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5-5-31 15:54 编辑
跟上一篇文字《桥》一样,书记的这篇小说《这次是真的》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得出来用心写作、认真打磨的痕迹。其行文走笔里,语言干净利落,几乎找不到拖泥带水和累赘之感,这可见不是某一次的巧合,还是书记的文字克服了琐碎、冗杂,确实上了一个新台阶,相较于很多作者护文字的短,舍不得割舍导致的臃肿不堪,书记已经轻松跨出了质的飞跃。嗯, 挺好。
从谋篇布局来看,作者匠心独运,伏笔一路埋下,直到结尾包袱抖开,让人有意料不到的结局,转而一想,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不免颔首,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作者似乎还嫌披露不够,就连主人公的名字也拿来做文章,“真愚蠢”的谐音显得酣畅淋漓,将读者的情绪推上高潮,也将讽刺意味的效果彰显出来。依旧是拙朴的行文模式,境界却早已不是最初的生涩味,实属难得。
此外,便是立意了。一篇文章如何吸引读者眼球,立意的独特新颖很重要。书记这篇是常见的反向立意法,在大众都对“民工”报以绝对关注同情,把他们当做勤劳、艰苦,且倍受摧残的代名词时,书记偏选取了一个反面典型来刻画,他虽然工作出色,但却有致命的缺点,赌博。而在很长时间里,能够不被发现,是因为他很狡黠,善于察言观色,琢磨领导们的心思,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做文章,例如当前社会对民工问题的敏感性。直到真相大白于眼前,那些坑蒙拐骗的情节才被重新梳理,令人哭笑不得也无可奈何。
本文的瑕疵是主人公的形象还略有些模糊,如果能在他之前瞒天过海的行文之间,稍微加点语言、神态、动作等着墨效果,来渲染他在众人面前装乖、装可怜、装循规蹈矩博取同情等等,到后文包袱抖开的反差就会更明显,更让人觉得有被欺骗后的愤懑,这样或许人物性格会更丰满些?要知道,一篇写人为主的小说,如果中心人物的脸谱不够鲜明突出的话,实则还不算是最大的成功。
简评几句,不到之处,敬请书记谅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