑在人行栈道上,那一夜的急雪,在岸边被海风吹的形成一个个起伏连绵的白色波谷,站在那个清冷的世界里,看着大自然神奇的雕塑,内心除了惊叹似乎没有别的。
我的朋友坚持认为:愁,是住在心上的秋天。所以,秋天,从来都是思绪纷乱、愁肠百结、伤怀哀怨的季节。从古至今,关于秋天的落寞、秋天的萧瑟、秋天的寂寥无穷无尽。
为了让我也认同这种秋愁,特地把李白拎出来教育我,你看看连浪漫的李白写秋都不浪漫: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我哈哈大笑,老李还写过: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呢,何必当真,诗人都神经兮兮的,筋随便一搭就来灵感了。
这话可没有蔑视诗人的意思,也就随嘴一说,别去深究。
不过,我真的很喜欢秋天的景色,殷实而壮观,长风浩荡的时候,蓝天白云,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等五颜六色除了秋季,你在春夏冬都看不到。
所以我说,好好的秋,哪来的愁?!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