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以何应钦所提供的数据而论,抗战期间,中国军亦须消耗600颗子弹,方能击中一名日军;需消耗3700颗子弹,方能杀死一名日军。 …[详细]
常德会战,国军需消耗500-1000余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
白崇禧在总结淞沪会战败因时,曾谈到:“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①此种差距,实际上贯穿整个抗战始终。然则,国军士兵在抗战期间的射击命中率究竟如何?或者换一种不那么准确但更为形象的说法——国军在抗战期间,究竟需要消耗多少颗子弹,才能打死(伤)一名日军? 这个问题,限于资料,很难得出精确答案。但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仍可做到。试举三例: 例一,1943年末,常德会战。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曾检讨称:第六战区士兵平日“忙于实战不需要之业务,消耗训练时间,以致作战准备不充分”,“各部队之射击教育尚嫌不足,每遇好机不能获得充分歼敌之效。此点从我所消耗之子弹与敌伤亡数之比率即可判断之。”此役,中国军消耗的子弹(步枪、机枪弹)达1700余万颗。若按国府公布的日军伤亡数据(3万左右),约500多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若按日军公布的数据(减员万余),则需1000余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② 例二,1939年末,第一次长沙会战之赣北战场。据第九战区前敌司令部报告,1、消耗步、机枪子弹数:步枪弹989220颗、轻机弹725931颗、,重机弹920630颗、手枪弹20214颗。2、敌军伤亡数:约10100名。③据此,约250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然该报告中的日军伤亡数水分甚大,此战自日军发起进攻始,至日军从容主动撤退终,战场主导权一直操于日方之手,赣北一隅,断不至有伤亡日军万余人之战绩。 例三,1938年,滕县保卫战。据第一二二师代师长王志远(师长王铭章殉国)的报告,1、共消耗步枪子弹12万余颗,机枪子弹2.7万余颗,大小快枪及手枪子弹1.7万余颗;2、“击毙敌共约千余名”。④据此,约需160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同样,关于日军伤亡,该报告水分也很大。攻击滕县之日军濑谷支队,总数不过四千余人,若仅于滕县一战,即被击毙“约千余名”,则断无实力继续进至台儿庄,并成为台儿庄之战的日军主力。 上述三例,分属会战、战役、战斗三个层次。自战斗至会战,档案材料所显示的命中率,层层递减。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基层战斗单位的汇报,在毙伤敌军数据上,水分颇大;上级单位统合数据后,若不设法挤出相应水分,甚至可能出现日军伤亡数目超出其总投入兵力的怪事。弹药消耗层层累加,日军伤亡层层挤水,射击命中数据自然层层递减。 1941年,潼关国军某部训练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