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5-7-5 14:37 编辑
感谢青芜赐篇名,顺和戏寒兄
中国古代的士族,其实起源于东汉。有种说法是,东汉是五大家族在把持,分别是阴、马、邓、梁、窦等家族。在东汉的近二百年里,这五大家既是开国功臣,又是外戚,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控制朝政的重臣也多从这些家族中产生,因而形成了直接影响随后的中国社会近千年的士族门阀制度。
我们所熟悉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即出于琅琊王氏。这个家族是随着三国曹魏政权的建立而兴起的,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不是王羲之,而是王导。那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即出自他。当然,我们所熟知的刘禹锡的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另一家族谢家,代表人物则是淝水之战中著名的丞相谢安与北府名将谢玄。
其实南朝王谢袁萧并称为四大家族。袁家没有什么杰出代表人物,但却人才平均,所以也兴盛数朝。而萧家,则是因为南齐与南梁的建立,一跃成为江南四大望族之一。
王谢袁家因南梁末年的侯景之乱,几被屠灭,幸存人中随后没有杰出人才,以至逐渐没落,渐渐淡了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唐朝的七大氏族。但也有例外,就是四大家族中的兰陵萧氏,宋人称赞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而这一支之所以入唐后仍然兴盛,则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原因。
公元554年,西魏军攻入江陵,杀了梁元帝,梁朝也就基本上标志着灭亡了。虽然陈霸先随后又立元帝的儿子萧方智为皇帝,但那也只不过是陈代梁前的准备工作。
要说梁元帝也是值得说几笔的皇帝:梁武帝父子,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有才华皇帝,除了昭明太子萧统早死外,这个梁元帝也极有文学才华。而且,他读书甚多,收集了古今图书大约8万册。但有些不幸的是,他是个独眼皇帝,所以,自己老婆常取笑她。
他的老婆就是徐娘半老的主人公。只是,这个词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发生了些变化。现在理解徐娘半老,是指风韵犹存,含有主人公美丽的意思。但真正的“徐娘”却并不美丽。史书记载她无容质,大约是长的丑的含蓄表达。所以,梁元帝两三年才到她房里来一次。但徐妃性子也有意思,梁元帝好不容易来次,按当时的环境来说她应该求之不得,可徐娘却不。她就化个半面妆,讽刺梁元帝:你瞎只眼,还嫌我丑?所以你就看个半面就行了,所以梁元帝大怒以至拂衣而去。而且,梁元帝来时,她还经常喝醉,将呕吐物吐到梁元帝衣服里……
梁元帝不来,徐娘也有正常生理需求,所以就与梁元帝身边的人私通。可能是太过投入,或者需求太旺盛,以至于这位奸夫感叹地说: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是徐娘半老的出处。
徐娘名昭佩,是梁元帝的正妻。之所以史书上称为徐妃,以至于让人误会她是侧妃,是因为第一个原因:她死时,梁元帝还没有当皇帝。第二个原因是:
她的淫乱事情,涉及人物众多,梁元帝可能早有有所耳闻,但一开始仅限于不满。但徐妃还存在赵合德(飞燕妹)与贾后的恶行,就是迫害后宫中怀了梁元帝孩子的嫔妃,特别是可能杀死了梁元帝的儿子以及他所宠爱的嫔妃。所以,在太清三年,梁元帝终于忍无可忍,逼令徐妃自杀。并且将徐妃尸体送还娘家,说是休妻。
徐妃出生何时不详,死时是公元549年。她于公元517年嫁于梁元帝,按这时15岁推算,她死时大约47岁。那么这人徐娘半老应该可想而知了。
徐妃与梁元帝之间的感情纠缠,多有后人演绎。更有人将她评为历史上有名的淫乱后妃。据说梁元帝曾写过《金缕子》记述徐妃罪行。这《金缕子》现在存的是残本,讽刺或许是有的,没发现什么更多徐妃的罪行,到是感觉梁元帝是一个极有思想与才华的人。
不过,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徐妃死这年,正是侯景之乱,梁武帝被饿死这一年。随后,梁元帝性情大变,诛灭兄弟,再随后,他在江陵城破时,将所有藏书付之一炬。说,读书过多,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大洗劫。
西魏攻占江陵后,扶持了梁朝宗室萧察为帝。这个政权不大,历史上不为人知。但却在北齐、北周、与南陈的夹缝中生存了三十三年,最后纳土入隋。这政权也以梁为国号,史称后梁,为与五代时的后梁区分,也称为西梁。我们所说的这个女人,是西梁第二代皇帝萧岿之女。
萧皇后,名字没有留传下来。她这一支,是昭明太子萧统一脉。萧皇后出生时,江南地区流传着一种恶俗。就是认为二月生的孩子会对父亲不利。不知道这恶俗怎么产生的,当年的赵飞燕,也是因为时俗认为五月生的孩子对父亲不利,而遭受弃养。但赵飞燕毕竟出于贫民百姓家庭,与家穷也有很大关系。萧皇后生于帝王家(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也居然得到了这种待遇。
萧皇后自小被送于自己的叔叔抚养,但不幸地是,叔叔一年后也去世了。这个情况,可能更增加了自己父亲对于这个女儿会“妨碍”父母的顾忌。于是,她又被自己的舅舅抚养。
奇怪的是,舅舅家很穷。穷到萧皇后不得不亲自做家务。萧皇后的母亲张氏,是萧岿的正妻。这个局面的出现,一是后梁政权草建,可能与国势艰难有关,另一个说明萧岿这人,其实是个不错与智慧的人。
萧后长像应该是美丽的,因为后来在她身上,有很多香艳事情流传下来——比如说她被六个男人所宠爱。而出于梁武帝、昭明太子这样的诗书世家,让她本人也极具文学才华。另外,由于萧皇后幼年时的遭遇,应该养成了她后来的品格,就是贤慧——或许她很珍视家庭与丈夫,害怕失去,以至于对隋炀帝的举动,多了纵容。这可能是后世对她有所讽刺的原因。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萧岿即时地表达了对隋的忠诚。于是,隋文帝于第二年,准备在梁为自己的儿子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娶妻,萧皇后的命运随之而改变。
萧岿不止一个女儿。鉴于萧皇后的遭遇,萧岿应该是比较迷信的。他马上找人为自己的女儿们占卜,结果发现都不详。就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女儿。为表示对婚姻的重视与对隋的忠心,他马上让使者跟着占卜者到了舅舅家,占卜的结果是大吉。
于是,萧皇后成为了晋王杨广之妻,杨广时年14岁,而萧皇后大约16岁(虚岁)。
萧皇后与杨广成婚直到炀帝被杀,总共36年,生了三子一女,炀帝死时她大约52岁。所以,香艳小说中说她先被谋杀隋炀帝的宇文化及霸占,又被窦建德霸占,然后被义成公主的老公处罗可汗以及处罗可汗之子霸占,随后又被唐太宗觊觎。可能性是相当不大的。
这一切,应该出于对隋炀帝的攻击以及对于萧后在炀帝身边所为不满——认为她没有起到劝谏隋炀帝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推波助澜。
炀是个谥号,而且是个恶谥。按谥法的解释是:好内远礼、去礼远众、逆天虐民、好大殆政、薄情寡义、离德荒国。这几条,似乎隋炀帝都占。
隋炀帝好色、暴虐、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任用奸臣、甚至弑父杀兄,后来天下大乱,又掩耳盗铃,以至身死国灭,最后被萧皇后用床板草草掩埋。他几乎成了论亡国之君荒堂残暴时所必须引用的人物。
其实,唐朝时有人就曾经对隋炀帝所遇到的不公平产生过思考。唐人皮日休的那首《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就提醒我们,可能对隋炀帝诋毁过多。而这种思路,也有助于对萧皇后所为的理解。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曾读了隋炀帝的文章和诗集,感概地问魏征,为什么看了隋炀帝的作品,会觉得这是个非常伟大的人,而做出的事情,会让隋朝灭亡呢?
魏征回答说,隋炀帝是说的比唱的好。
魏征的回答,只是劝谏太宗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而把这话当成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则可能有些偏执了。理由可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实际上,隋炀帝可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论家,与王莽类似,他胸中怀有远大理想,只是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或者,他很不懂得变通——其实,他好象也没有变通的理由,天下尽在于掌握,有什么退缩的心里依据?
所以,他只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理论与政治幻想家,而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或者合格的政治家。
所以,大运河是祸在当代,利在千秋。隋炀帝所积累的财富,历史罕见,其实奠定了大唐后世的基础。而科举制,又影响随后中国千年——其实直至今日。只不过出于某种目的,这种举措被安到了自己老爹文帝身上,还有就是,他变身成为了一个反面教材,于是有什么脏水,就尽可能往他身上泼,这是亡国之君必然的命运——可能夏桀、商纣都有过相同待遇。
那懂得隋炀帝的萧后,自然不会有什么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举动。
萧后与隋帝婚后应该是恩爱的,这个史书有明载,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隋炀帝年轻时就长的英俊威猛,加上很有才华,再加上在平定陈国与治理并州过程中,炀帝的表现很让当时的文帝以及朝廷大臣们满意,所以,炀帝的声望一直要比当时的太子杨勇高。
文帝的老婆独狐皇后,是个两面性的人。一方面她是贤后,另一方面,她是个对爱情很有主张的人——这一点到与《陆贞传奇》中的陆贞相似。并且,她做到了——当然只是在她活着时。
独狐皇后对于一夫多妾制的古代夫妻制度极为不满。而隋文帝杨坚一开始应该也是同意并坚持的,因为他和独孤皇后曾经约定两人之间不允许有别的女人的儿子。独狐皇后很简朴,而且讨厌男人花心,他对自己丈夫要这样要求的,对自己的儿子也这样要求。所以,文帝历史中留下个惧内的名声,而独狐皇后有嫉妒的名声——当然这在今天看来,无可厚非。
所以,太子杨勇的好色让独狐皇后很不满。而炀帝只和萧皇后恩爱,好象对女色也不感兴趣,这让独狐皇后就更喜欢杨广,而不喜欢杨勇。
那么,随后杨勇被废就很好理解了。做为开国之君,杨坚的英明,无须怀疑,要说炀帝和萧后联合作秀给杨坚看,可能有后世猜测的成份,这种心态,应该催生了诸如《隋炀帝艳史》之类小说的产生。一如对王莽虚伪的诋毁,因为我们总想找到失败者,之所以失败的证据。
王莽不就是想当皇帝吗?——而且,很有可能还不是自己自愿的。
杨广,不就是想当太子吗?
萧后在这其中的作用,是配合杨广,在自己公婆面前所表现出了贤慧与检朴,并且善良对待下人,而之所以这样做,很有可能是出自于她的本性。
总之,杨广是成功了,萧后与此事得到的好处是成为了皇后。
至于杨广是否杀了杨坚,恐怕成为了历史悬案,但从史书存在的证据来看,文帝病危,杨广考虑自己当皇帝的事情,被自己爹发现认为他不孝是正常的,这是个所处立场问题。但记载他调戏容华夫人,则有些让人奇怪了。
按说,杨广既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就不会在这关键时候犯这种低纸错误,容华夫人既与杨广有奸情,就不应该拙劣至在不适合的时候让杨坚发现。是杨广得意忘形?还是史书诋毁?不得而知。
总之,有人说容华夫人后来被杨广所纳,但史书记载不知道这个女人最后的遭遇是什么。
独狐皇后死后,杨坚马上有了很多爱妾。同时,杨广当了皇帝后,马上也有了很多爱妃。不同之处在于,男人好色的性情可能是一样的,而独狐皇后当年气场大,杨坚不敢(也可理解为爱),但萧后气场不大——或许她的性情本来就如此,所以,萧后与杨广以及杨广的众爱妃相处一直很融洽,也就是因为这个,萧后得到了杨广一生的钟爱。
其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杨坚反而是个另类,而杨广这种其实是正常的,只是由于在母亲当年的威风下,杨广的作法,反而成了虚伪与奸诈。
有个最要的前提是,只有一个老婆,在当时看来,大臣们也是不干的。所以,杨坚确实是不容易。
杨广随后志得意满,开始了自己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萧皇后起过劝谏作用吗?有人说起到过,并且说在一首赋里。但我看那首赋,到是担心杨广不爱她,其她的并没有看出来。而天下民变四起,杨广躲在江都宫中,拒绝听到不利消息时,萧后的表现,怕让很多人感到遗憾。
有宫人对萧后说,天下都在造反。萧后让宫人说给炀帝听,炀帝就杀了宫人。然后,再有类似事情,萧后再也不敢让人说了。
其实,她只是站在很理解自己丈夫的立场,以及担心身边宫人的安危——在当时情况下,治国平乱,是男人的事,又如何苛求一个弱女子做到什么?
公元618年,炀帝被宇文化及勒死于江都。萧后与炀帝家属被宇文化及裹胁,随后,又被窦建德裹胁,然后被自己小姑(姑且算吧)义成公主收留,最后又被唐太宗迎回祖国,最后死于长安,年八十一岁。
这其中,其实没有香艳,只有凄凉,以及一个强大国家对于一个远离祖国的前朝皇后的包容与大度。萧后的兄弟姐妹中,有唐初丞相萧瑀,他身上有个典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兰陵萧氏一门入隋后始终兴盛。入唐后,又出了八个丞相,这是后世盛赞兰陵萧氏的原因,而这一切的起源,是因为萧皇后。
萧后与杨广唯一的女儿叫南阳公主,嫁与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为妻。这应该是萧后能没入宇文化及军中而不被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窦建德对萧后礼遇,却是因为南阳公主一番义正言词的表达。
宇文士及与其兄不同,入唐后是太宗手下有名的大臣。但因为宇文化及的行为,以至于他与南阳公主恩断义绝。后来,南阳公主出家终老,民间因为敬佩与怜悯,传出了很多关于她的神话传说。
萧皇后死后,与炀帝合葬。前段时间,据说发现了炀帝与她合葬的墓,但奇怪的是,考古报导说在遗似她的墓穴中发现的女性遗骨只有56岁,这个就令人废解了。
她和杨广的三个儿子中,太子杨昭病故,次子与杨广一同被杀,另一子早亡。但尘归尘,土归土。这个命运多舛的女人,终能归于故土,后人,不过唏嘘而已。她被谥为:愍皇后。
而历史,已成过往。
(完)
系列篇:
故剑情深与南园遗爱
举案齐眉的相关技术分析
神仙姐姐哪里去了(贾南风)
传奇皇后之羊献容
故剑情深之后是什么
从闲过信陵饮说起
鞋匠论史之:粟眉之马皇后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