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弋舟先生短篇小说《随园》,不禁暗自赞叹:真好小说也。好在哪?好在语言诗意,叙述优雅;好在散而不漫,开阖有度;好在意境深阔,余味绵长。那么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什么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师专中文系女生杨洁,与教授其元明清文学的老师薛子仪之间产生不伦之恋。然薛子仪不仅没能予以杨洁任何承诺,反而中止了这段感情。这让杨洁开始自暴自弃,放任自流,与多名男生发生关系,直到后来遇到一位流浪诗人老王而相爱同居,生活由此似乎看到了希望。岂料在一次老王参加的“戈壁诗会”篝火晚宴上,老王喝醉,同去的杨洁被两位诗坛大佬趁机轮奸,老王因追杀诗坛大佬而入狱八年,杨洁只好再次随波逐流并与老王失去联系。那些年里,杨洁的生活从“没有固定的男人”到“生活中干脆没有了男人”,并且还失去了一只乳房,而老王出狱后经营一家农场养起了鸭子。后来,杨洁听说薛子仪病重,心有所触,想去看他,也想起了老王,并从母亲那里老王写给自己的信中找到老王电话,于是,杨洁和老王从北京开车千里迢迢一路向西,来到戈壁滩找到了薛子仪。原来薛子仪竟然在戈壁滩前建起了一座花团锦簇的“随园”,园子里随处可见其文学女弟子。杨洁见过薛子仪一面后,薛子仪就死了。而“随园”之外,老王兀立于戈壁中,正等着她。
我不知道我的转述是否令人满意。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这篇小说写起来难度应该很大,读起来也不省心。因为作者的叙述,完全是碎片式的。我只能根据个人的理解,作一个故事的拼贴整合。
要挖掘这个故事的深意,这篇小说的标题《随园》是不能忽略的。“随园”就是小说的题眼,如同近体诗里的用典一样,是我们解读的关键。那么,“随园”是个什么园子呢?
这得从《随园诗话》说起,这得从《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聊起。那么,袁枚又是个什么人呢?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资料是这么说的。看了袁枚的生平后,我觉得这个人非常之有意思。
乾隆初年,24岁的袁枚高中进士,在京城翰林院做储备干部,然后转赴各地做县长,县委书记。做了七八年后,也就是在他33岁时,父亲突然病故。古时候哪怕你当官,也是要守孝的。袁枚就回家奔丧、守孝。一般来讲,守孝期满后,仍然会回去继续当官,但是袁枚不。守孝三年后,袁枚就说,老子不干了,当官当腻了。放着好好的县长、州长不做,这是不是太不可思议?别人想都想不到呢(很多人考到五十多岁都考不到一个进士呢,我们后面讲到的温大诗人温庭筠即是,想做官,朝廷嫌他长得丑,坚决不让他考上),换句话讲,正是干事业的大好青春,你袁枚就开始安享生活了,你那些孔孟之书,都读到小腿肚子里去了?于是,袁枚袁少爷袁财主袁地主花了三百金,从一位隋姓地方官(似乎是当地行政一把手)手里,购置了一处地产——随园。这处随园,原本是一座废园。隋姓官员接手之前,或者说随园的前房产证持有者中,有两位都被抄过家——可见随园不仅是一座废园,更是一座倒楣的园子,灾星。因此袁枚买过来时,园子里荒得不成样子,据说连草都不愿意生长。但是袁枚就买下了。为何?这座园子,就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大观园可不是虚构的。大观园是曹雪芹他爷老子祖爷老子的遗产啊,那里面曾经出过多少绝美无比的才女,不得了,不得了啊!
袁枚买下这座荒园后,就开始重建,本打算在园子里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但很快,袁枚感到财力上有些捉襟见肘起来,因为重建这个园子,重建这处享乐之所、极乐天堂,需要大量的银子,他家虽是地主,但只能算是个中小地主,积蓄并不多。建园子可是件花钱的事啊同志们,园子不小的,起码有几十亩上百亩!你们想想当初贾政他们在这里建大观园时花了多少银子?都是朝廷看在元春娘娘面子上从国库里拔的钱啊!没办法,袁枚就向朝廷表示,自己愿意复出做官——所谓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这话虽有点浮夸,袁枚也基本上是个好官,但随便弄点银子私用,恐怕还是不难的。朝廷听说袁枚要复出,当然大喜过望,这样的人才,巴不得啊。不料,袁枚做了几年官后,忽然又弃官不做,撂挑子回来了,回来就一鼓作气把随园重建完成。袁枚就是这样一个人,当官非本意,对钱的欲望不是那么强烈,刚刚好就行,小康就欧了。袁枚是个有追求的人,他爱他的文学事业,爱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高品性,很有点魏晋名士遗风,还有点像美国大小说家福克纳。福克纳当年为了生活,拼命给出版社写小说赚钱养家,并不惜去到好来坞做编剧编剧本——那些剧本一般是些三流通俗小说改编的。但等到钱挣得差不多了,他立马就回去继续写他的严肃小说。
所以,袁枚这种品性,很值得尊敬的。袁枚在这座“随园”生活了近五十年,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成就斐然。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美食家。
扯远了扯远了,咱们还是来讲讲与小说《随园》紧密相关的东西。
我们说,袁枚是一位令人敬重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但同时,袁枚还是一位生活“腐化”的“小资”,非常讲求生活品质与生活情趣。除了文学与美食,袁枚还极好色。他纳了很多妾。在传道授业过程中,收纳了很多学生,尤其是很多女学生。我们现在很难考究袁枚到底与多少女弟子发生过风流韵事,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袁枚在六十多岁时还生了个儿子。古时不比今时,古时的社会风气,男人可同时拥有很多女人,太正常不过。北宋词人张先,八十岁时还纳妾,风不风流?苏轼曾经写诗恭贺(戏侃。苏轼生活中也是个风流鬼)张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所以,我们说到现在,对于小说《随园》里“随园”这个典故或隐喻的解读 ,就大致明白一些了。哦,原来“随园”隐喻着理想之园,隐喻着“乌托邦”,隐喻着腐朽颓败,“随园”,或许就是“废墟”的意思(“废墟”在西方小说里是一个现象级的意象,有一段时期流行写“废墟”小说,就像有一段时期他们喜欢写“哥特”(恐怖)小说一样)。
我们回到小说《随园》。薛子仪这个元明清文学教授,为什么会痛苦一生?他建起了一个绿洲般的“随园”,面积很大,比袁枚的真随园还大(很可能是租赁或购买的荒山荒滩),但他并不高兴。按照小说最初的交待,他是要在戈壁上建起一座“墓园”的,这是他对“我”(杨洁)的承诺:他说有一天他要在那里修一座墓园,立碑安魂。为什么要修建墓园?因为薛子仪的父亲死在了戈壁滩上。死的不只薛子仪的父亲一人,而是“几十人”。这个,如果我们认真读小说,就会发现作者弋舟有意省去了一些重要背景(这就是卡佛讲的极简之简,不是细节的简,而是故事情节尤其是重要背景的简)。是什么背景?小说在最后“我”去看望即将死去的文学老师薛子仪时,薛的床头地板上扔有一部《子不语》,一部《夹边沟记事》。
《子不语》是什么书?袁枚住在随园时仿蒲松龄写的一本故事(短篇小说)集,里面充斥着鬼怪神魔,弥漫着宿命与因果报应的思想观念。《夹边沟记事》则是现当代作家杨显惠的一部纪实性小说,主要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右时期,大批的知识分子被发配到大西北戈壁劳改的故事,成群的人惨死在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
小说《随园》中文学老师薛子仪的父亲,就是《夹边沟记事》所叙述的真实事件中的一位。那是个荒谬而冷酷的时代。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与人文情怀的文学讲师,薛子仪对于父亲的死,无疑耿耿于怀,他至死还在看这本《夹边沟记事》,说明他心中有个结,这个历史的伤疤与创痛情结,从来都挥之不去。他从当老师时起,从做“我”这个单纯的文学女青年的老师时起,就一直在反思历史,反思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姿态。文学是悲悯的,也是炙热的,或者说薛子仪作为一个中文系文学讲师,一方面对于社会历史的荒谬与冷酷充满着巨大的悲悯情怀,另一方面,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真实美好又洋溢着满腔炙烈的热情。他在对于历史痛苦的无奈反思中,从文学女青年“我”的身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快慰,以致“神魂颠倒”,屡屡“将头埋在我的怀里”,在启蒙“我”的文学同时,也被“我”无与伦比的青春和肉体“启蒙”。这是多么强烈的讽刺与悖论!薛子仪后来忽然中断了与我的关系(无论肉体还是精神),“他将自己的左手放在火焰上炙烤”,作为“和我‘神魂颠倒’的惩罚”。是的,这个文学导师薛子仪,在“色”与“礼”的选择上,终于有了权衡与取舍,但,为时已晚,他已经给他的学生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他从来没帮过“我”,也没给“我”指明什么道路和方向。于是,“我”迷失了,破罐子破摔,和众多男生或男人乱搞,终至“随波逐流”境地。我们读到这里,可以读出薛子仪身上的双重人格,或者说,更多的是他作为一个文学导师的虚伪。或者,我们换个角度,他把对父亲悲惨命运的历史关怀,“戏仿”到了“我”的肉体之上,通过寻求于“我”的肉体之欢,来纾解其对于父亲命运的祭奠之痛。用一种荒谬与冷酷,来诠释另一种荒谬和冷酷。这,就是我读到的“随园”的一个深意。
对喽,“随园”是一个关键词,而“戏仿”是另一个重要词语。作者明确告诉我们,“随园”就是对墓园的“戏仿”——既然痛苦得“不能去戈壁看那些骨头(包括父亲的)”,不如在戈壁边上建一座随园。小说中有几句诗,挺有意味,“……空气是对水的戏仿……性交是对犯罪的戏仿……”
好,下面,回到题目《随园及鱼玄机》。“随园”我们讲了,那么,“随园”又怎么能“及”到鱼玄机?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嘛!
我们读一篇小说,读一篇好的出色的小说,为什么我们会想到或者触动到许多的历史与当下的情怀?就因为小说中所叙述的、所讲述的故事,它所包涵或承载的东西,厚重而且深沉,值得我们去挖掘,去细细品味。我们来认识一下鱼玄机。
说实在话,真不忍读鱼玄机。太痛了。如果你读到鱼玄机时没有痛感,你就真他•妈不要读也不要谈什么文学了,你就不配做一个“有感情”的人。
是的,太痛了。不仅痛,而且,深深陷入到了她的命运的悲凉与凄惨氛围之中。
这是个才华横溢,貌美如花的奇女子。风华绝代。《全唐诗》能收录她五十首诗作,证明了她不仅“神”一样地存在,还曾经“活生生”地存在过。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站在长安城郊外贫民区平康里的青石板上,当十岁刚出头的鱼玄机即兴应景吟出这首诗时,前来探访她的当朝诗词大师、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温庭筠惊得目瞪口呆,“天才啊……天才!”温大师心中默念道。俄顷,即兴奋而笃定地对这个清贫少女言道:“做我弟子吧!”
要知道,温庭筠可是先宰相之孙,时已名满天下。能得到这样崇高地位的诗词界泰斗赞赏并收为学生,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惊喜的呢?她那整日里寡言少语默然为妓女们洗衣缝补的母亲笑得眼泪哗哗流淌,她那早死的秀才父亲,恐怕也在那荒凉的坟茔中笑了,“我唯一的骨血女儿啊,你遇到大贵人,终于就要为老父出头,实现为父的文学梦想了……”
是的,正是这个赫赫有名的大诗人,传授她诗词写作技艺,把她带离长安城外下三烂之所,领她到长安城内拜访名士雅客,甚至,带她到了皇城门前看放榜,看那些状元、榜眼、探花们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自恨罗裙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这些诗句,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终有一天会飞到高枝的自信,另一方面又表达了身为女儿身不能求取功名的自卑。
她曾经爱过她的老师,尽管他的老师是个丑陋的中年老男人。她甚至用诗的方式,表达了愿与老师相厮守的情意。然而这一切,却被她的老师默默拒绝了。我们可以想见,在温庭筠心里,这个才华灼灼的少女,是多么圣洁的女神,圣洁得让他不敢触碰,甚至不敢再次相见。而温庭筠在现实生活中,又是一个出了名的风流浪子,典型的“王孙”,不知窥见过多少风尘女子的罗裙之下。我们现在想,如果温庭筠能够将鱼玄机纳为小妾,鱼玄机的命运或许就没有如彼凄惨,而中国也必将出现一位光耀世界的伟大女诗人。可惜的是,温庭筠并没有这样做,在“礼”与“色”上,他坚守住了“礼”。因为温庭筠的不忍,当然也因为温庭筠的好心,鱼玄机的命运在嫁给当朝状元李亿后,急转直下。
是的,近百日的新婚恩爱后,醋意大发的原配裴夫人再也忍不了了,“你眼里还有我吗?阿?她鱼幼薇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妓院里的下流坯子么?她能跟老娘的娘家比财富比权势?再和她粘在一起,小心你的乌纱帽!……”
是呀,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岂能沉沦于儿女情长之中?新科状元李亿不觉皱起眉头,姓裴的娘们可不好惹呀,裴氏曾经出过前朝宰相呢……幼薇呀,怪只怪你家境寒破,家势衰微呀,我一个当朝状元,再怎么着也不能让人看笑话,让人指着脊梁骨,说我为了一个妓院小女子而误了仕途啊……罢罢罢,对不住喽我的好幼薇,咱们来世再做夫妻吧……
李亿于是断然将鱼玄机休掉,并送入空门咸宜道观。这几乎剥夺了鱼玄机红尘正常生活的权利。而鱼玄机呢,像坐过山车一样,刚刚在荣华富贵窝里体验了不到百日,就断崖式地坠落。这个痴情的女子想起了青年状元李亿的才华,想起了和他的鱼水之欢琴瑟之爱,一切那么美好,那么和谐,那么甜蜜。“你先暂且寄于此处,我会回来接你的。”她想起了李亿临走时抱着她在道观门口难舍难分吻她的情景,默默地在空门内独守。一年,两年,三年。可是,她想不到的是,他竟一去不复回,去往遥远的江陵做官。于是,她又写信,写情诗,写得多么多么真诚动人。“柳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可是左等右等,最后有人来告诉她,他再也不会回来,他彻底消失了,不,不不,他不是消失了,而是迷失在官场……
她生命中最可以身相许以心相许的两个男人,一个胆怯的温庭筠,一个冷酷的李亿,都走了。她该怎么办?这时候,她终于明白了,人啊,得按自己的方式活着,消极也好,积极也罢,活出自我,才最美。其实,当她写下“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这首诗时,我们看,一方面,“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表明了自己对爱情对婚姻的彻底死心;另一方面,“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又表明了对自己才华与相貌的自信以及对失去这段婚姻的宽慰。但是后来,她虽然在公开“挂牌”挑战男权时寻觅到意中人,但最终也只是露水之情,无法长久。因为李亿的一纸休书,在她年轻而娇好的身体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就像霍桑小说《红字》里海丝特一样。同为女人,她没有前朝武则天那样的运与命,能有一个真命天子把她从空门救出。没有。没有。没有。武则天是神派下来的,是真正的女神,而她鱼玄机,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再也没有人对他付出真情的空空道人。
生命,定格在鱼玄机的26或者27岁。生如闪电之耀眼,死如彗星之迅忽。
当我们读到鱼玄机的这些活生生的存在时,我们回过头来看《随园》这篇小说,想想小说中的“我”,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呢?只不过,鱼玄机与她老师和她男人,“我”与文学老师及老王,这种关系,正好相反。按照“戏仿”论,“我”(杨洁)就是对鱼玄机的戏仿,薛子仪就是对袁枚和温庭筠的戏仿。而《随园》这篇小说,总体而言,还是在表达一种理想与现实的互为观照与戏仿的关系,文学与诗,到底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虚无与空洞?好在小说的结尾,有一个老王在随园外等着“我”。而现实中老王的野鸭农场,是不是对于随园的戏仿呢?……
……
写于2018/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