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哈尔滨 于 2015-10-10 20:28 编辑
又到了报刊大收订的时候。
时间过得真快,眨巴眼的功夫,来六星邮政支局做投递员快三年了,这期间有说不出的辛酸、道不尽的苦与乐。同事们问起我在报刊大收订的心得时,难忘的一幕是跟在师傅的身边。投递,不是独行者,啥时候都得有团队精神,领导,师傅,同事……日子如梭,影像刻录在心。
A 投递完《新民晚报》后,双手抱着两箱上门揽收报刊的赠品从单位出来,日头慢慢隐落于楼层的背面,斑斓的色彩宛如一幅还没落笔的画卷,从钢筋混凝土构筑成的巨大屏幕缝隙中,落日西山的火红,让我看呆了。
要是这时候能回转梦里水乡,站在圩堤上,首先入你眼帘的,波澜壮阔的湖面染成了金色的鱼鳞状,挂枝的金橘在霞光的映照下,像群调皮的孩子偷喝了岁月的酒,你拥我挤;翻滚的稻浪于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相互间推推搡搡,侧耳细听,似大地的交响曲,连绵起伏。
“日子,在想什么呢你?”师傅俞静的叫唤声把我从梦幻之境拉回到现实之中。该出发了,一群找食的鸟儿。
从发行员野妞手中接过中国邮政报刊费收据开始,我在收据清单上落笔的那一刻起,地球人都知道,中国邮政报刊大收订的工作开始啦。
进六星邮政支局工作半年有余,也曾有过上门收费的经验,单据不会太多,零零散散,半年度的收订最多也是几十张,一百张不到。而跨年度的大收订,收费单据似孙悟空的筋斗云一般翻着跟头往上窜,一下子猛增到几百张。
想偷懒的念头在心里自然而然产生,似一股暗流。
B 一个胸无城府的人,他的心里收藏不了小情绪,虽说言语表达方面略微地显得笨嘴拙舌,眼角眉梢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流露出一个人的心里活动。
这是我“长官”的原话。
“长官”是个脑袋大,脖子粗的四川人。挤进了邮政系统,他这辈子不可能是大款,也做不成伙夫。但他的心里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及精神领域的追求。
我一直以为领导的作风如旧时的官僚,喜欢玩弄权术。“长官”的称谓在我心里认为是对他们最恰如其分的形容。
如果说,这种长相的人做事肯定是个风风火火、为人肯定大大咧咧的。那我告诉你,直观地从面相去判断一个人,往往大错特错,他是个心思缜密、心细如发的人。
路上,师傅俞静告诉我,每年的大收订,新兵蛋子的身边都有一位老邮子协同打理。
C 师傅的笑很甜,用户们说她的笑如老上海的大白兔奶糖,从内到外透着一股自然、随性的甜蜜,说话的语气一如江南女子的婉约,温声细语。
用户们说:跟你师傅聊天,让人有不忍拒绝的感觉。
用户们说的我信,跟师傅相处的时间久了,她的心如一潭清水,清澄到底。
在我的眼里,师傅俞静是个爱心泛滥的人,对谁都是笑意盈盈,一副处世淡然、与世无争的好心态。
两个小区转一圈回来,华灯初上。我们很小心地护着安全包,大都市的夜处处是璀璨灯火,耀眼的灯光如天上的星星,脑海中自然想起郭沫若先生的《街灯》,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上海,把脚下的路照得通明。
D 一个月下来,收上来的款项不是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那位肥头大耳的“长官”悄无声息地走到我和师傅的身边说:“上门揽收也有门道,从表面上去看,揽收工作貌似简单,其实是在检验投递员平时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也是考量投递员的服务态度。当收订工作走入盲区,问问身边的同事,他们有什么诀窍?还得问问收费单据,有时候收费单据会跟你说话的。”
上下楼道时我和师傅都在琢磨,无厘头的奔波犹如盲人摸象,就算你练就了绝顶轻功,恐怕也很难走出这迷魂阵,必须拨开眼前的迷雾找准用户的需求及平时的阅读方向。
师傅帮我把收订单据重新捋了一遍,有望从中找出制胜的法宝或者说窍门。总结这几天我们上门收订的经验,丫头师傅一张一张仔细翻页单据,翻着、看着,看着、翻着,突然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我吓了一跳,害怕俞静师傅得了失心疯,如果是这样,我的罪过就大了。心里暗暗地在祷告:佛祖爷,您老人家佛法无边,救救我的美女师傅吧。
“说什么呢,你。”
师傅明显地猜出了我的担忧。她说从单据中可以看出,如果某一家报刊订阅的费用达到千元以上,大多数是公费订阅,他们在等单位发订阅券,我们急不得也急不来。但是,我们可以先从杂报入手,逐门逐户上门收订。
说是从小处着手,为来日着想。
E 我算是被丫头师傅身上一股不认输的倔劲给彻底征服了。如果再不用点心思去积极配合工作,我怕待在六星邮政支局也会遭人唾弃。想起“长官”在晨会上说的话,我们投递员在与人打交道,和人沟通交流的机遇比其他人占有一定优势,平常投递包裹、挂号信时积攒起来的一点人脉资源也该是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先跟居委,物业打声招呼,平时忙里偷闲常帮他们出黑板报,慢慢地建立些感情,经过他们同意,然后找到保安经理,借来一块人一般高大的黑板,充分发挥自己爱好书法的优势,用彩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地写下公益性质的广告语:爱传万家,信达天下。一个跟生活有缘的人,从读书看报开始,让你的眼光比生活看得远。
偌大的一个空心字:缘。占了黑板面积的三分之一,立在大门口右侧,小区里进进出出的人都会去打量几眼,还有邮政系统大收订的广告跟进,加上我和师傅马不停蹄。师傅说:“忙了个多月,一场秋雨,让生活越发显得诗情画意,邮由缘起,缘由心生,该是到了我们进社区设点摆摊的时候了。”
F 清晨,鸟儿在窗檐啁啾,阳光轻轻地掠过高低错落的楼群,出行的人们衣着打扮悄然地换上秋装,盛夏随着一颗颗纽扣系进了秋天温实的怀抱,少了些夏的热烈,多了几分秋的平和。
我负责投递的小区门口左拐是早餐门市部,豆浆、油条、生煎、小笼包…应有尽有。热气腾腾的蒸笼中、平板锅里的美味让人们放慢了脚步。能吃是福,却也时刻提醒着你的肚子,不再使其轰鸣,就别忘了奔跑。奔跑是生活的主题。脑力的、体力的,几分付出几分收获。一切有条不紊,一切井然有序。
蒸笼里、平里锅中升腾起人世间的烟火味儿。
报刊收订摊点设在小区的活动中心旁,由于宣传到位,当小区的订阅户纷至沓来,师傅甜甜地和他们打着招呼,并能准确的报出他们姓名。叔叔、阿姨们笑了:“用心了,孩子,不再是埋头赶路……”
时间在忙碌的收订中悄然溜走,不知不觉中快接近晌午,师徒俩趁没人的空档伸了个懒腰,舒展下筋骨。对面一居户把楼层的大门敞开,两挂长长的鞭炮摆成心心相印图形,胸前的红花随着主人家迈开的步子,颠得眉开眼笑。
当我问起他此刻的心情,他满脸喜悦,神采飞扬地说:“我们赶上了好的时代,幸福生活就像门前的果树,无论是嫁是娶,嫁的是幸福,娶的是如意。”
裤兜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掏出瞅了一眼来电显示,是老家叔叔打来的。叔叔在电话中告诉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家中啥啥都好,勿要挂念,安心工作。
叔说话的时候,语调很轻快。
我和叔叔说:“家里一切都好,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现在,我也在忙着秋收呢。”
“啥,你在上海也种地?你就哄你叔吧,就你那细胳膊小腿……”
鞭炮响了起来,喜庆的鞭炮炸开了秋的欢畅,秋的滚烫,炸落了一地的相思。
我把电话的听筒对着噼里啪啦的炮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