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颗孩子呆萌心是一种可爱!
如果说,以呆萌的名义砸人玻璃尚可原谅!
那么,总以呆萌的名义砸人玻璃而不自知,砸玻璃后被反复原谅而不自省,则是一种可悲了。
抚摸一下:
鲁老先生的《呐喊》不是人人都学得来的。不但要抱持一颗社会批判之心,还得有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
抚摸二下:
常照照镜子,问问里边那个。同样是批判人,批判相同的人,为什么酱油能批的八面玲珑歌舞升平,你批的却总是四面漏风一地鸡毛?是方式错了?引用不对?还是比喻不恰?
抚摸三下:
发泄私怨,可以,但得讲点策略。没有策略,起码有点实锤。能引起板油公愤更好,能开启社会良知最好(可以整大事的境界了)。看看你,除了在角落编排些零碎,放几句大话空话,还剩下啥?没事学学崔永元,就算没《实话实说》那两下,也先整一抽屉刷子再去琢磨墙。
你的心热血澎湃,表达却一塌糊涂。你希望有一个重量级对手,却总是一出招就自己挖个坑掉进去,以致对手无从下手,无需动手,也不屑出手。这让人想起古装剧一些比武镜头,大汉拎个流星锤上场亮相,没几下铁链缠脖子上了。
自己把式不对,躺地上还不知为什么,还怪围观的不懂你只会取笑你,更别说如你期望的同仇敌忾。症结在哪,明白了?
语重,心长啊……
这心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