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8-14 07:19 编辑
规则与安全
昨天几乎一整天,在微信群里,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天津海滨新区化工品大爆炸的话题。几乎所有的表达都是对大爆炸的震惊和对生命的叹息。其实我相信,这一定是多数国人的心态和表达,对国家的大事小情依然牵挂,这种情怀是什么不用多说了。
灾难或许都是偶发的,但是,偶发的灾难背后,一定有必然的原因。
如此巨大的爆炸,所形成的破坏力,所造成的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给爆炸周边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显然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消失的。
按照官方的表达,是这个化工物流公司露天码放的物品发生了燃烧,继而引起巨大的爆炸。
夜里时分,位置差不多近海港,什么原因能导致这样一起重大的事故发生?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昨天一整天的时间里,消防官兵们都在扑救,几乎实在用命相搏,那种义无反顾,那种前赴后继,让人没法不揪心。
但是,发生爆炸的到底都是些什么成分的化工产品,依然表达的混乱。而因为爆燃产生的毒烟雾,甚至有氰化物的出现,让这个爆炸的救援看着让人揪心。
我们昨天在微信群里讨论了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应景的话题,那就是,这样的安全生产恶性事故,在早些年为什么会很少发生。还有一个话题就是,如此对人民生命财产严重威胁的化工产品货场,为何距离住宅区仅仅数百米,这样的项目是如何通过环评的?这种带有明显违规的项目,居然就在百姓的生活区里,什么样的背景或者是什么样的人,能干出这种有悖常理的事情?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需要追问的问题,也许会给出最后的答案。但是,一个你无法回避的东西就摆在那里,把一个充满如此危险的东西,放在百姓身边,这已经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说的不客气一点,这就是谋杀。道理很简单,没出事算你庆幸,出了事就是这个结果。
从雷州半岛的PX项目的“双响炮”,到今天的天津滨海新区的大爆炸,之间或许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却一定有关联。最简单的关联就是发生这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首先是这些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有着重大的缺陷,或者说根本就是漠视。
笔者在企业生活工作了差不多有二十年,最真实的,最不能忘的就是企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从进厂的第一天起,就学这个,而且,厂安技科(部)还会时不时的抽查,或者笔试。
那时候,企业里,安技部门是一个权力很大的部门。在生产作业的现场,安技部门是可以随时停掉任何车间,任何人的工作,前提是只要你违规操作了,肯定拿下你没商量。而那时候,安技的工作人员,多数时间也不会呆在办公室,而是全厂生产车间,时不时的巡查,发现问题,马上纠正,真的是毫不客气,停了你,还要罚你,还要让你再学习。那时候,企业每周至少是有一个下午,全部进入“学习”的,当然那时候学习也有太多的政治内容,但是也有雷打不动的内容就是安全。
其实,有时候我们接受一些东西完全是靠着被动的被灌输进来的,或许你有本能的抵抗和不情愿,但是,当这些东西经常性的对你说,就会形成习惯。所以,在机械加工车间,如果女工站在机台上敢不戴帽子,如果高速切削设备的工人敢戴手套,一旦被安技人员抓现行,基本这个月的奖金就泡汤了。而工厂无论在任何评选里,安技都是一票否决,只要它举证成立,你就甭想“先进和荣誉”。
当然,时代总是要发展的,可是发展到人们离作业现场远远的靠着监控器看,不能说这个不好,但是,感觉上差了很多。昨天有人在微信群里这样说,这种危险物品,在那个时代,大概会有人24小时拿着枪守着。其实,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我要说这个说法毫不夸张。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有一次工厂上一个新车间的项目,车间想快速达产,但安技部门说安全有问题,坚决不通过,没办法召集各部门领导开会,会上,新车间项目的领导指着自己一嘴唇的燎泡说:为了这个项目我都急成这样的,你安技部为什么这么为难我?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边生产边整改不行吗?
老资格的安技科长,当着我们所有高管的面,呯一声把记事本摔在桌子上:你满嘴燎泡也比你死了人,伤了人要好。我宁可听骂声,绝不听哭声。
一句话让所有人的认同,项目必须先把安全隐患消除了,否则不能达产。这就是一票否决,没得商量。
在工厂那时候最常见的标语是“安全规程血染成,牢记在心莫放松”这一类的提醒。所以,我回想一下,我们这个六千人的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我所在的那几十年,基本就没有发生过安全生产重大责任事故,你不能不说安技部门当记头功。
回到天津滨海新区这个化工品大爆炸上,这个灾难背后,确实有太多需要追问的东西。看着那宛如世界末日炼狱一般的爆炸现场,可以想象得到如何惨烈,早晨看到,事发公司所储存的化工产品原料的大致情形: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氩气、压缩天然气等); 易燃液体(甲乙酮、乙酸乙酯等);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硫磺、硝化纤维素、电石、硅钙合金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硝酸钾、硝酸钠等); 毒害品(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等); 腐蚀品、杂类(甲酸、磷酸、甲基磺酸、烧碱、硫化碱等)等多个种类。
这是一份让人感到震惊的“明细”,完全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物流仓储万一发生事故之后的后果会是什么样。把这样一个充满着巨大危害的东西,置放离居民小区区区数百米,这是什么样的环评能通过的?
比煽情更重要的是追责,只有让那些因为失责,失察,因为漠视安全生产规程的人付出代价,才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我特别反感一些媒体在这样的时刻“开启”所谓“感动中国”模式,先放一放吧,因为原本这样的悲剧不该发生,所以,煽情的结果只能让人愤怒。
规则和安全原本就该是一根不可以触碰的红线,天津滨海新区的化工大爆炸,再一次让我们不能不问,在追求GDP的路上,我们到底还需要多少带血的GDP?事发公司是一个什么样资质的企业?
所以,我不感动,我想知道真相。
愿罹难者一路走好,别放过制造悲剧的人!!! 2015年8月14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