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
查看: 6757|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3-1 18: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5-3-3 13:27 编辑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5-3-1 18:22 |只看该作者
100多分钟的纪录片,值得一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1 18: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昨天下午看了,有种想搞次血洗的冲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3-1 18: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草菅十几亿条人命……罪大恶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3-1 20:21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不是应该再转《柴静在下盘很大的棋》和《柴静概念股》?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1 20: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开富贵 于 2015-3-1 20:27 编辑

这种在微信上已经轰炸得全民皆知的帖子真的有必要再转到杂谈吗?这种讨论在微信公众账号上都可看到,只要本人关注,好这一口。杂谈人能参与到这种信息极度不对称的讨论中吗?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3-1 20:32 |只看该作者
100多分钟,即使一部热映的电影我都不一定有耐心一气看完。

这是一部有职业良知的纪录片,从全球的视角调查阐述发展与环保的问题,直面中国环境污染的险恶现实,揭示既得利益集团的责任,对政府改革决策有参考价值。
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这部纪录片来的正是时候。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1 20:39 |只看该作者

【转帖】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震撼国人,以一人之力,把雾霾源头、原因、危害、如何破局理得清清楚楚。其最可贵之处,在于把一个相对艰涩的问题,如此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凤凰网独家整理了纪录片澄清的三个误解和七大疑问,来了解雾霾,战胜雾霾。

三大误解

误解一:雾霾是这两年才有的事,以前没有。
真相:2004年北京污染天PM2.5可以达到三百到四百,属严重污染,只是当时没有检测PM2.5,天气预报把霾叫做“雾”。
从科研机构的PM2.5站点数据来看,2006年年均PM2.5浓度高于今天。
误解二:把小孩尽快送到雾霾天,可以产生“适应性”。
真相:孩子暴露在污染中的第一天,会受到一部分功能损伤;第二天损伤没有第一天多,但不是因为有了“适应性”,而是已经失去了这部分功能,损害已经发生。
研究表明:在更干净地方长大的孩子的肺生长速度比污染地区长大的孩子要快,年幼时发育不全的肺功能,很可能导致成长后的肺部疾病。
误解三:雾霾是北方的事情,华东不少煤,没有污染。
真相:华东地区也沦陷了,杭州一年的雾霾日达到两百天以上。

七大疑问

疑问一:都说雾霾导致肺癌,小时候天天烧煤炉子,也没见多少肺癌啊?
答案:1976年到1981年的大气污染,已经跟居民的肺癌死亡率分布一致,那时候的大气污染就是煤烟性污染。

疑问二:洛杉矶、东京汽车不比北京少,怎么污染没北京严重?
答案:一是车辆的低效使用。北京每天近一半的车行驶里程在5公里内,堵车怠速导致排放量成倍增长。
二是油品质量差。中国最好的柴油硫含量是日美欧的25倍,汽油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两到三个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可以减排10%。国四及以上的油品只占4%,杭州人有钱买不到好油。
三是违规车辆多。环保合格标志大面积造假,车企与政府监管机构共谋。不少货车、大卡车没有任何减排设施,但国一的车贴着国四的标,而且还是真标。机动车里,17%的柴油车排放了70%的氮氧化物和99%的一次性颗粒物。

疑问三:既然有技术,为什么不升级油品啊?
答案:石化企业制定了一个比较低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应该由政府制定,但我们却是企业制定!)。
升级油品要涨价,但涨多少,政府跟企业达不成共识。涨多了,怕引发社会动荡;涨少了,企业不干。
那核算清楚成本啊?发改委官员说:人家根本不搭理我们,他副部级单位,你拿什么招啊?
两桶油为什么可以这么牛呢?发改委官员:独生子啊!小孩要学坏,你做母亲的有甚么太大办法?

疑问四:说中国烧劣质煤,德国、英国也烧啊,怎么没这么严重的污染?
答案:一,中国烧的多,2013年中国烧煤36亿吨,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烧的煤还要多。
二,中国的煤不怎么洗,煤是可以弄干净的,英国人是95%以上都洗干净,德国人也会把褐煤清洁提质。
中国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如果够洗干净的话,现在排放量至少减一半。

疑问五:油也不好,车也不好,煤也不干净,我们不是有环保部吗?他们干嘛去了?
答案:它这个猫(指环保部门)呢是地方政府养的猫,它这个猫能不能捉耗子,捉几只是由政府部门说了算,不是环保部门说了算。
环保官员说:该走的程序走了,该下的处罚决定书下了,企业不去停咱们也没有办法。
污染企业说:(环保部门)你没权力。
地方官员说:都跟我讲环保跟我讲环保,我问你,谁敢把中国的经济掉下来?

疑问六:雾霾能治理好吗?
答案:大气干净不是做不到,是完全做得到的,就看你下多大决心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

疑问七:那雾霾怎么治理,柴静给支了什么招?
答案:一是能源体制改革,破除石化垄断。“把本来应该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前能源局长刘铁男受审时说。
二是把环保部门的执法权落到实处。
三是让公众参与,给公民、公益组织诉讼主体资格。
四是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低碳减排;遇到环境违规拨打12369举报。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3-1 20:40 |只看该作者
别把杂谈整得和微信样的,本来我有两处在玩,本来每天我都自发地在微信上的公众号上寻找有价值的文章。来论坛就是释放下压力,和熟悉的陌生人说点不需掩饰的话。个见,有一两个人转下贴就行了,能不能引起关注和讨论随缘,强作要求就叫好高骛远。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3-1 20:43 |只看该作者
【转帖】柴静雾霾纪录片以女儿开场 被质疑客观性
2015年3月1日

  近日,柴静产女后复工做关于雾霾的深度调查。期间,柴静谈及女儿出生时患肿瘤之事。柴静也坦言,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对雾霾感受也越来越强烈。
     新闻晨报3月1日报道 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
  自离职央视后,沉寂许久的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昨日携个人视频新作《穹顶之下》宣告归来,并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片中,继续柴静的深度调查风格,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她也首度透露当时辞职的原因是由于女儿在其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自己才辞职专程陪伴女儿。她表示,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以PM2.5之微小,人眼无法看到,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关注雾霾出于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

  自去年初被曝生下女儿到去年10月证实离职央视,柴静的动向一直颇受公众关注。当时晨报就通过柴静前同事邱启明确认到,柴静在2013年底《看见》栏目停播后,便已离开央视,主要工作就是在家照顾女儿。
  不过,柴静本人此前却一直没有对这次离职作过公开回应,直到昨日《穹顶之下》播出后,她才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透露,辞职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生病。她在辞职后打算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在《穹顶之下》的开头,她也用回忆的形式,回顾了怀孕时的经历,“听到她(女儿)心跳的一瞬间,对她没有别的期望,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而在做麻醉手术之前,医生曾对柴静说要做好心理准备,称这么小年纪做全身麻醉有可能就醒不过来了。柴静在片中称,孩子出生后,自己还来不及抱她一下,便被抱走了。当而她再见到女儿的时候,女儿还在昏迷中。但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只是因为女儿太胖,麻醉的时候扎了很多针眼才找到静脉。柴静感慨,“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后来辞职,陪伴她照顾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健康就好。”
  事实上,在《穹顶之下》中,柴静完全是用一个母亲的身份切入到雾霾问题中。她表示,制作这一公益视频的一大动机,就是源于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片中,柴静毫不掩饰女儿对自己拍摄这一视频的影响,“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儿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个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她在人民网的采访中也承认:“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自掏百万调查近一年追问雾霾治理

  这一调查视频的上线,也是柴静离职后的首度公开亮相。整片除了对近一年来的雾霾状况进行了数据化的对比分析外,柴静还发挥了自己采访的特长,拜访了环保、石化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采访中柴静表示,这部纪录片风格浓郁的调查视频,只是个人的调研,播出也全是公益性质,费时将近一年,花费则差不多一百万左右,都是自己投资的,主要靠自己之前出书的稿费。她还强调,这一年她都是以个人身份去拜访这些专家,包括职能部门,“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
  据悉,为了完成这些难度不小的调查,柴静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奔波于中国、美国、英国寻求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亲自和同伴一起拍摄、编辑视频。全片从“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三个问题切入,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解了雾霾的危害、产生原因、治理困难以及经验教训等等,也解释了国内不少城市雾霾的现状,比如,我国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我国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就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用煤量的总和。车的增速也是历史罕见。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得不同时面对数量和质量要求这两大挑战,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穹顶之下》尝试揭示这几大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
  柴静说,当前《大气防治法》正在修订,她已将整理的资料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能为法律修订带来一点参照。全国人大法工委方已逐字看完并附上建议返还给她,表示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同样收到资料,并表示欢迎更多探讨。

  点击爆棚环境问题引发不少人共鸣

  昨日,《穹顶之下》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之后,引起不少网民的关注。截至记者昨晚20点30分发稿时,各网络平台已累计播放超过3500万次,这个数字如何理解?《纸牌屋》第二季开播时,一周的点击只有2000万上下,《穹顶之下》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同时,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刷屏”效应。
  可以说,在环境污染这个全民休戚与共的问题上,《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不少网友认为,成为妈妈后,柴静的力量似乎更强了,也证明了柴静这次的“复出”非常成功。同时,片中“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等“名言”也迅速成为昨日的网络热点。
  不过,对于自己未来是否会成立个人公司制作节目,柴静则予以了否认,称这次的调查纪录片,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性质,与其做事的都是自己的朋友。而她也表示,“如果将来有机会,希望仍能与他们一起,为转型中的社会做一点记录和分析的工作。”

  质疑之声以女儿病情开场是否客观

  《穹顶之下》热播之时,也有部分声音表示:柴静以自己孩子的病情作为开场来切入这个话题,是否客观?一位曾经参加柴静模拟演讲的记者昨天在《这一年,我所见证的“柴静与雾霾的私人恩怨”》中叙述道,柴静的家人很支持她讲出孩子的故事,但出于新闻客观性的考量,柴静曾经很犹豫:“在柴静的片子中,最触动我的场景便是她的小女儿,扎着俩小辫,伏在窗前,看着雾霾笼罩的世界。临走前,柴静说,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放女儿的故事。这个犹豫一定会持续到片子录制之前。”
  昨日,当人民网记者问柴静,以母亲这个身份切入是否有顾虑?她这样回答:“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说我有没有权力说到她?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最大。后来我先生说,你还是说吧,我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他说,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这种态度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说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或者是羞耻的。不用太顾虑和紧张,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这句话对我有说服力。”
  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在微博中这样写道,“柴静对报道角色的处理:她讲故事的切入点是个体(女儿)遭遇,但整个片子是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她既是参与者和体验者,但主要是报道者和调查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3-1 20:45 |只看该作者
柴静以自己孩子的病情作为开场来切入这个话题,是否客观?
=====================================
我也觉得柴静孩子的病情和雾霾没有必然的联系,起码缺乏确凿的证据。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3-1 20:48 |只看该作者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5-3-1 20:40
别把杂谈整得和微信样的,本来我有两处在玩,本来每天我都自发地在微信上的公众号上寻找有价值的文章。来论 ...

原创和转帖,如果非得有个比例的话,我觉得9:1比较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3-1 20:55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5-3-1 20:48
原创和转帖,如果非得有个比例的话,我觉得9:1比较好。

嗯,适当转点就行了,大张旗鼓就本末倒置了,过犹不及。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3-1 21:03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部环保纪录片的话题导入,以一位母亲的切身感受和忧虑开场,合情合理,也很容易引发共鸣,并无不妥。
重要的是,这部片子的调查深度、客观,直面现实、不回避,甚至亲身体验,很多场景柴静都在现场。

把雾霾污染的原因,治理路径也都说得清清楚楚。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3-1 21:0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3-1 21:37 |只看该作者
读过柴静的书《看见》,记得里面也有段有关雾霭的,是山西煤尘的,读过后才知道土豪在山西,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3-1 21:44 |只看该作者
没必要搞得这么累,大家来这里就是玩,也不是真的想学点什么,开心才是王道,别搞得大家要绞尽脑汁写这个专题的文章,写那个同题的文章,至于吗,想出名想得利来这虚拟的网络里能获得多少名利呢,靠这些三核桃俩枣的早饿死了,呵呵,同意花开的观点,就是来这儿放松一下,写点自己喜欢的文字,有喜欢看的就顶一帖,没人爱看也损失不了什么,与现实中的生活没一点关系。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3-1 21:57 |只看该作者
开的是寂寞 发表于 2015-3-1 21:44
没必要搞得这么累,大家来这里就是玩,也不是真的想学点什么,开心才是王道,别搞得大家要绞尽脑汁写这个专 ...


转帖也不影响大家发原创帖呀?
现在的问题是,原创帖太少。

没有发帖,如何开心,如何王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3-1 22:00 |只看该作者
嗯,其实转帖和发帖的意义真没多大分别,除非论坛有严格要求本坛就是原创论坛,不允许转帖,只能原创,转帖注明是出处就行,至于别人爱看还是不爱看,真没必要要求谁,想看的自然会看,不想看的你拉着人家的手人家照样不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3-1 22:02 |只看该作者
何况转帖,有些真的已经看过了,没看过的是当时就没兴趣看,这会儿当然也不会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3-1 22:02 |只看该作者
何况转帖,有些真的已经看过了,没看过的是当时就没兴趣看,这会儿当然也不会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3-1 22:05 |只看该作者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5-3-1 21:57
转帖也不影响大家发原创帖呀?
现在的问题是,原创帖太少。

论坛萧条也不是六星的专利,六星玩来玩去也就是这些个熟面孔,来个新版主大概能带来一些新朋友,就是这么个现状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3-1 22:17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5-3-1 20:48
原创和转帖,如果非得有个比例的话,我觉得9:1比较好。


9:1的比例太高,20:1就可以。
3月份的转帖就这5个,已经够了。

请同志们完成原创帖,100篇。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3-1 22: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5-3-1 22:25 编辑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5-3-1 22:17
9:1的比例太高,20:1就可以。
3月份的转帖就这5个,已经够了。

http://www.bdlx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6180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3-1 22: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5-3-1 21:08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cxNjI4MQ==&mid=205254347&idx=1&sn=f282db01341f8a01ac2409ca646f ...

我还是愿意相信柴静是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3-2 10:20 |只看该作者
子叶 发表于 2015-3-1 22:46
我还是愿意相信柴静是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

嗯,让大家都关注雾霾总是好的。今天环保版块暴涨。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3-3 00:46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5-3-2 22:58
法律面前,未必人人平等。雾霾之内,才是人人平等。
不管对于柴静个人的猜测如何,我觉得这是勇敢的声音。 ...

色妞妞啊,据说柴静的女儿是在美国出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3-3 03:25 |只看该作者
听说了,但没看呢。

我在犹豫,我大半夜的要不要看到天亮?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3-3 03:52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三分之一,我就觉得喘不上气来。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3-3 05:36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除了一如既往的喜欢和更加敬佩柴静之外,什么也说不出来。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