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尘散仙 于 2015-7-5 12:20 编辑
每个人看文字的角度不一样,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不一样,所以观点不会统一,只能说说个人真实想法吧。先说前言:
某年初春杏花开时,在一片欲开发的沿海工地,看到一座孤零零的海草房,听说里面住着一位“钉子户”:一位独守老树下老屋子的老奶奶,听说她一直在等她那被战争虏走的丈夫归来,杏花开的热烈,衬断壁残垣更显荒凉,站荒园成草的半扇木门外,听园内几声狗吠,不觉鼻头一酸,几欲落泪;待夏来,再经此处,四周圈起高高建筑围墙,而那院落虽陷在低处,却依旧在,只是繁华落尽,杏树已在浓荫里缀满青青涩果,树叶上尘土太多,掩盖了原本青葱的墨绿色,显得有些萎靡不振的模样,正感伤,忽瞥见半壁院墙怒放着血一样红的蔷薇,似情人眼里燃烧的爱情玫瑰,狗吠声依旧远远传来,似乎看到一个满头白发苍苍踟蹰独立的老奶奶,面墙而立,昏浊的眼里依旧跳跃着少女的情怀…… 我的泪在阳光下肆意横飞。(前言点到为止,不必写得太满,作者只是需要还原生活,其中滋味要由读者自悟。作者要注意留白,轻易不要用自身情绪来影响读者。现在可好,开头作者就把眼睛泪流下来了,读者没看就被作者强行影响了情绪。)
再说婆婆出场:
海燕婆婆出现的角度有问题。整个背景的介绍,全是用的叙述,这样影响了作品的流畅,同时,给读者以阅读疲劳。那么应该怎么写呢?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多用细节描写来代替叙述。以海燕婆婆出场举例,这里就应该运用对比,用村民们迁了合同,喜笑颜开与村长的愁眉苦脸对比,接下来引出海燕婆婆,这里应该运用场面描写,把婆婆的性格通过一些行为动作描写出来,不好直接说“哪都不去,就在这里等海星哥。”
至于背景的介绍,可以由村长的嘴里侧面引出。比如开发商得找村长吧,村长叹口气,大背景便可引出。海星和海燕那段回忆也不算太成功,感情方面平淡了些。“于是过了两年,兵慌马乱的,怕节外生枝,在海星满十八岁时就给俩人早早把婚事办了。谁知婚后第三天,海星就被征了兵。而且一去就了无音讯。全国解放了也不见人影。有说死了的,有说被虏去了台湾,但一直没有确切消息。那个年代,出现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写到这儿的时候,本应该铺张开来,比如送别时的言行举止,从后文看,比较感人的手帕情节,完全可以放在这儿,先声夺人,感动观众。交待完后,可以让海燕婆婆由梦中惊醒,再用心理描写来升华情感。) 这一部分是中篇小说的“起”,起到交待背景,主人公出场,主线条突现的作用。这部分决定了,这篇小说是否吸引读者,有没有接着阅读下去的兴趣。 下面,就该是“承”,通过各种描写方法,推动情节发情,注意,要紧扣主线条,不要跑太偏,任何一个人物不能随便出来,任何一个情节不能随便乱加。每一章节可以跳跃,或以场景跳跃,或以人物跳跃,但不论怎么跳怎么飞,都得紧扣主线条,紧绕主人公。 然后,“转”,通常要安排在小说的中后段,波澜起伏,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比如这篇小说与海燕婆婆的见面,就应该是转,但作者安排得过于刻意,失于自然。 再往下,“合”,可悲可喜,可歌可泣,就看作者怎么安排。越是含而不露,越是高明。越是直截了当,言无不尽,越是过于直露。 接着说通篇布局谋篇。中篇小说,需要确定写作意向,即作者要表达什么,大背景是什么,主要人物是什么。现在我读得出,通过一次拆迁,引出了海燕和海星的感人爱情。问题是,我不知道主人公是谁。开始我以为,定然是海燕婆婆,但是从第二章开始,她就消失了,用大量的篇幅写飞龙,那就飞龙是主人公,可是女主却迟迟不现身。这期间穿插了飞龙父母的旧案,但季民泽显然不是主人公。既然是次要人物,在他身上浪费太多的笔墨,而且与主题关系不大的笔墨(他妻子的死亡),也就不必要了。
最后说小说的语言,某些环境描写是很见笔力的,“春天,这里,是一片杏花的海洋,远远看去,就似山凹里落下了一片祥云,云蒸霞蔚,旧渔村那典型的海草房,乌黑的尖顶和斑驳的青砖,残垣,断壁,在热烈的杏花衬托下,格外幽谧而古朴。恰应了宋朝王安石那首《杏花》诗中所描述的一般:“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洄。俯窥娇娆杏,未觉身胜影。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很美,很成功的描写)
但某些对话,却仍有商榷的必要。比如飞龙和小虎在海边的对话,就显得很幼稚,不符合现时代的富二代。再比如,海燕婆婆的一些对话,作者试图让她的感情通过对话尽情表达出来,达到感人肺腑的目的,但对话本身与人物的文化层次、身份地位、所处环境、年龄变化都有直接关系,必须脱离作者本身意图,必须符合人物自身特性,在这点上,仍有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