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熟悉的陌生 于 2018-7-14 09:42 编辑
今天在家休息,不知道吃什么好,于是征求家人的意见,“天气那么热,什么也不想吃”孩子说。“随便吃点吧,要不然就到外面吃点?”大人说。“好不容易休息在家,还要到外面吃?要去你们去,我可不去了,要不就在家吃过水面吧”我说。“行”得到大家的同意,我便忙碌起来:和面擀面、打卤配菜,一会的功夫就完成了……
这几天,我们这里正是高温天气,酷暑的炎热、刺眼的阳光、让我不禁对过去的夏天回忆起来。那时没有电扇空调,有的只是绿荫蝉鸣、蒲扇凉面……
那时的夏天,阳光也是那样的照射强烈,让人有一种恐惧出门的心理。但凡没有急事需要办的人,都会躲在房间里或躺活卧,懒洋洋的躲避着阳光的追逐。只有那些不怕热的孩子们,才不理会家长的斥责,依旧在阳光下不停的追逐打闹;
天气热的让人受不了,人们就开始盼望着老天爷下一场大雨,让人好痛痛快快的凉快一会儿。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相隔一条马路,就会有可能马路东边下雨,西边阳光,孩子们就会来回的奔跑,感受雨和阳光的交替冲洗与暴晒,脸上写满了“快乐”二字;
最有意思的是在下雨前,看到蜻蜓聚在一起低声细雨的“开会”,快乐的孩子们准会手举一个网子,追着蜻蜓,捕捉它。那些没有网子的孩子们就索性脱掉背心,举着衣服四处追逐,试图捕到蜻蜓。说来也怪,那些蜻蜓好像很配合似得,只要衣服一扑,就会得到一只蜻蜓,孩子们还会比一比谁逮的多,一般的是逮住蜻蜓再放飞它,也有的孩子带到家中让它吃蚊子; 进入伏天,树上的蝉,叫的是格外的响,吵得人是烦上加烦,你越想中午休息会儿,它就越吱吱的叫个不停;伴随着蝉鸣的还有绿色的蝈蝈儿,天气越热越是叫的欢,唯恐人们不知道它的存在;同时它也不管自己身处何地,照旧欢快的唱着歌; 夏季里,人气最旺的要属大树底下的阴凉处。许多老人吃过午饭,要睡上一会儿,然后便拿着小板凳来到大树的树荫下,一手端一个陶瓷的大把缸子,泡上茉莉花茶末,一手拿着一个大大的蒲扇,一边稀溜溜的喝着那个热气腾腾的茶水,一边手摇蒲扇自造凉爽的风;一杯热茶入肚,身上顿时会涌出许多晶莹剔透的汗珠来,顺手在那一条毛巾擦拭着汗水,就是这样,热茶也不离口;这就是传统的老北京。 夏季里,最让人喜欢吃的就是凉面了,从凉水里捞出的过水面,浇上芝麻酱,配上几样面码蔬菜,再来一瓣蒜(最好是独头的那种紫皮蒜)手里还要拿着一根整条的黄瓜,一口面一口瓜的吃着,那叫一个爽! 那个时候冷饮没有现在这样的丰富,除了三分钱一根的红果、小豆冰棍外,就是厥尾巴管(自来水管)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制作酸梅汤用来解暑。我就很爱喝妈妈做的酸梅汤,酸甜可口,清凉解渴;喝在嘴里,凉在心里,可惜现在是找不到那个感觉了; 现在人们多数都躲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孩子更是不敢外出戏耍(有的不是孩子不想去玩,而是家长不让去玩)。这样一比较起来,还是我们那个时侯要比现在的孩子随意、幸福的多了,我们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被家长所左右,一切都是那样的随心遂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