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萨沙版豫中会战------战略误判
查看: 29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萨沙版豫中会战------战略误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7-5-23 23: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7-5-23 23:25 编辑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诚然,除了敌我力量悬殊和战前局势对我军极为不利以外,国军高层对于日军豫中会战的目的和兵力规模出现误判,也是失败的一大原因。

豫中会战之前,我军出现战略上的误判

之所以对日本豫中会战的目的和兵力判断错误,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1.       从一般军事角度来说,豫中会战是无意义的
日本军部发动豫中会战的目的,在于打通平汉铁路。但侵华日军的目的,在于歼灭第1战区国军主力。
在任何有基本军事常识的人来看,无论打通平汉铁路还是歼灭敌1战区国军主力,都毫无意义。
之前萨沙已经说过多次,即便打通平汉铁路,日军如何能够在强大的中美联合空军的威胁下,还有大量国军正规军和游击队的攻击下,保证这条铁路的运输通畅?
根本无法保证。事实证明,几乎在豫中会战的同时,中美联合空军就开始全线轰炸平汉铁路,很快炸断黄河铁桥,导致平汉铁路运输中断。
这是稍有智商的人,都可以想到的一个结论,却没想到日军却想不到。花费55万兵力历时半年,仅仅为了打通一条无法保证的铁路,实属智障行为。
为什么会这么决定?一言概括,又是日军短视又想当然的结果。
李宗仁曾经说过,日军高层多为平庸之辈,志向宏大,才干不足。打通平汉铁路可谓李宗仁志大才疏说法的最好印证。
至于歼灭第1战区主力,尤其是占领豫中和豫西大部分地区,更属于莫名其妙。
此时是1944年,意大利投降、德国在乌克兰连战连败,败退出苏联境内,轴心国基本完了。日军目前在太平洋被美军连续重创,完蛋也是时间问题。这种情况下,你不去集中主力和美军英军拼命,反而使用55万重兵和大量奇缺的补给打中国,岂不是有毛病?
你就算此刻灭亡了中国,又有什么用处?最终还是灰溜溜的向美国投降。
更况且,目前日军陷入中国战场泥潭已经7年之久,120多万大军难以抽调出来。此刻,日军需要做的应该是尽量减少作战,甚至是扫荡作战,并且主动从现有控制区撤退,逐步脱离中国战场的持久战。这是唯一理智的选择。
谁能想到,日本不但不这么做,反其道而行之,开始了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更离谱的是还要占领豫中和豫西地区(实际上战后花费4个师团控制这些地区)。现有的这么多地盘,日军已经控制不了,很多县城日军已经撤走,由伪军控制。众所周知,伪军不可靠,和国军八路军都有勾结。所以日军地方政权和伪军,实际完全都是虚的,一夜之间就会垮掉。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去占领豫中豫西这么大片地区,岂不是变态?
正是基于这种基本判断,国民政府虽考虑日军有可能打通平汉铁路,但没想到日军会使用如此大规模的部队,也没有想到日军试图围歼国军主力,更没有想到日军不是打了就撤,而是占领河南的辽阔地盘。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判断失误。

------------伪军高层几乎都和重庆有秘密联系。日军对他们不信任,也是应该的。上图的就是此次豫中会战第一线的刘昌义军长。死守许昌力战身亡的吕公良师长就是他的部下。有意思的是,刘昌义居然也做过伪军。1940年,刘昌义在豫北打游击,被日军包围,无奈之下投降。日军对他很信任,让他做到伪军第21师师长。没想到,刘昌义在1942年果断拉走部队投靠了国军,还拖走了日军几门炮。蒋介石对刘昌义很满意,逐步将他提升为军长职务!


2.       日军此次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国军的情报来源,主要是三个:第一军统中统在日战区搜集;第二伪军暗中泄露的情报;第三根据日军集结调动准备等情况作基本判断。
此次日军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军统中统的情报工作,还是比较高效的。他们准确的获得了日军将要发动打通平汉铁路作战的情报。一些情报指出,日军还有占领洛阳的意图!
对于日军的规模,日本方面放出很多虚假消息,情报比较杂乱。诸如有的情报认为河南新乡一带集结日军高达6万多人,不过有的情报却说是2万人。
对于黄河铁桥的情报,也有很多种。
郑州黄河铁桥决定了日军主要的运输重武器的能力,国军在撤退之前曾经将它炸断。那么是否修复铁桥,基本可以看做日军大规模攻势的风向标。
日军对修复工作严格保密,情报纷乱。3月1日,汤恩伯和蒋鼎文的情报是黄河铁桥已经修复。但同时蒋介石派飞机的侦查情报是,铁桥没有修复。3月30日,蒋鼎文的情报又变成铁桥不能通车。仅仅一天以后,蒋鼎文的情报又变成汽车坦克可以通过,但火车不行。
实际上,早在3月25日,日军基本修复黄河铁桥,可以通过火车(不能满载)汽车和坦克。
而短短20天后,日军就发动了豫中会战。
情报的模糊,导致国军高层判断失误。
甚至,直到战争打响前后几天,对于日军的规模和动向,情报仍然不准确。
14日,也就是战争打响前3天。蒋鼎文的情报为开封至少有日军两个师团,大量汽车和炮兵,预计进攻就要开始。
但蒋介石的情报,为豫中地区集结日军总兵力不超过3万人,开封日军不可能超过1个师团,根本没有兵力发动大规模攻势。
战争打响后3天,蒋鼎文从可靠的途径得到日军此次有10到12个师团规模,仅仅黄河北岸就有10万人,总兵力至少15万人,六七百坦克装甲车和5000多辆汽车。
在战争爆发前,日军在主攻的中牟一线没有集中多少部队,只有4到5万人。主力师团,尤其是坦克师团,都不在这一线,似乎不会大打,只是小规模攻势。
在打开中牟等地一线阵地以后,日军突然迅速从各地增兵,瞬间将部队增加到十多万人。
可以说,蒋鼎文情报有所夸大,大体比较准确。
汤恩伯的情报则是日军总兵力50万!
由于数据相差太大,让蒋介石他们无所适从。他们既不知道日军的规模,也无法知道日军作战目的。
就伪军方面,以往张岚峰、庞炳勋、孙殿英、孙良诚等伪军高层,都暗中传递情报。日军怀疑伪军高层不可靠,此次豫中会战竟然对伪军保密,将伪军排除在外
本来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没有伪军配合是不可能的。但直到豫中会战打响之前2个月,伪军高层尚且不知道豫中会战的计划,仅仅得到日军有可能攻击郑州洛阳。直到战争爆发前几天,伪军仍然不知道日军就要发动全面进攻。
更有甚者,日军怕伪军高层泄密,竟然在豫中会战开始之前,以开会为借口,将庞炳勋、张岚峰、孙良诚、吴化文等人软禁,禁止伪军电台向外发电。
豫中会战打响以后,必须伪军配合筹集渡船和后勤,才开始使用伪军。但伪军仍然不知道作战的计划,只能机械执行一些命令。
伪军这条情报路线基本没有作用。
就军事调动上,日军主要采用迷惑手段。
在会战前1个月,日军故意将一些主力部队运送到青岛,做出就要开赴南洋的假象,似乎不可能进行什么大规模作战。
而且,日军故意做出调走12军强悍野战师团35师团和37师团的假象,并且放出大量风声,更让国军相信12军已经没有大规模进攻能力。

----------------------日军做出了很多假象,比如将部队反复假调动,做出离开河南的假象。对于黄河铁桥的修复,也极为秘密,根本不许中国人接近铁桥附近。部队集结很隐蔽,一些部队是战前不就刚刚赶到的。不过,因为军统中统以及中美联合空军的情报,国军明确知道日军将会发动进攻。只是,对于日军的规模的目的仍然不清楚!

第一战区的平原决战计划

基于以上的各种情报,蒋介石为首的国军最高层,判断大体如下。
日军此次进攻规模不大,预计和1941年的豫南会战以及郑州战役差不多,只有几万兵力。
以这样的兵力,不可能扫荡第1战区20多万大军,顶多只能打通平汉铁路。
日军兵力有限,不可能进行长期作战,此次应该是打了就走,仅仅包括平汉铁路通常的短期扫荡作战。
除了平汉铁路以外,日军不会占领新的豫中豫西地区,更不会留下大军驻扎在这里不走。

实证明,以上的判断都是错误的。

基于这些判断,蒋介石他们制定了所谓平原决战保卫平汉铁路的计划。
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依靠黄河防线和平汉铁路北端防线,尽量消耗日军实力。
在黄河防线和平汉铁路北端平原一带,先用战斗力较差的部队和日军打消耗战。
主要使用李仙洲第28集团军的3个军主力,防御北从中牟到邙山头,南到密县禹县新郑的广大地区。
两蒋很清楚,第28集团军的3军不过4万多人,即便日军总兵力只有6到7万人,它也是对付不了的。
所以,只是用于消耗日军实力。
第二阶段,固守许昌和遂平
以防御工事比较坚固的许昌作为第一个防御核心,务必集中1个军2个师的兵力死守。
同时,预计日军还可能从信阳出兵一部从南往北攻击,也务必击中1个军2个师兵力死守遂平,阻挡日军向北的攻击。
在许昌和遂平之间的漯河、郾城、舞阳、叶县等据点,均保持1个师兵力,总兵力约2个军,随时向南向北支援,同时也继续固守这几个据点。
预计信阳北上日军最多1到2个旅团不过万人规模,不难对付,不可能攻占遂平。
所以,主要的敌人仍然还是来自北方,许昌是敌人主要目标。
两蒋认为,北方敌人经过第一阶段的消耗,会有一定的损失。
此时疲惫的几万日军在许昌遭遇国军1个军近2万人,以及后方距离不远的漯河、郾城、舞阳、叶县、遂平等地的3个军约5到6万人,应该是旗鼓相当,会有一场激战。
即便许昌、遂平最终都没有守住,也会给敌人造成很大杀伤,无力再战。

第三阶段,汤恩伯集团主力大反攻阶段
在前两个阶段中,汤恩伯的主力13军和其他部队,均集结在西侧登封临汝的嵩山地区,并且不断以禹县、密县、临汝山区为基地,侧击伏击消耗向南推进的日军,消耗日军兵力。
在许昌遂平决战的同时,汤恩伯的精锐部队高速从西侧嵩山地区杀出,在平原地区同侧击日军,同敌人决战。
几万日军经过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耗,战力和补给都会下降。
此时本没有长期作战计划的日军被汤恩伯侧击,自然会不支。为了避免被国军重创,日军只能被迫放弃已经到手的平汉铁路而撤走。
这样,敌人打通平汉铁路的计划就破产了。
蒋介石分析日军有同时渡过黄河,扫荡豫西洛阳一线的可能,让第三线蒋鼎文的几个集团军暂时不能移动。

以上就是蒋介石和蒋鼎文的计划。

诚然,如果进攻的日军像1941年豫南会战或者郑州战役那样只有几万人,这种打法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颇为高明的。
因为这样汤恩伯可以使用兵力高达14万人,双方兵力对比为2比1甚至3比1。即便在平原作战,也有胜利的可能性。
即便汤恩伯集团不能打退日军,还可以调动第三线蒋鼎文的10多万大军增援,持续对这一线日军攻击。日军如果没有长期作战计划,恐怕是支持不住的,所以胜利是很有把握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最终日军的兵力是18万,而不是5到6万,目的是歼灭第一战区国军主力,占领第一战区的豫中地区和豫西部分地区,并不仅仅是打通平汉铁路。
那么,蒋介石和蒋鼎文的部署就是轻率的和被动的。

------------------哈哈,萨沙借用天涯这位哥么的几张图,你别生气啊,我实在懒得自己画图了。大家可以看到,豫中地区基本都是平原,而且河流很少。这种地方和优势火力敌人决战,是极为不利的。


汤恩伯和王仲廉的后退山区决战设想

汤恩伯则对这个计划极为不满,他的大将第31集团军司令王仲廉更是直接开口骂人。
王仲廉认为:对于以上的部署,我非常难表示赞同。战区司令部在敌情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就制定平原决战计划,实属冒险。这种部署一旦遭遇强敌,就是分散守点,形成处处设防,但处处薄弱的情况。况且豫中都是平原,无险可守。我们的点与点之间距离很远,如果敌人来犯,利用机动性和火力优势封锁平原道路,将我各点切断。我军不但不能互相策应,反而处处独立薄弱,处于被动不利的态势,很有可能被敌人各个击破。
汤恩伯的判断和王仲廉基本一致,对这种部署也是反对的。
他认为,日军似乎在拼命隐藏兵力,很可能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攻势,兵力为10多万人。
那么,就不能以这种打发来对付。
汤恩伯认为打发只有2种。
第一,以攻代守。
在敌人没有渡河或者刚刚使用一部渡过黄河之时,集中部队全力反击,将少量日军堵在黄河边上或者直接占领日军桥头堡邙山头、中牟甚至开封、新乡,打破他们的进攻计划,不让他们有所突破。
如果这种打法成功,日军自然难以南下,兵力也无法施展,肯定败了。
自然这种打法危险很大。
如果堵不住或者反攻日军失败,就会反而被敌人突破绕过我军主力部队,乘虚而入。那么,日军就无往而不利了。
所以,汤恩伯的建议被蒋介石和蒋鼎文否定了。
怎么说呢?应该说两蒋否定这个计划还是比较合适的,作战不能如此冒险。

第二,   层层设防,后退于山区再决战
总之,切不可在平原决战,更不可以在距离日军并不算远的平原的许昌、遂平等地决战。
1941年郑州战役经验告诉我们,在平原是很难阻挡日军的。
当时日军从中牟以北出发渡过黄河,由于炮火太猛烈,仅仅距离日军几百米的黄河河防阵地全部被摧毁,不能阻挡日军渡河。
而郑州外围根本没有一寸比较险要的土地,负责防御的国军12军仅仅守了2天,郑州就被敌人占领。而随后国军2个集团军持续反击长达1个月,才迫使日军放弃郑州撤退。但日军仍然占领了邙山头和中牟两个桥头堡。
除了兵员素质的差距,平原最大的差距就是武器,尤其是炮兵和坦克。有炮兵的部队在平原,可以对付数倍的轻装部队。
而重武器,就是国军的死穴。
以整个第一战区装备最先进的汤恩伯31集团军为例,最精锐军13军才有一个炮兵营,装备12门75毫米火炮。
要知道,13军号称主力的主力。抛去武器不谈,仅仅就战斗力而言,13军并不亚于18军、74军、新1军、新6军和后来重建的第5军。
这样一支明星部队,一个近3万人的军,也不过12门75毫米山炮。而日军1个1万多人的普通师团,它下辖的炮兵联队,就装备36门75毫米山炮,是前者的3倍。
换句话说,如果国军和日军兵力一比一的话,日军炮兵是国军6倍。要知道,这还是国军最精锐的13军和日军普通的师团相比,如果是精锐和精锐相比,差距就更大。
而且战时日军往往有大量配属炮兵作战,并不仅仅一个炮兵联队。以豫中会战为例,就有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独立野炮兵第11大队,独立山炮兵第1大队,野战高炮第74大队等各种部队。
仅仅以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为例,就装备24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当时把除了缅北滇西的整个中国的重炮兵集中起来,恐怕也达不到这个数量。
显然,如果在山地防御战,13军基本可以作为一对一。但即便是13军,在平原防御日军,也做不到一对一,更别说13军还要主动进攻日军。
敌人规模在10万以上,以汤恩伯集团的14万人就没法打,也不可能去打。
在平原地带,日军依靠火力和机动性的优势,肯定会分割包围国军各部。到时候不要说打,恐怕连撤都撤不了。
换句话说,汤恩伯认为如果日军兵力超过10万,那么平汉铁路是无力固守的,肯定会丢掉。
自然,距离日军不远的许昌,根本不能作为第一个决战地点。
相比蒋介石命令他在许昌集中1个军,汤恩伯仅仅命令放1个师,并不准备决战。
至于所谓主力集结在登封临汝的嵩山下,寻机东进在平原和日寇决战,汤恩伯认为也不可取。
日军如果有强大兵力沿着平汉铁路两端东西对进,预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打通铁路,无论许昌还是遂平都不可能长时间守住。而且,这一线区区几万国军火力机动性完全被敌人压倒,怕是难以对十多万敌人造成什么大的打击。
换句话说,日军占领许昌遂平以后,肯定仍然保留强悍的战斗力。
此时汤恩伯孤注一掷,将所有主力从山区拉出,和日军在平原决战,就是以弱击强,自我毁灭。
更可怕的是,日军如果狡猾一下,以一部在平原装作和汤恩伯决战,实则吸引汤部主力。另一部学成吉思汗的骑兵,采用包抄手段,从汤恩伯集团的侧后迂回,沿着平原切断汤部向后方的退路。
那么汤部在平原决战的14万大军,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如果汤部被歼灭,第一战区一半以上实力就没了。下面依靠第三线洛阳的蒋鼎文10多万部队(基本都是杂牌军),根本就不可能守住豫西。
这样一来,第一战区就要全军崩溃了,整个河南省怕是也保不住。
汤恩伯认为,不能擅自决战,而应该将主力集中在嵩山一线,依靠山地和日军对抗。如果日军攻势猛烈,就果断放弃第二线阵地,撤退到第三线的洛阳甚至洛阳南部的辽阔伏牛山地区,依靠山地寻机和日寇决战。此时日军连续作战,纵深数百公里,战斗力肯定大减,国军才比较有把握。至于平汉铁路恐怕保不住,依靠空军和游击队破坏炸断就是了。
换句话说,汤恩伯认为豫中必要时候可以放弃,至少要确保豫西。
汤恩伯的大将,第31集团军司令王仲廉就说的更好了:我战前就认为,此战在敌情不明情况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先以我方胜不了而敌人会胜利来部署,这才是深谋远虑。我军主力北面依托嵩山的登封现有阵地,南面依托伏牛山岳地带构成阵地。以汤恩伯集团最精锐的4个军,也就是12军13军29军和85军分别驻守山区的临汝登封郏县宝丰密县一带,在山区掌握4个精锐军的兵力。依靠嵩山地形优势,又掌握这么多精锐部队,则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和敌人决战才会有把握。至于第一线郑州中牟许昌漯河遂平舞阳等平原地带,应该以刚成立的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防御警戒,与敌人周旋,试探敌人的虚实,之后再用主力。
事后来看,汤恩伯和王仲廉的预计基本是正确的。
如果按照汤和王的方法部署,至少可以保住洛阳和整个豫西。
不过,如果按照汤恩伯的部署,不但平汉铁路肯定丢失,甚至嵩山一线的二线阵地也会被日军攻占,豫中基本丢了。
换句话说,日军至少会完成打通平汉铁路的计划,更会占领豫中。
自然,如果日军出动兵力是18万,这种丢失还可以理解。
但如果日军出动的是6到7万人,以汤恩伯和王仲廉的部署,豫中大部分肯定会被敌人占领,而国军即便能够在嵩山地区击溃日军进攻,但日军如果留在豫中不撤退,我军还是办法不多。
换句话说,这种打法就会丢失不少领土,即便胜利也是惨胜。
而蒋介石和蒋鼎文的打发,至少理论上可以击溃日军占领平汉路的计划,保证豫中领土大部分还在我们手里,是比较辉煌的胜利。
不过,打仗不是打电子游戏,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凡事要考虑最坏的方面。而且,估计敌情不能想当然,要实事求是。
就拿王仲廉的话来说:敌情不明就擅自做攻势防御部署。人家说不见兔子不撒鹰,现在还没看到兔子,就把鹰撒了出去!我虽苦苦规劝刘子奇参谋长,却根本不理会我,甚至口出藐视之语,让人十分气愤。战前,我同副长官(汤恩伯)见面以后,将以上情况汇报,指出部署的种种问题。副长官将情况向上(指向战区司令蒋鼎文)报告,要求重新制定防御计划。刘子奇参谋长这才再次和我商讨,但讨论期间敷衍了事,对我不理不睬,不愿意改变计划。我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但事后仍然深感不妥,惴惴不安,找很多同僚商讨。但他们均以根据现有计划调动,不敢擅自行动。随后,战争爆发,果然如我所料。
汤仅仅是战区副司令,王仲廉更是一个集团军司令而已,战区司令蒋鼎文和委员长蒋介石都是他们上级,这两人的观念却高度一致。
在这两个上级的命令下,汤恩伯虽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偷偷部署,却无法更改平原决战的基本战略,最终造成失败。
对于此次战略失败,导致作战失败,蒋介石和蒋鼎文是自责的。
他在日记中写到:此次战略错误,则战术自必溃败!
蒋鼎文则在战后曾经说:统帅部所得的情报不正确,因而处置不符合实际。
而汤恩伯和他的大将王仲廉的判断则基本正确。
汤本人没有回忆录,他的大将集团军王仲廉认为:上面作战计划仅仅限于平汉路作战,估计敌人最大兵力只有4到5个师团。
王仲廉在回忆录中曾大骂第一战区参谋长刘子奇伟:年轻气盛,又无指挥大兵团经验。骄气凌人!
其实刘子奇只是执行人,王仲廉骂的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
实际此战最无辜的就是汤恩伯。
作为战区副司令官,汤恩伯曾经提出了正确的应对方法,但蒋鼎文和蒋介石都不采纳,还下了死命令。
作为一个军人,汤恩伯无可奈何,只能按照上面的意思进行部署。
但具体指挥中,汤恩伯并不像后来的杜聿明那样不敢越雷池一步。豫中会战开始以后,汤并没有被日军迷惑几天就发现敌人真实意图,就是要围歼汤恩伯集团主力。他见情况不好,冒着反抗军令的危险立刻变阵撤退,让日军扑了空。
这样,多少保住了汤恩伯集团7个军的主力能够顺利突围,没有被歼灭。同时,在汤恩伯的命令和帮助下,一同防御的第四集团军孙蔚如2个军也突围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看,汤恩伯也算尽力了。
在战后100多个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联名要求承办汤恩伯,蒋知道汤是背黑锅,就说:你们要是严办汤恩伯,那就办我好了!

--------------------再借用天涯那位兄弟的图啊,抱歉抱歉。日军的攻势就是这样,因为使用了大量重武器和骑兵坦克部队,攻势极为猛烈。日军的坦克部队,在豫中平原2天竟然长驱直入150公里,平均每天75公里,相当惊人。为什么会这么,也不难理解。即便第一战区最精锐的13军,你们猜猜它有多少反坦克炮?萨沙告诉你,只有区区12门。日军坦克装甲车有多少,690多辆。那你还怎么对付坦克?就算12门德国88毫米高炮也不行啊!

豫中会战日军攻势的五个阶段
豫中会战的日军攻势,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渡过黄河
从中牟和邙山头出发,分两路强渡黄河(邙山头其实已经在黄河以南),连续占领郑州、新郑、密县等地区作为前进基地,为后续作战做好准备。
这一阶段,日军并没有出动全部兵力,参战的只有3个师团又1个旅团,约6万多兵力。为什么这么做?并不是日军没有能力出动更多兵力,而是刻意隐瞒自己的实力,让国军误判日军作战规模。同时,也让国军误判日军仅仅是短促突击,打通平汉铁路而已。
这个阶段,国军防御总体比较成功。
大部分国军并没有胡乱硬拼,而是给予敌人适当打击就主动撤退。尤其日军合围郑州,却没有抓到国军任何主力部队。
第二个阶段,围攻许昌
第一个阶段刚刚结束,日军立即火速增加兵力,将后方1个步兵师团、1个步兵旅团、1个骑兵旅团、最主要的1个坦克师团,迅速调动到黄河以南。此时,日军兵力已经猛增到近15万人。部队刚刚集结完毕,日军立即攻击国军第一线防御中枢许昌。国军在许昌附近部队不多,仅有2个师1万多人。在10多万日军冲击下,国军拼死防御许昌多日,实在力不能敌。激战后城破,新编第29师师长吕公良将军力战殉国,该师高级军官大部分都殉国在许昌。
许昌失陷以后,日军就基本完成打通平汉路计划,随后他们倾全力向西包抄,试图歼灭嵩山地区汤恩伯集团主力。
第三个阶段,向西大范围包抄和打通平汉铁路
占领许昌以后,国军第一线防御体系就被摧垮。
日军以武汉地区11军出动一个旅团,从信阳出发,由南往北沿着平汉铁路攻击北上。同时,许昌的日军第27师团从北往南,沿着平汉铁路南下。
平汉铁路上各据点国军仍顽强抵抗,无奈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经过几次血战,最终两路日军回合,打通了平汉铁路。
日军仅仅出动很少的兵力打通平汉铁路,主力则完全用于对付汤恩伯。
在打通平汉铁路的同时,日军集中几乎全部兵力,向西高速包抄,试图切断第二线嵩山地区汤恩伯集团主力,将其全部歼灭。日军以3个步兵师团、1个坦克师团、1个骑兵旅团、1个步兵旅团在内的强大兵力,以泰山压顶的势头向西杀去。在河南平原地带,日军依靠火力和机动性的巨大优势,只有轻武器的国军难以抵抗。在这一线的国军以各据点死守,但通常几天阵地就被彻底摧毁,被迫撤退。日军高速突进,尤其坦克第3师团和骑兵旅团前进速度极快,坦克2天半甚至走了150公里。
汤恩伯集团的侧后襄城、临汝、登封等地先后失守。
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汤恩伯当机立断,果断率部撤离嵩山地区,并且命令协同作战的第4集团军孙蔚如部也立即撤退。
由于撤退及时,加上国军在本土本乡作战,汤部和孙部均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分别撤退到豫西和伏牛山区和偃师一带。由于伤亡不大,汤部略加休整,还参加了几个月后豫湘桂会战最后的桂柳会战。
那么,日军豫中会战最主要的目标,也就是歼灭汤恩伯集团的目的,没有实现。
第四个阶段,强攻洛阳
汤恩伯和孙蔚如是撤退成功了,但却没有完成自己的防御任务。
本来唐孙的主力是固守豫中第二线阵地。此时为了躲避日军包抄合围,汤部和孙部果断西撤。这虽然使得国军主力得以突围,但日军攻打第二线阵地却伤亡不大,仍然有很强的战斗力。
那么,第三线的洛阳防线就很危险了。
日军除了从正面击中10多万部队从洛阳正面猛攻以外,还从侧后方,分别渡过黄河3个旅团的部队,导致洛阳三面受敌,且切断了从陕西增援而来的胡宗南部的道路。
此时,第三线国军的5个集团军(其中3个是战斗力不高的杂牌军)约14万人,完全不是三面合围二来的约18万日军对手,更很有可能被合围。
鉴于战局险恶,第一战区司令蒋鼎文冷静判断形势,终于向现实妥协。他命令第15集团军刘茂恩部死守洛阳,为其余各部撤退整取时间。另外的国军主力,则分别向豫西山区撤退,以山区复杂地形和日军决战。这个命令,就等于放弃了豫中地区和豫西的核心洛阳。
刘茂恩在洛阳坚持防御了10多天,打乱了日军迅速推进的计划,导致日军合围国军计划失败,不过洛阳最终也没有保住。
在这一阶段,国军第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上将,在战斗中光荣殉国。
第五个阶段,日军追击和国军反击阶段
发现没有捕捉到任何国军主力后,日军恼羞成怒,一面出动部队向豫西山区追击,一面出动主力继续西进陕西,试图打下陕西东面门户潼关。
追击部队基本没有战果,仅有37师团一部借助国军防御体系漏洞,攻占了卢氏县城,随后在国军重兵威慑下主动放弃撤退。
而向潼关推进到河南省灵宝附近的日军主力,则被国军迎头痛击,损失很大。以62师团独立步兵第14大队为例,一天更换3个大队长之多,而日军59旅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更于613日战死。
这里地形狭窄,易守难攻,国军胡宗南部武器较强,还有少量美制新式反坦克武器(巴祖卡火箭筒)加上中美联合空军开始频繁轰炸,日军已经无力推进。
坦克第三师团已经有三分之一坦克装甲车被毁伤,只能被迫撤退,放弃攻占潼关。
由此,豫中会战结束。
以上就是豫中会战的整个过程。
此战,日军毫无收获可言。
打通的所谓平汉铁路,仅仅在豫中会战结束以后2个月后,就被中美联合空军炸断(黄河铁桥被B25炸断,数月内不能修复),此时豫湘桂会战远远还没有结束。
国军损失不大,伤亡不过3万多人,算不了什么。日军围歼国军第一战区主力的计划,完全破产。
日军唯一的收获,是占领了豫中豫西几十座县城。但日军目前正急于减少在中国的日占区,却反而背上了新的包袱。为了控制这一新占领地区,日军又新投入了4个师团重兵。在兵力本来已经到极限的1944年,莫名其妙投入新的4个师团,完全属于智力问题,倒行逆施。
当然,对于国军来说,此战也是失败。
我军基本丢失了豫中地区,豫西的洛阳等地也被日军占领,第一战区面积大大缩小。
如果这是抗战初期,这种损失也许并不算什么,以空间换取时间吗。
关键在于,1944年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都在捷报频传,我们却遭受很大失败,国际影响不好。

-----------此战对于战略的失误,蒋介石和蒋鼎文都有责任。不过,敌我力量悬殊,毕竟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是日军力量超过我军一倍有余,即便战略有失误,也有挽回的计划。按照汤恩伯的部署,我军可能是丢失豫中但主力不会有什么损失,还能保住豫西。但按照蒋介石蒋鼎文的部署,不但豫中丢了,部队主力有一定损失,豫西也相当危险。但不管怎么说,豫中肯定是保不住的,没法保住。


客观来说,豫中会战对于抗战全局来说,根本没有丝毫影响。就当时情况,日军已经必败,即便它能够攻入四川,占领重庆,最终也是会无条件投降。中国需要做的仅仅是继续和日军拉锯,同时等待大量美援军火物资运到,继续反攻的力量而已。
豫中会战,我军丢失大面积的领土,主力损失不大,尤其精锐基本全部突围。以汤恩伯集团为例,他的13军在几个月完成半美械化,立即脱胎换骨,在湘西雪峰会战主动出击重创日军。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豫中会战虽不能说国军赢了,但国军输的并不多。
对于这一点,只要研究军史的人,稍有些智商都可以明了。
以往之所以大家一听到豫湘桂会战,就认为国军打的一塌糊涂,萨沙也说过了,我们对于豫中会战和汤恩伯大肆攻击,各种文章多如牛毛。还是因为极左年代胡乱宣传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长衡会战,日军出动兵力高达30多万,这是日军自抗战以来,单次会战出动最庞大的兵力。而此战国军伤亡约10万。日军伤亡约7万人,相差不大。丢失不少领土,但激战很多,仅仅衡阳就死守了47天,毙伤日军近4万人,我方伤亡1.7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