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圈”“辽宁米”及其他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说的是,貌似有强大购买力的国人,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卯足了劲儿,握着大把的银票,飞去岛国东瀛,以其摧古拉朽的购买力,买到让日本人瞠目,买到让马桶圈断货,然后买到让日本人喜笑颜开。
相比于两国之间外交的冷脸子,民间的这种好生了得的购买力和疯狂的体现,总归是会让人产生一些“错觉的”。
电视频道里,手撕鬼子最近少了很多,但是,抗日依然是一个激荡的主题,只是不知道在横店基地,在神勇无比的编剧和导演们天方夜谭的剧作里,又有多少十恶不赦的鬼子被要了命,无怪乎有人不玩笑的说,粗略统计了一下,在横店影视基地拍出的“抗日神作”里,基本干掉了日本本土所有的鬼子。
当然,日本人还在,日本货还在,它的追求者,趋之若鹜者还在。这种喜滋滋为日本人送钱的行为毕竟是民间的,不太好指责,但是,让人感觉别扭的是,抵抗日货的口号还在此起彼伏,这边厢一些国人却毫不迟疑的拉开了钱包,大撒把的扑向日本,虽不是投怀送抱,但起码对日本人而言真是“如沐春风”了。
我经常感叹我们这个民族的矛盾心态和速忘病症,街头上举着大砖头砸了同胞的日系车这叫“爱国”,那么浩浩荡荡奔向日本大肆购买的国人却又算什么呢?
看不懂。唯一能看懂的是,日本人收钱收到手软,点头哈腰“吆嘻”说的喜笑颜开。
当然,日本人的严谨和精细的制造技术是值得欣赏的。但是,一个电子马桶圈,能抢到断货,这种疯狂的背后,其实我觉得更像是抽了我们本土此类制造业的一个嘴巴,很响很痛,很令人难堪和思考。 那玩意儿很复杂吗?那玩意儿我们做不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笔者家里用的就是一款国产的电子坐便圈,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提品名了,用了差不多四年,偶有小故障(出水不畅,自己修理一下就没问题了)一直用的很好,记得当时买的价位也很适中。用了四年,按照折旧的算法,一年也大概就三五百块的样子。唯一的问题就是部分结合部位,采用的螺丝出现了锈断,让我感到很替厂家悲哀,问题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换了不锈钢螺丝一切都不是问题,这就是细节,可能决定成败的细节。
所以,在国人去日本疯抢电子马桶圈的时候,我注意到国内的一些生产厂家的表态,他们感到很委屈:自己的产品也不差,为何不受国人待见。其实,无非是出在这样几个环节的问题,第一是产品质量,第二是广告宣传,第三是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电子马桶圈不沉重,可是千里迢迢的背回来,部分国人能舍近求远,甚至连售后服务都不管不顾,而选择日本本土的产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在大经济时代,任何的闭关锁国都是一种愚蠢,消费者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消费意愿选择商家,这本身没错,货比三家的道理就这么简单。
至于消费是不是“理性”的,那就要看消费者自身如何掌握尺度了。央视特地做了一档节目,是关于中日电饭锅的比对,结果数据上显示,我们丝毫不差日本货,可是为何国人却能无视自家不差的本土电饭锅,千里迢迢的从日本背电饭锅回来呢?
今晨读报,看到媒体披露,一些国人在日本买到的“日本米”,其实它们的原产地是中国辽宁,无非是走出了国门,换了身马甲,然后就变成日本“天价米”。读后感觉很可笑也很无奈。在我们这里价格只有区区六元的辽宁米,到了日本摇身一变,换了包装就成了天价日本米,我们是该骂日本人狡猾耍诈,还是该自责自己有眼无珠?
我无意去嘲笑或者指责那些购买日本“电子马桶圈”“电饭锅”“天价米”的国人,选择什么样的消费,那是消费者自己的事情。
但是,一个潮流性的现象,是应当让我们反思和注意的。
一不留神,耳边响起了“国货当自强”的口号,喊了几十年,我们的信心在哪里?我们的行动在哪里?我们自强的国货在哪里?
写到这里,想起一句台词,影视台词: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对手太狡猾了。如果硬要加上一句,觉得我们部分国人依然在媚外,骨子里带来的。
这并非批评,而是一种真实的感觉。 2015年3月1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