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9-12-16 09:09 编辑
专家的脑子及其他
周日早起,牵着我家的小狗,悠哉游哉的去海边公园转一圈,这一圈安步当车,大约四千多步,走得不快,看天看地,看海看人,这基本是我每天早晨的“必修课”。
走了不多远,手机有提示微信有朋友找我,打开一看,是我的发小同学,他给我发了一个文章的链接,我打开链接,看到这样一篇题目的文章《发改委官员重磅结论:东北人才外流是因为天冷!》,我哈哈大笑。
同学问我怎么看这篇文章,我问他:你怎么看?
他的回答倒也简洁:这厮放屁。
我大笑:粗野了!
他对我说:你经常写点时政文章,赶紧写个帖子骂骂这厮。我回了一个表情,顺便拍了一张在海边的图:正遛狗呢,哪有闲工夫。
话是这么说,回到家,百度了一下这位范副秘书长,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教授。
然后我还是认认真真的看了这篇文章,其实这个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这种奇谈怪论,也算是一种表达。他在某论坛上声称:东北经济下行的原因是人才流出严重,吸引外来人才不足,高端人才短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东北寒冷的气候环境,不仅南方人不愿去,东北本地人也更愿意到南方工作。
这段话的表达,从前半截看思维是清晰的,但是后面之所以跑偏,大概是这位范副秘书长实在无法更合理的解释东北目前的窘迫和尴尬,干脆拉着老天爷,拽着天气背锅。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这位范副秘书长心里明镜,但是不敢说实话而已。
此言一出,网友们不买账了,各种回应让人捧腹:
1. 欧洲比非洲冷的多,为啥欧洲人才不外流到非洲? 2. 美国比墨西哥,牙买加冷,为啥美国的人才不外流这些国家? 3. 北欧随便拎出来一个国家都称得上寒冷,人家没有人才么? ……
当然,这种较真有点抬杠的味道,但是,范副秘书长的立论基本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这是事实。
把东北人才外流,引不进高端人才的锅甩给天气,这实在有点滑稽。东北总体经济下行的真正原因,稍微有点常识的都该知道,几十年的过渡开采,造成的资源枯竭,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墨守成规,观念理念的全方位落后,体制的沉疴,大一统的传统工业布局等等,这些才是导致东北经济如今一蹶不振的主因。避开这些主因不谈,弄一顶怪罪天气冷的帽子来解释东北目前的状况,范副秘书长你觉得东北老百姓会认同吗?
没有好的人才政策,没有稳定的人才结构,怎么可能留住人才?这和天气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避重而就虚,是我们很多官员乐此不疲的事情,按照这位范副秘书长的推论,我们外流到国外的人才,是因为北方冷南方太热吗?
所以,范副秘书长这种睁着眼睛信口雌黄的表达,别说没有基本的常识,连基本的道理都没有。
不从根本上看问题,或者心里揣着明白,环顾左右而不敢言,这是当下很多官员专家们喜欢的套路,但是殊不知,老百姓的智商系数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不堪,所以,这种近乎于弱智讨骂的表达,最好是想清楚了再说。
按照这位范副秘书长的表达,振兴东北就是一句空话了,因为天气那么冷,没有人才来,有的人才也要跑,这表达怎么与中央的坚决振兴东北的态度背道而驰呢?作为一个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教授,把东北人才外流,人才难进的情况归咎于天气,这学问实在太肤浅和荒唐。
这得多么短路的脑子,能得出如此荒诞的结论?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吧?!
其实,你可以不说,但是,为了讨巧投机而说,基本就是弄巧成拙了。
就是这样! 2019年12月16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