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窝居西山(士军赞)
查看: 19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窝居西山(士军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8-16 13: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文/皎月苍穹

衣钵传承红色文化
窝居沂南西山
平凡中孕育伟大

博远的胸怀
囊括人世精华
无数家珍津津乐道人人夸

卧龙志
情通达
和蔼可亲行天下

肺腑真言
掷地有声漠视权贵浮华
虚怀若谷厚积薄发
收藏界的千里马





今天收到了窝居西山赠送的一本书,一份来自远方的友谊温暖了心扉。感谢你朋友,弥足珍惜。





















这是西山的亲笔题字,会永远牢记朋友得叮嘱,淡然处世,人生超然。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5-8-16 13:16 |只看该作者
董士军的红色收藏之恋 (转载)
                     2013-07-29
浸染着鲜血的勋章、马鞍、战刀、军壶,承载战尘的战旗、报刊、信件、课本,当年乡亲们支前的推车、担架、布鞋、纺车……琳琅满目。春节期间,在沂蒙山深处的沂南县,平民董士军举办的“红色文物展”,吸引来成千上万的瞻仰者。董士军对记者说:“这些珍贵的藏品,都是会说话的宝贝,每一件都讲述着一段历史,隐含着一个故事,从中可以触摸到红色的精魂。”

出生在沂蒙山腹地的董士军,从小就对“红色”情有独钟:在“红嫂”的膝下聆听经典故事,登上孟良崮感受先辈的期待,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触摸红色的激情……他发现,有很多革命文物散落在乡亲们当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和革命老人的相继过世,抢救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迫在眉睫。从1994年开始,董士军把所有的时间精力放在收藏革命文物上。寻访老革命、老功臣、支前模范,收集革命文物,董士军的足迹踏遍了蒙山沂水。多年来,他不吸烟不喝酒,一件十几元的衬衣都要穿上三年。但每当发现一件红色文物时,他都会慷慨解囊,视若珍宝。十几年如一日,他行程2万多公里,倾尽自己的积蓄,收集整理出红色藏品1.5万余件。
每带回一件藏品,董士军都先进行一番研究,给藏品“作传立说”。到目前为止,董士军已写下20多万字的手稿。对每一件藏品,他都能准确地说出它的“身份”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他已撰写50多篇党史、文化类的文章,有的在多家报刊上发表,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因为对红色文物的痴迷,董士军生发出用红色文物教育下一代的构想。2008年12月1日,他为当地小学生免费举办了“触摸历史,感受巨变”的红色文物展,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历史,感受先辈们为创建新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世界,坚定“跟着共产党”的信念。像这样的展览,董士军每年都要办十余次,他深入到学校、工厂,举办展览,为群众义务进行“红色”教育,受教育群众达6万多人次。
铭记光辉岁月 收藏万余件革命文物
39平方米的居室里藏着一万多件革命文物,摞在一起6米多高的文字材料,是董士军的革命文物收藏给人的最初印象。他说:“革命文物的价值所在,就是凝结了革命者的精神,收藏的目的从浅层次讲是怕文物流失,更重要的是要让这种精神能流传下去。”

今年39岁的董士军是沂南县大丰粮油食品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从1994年开始,董士军几乎走遍了沂蒙山区的山山水水,搜寻革命文物。2002年秋,董士军得了严重的胃病,听说费县竹园镇有位老中医,就带了200元去看病。结果到了村里,和村民闲聊,了解到有位老人家里藏着两张抗战时期的《大众日报》,他顾不上胃疼,跑到老人家中用看病的200元钱将报纸买了下来。2003年,听说莒南的一位古董商手里有革命文物,董士军几经周折找到他。但是那位古董商没有什么革命文物,答应帮他联系。在这位古董商的帮助下,董士军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两件宝贝:射击奖状和学功奖状。
在董士军只有39平方米的家里,从床上到地上,从卧室到客厅再到储藏室,到处堆满了藏品。客厅一面墙上挂满了毛泽东等伟人的宣传画,另一面墙上镶着300多枚毛主席像章,连冰箱也成了存放文物的地方。董士军收藏的文物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来的各种书报刊、信件、邮票、勋章、票证和解放区的课本。其中,让董士军最得意的藏品是一套五卷本《毛泽东选集》(1947年大连大众书店发行)。

为了收藏革命文物,董士军这些年花了10多万,背上了3万多元的债。董士军夫妻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每月不足500元。2006年冬天,有两位北京的老板找到董士军,表示愿意以20万元的价格收购他所有的文物,但董士军一口拒绝了。

现在,董士军经常带着这些文物资料到学校、工厂举办展览,对群众义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受教育群众达6万多人次。董士军最大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到全省、全国展出,让所有的人都能了解到沂蒙老区的光辉岁月。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8-16 23:3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