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5-22 19:07 编辑
当了父亲,你就是一个神
孩子被父母体罚造成死亡的新闻,每年都在发生。我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就有不安,就有愤慨,就有眼泪。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死亡,可能未见诸报端的事例仍有很多,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发生,无奈的愤怒的情绪仍会让我心绪难平。我就想,你既然当了父亲,为何不去做一个保护神,而要去做一个恶魔呢?做一个简单的选择很难吗?
我不想就体罚的合理性深入探讨,也不想拿体罚主体的合法性多说半句,我只想说,你愿意不愿意做一个神一样的父亲?
可能在社会的进步中,某些愚昧的东西甚至被当做高尚的育儿经传承下来,什么棍棒出孝子,什么玉不雕不成器了,都成为父母体罚儿女的依据,成为偶然性变必然性的金光大道了。而某些成功人士甚至现身说法,给体罚到努力到成功的逻辑链条上标注闪光大字。但这一切都那么虚无荒唐,那些被体罚致死的孩子们似乎死也死得没有任何道理,死得似乎毫无意义。
说老实话,我小时候被父母老师体罚过,但我不觉得我现在的智商情商与体罚有任何关系。作为个体的我认为那种体罚的做法与父母老师当时所处的环境和他们错误的教育心态有关,去选择原谅他们并不等于我认同和支持体罚行为,绝不可能传承这类粗暴行为。若不可避免和长辈老师谈起这类话题,我不会去申辩对错,只选择用孝心淡化长辈们曾经的错误,甚至可以反复告诫自己,体罚行为从我这里从此阻断传承。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各种各样的,但合格的父母一定会看清楚哪些并不是爱。在很大程度上,父母总希望把自己不能完成的人生理想在儿女身上有所体现,总希望儿女能超越自己,总希望儿女们能够升迁能够有钱能够有广博知识有幸福婚姻。其实,坐在主席台上的,含着金钥匙的,攀上金字塔尖的,只是若干人。过于追求人生价值的非常态化,那不是父母美好的理想,那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
让孩子成为会生活的人,让孩子面对挫折困难不灰心的人,让孩子自由选择人生道路做他喜欢的事情,那可能才是合格父母的一个选择。此前有两个词汇,狼爸,狼妈。伴随着这些事例的粗暴残忍行为都有一个成功的映像。《舌尖上的中国2》有一个母亲陪女儿读音乐附中,五年不回老家,就为了女儿的一个国际大奖。这类励志故事看得太多了,但我怀疑这个女孩是不是要老妈陪伴一辈子。作为舌尖上的推荐,我若是能看到这个女孩也能做一手好菜,那可能才是最完美的。
孩子们需要矫正的行为各种各样,我们身上的各种毛病也同样在她们身上出现,甚至会有新花样。而且他们在遭遇挫折时候的沮丧心理同样让做父母的牵肠挂肚。我曾经看过一个文章,说一群父母在讨论什么是儿女最让父母担忧的事情。很多人说了各种话题。只有一个母亲说,她听到女儿说我想放弃,那最让她忧虑。我当时就流了眼泪了。我甚至很快给大女儿打了电话,说工作不顺心就回家来,老爸养你。大女儿很懂事,说了安慰的话。放下电话前,我问了钱够不够花,也说了不管遇到什么麻烦事,记得给老爸打电话。
其实我没有那么神通广大,但我在儿女面前绝对应该成为一个神。我家太子就要高考了,模拟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我太子子说,努力并不一定有好成绩,你不放弃孜孜以求就够了。三公主几年前中考成绩不理想,选择了技校就读。三公主说,她想做一个好厨师,好店长。我大力支持。女儿的理想在她妈妈看来可能不是太优雅的,但在我看来,三公主是好样的。
太子和三公主在小时候,我记得都打过一次,但打过了却抱住孩子们哭。我说原谅老爸,爸爸以后再也不打人了。太子因为网速太慢一拳击碎液晶屏幕,三公主偷走了我的中华烟出去给同学们抽,但这绝不能成为我打的理由。我从那以后反复告诫自己,我是孩子们的神,就要有神的风范。不仅仅是不能打骂,还要在她们人生路上竭尽所能付出我的所有努力。做一个挡风墙,做一个提款机,甚至可以做一个宝葫芦,孩子们要什么就会有什么。
长公主在她的空间写了那样一个男人,看到最后才知道她说的是我,我觉得孩子们都慢慢成人了,我很欣慰。当然,我也流泪了。我很清楚,神也是会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