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转)重庆黔江
查看: 1378|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重庆黔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6-17 17: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6-17 17:3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6-17 17:38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6-17 17:3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6-17 17:40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6-17 17:41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6-17 17:4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6-17 17:43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6-17 17:44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6-17 17:4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6-17 17:47 |只看该作者
简直是个美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6-17 17:47 |只看该作者
黔江是一块多情的土地,土家族是一个浪漫开放的民族。住的浪漫,吃的浪漫,爱的浪漫,恨的浪漫。和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一样,黔江这个神秘土地的土家民族分布也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但世代聚居于此的土家族、苗族人,却占了总人口的72.8%。

在黔江,有一个四面环抱、一条清亮亮的小河依山而流的地方,有13座依山而建的土家族村寨,俗称“土家十三寨”(今黔江小南海镇新建村),云雾缭绕的孤峰秀峦耸峙对列,形成极为清幽静谧的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是我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土家族原生态集居带。

跨越百年的土家族古村落

当我们走进夹溪十三寨时,天还蒙着细碎的雨,烟雨缥缈中,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村寨,典型的土家民居“吊脚楼”,让我前一秒还处在繁华都市的心,瞬间融化在了这厚重朴实的寨子。我们推开一扇半封闭的四合院的木门,好像迈进了历史的门槛,古朴、悠远。

从村头女儿寨往寨子里走,我们发现寨子里的吊脚楼分为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四合院,楼层有高有低,有一楼一底,也有三楼一底。房梁所有的接点都用木楔子,见不到一颗金属钉吊脚悬空部分多为畜圈,中间部分住人,楼上存放粮食、草料等。

每寨居民少则十余家几十人,多则几十家上百人,多以姓氏为寨名。寨子分布以半包围品字形、全包围四合院等形式交叉组合,吊脚楼形态有全吊型、半吊型等多种样式。瓦屋顶均有花屋脊和翘角,四周设置栏杆走廊,雕栏花窗。

这里的村民沿袭着先人古老的习俗。他们能歌善舞,热情洋溢。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村民吃过晚饭,总习惯来到村中的场坝,在充满大山野味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这时,一天的辛劳便消失殆尽。

村干部告诉我们,土家人火塘里的火,经年不熄:夏季做饭,冬季取暖,炊烟袅袅,饭香四溢,人间烟火甚是浓厚。这让我不由想起90年代的土瓦房,那时,村头还有鸟叫,阳光撒在乡村小道上,清晨的野草上还有露珠,到了饭点,家家户户的瓦片上都会升起袅袅烟雾。

古老且带有土家文化的房屋、地坝里正在描线的木匠师傅,田边、道旁的瓜果蔬菜,老人的木椅上刻满了时光,端坐在门口。

习惯了都市里拥拥攘攘的地铁,格子间的办公椅,这一刻我的心里是无比轻松干净的,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找到了那种纯粹没有杂念的感觉。

传承:天上有个鹊桥会,土家有个女儿会

农历七月十二日,为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女儿会”,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日子,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在这天,相互倾慕或有好感的土家儿女便以对歌的形式表露心声。

(男)我给你送根丝帕子!

(女)我要你根丝帕子干啥子?

(男)戴在妹头上,行路又好看,

坐着有人瞧,我的个娇娇沙!

(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这么多!

作为流传下来的表达爱情的民歌,土家族的男女对歌,显得淳朴而真诚,让人不自觉就会被这样的天然的善意所吸引。土家族儿女,除了男性勇于表达,女性也十分主动,并不会像中原地区的姑娘一样娇羞,跟阿郎们对起歌来毫不含蓄。六口茶、送郎调等听来都非常有意思。

在土家族,热闹的不只是女儿会,如果遇到寨子里的人娶亲,整个寨子都沉浸在喜庆中。寨子里的人都去帮着过礼、布置新房、迎亲、做饭安席、照料客人,忙得不亦乐乎,一忙就是几天。

而在出嫁这天,土家族便有“哭嫁”的习俗。哭嫁可分为哭父母、哭娘(开口)、哭爹(讨庚)、哭八仙(唢呐客)、哭姐、哭梳头、娘哭女、哭兄弟、哭嫂等几种哭法。其中哭父母最为常见。

“清早起来露水清,拍开露水湿手巾。手拿手巾手起汗,手拿花帕来开声。后头一坡金鸡林,金鸡叫唤闹沉沉。女儿开身一个人,一根丝帕五尺长。挽个绣球甩过墙,千年不望隔爹娘。脚踏阶沿十二步,步步都是离娘路。”为土家族哭嫁中哭娘的一种。

风俗:未婚青少年不准吃猪脚叉

在濯水土家十三寨的土家族、苗族们,也有各自的禁忌,但彼此大同小异。例如节日方面的有:正月初一不洒水,不扫地,不出财,不哭泣,不打架,不骂人,不说不吉利的话;腊月三十不洗衣服,不做针线活,吃饭不泡汤;清明、立夏不使用耕牛等。

在生活方面有:正月不能扛锄头、披蓑衣、挑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炉或火铺中的“三脚”;在屋内不能打口哨和乱敲铁器;家中有孕妇不能随便动土或钉钉子;未婚青少年不准吃猪脚叉等等。现在,随着各族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的许多禁忌和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加文明,更富理性。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6-17 17:47 |只看该作者
我去过黔江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6-17 17:48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现在吃穿和汉族差不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6-17 17:51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6-17 17:5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6-17 17:53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6-17 17:55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6-17 17:5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6-17 17:5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6-17 17:5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6-17 17:58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6-17 17:5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6-17 17:59 |只看该作者
濯水:一座有腔调的千年古镇

黔江这块多情的土地,在阿蓬江与支流浦花河的交汇处,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濯水古镇。濯水初称“白鹤坝”,元明之际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来便成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在明清时代,濯水古镇商家云集,盐号、商号、钱庄遍布,是黔江和周边的集贸中心。

现在,古镇的老街上,临水而居的吊脚楼群沿江耸立,依然可见染坊、酿坊、钱庄……穿行其中,明清建筑,吊脚楼,石板街,民俗风情,土家美食,昔日民间贸易的热闹盛景仿佛就在眼前:商号遍布、人声鼎沸,衣着长衫的商人悠然坐在街边茶馆的角落里,边看着江边船工的忙碌,边享受着老鹰茶那一抹回香……

濯水人擅长歌舞,其山歌、哭嫁歌、木叶情歌等皆是即兴创作,出口成章,且构思精巧,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旋律轻快、动作原始质朴的摆手舞、花灯舞更是给人爽心悦目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西兰卡普、雕刻等民间工艺交相辉映,形成了濯水古镇独特的地方文化。

无论是后河古戏,还是濯水的土家蜡染、西兰卡普、民间绘画、手工艺品,样样都反映出浓郁的民族特色。阿蓬江,龙舟竞渡,画舫迎客;吊脚楼风姿绰约,姿态万千;古老的后河古剧品味古朴,独具传统韵味。而古镇特色小吃:豆花、豆腐脑、豆腐干、绿豆粉,以及“酥食儿”、“甜粑”、“团子粑”、“印头粑”、“冲冲糕”、“油鼓儿”等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揭秘:濯水“财大气粗”四大家族

“余家的顶子(官帽)、汪家的银子(钱财)、龚家的杆子(枪杆)、樊家的锭子(拳头)”,在黔江区千年古镇濯水流传着这样一段民谣。现在古镇上的特色古建筑樊家大院、汪家油号、龚家抱厅和八贤堂就分别是这四大家族的祖居。

曾经坐拥濯水古镇的四大家族,关于他们的传说有很多种。 在濯水民间,人们用“汪家的银子”、“汪半街”等来形容当年汪氏一族的辉煌。“汪家油号”是目前尚存的一个榨油房。

漫步濯水古镇的青石步道上,似乎能感觉到从脚底传至全身的踏实感。在濯水老街上,现在还能看见很多“L”型柜台模式建筑,用手触摸,还能摸到深浅不一的印记,据古镇的老人们讲,这是往年商业繁华时留下的。

记者看到,汪家油号榨油房如今已变成了绿豆粉作坊,但当年的碾子还完好地保存着。站在碾子前,我们依稀能够联想到当年榨油的场景。

除了商贸文化,在古镇上,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土司武装曾在这里发动过两次战争、太平军曾在这里驻军、红三军在这里强渡阿蓬江、国民党部队在此进行“川东整训”的历史,还是那龚家“抱厅”是我国遥感事业的先行者、物理学家龚沛光先生的旧居,汪家院子是我国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的故居,濯河坝讲堂是全国唯一的凉厅式义学讲堂,从濯水走出去的徐廷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驾机起义的国民党军飞行员。古镇文化悠久名人辈出,可以说是濯水旅游文化的一张名片。

千余年的辉煌历史,如过眼云烟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唯有那条记录着千千万万脚印的青石板道,还静静地躺在那里,见证着濯水古镇曾经的喧嚣与繁华。

见证:“亚洲第一廊桥”的 “劫后新生”

人们说:一座古桥就是一部历史,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亘古文明。

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饱经苍桑,经过风雨洗礼,它承载、记忆、见证的,如从它身下流过的涛涛河水。它承载着每一个脚印,每一根廊柱,都深深地镌刻着已逝去的云烟。

风雨廊桥地处黔江区濯水古镇,横跨于阿蓬江上,长303米、宽5米,是亚洲第一廊桥,世界第二廊桥。廊桥又称风雨桥,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是中国西南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和苗族建筑艺术的一种。

“这桥就像是‘虹桥’,飞虹一样架立在江面的桥。”身边的游客说。风雨廊桥第一次就从气势上征服了所有人,走上廊桥,望着廊桥下奔驰而去的江水和暮色里安详的古镇,我一如站在时间和空间之外,时间仿佛停止,此刻的廊桥,更像是洗净铅华的老人,不需要华丽装饰,也不需要可以的雕镌,它就这样遗世独立,漠然隐居古镇一隅。

“风雨廊桥”,这个桥的名字很美丽。穿过廊屋,抚着桥栏,我蓦然想起《廊桥遗梦》一书,那美丽浪漫的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情就是上演在廊桥里,我的心瞬间竟被一种幽幽柔柔的感觉揉软,长久重复着一种幻觉,却再也没有与相同的画面相逢。

100余年的辉煌历史,如过眼云烟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唯有那条记录着千千万万脚印的古石板道,还静静地躺在那里,见证着这里曾经的喧嚣与繁华。

而就在离濯水古镇不远处,一条碧绿清澈的蒲花暗河则更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惊奇:蒲花暗河“三天两夜”的时空穿越

距离黔江城区26公里,与濯水古镇紧密相连,一条碧绿清澈的蒲花暗河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暗河长约2公里,河水最深处有20多米,因其独特的地质奇观,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座高山拔地而起,横江耸立,河流穿洞而过,高达300米的天生桥就在眼前。更让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是,蒲花暗河不只有这一座水上天生桥,而是有着独一无二的“三桥两洞”。来回走一趟,便是一场”三天两夜“的穿越之旅。

游览蒲花暗河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因为划船的多为当地人,总是能够用地方方言讲出许多有趣的事。在他的指引下,“天下第一刀”、“天下第一鱼”、“天下第一眼”、“土匪寨”、“万燕洞”等等景物纷纷呈现眼前。更有趣的是,他还会特意熄灭灯光,让你感受到究竟什么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信仰:濯水土家族的白虎图腾崇拜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时候的土家族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自此人民安居乐业,廪君深受人们爱戴。

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在濯水古镇石坝广场就能看见一只昂首的白虎石雕像,威武雄壮,阳刚十足,白虎雕像高 3.3米、长28米。

据白虎底座下的碑文记载:濯水古镇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曾经见证了巴人的进退兴衰,目睹了秦人的金戈铁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街巷格局具有浓郁的渝东南风情,融合了巴文化、土家文化及其他文化,使之相互交织,彼此映衬,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白虎身上,涌动着土家民族的热血,寄托着土家民族的命运与希望。

在黔江的部分村里里还流传着给小孩带虎头帽的风俗,实际上也是信仰白虎神的表现,除防风寒之外,也有驱邪避凶之意。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6-17 18:00 |只看该作者
嗯嗯嗯是很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