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传之羋月传奇
文/莫零
如果《芈月传》用的是《前秦传之芈月传奇》这个名字,或许豆瓣评分不会一路低迷下去。就像范爷的《武媚娘传奇》,大家就冲着颜值去的,所以也就懒得计较智商这种小事了。宫斗剧,说白了不就是看撕逼来的嘛,一团和气算什么后宫?那是春晚。
这部《芈月传》其实是扛着《甄嬛传》原创人马的大旗,披着于麻麻的审美,编着古代第一位玛丽苏娘娘的故事。若按我以往的脾气,看到芈月她娘向氏被楚威后出奇策送出宫给无赖魏甲强暴,就该果然弃剧吐血。然而,然而,冲着甄嬛娘娘的珠玉在前,我一直忍到了二十集。然后,然后我就当TVB看了,找找茬,喝喝茶,吐吐槽,吃吃枣(冬天吃枣身体好)。
前几日看到孙俪坐客《金星秀》,说每一部剧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什么时机播出很重要。哎呀妈呀,孙俪娘娘,你这是已经醒悟到自己拍了部烂剧的节奏了么?今年若没有《瑯琊榜》在前,这部《芈月传》也许口碑还没那么糟糕,毕竟跟《武大头传奇》《美人》系列剧相比,娘娘的演技还是根定海神针,让人妥妥地放心。可惜啊,《瑯琊榜》横空出世,又有《甄嬛传》珠玉在前,这《芈月传》啊,就妥妥地翻到了阴沟里了。
网上各种吐槽的声音已经够多了,服装过于艳丽廉价,灯光道具乱七八糟,选角走后门,配角脸谱化……显然,郑晓龙童鞋野心勃勃,不满足于宫斗撕逼的戏码,想来一场国局动荡之变,来完成他与孙俪大情怀的心愿。可惜,功力有限,照猫画虎仿累犬,最后弄成了个“四不像”。
一不像,宫斗戏码太脸谱化,玩来玩去都是老梗,加上配角们纷纷都是关系户,颜值演技都不够。如果硬让我选一个演得好的配角,那就葵姑好了,葵姑这个角色戏份讨巧也是一方面,中年义仆的慈爱,卑微,隐忍都表现的不错。还有张仪,这个演员是个妥妥的演技派,演什么像什么,我喜欢。
二不像,朝堂戏儿戏化,无论是在楚国还是在秦国,国家大事就没有芈月不能插一腿的。帮芈姝与秦王私定终身,跳少司命祭舞,冒险替芈姝引开义渠王……这些我也就忍了,但连张仪戏楚王的戏码她也要横插一杠子,老子差点吐血身亡了。话说你芈月好歹也是楚国人,威后不待见你,你爹可是宠溺你一时的,怎么张仪害楚国你如此积极帮忙呢?话说他不是还害死过你的好姐妹魏美人么?一转眼就全忘记了?说好的姐妹情深呢?好歹人家魏美人还雪中送炭挖土茯苓救过你的性命呢。这是导演刻意表现的大情怀么?我肿么都脚得是忘恩负义,数典忘宗呢?
三不像,道具史实语言不像。也许清宫戏最好导,道具服装都有据可考。这前秦时期的服装,道具,食物实在是难还原得紧,如果有几处漏洞也情有可原,毕竟不是正剧嘛,允许戏剧化,可漏洞百出就不好了吧?我乍一打开《芈月传》,还以为是《云中歌》呢,服装,发髻跟《云中歌》毫无违合感呢。好歹我也是看过《汉武大帝》和《大秦帝国》的人吧,不带这样戏弄观众智商的。结果我一看到煎鱼出场就笑崩,一看到红红翠翠的羽毛头饰就想去翻自己的化妆箱。唉,唉!
再看少女芈月,一口一个子歇哥哥,不是春申君黄歇么?人家单名一个字“歇”,你为啥不喊“歇哥哥”?是嫌“歇哥哥”不好听吗?还有剧里所有人对芈月直呼其名,难道那时尊卑不那么明显?民主和平等已经穿越千年了吗?
四不像,编剧剧情不像。不得不说流潋紫到蒋胜男,中间差了一百个海晏。看不懂得我再翻译一遍:从《甄嬛传》到《芈月传》中间差了一百个《瑯琊榜》。以上是三个编剧的名字,问度娘去!芈月此人,史书中笔墨不多,网络作家要写这样一个人物,实在是冒有巨大风险的,不信你看桐华,我从不看她写的小说,都是胡扯蛋,也只有于麻麻对她情有独钟。要写历史剧,鼻祖自然是二月河,凌力,写《瑯琊榜》的海晏自己都承认深受两人的影响。要写宫斗,自然要向《红楼梦》致敬,看《甄嬛传》的时候,多少甄嬛粉们恍如在看宫廷版红楼梦啊!从芈月出世开始,多少须眉男人都绕着这颗霸星你死我活,说芈月是个灾星倒也不足为过,生下来就闹血光之灾,凡跟她有牵连的男人们非死即残,到最后竟然成就了这一位史上第一太后,我对她的景仰之情都不能光用“呵呵”来表达了,简直就是“呵呵呵呵呵”
好吧,用我残存的甄嬛余热继续追剧下去吧,看看我能忍到哪一集,哪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