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我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有的地方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了,累积到高中毕业,至少也学了十年左右了,却连接待一个外国人的日常用语都没法胜任,比如招待一个外国朋友食宿,介绍美食,陪伴购物、到景点游玩。最基本的生活口语,也让学生感到无能为力。为什么学生学习英语热情不高,而且很容易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主要还是因为一切依赖死记硬背,生活中用不上。归根到底,还是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出了问题,选材远离了生活实际。
今年高考前,有一份重点中学的英语模拟题,作文要求是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的春节习俗,这很符合目前重昌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学生们也都知道有哪些常见习俗,但大部分不懂帖对联、放鞭炮、还有除夕祭祖、祈福等等在英语里怎么表达,导致了作文分数不高。这让我想起了2013年我们去英国当汉语助教前,临时补习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当中涉及到的一些英语词汇,我们也是第一次接触。这让我再次质疑,我们的日常教材,选择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学习语言,环境是第一要素。就如同不懂粤语的人,来广东生活数年后,粤语也能说得很溜了。中国的孩子学习英语,是在缺失应用环境的前提下的,离开课堂,便听不到也用不上英语了,这样的学习,本就不易了,如果教材的内容也是既没有趣味性,也没有实用性,学生们哪来的学习兴趣呢?又怎么能怪孩子抱怨英语难学。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都选择了哪些内容呢?从必修1到选修8,一共8本书,每本5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内容,高一的讲了地震、讲了曼德拉的故事,讲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文化遗产,最难以理解的是,我们国家有那么多的文化遗产,编教材的全没选上,偏偏选了一个由德国送给俄国的礼物——琥珀屋,英语词汇对学生来说,已是新知,如果还要建立在中文内容也是陌生的基础上,学习兴趣肯定打扣折。高一还讲了星球-地球的进化过程,介绍了一些有成就的女性。自然科普类的词汇,对学生绝对是难点,且日常少用。高二讲了一些外国的发明家、如何制作出一篇新闻报道、全球变暖、自然灾难,高二的课程里我最难理解的是,其中一个介绍绘画艺术的单元,放着我们国家的美术不讲,只介绍了西方的美术发展史,从宗教派到现代的抽象派,多的是学生感到少用的词。高二后期还讲了克隆技术、皮格马利翁效应、早期原始人的生活、海底世界,还介绍了加利福尼亚州。总之,都是远离生活实际的,也是远离孩子的已有的知识背景的。
英语教材的编写,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内容穿插进学生要学习掌握的语法和句型,词汇当然是最基本的要求。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选择孩子熟悉的背景题材呢,比如说介绍加利福尼亚州,完全可以改成介绍我们国家的城市,加州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在我国的广州、厦门、上海也有体现。反正就是想通过这些内容去传授的句型和语法是不会受影响的。而学习我们本国的城市,还能为需要时向外国朋友介绍所用。
这些话我一直想说,却一直没说,只因为说也没用。今天借这机会敲出来,也算对战线版活动的一个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