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047】俺娘 [复制链接] 题材新颖,涉及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象:买妻。 文章也是自始至终全白话直述形式,几乎没有人为布局。举出几个买妻事例,带出这种现象隐含的悲苦。但只是事件罗列,人物形象少有塑造。较成功的是杨花婶,从买入到出逃被抓回到生娃定性再到每年回家省亲,这种事例许多有过买妻行为的农村都有,增加了这一现象的历史厚重感。语言稍带地方色彩,文字里“俺”字过多需简化。收尾情设待商榷,最后从土里挖到娘足够惊心动魄,但因缺乏前情交待和暗示,出乎意外之余感受更多的除了悲悯哀叹,是遍体生寒。
【参赛048】蚂蚁 [复制链接] 非常优秀的一篇小说。 首先题材具普遍性——小人物的生活情态,最主要的,她们间看似纠结实则扯不断的关联、主人公傲矫、犹豫又纯朴善良的小心思很接地气,让人共鸣。语言精彩,虽不华丽但绝无赘语,句句围绕人物塑造和真情实感。故事前中后布局很有张驰,叙述回忆和心理描写相结合,引人悦读。“我”和“粉儿”人物形象很立体,对不经意交往中引出的背景人物塑造也很有眉目(如老红眼)。关注细节,如开始描述粉儿对吃的偏好是为塑造角色,后来两人对吃的态度竟然逆转,令人玩味。还有数佛像看神态,虽是迷信,但很好烘托了气氛,也印证了人物心理转变(这样的小心思真的人人都有,比如喜欢某女孩,有时和自己打个无聊的赌:见到下一辆车尾号是双数代表她喜欢我,单数代表她不喜欢。其实单双本来随机,概率一样,可结果好像总偏向于不喜欢那面。后来想通,不过是自己把单数时候记得刻骨铭心罢了。这种行为,“迷信”只是它的外壳,本质意义是:我喜欢她!) 最后结尾也很出彩,读者跟着主角思绪完成从纠结到明朗的转变后,面对粉儿的一包特产和纯净,笑着流泪,作品意境大大升华。题目说的蚂蚁,文中只在吃上提到。我解读是,你我生命虽如蝼蚁般渺小,但不论尊卑,内在透出的光华都无法遮掩,因为洒在每个人身上的阳光是同样的真实而精彩。
【参赛049】血莲开 [复制链接] 一下看到篇玄幻风,耳目一新。 其实网文和一些电视剧类似题材不少,人与妖,妖与人,互虐!一般以一些极端的爱恨情仇为增加记忆。本篇也是一场人妖之恋,不同的是加入了道德审视。可能因篇幅所限,男主作为人的道德观没有与情很好交融,显得有些拔高。其结果是妖与读者一样没太走心,最终还是只为痴情慷慨赴死,倒让男主的一翻主流价值观落了空。语言不错,尤其前半部分情节给人紧张感,吸睛。中间互诉衷情解开谜团后的填坑反让人不解:蛇妖如此爱书生,血洗柳镇时竟没想过可能连他一起误杀?另,书生一直面带微笑,不解。还有血莲花,以及双生,双生代表双妖么?不解。布局安排上,中间以刘疯子视角多加入些当年人蛇之恋的美好传说,那结尾跳崖桥段或更虐心。 个见!
【参赛050】虚构 [复制链接] 本篇虚中带实实中带虚,算随笔式小说吧。 题材现代,网络照进现实。前五个段落其实就个引子,如果非说是小说虚实结合的一部分,那又太显臃肿了。中间开始吴朦胧加入,正式有了些小说的基本元素,比如故事起伏——与女主的暧昧及女主家庭矛盾;比如布局剪裁——倒述的运用和故事逐级走向高潮;比如出乎意料的结尾——此朦胧竟是彼朦胧。 本文可能真是作者随兴之作,所以与小说相比欠缺地方也不少: 1、无立意,只想表现一次虚拟与现实的乌龙? 2、情节有不通之处,既然QQ都互加了,为什么微信却一直被拒绝? 3、月朦胧是“真实”六星网中Id,男主人公既然把她臆想成“神仙姐姐”,后面却又在自编的书中进行YY,尽管“虚构”,也稍显过。
【参赛051】看病 [复制链接] 本篇题材并不出彩,分居男女间的互相猜忌(好像成功人士这方面更上心一些,这算不算温饱思淫欲的延伸版本?)可贵之处是作者故事讲得很用心,从开始的猜忌到购得“放心”产品到产品后遗症到看医生,故事很连贯。一些小的细节设计也很精巧,如医生的“摔坏”仪器,女主的折返,都有因有果不显突兀,为故事推进增色。语言虽无过多修饰但足够通畅,为故事服务。题目《看病》也有意思,是为这种司空见惯的不正常夫妻关系看病,也揭了医患关系的疮疤。总的来说,是篇故事能闭环的中规中矩作品。 不足处: 1、男女间的事可大可小,上升到小说体裁,感觉只讲到互相的乌龙猜忌,立意上是不是小了点?或者,再从一个高维度稍稍分析下这种心理的深层意义?另外结尾医生所为,挂号费达到250(这数定的!)的专家,某方面基本可代表一个医院了,这样的医德是不太戏谑了点。 2、对那监控产品表示怀疑,远程知道对方行踪不代表就知道他所作所为吧,如何让自己放心?当然对产品具体功能不了解,此点可搁置。 3、本篇最亮点是结尾的大逆转。但放诸一个小小说,前边用90%的篇幅来为收尾“造势”,有点浪费。中间让夫妻俩过下招造点起伏,或许更精彩些?
【参赛052】万晓玲的最后一天 [复制链接] 本篇故事从开始就定下了悲苦的基调,而作者也一直按这线路将“苦戏”完美演绎下来,以至我读的过程中心里一直打鼓:这么细致的演绎,千万有一个抓心的剧情和一个出乎意外合乎情理的高潮结局,那就完美了。而看后的感觉:剧情是虐心,而不是抓心。结局是高潮,但是以惨烈的形式呈现,这也影响了全篇的立意。 先说说优点吧。莫冉以前比赛写过一篇叫《我的书》,印像很深!本篇叙事方式有同样的风骨:语言不疾不缓透着静默里的肃杀;情节安排在一天里起伏不断引人入读;导致最后死亡的几个前因也互相关联能够闭环;一些细节把握很好,如晓玲挨打时看到保安首先想到的不是求救而是“挨打是件丢人的事情”,去楼下女人家“深吸气,仿佛要把这气息全部收纳到自己的肺里,自己的心里,还有自己的血液里。”这些描写很符合一个受惯家暴的未成年弱女孩心理。几个家暴场面和求楼下女人洗衣场景即视感很强。对未成年家暴题材新颖,不论过程还是结局都紧扣比赛主题。人物塑造上,柔弱乃至麻木的女儿形像令人印像深刻。 关于情节设计有以下建议: 1、父亲对女儿的暴力有点没来由,简直是为打而打,“坏”的有点脸谱化。家庭关系到这样,是不是应该把母亲提一下?或者把父亲的故事和心理挖掘一下,故事会更完整,人物也更丰满。 2、开始的一顿打“持续了大概15分钟”,从后边情节父亲惯用手法看这15分钟是用皮鞭抽的。真有点匪夷所思,一个弱女孩能承受得了?何况打后罚跪再躺地上一晚后第二天还要上学?真这样,保安看到的就不是呲牙咧嘴的万晓玲,而是血肉模糊的万晓玲了; 3、上学时父亲的咒骂“让她抬不起头来”,感觉这里把她的回应改为麻木的沉默,更符合人物情态。 4、“万晓玲”一词重复稍多,一些地方可省去。倒数二三段间语感稍跳,少句什么? 5、最后晓玲非要死么?想个办法,给她一条生路,也让阅读者感受一点温暖,一点希望,或许更好。 提出这么多建议和看法,只因为是最后一篇,也因为对作者文笔的喜欢和故事的虐心,并不代表作品不优秀,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