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同题《东风第一枝》作业点评收录
查看: 381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题《东风第一枝》作业点评收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4-21 23: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薄壁三郎 于 2014-4-21 23:35 编辑


东篱上半年考核作业点评

第一首《东风第一枝》  文/安然
    幼柳凝烟,幽花带露,廊前衔泥燕子。弄春数蕊犹小,噙寒一枝空置。风裳水佩,这次第,韶光如是。细捻来,几番情怀,还把岁华牵系。
    珠帘外,杏花天气。案上笺,寻常文字。今朝惬意南亭,笑观烟云叠翠。人生如梦。也葱茏,园中桃李。莫负了,轻黄扶苏,新醅正邀绿绮。

    评析:
    起笔交待了时令,用两静一动刻画出了一幅很美的春归燕子飞的美景,至“弄春数蕊犹小”,更是刻画彻底,用语生动,弄字神笔,小字出蕴,前四句可以说是章法工整、层层推进,逐步展示出了春来时的生机盎然。“噙寒一枝空置”一句,我有点不太理解,从字面上,燕子已经交待过了,廊前衔泥的修饰虽然只是静止的,但也无可厚非,这里再来动态一次,于词境并无多大益处,但却显得凌乱了,加上“弄春数蕊犹小”也说明了枝头闹春的别致,突兀的再写燕子,笔墨不惜呀。。。况且,以词法而论,可以用在“廊前衔泥”时进行修饰是可以的。再看下句“风裳水佩,这次第、韶光如是”,一般情况下“风裳水佩”用作修饰荷花,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我们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了,场景的转换是否这于急躁,有没有考虑步伐的问题;虚词的“这次第”可酌,第字是否挤韵?上片小结较好,“细捻来”一句很生动、拿捏的较为准确。另外,想说习惯性用语的问题,“牵系”感觉不如“萦系”,虽然字意相同,但味道却不一样,是个人意见罢了。
    从过片“珠帘外,杏花天气。案上笺,寻常文字”看,我觉得安然在作此词时有些踌躇了,是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还是苦恼过甚,心思已经乱了,按一般作词要求,无非是上景下情或反之,只说这“珠帘外,杏花天气”吧,外字挤韵暂且搁置,这杏花天气还有必要再交待吗?以及后面的“寻常文字”,这两个意象不能相提并论吧?也可以说因为过片的要求,一步一步推,好吧,再搁置一回。我们看下面的“今朝惬意南亭,笑观烟云叠翠”,又是挤韵情况出现,看整句呢,前半部分“今朝惬意南亭”很豪爽的风格,个人是很喜欢,可喜欢归喜欢,放在这,合适与否?过片没有说出什么,只是重复了一下是杏花天气,接着说了一句不痛不痒的寻常文字,反喻自己才疏意浅,难以尽述这份开怀,如果也可以的话,我们再搁置一回,原谅我,这是第三回了,以后再没有了,我们再看下句“人生如梦。也葱茏,园中桃李”,是否与上句的“烟云叠翠”融合呢?这句有点高,比上句还高,一下子跳出了世俗圈子,应该是让人敬佩的,但我们不能光看这一句啊,因为词不是凑句子,而更注重整体协调性,如果说上片基本完整,基本符合一般性的填词要求,那这个下片,我认为有两处是可议的,非“今朝惬意南亭,笑观烟云叠翠”句则“人生如梦。也葱茏,园中桃李”,如果二选其一,人生如梦还能和过片有点因缘,“今朝”后面的就不好说了。最后,尾句,作为一词之结尾,其重要性我就不必说了,用了“莫负了,轻黄扶苏”来总结,章法上还算可行,意境上与“人生如梦”相合了,感叹自己吧或感叹其他都可以。品酒弹琴,不失为人生一大美事,令人向往,可赞。
    总体来说,安然此作较以往有很大进步,从布局节奏的把握方面,具备了一定的驾驭能力,开篇至尾,能够按照一般性的填词要求去推进,这一点应该赞赏。
    立意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选择和凝练并加以铺排,从此作下片中可以看出端倪,陈述了入驻南亭的兴奋,失望的是,没有写活,不如上片生动,加上我个人认为比较突兀的二三句的衔接问题。
    章法上需要注意的有:
    1、全词的整体性和赏读性,暂未达到一体程度,期间出现断续或强拗情况,使得意境出现了反复和重叠,下片明显表现为词不达意,本意是好的,可不会表达出来了。
    2、挤撞韵的情况,还是应该避免,虽然词较为宽松,但频繁的出现挤韵,有失声律的和谐,一处两处倒无妨,多了就不句严谨细致。
    3、情感的波动,反应在词中,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故而,在写作时务必要宁心静神,人词合一,物我两忘才好,心乱则词亦乱,甚为可惜。
    4、算是一份希望吧,因为安然的性格使然,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许许多多因素,可能使安然始终不能完全领悟最高词境的心得,以眼观物,以心观人,以词写物,以词写人,以词达世,尚有欠缺啊。
    盖棺定论:基本通过。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4-4-21 23: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薄壁三郎 于 2014-4-21 23:29 编辑


第二首《东风第一枝》步韵三郎  文/盈盈


    雨点青山,风鞭柳线,春江又涌情思。遥赊翠棹清歌,一发心声万里。南亭过处,恁催他、滔滔新意。趁此间,绿涌豪端,不许流光伤逝。
    蘸春声、轻题锦字;聆细雨、弦歌再起。待将澡雪诗心,相期海棠燕子。殷殷一问,从别后、可曾安睡?再邀来、佐酒馨香,点检此生堪记。


    评析:此为第二首评析,应题,是步韵偶的,所以,给作者创造了一定的难度,这个暂且不说,我们一步一步展开盈盈描述的丰美画卷。
    起句以春雨为景,用春雨多愁浇灌出一幅让人悲喜却又不忍相思之思,故而,青山也好,柳线也罢,及至进一步的又展开了更为宏大的江湖烟雨之愁,情思不断而又不得不出,呵呵,可以说,写得真的不错,开工很端,符合填词章法的基本要求。
    紧接着,用一“赊”字衬托孤舟远望,发自胸臆的一声呐喊,很想让这声呐喊漂泊万里,也没用什么修饰,直接“一发”出去了,这样处理,我认为可取,但有一个问题,也就是烟雨中的天气不会太好,有这样的雨天,心情一般不会太“清歌”,从现实中来说,有一点矛盾,作为诗词艺术修饰的话,倒并无大病,但还是严谨一些更好。
    接着看,3句转到正题中来了,因为南亭,因为那一份豪情(虽然盈盈是女儿身,但词中暴露出来的,却是巾帼不让须眉,豪迈不亚汉子,希望盈盈勿怪哈,诗词交流没有身份区别,呵呵),因为那一种开怀和希冀,使得南亭到处充满了新鲜和活力,在血液里不断流淌,不断激发着南亭人奔涌向前,哇,简直太高兴了。“南亭过处”用了倒装修辞,生动、可赞,没有太多的词藻和意象就把那份豪情给表达出来了,这样的填词手法足取,希望保持下去。
    上片结尾,承接了3句的意境,顺流而下,寄托了盈盈和大家共同的心愿,要把南亭办得有声有色,不要辜负流光。但有2处小病,需要斟酌,一个是“绿涌豪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豪字是否作朱豪理解?如果是,用绿涌则不妥,如果是形容豪放的气势,倒是能说得过去,可还是牵强了,绿字没修饰出它的美来,此其一;其二,后面的“流光伤逝”有点悲了,看前面的意境应是一种希望和开心的情感,用“伤”字则过悲了些否?只作建议哈,有意见可再商榷之。
    过片,我也说,处理的不是很精细,有些草草结帐的感觉,没有顾虑到上片的作用和已经交待的春令,还在用细雨一类的意象去过多陈述景致,对偶还是不错的,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弊病。
    接着看下片2句,盈盈把自己的一盘愿望都表达出来了,想化为那飞天的燕子,一翅千里,直入云霄,还有那一份赤字丹心,恰如初开的海棠一样洁白,实际上也在说南亭人,对吧?此句好,不多说了。
    接着3句,呵呵,我认为是这首词中唯一的败笔了,就出在这句上,原因就是因为步韵,如果没有步韵,或许盈盈会作别途,不会这样处理了,也许整个意境就全变了,实际上,也可以换一个思路来写,虽然睡字难拼词组,但并不代表意境被定死了,或许我理解有误,没有完全体会到盈盈的心态变化,毕竟盈盈还是女儿心,有比男人更细腻的思维,我没猜到是什么,请恕罪哈。
    最后,总结,通过上句的婉转,想把满心的希望都泼洒在热情洋溢、奔放不羁的文字中去,正像那斟满的酒杯,合着缕缕馨香,陪伴于人生之路。

    总体来说,盈盈此作堪为工整,章法有致,层层递进、手法没有单一化、考虑到了语境和心境的交替变换,几处让人眼前一亮,可以说是一首不错的佳作,除了个人认为的一些细枝末节上的瑕疵需要引起重视,在以后的填作中加以改进以外,其他方面并无太大的弊病。这是从章法的角度来说。
    换一个说法,填词并不是具备了章法要求,就能称为好词,盈盈所欠缺的正是这个最重要的跳跃性思维,也就是词中缺少变幻和灵动,以一般人看,此作可称佳制,以词人看,却是质朴多于空灵,厚重多于轻巧,在整个框架构造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使表达的语言有些呆滞,只是顺序而下,就像一湾碧水,起了一阵小风,吹开了一丝涟漪,平静得很,当然,不要说我想让你写成波澜壮阔、风涌云集那样的大风大浪式的东西,希望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多开发一点思路的横向爆发力,多伸展一些纵横式的思维,使文字不止成为文字,而是让它成为音符、成为生命不断流淌、不断使人感叹一波多折,让词作更富审美和品读性,我十分期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4-21 23: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薄壁三郎 于 2014-4-21 23:31 编辑



第三首《东风第一枝》春到南亭 人在南亭  文/西野


    燕子归来,香风引路,分花乱拂烟翠。鹂莺又唱清明,唤我月边同醉。当年薄幸,记还是、杯中滋味。纵博得、身外浮名,换取慨然流涕。
    羞回首,眼前春水。当惜取、莫教花坠。绿杨堤上春深,欲觑小桃荫底。青梅岭上,对诗酒、客来忘履。过风雨、人共南亭,云霞梦驰千里。


    评析:此为第3首,乃西野所作。
    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我有些欣喜,西野本不善于填词,能有此作已属难得,但细看之下,诸多微瑕便暴露出来了,我们且来细赏一番,看看问题到底在哪。
    起句“燕子归来,香风引路,分花乱拂烟翠”,看到“燕子归来”的时候,让我很是高兴了一回,能敢这样起笔的,说明不是一般人,呵呵,先不要高兴,我先讲个故事,说:有一天秦观拜见老师东坡先生,东坡先生问他有无新作,秦观就拿出一首《水龙吟》,写道:“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辇雕鞍骤”一作,东坡当场就讥讽秦观用字不够精炼,用了13个字才说明了一个人骑马从楼下走过,于是,东坡先生现场就作了一句“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其笔力悬殊可见一斑。后来,东坡先生便把这个现炒现卖的佳句用到了一首《永遇乐》词中去了,并被传为佳话,当然,并不是说秦观才低笔力不够,而是想说,时地不同则用处则不同。至于词意,大约是燕子回来了,春风扑面,漫山遍野的花草沸腾起来了。其中的“引”字用法较好,比较生动,问题嘛,是那个“分花”二字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整句来说,平淡无奇,就景论景。
    看2句“鹂莺又唱清明,唤我月边同醉”,这句很洒脱了,黄莺也好,作者也好,都被这春天来临的盛景所感染,恨不得与月同醉,何苦潇洒也,痛快。
    再看3句“当年薄幸,记还是、杯中滋味”,接应2句的意思,进一步地引申,原来是杯中滋味在弄人,有一种把酒问青天的赶脚哈,问题是,“是”字应避,挤韵,“当年薄幸”写得显些莫名其妙,我没猜着为什么?是说我还是说某一个事呢?如果说我,我想了想,好象没有那么薄情啊?呵呵。如果是说某一件自己感到懊悔的事情,那我真猜不出来了,当然,于词而讲并无弊端,虽然外人看起来略显突兀,只是读者不可能完全理解作者的心态。
    看一下上片的结句“纵博得、身外浮名,换取慨然流涕”,哟,到了这,才有一点明白是为什么会在上句中用上了“当年薄幸”的含义,算是给了一个交待吧,瑕疵有两处,一是“外”字挤,二是“慨然流涕””4个字只说了一个事,用字不够精炼,有“流涕”就足够了。
    继续看下片,过片“羞回首,眼前春水。当惜取、莫教花坠”,从章法上说,很工整,承接了上片的意思,又轻轻一笔交待了下片的主旨,羞于回首,却又当场勉励自己珍惜眼前,缺点是前半句虚实较匀,后半句“当惜取、莫教花坠”纯虚,对偶也没有体现。
    接着看下片2句“绿杨堤上春深,欲觑小桃荫底”,写到这了,我倒是迷糊了,过片有了一个小小的衬托,当为惜取,按理说,到了这句应该给出答案才是,可写的却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环境,春深、杨堤、小桃啊等,连续用了3种意象、1 种心态(欲觑),就是不知道为了什么而作此铺垫。
    那我们就来看下第3 句的意思吧,“青梅岭上,对诗酒、客来忘履”,哟,原来如此,是为了雅客尽兴,欢呼共聚呀,到这了,我就想说了,这样写好吗?浪费了那么多笔墨只是为了一个聚众喝酒啊?真的有些太浪费了。
    最后是“过风雨、人共南亭,云霞梦驰千里”,“弛”字又在挤。尾句,我真的说点什么了,一诗一词,两个结句犹为重要,抒情也好,心愿也好,不管是什么吧,一定要重点锤炼,安然用的是“新醅正邀绿绮”,很典雅的向往,盈盈用的是“点检此生堪记”,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这里是“云霞梦驰千里”,志向是好,可没提起来,关键是动词没用,以名代动了,且连续用“云、雨、风”,有时候意象堆砌过多不一定是好事,昨晚和今天我对盈盈说过,填词时,一定要多考虑写者、读者的内心情感变化,让呆板的词语动起来,而不只是描述描述再描述。


    总体来说,此作算是大体符合基本的填词要领,但对于整体结构的把握不是很熟练,用字用语不够精细,对事物的内在,触摸不深,只在表面上做文章了,下片的2 句个人不赞同,不可这样浪费笔墨。优点:能够不拘一格的使用各种意象来丰富肉体,同样的,这也成了一个缺点,意象的使用如果过多,反而不是好事,要学会合理使用和有效搭配,现在都在提倡节能减排,诗词也同理吧,有钱的时候应该学着省着点花才好哈。另一个缺点,就是布局不够严谨,节奏感稍差,前紧而后松了,下片,往往是主观表达的重地,于人于词都要有一个好的交待。
    建议:想说一些题外话,但也是诗词的一门大学问,一门在诗词之外的大学问。因为西野个人情况吧,应该是习惯于诗,生疏于词,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在本作中体现出来了,不知道是谁曾经提到过吧,说,写诗人入词,必厚重,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诗庄而词媚,语言、手法皆有不同,故而,能够真正达到诗词皆通的,根本没有,纵然大才如李杜苏辛4人,也没有做到这一步,当然,这里不是稷下学宫的论战台,非要为了鸡有3蹼、牛有3耳徒作无谓之争,在南亭我想,也会有很多人反对我这个说法吧,只是我个人的偏见哈,如果想做争论的,对不起,概不奉陪,呵呵。
    因为我个人对诗词的那种狂热和太过于追求完美,所以,我认为诗词不能全通,故而,或诗或词,只能精一样了,三郎爱词甚于诗,当然也并不是不懂不写诗,只是占30%的股份吧,占60%股份的仍是词,所以说,诗词有分野,就需要个人有所取舍了,惶惶权兼将相如甘茂者,俱不能拔,必落中庸,而这种结果的惨烈是没法承受的,此其一。
    其二,偶学诗词5年来,自悟出诗词学习之路的阶段性和各阶段的瓶颈,大致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重剑有锋”,格律当天下,所赖者,格律严谨而。第二阶段为“轻薄无格律”,即突破了格律的束缚,能够挥洒自如,拈花飞叶皆可为武器也。第三阶段为“无我”,即什么武器都不用了,什么痕迹都不见,不在五常循环之列,达到以心御物的地步。或许此种见解有些荒谬哈,偶是见苏辛之词,每每都有此感,故而有所发,说了这如许多,只是希望西野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体会一下物、我、诗之间的纽带和因果,通俗地说:无物则无我,无我则无诗,但有时候可以直接做到无我无诗,我们共同进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4-21 23: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薄壁三郎 于 2014-4-21 23:34 编辑



第四首《东风第一枝》  文/烟雨水云间


    护绿风轻,遮红月淡,良辰美景如是。一枝春事同题,数曲知音和起。集来燕子,尽唤醒、南亭香醉。解软语、百媚千娇,盈与故人当寄。
    今又觅、砚池小字,今又咏,几多情意。孰教心窍玲珑,晓得个中滋味 ?纷纷桃李,莫负那、东篱贤地。最喜这、妙笔生花,画里碧波烟翠。


    评析:这是第4首了,也是到今天为止,个人认为最有词味的一首了,如果后面再没有比之更强的,就算作最后一次点评吧。几不类似,勿施于人了,再啰嗦也没有太大意义了。更为遗憾的是,到今天为止,没有见到其他词作中为莫莫喜添贵子而题的,唯独烟雨此首有此痕迹,同门之谊、薄情如此,夫复何言。
    上片首二句“护绿风轻,遮红月淡,良辰美景如是。一枝春事同题,数曲知音和起”,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此次同题的兴奋和热烈的场景,把南亭盛事巧妙地隐藏在了景与杯筹之间,字面简单而含义深刻,所欠者,只语句无新意而,以后填作时,须加注意;而难得之处正在于烟雨此作完全不同于前面安然、盈盈、西野之写作习惯,有了半分词家之味道。
    安然者,自我掣肘者多,忽高忽低、起伏连绵;盈盈者,胸垒多于细腻,有男儿之慨却少女儿之媚,而词之真味必为其反,如学苏辛却不类之;西野者,厚重多于灵动,几不类词,虽有改观却失之习惯,难为短期内所成;其余诸人如春风者,初涉填词,贵则贵矣但于词无补,甚为佩重;昭苏庞杂,一心多用,如有凝聚则成就必斐,然则目下却无收敛,可惜也;阿房者,初入此道,待日后观之而定;易凡和雪儿仍在初学,所缺者多,尚需修习。
    闲话不提,转入正文。
    上片3句“集来燕子,尽唤醒、南亭香醉”,继续感慨,发自肺腑地希望共飨南亭真谛,如果说有问题,则有2 处,一则,此句寓意太高,如果是上结尚可,放在此处,则下句(上片小结)该如何收尾呢?2则,“燕子”的“子”处用韵了,不知道烟雨是用的哪一体词谱?

    钦谱中本词以史达祖为正,此处不用韵,其余3体只以吴文英增韵此处,看来像是类吴体所作,这点上,我想做个说明,当然,还有其他词谱的可能,或龙谱或白谱等不一而足,倚声者,我意贵在钦谱,其余各谱不作考虑,因钦谱之可考性高,终究是朝廷费多年多人之力所修,其中可倚者尚为科学,其余各谱为个人所著,偏碍谬误者多,此其一;
    其二,纵然是钦谱,某些别例也有违拗之处,且别体所倚皆是个例,倚声时必要完全遵守其声,而实际填作时,特别是作为初学者,难度相当大,且时代俱有不同,语言变化太大,完全依附已无意义,只限其正体所填即可,其中可平可仄处可视现代语言分别予以斟酌,当然,这里面还有一门学问,难者必在可平可仄处,平或仄并非是多么自由,一看整体词意所需,2看语言习惯而定,3看特别情况而入。
    其三,如果是倚正体史达祖而填制,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姑且一体说之,作讨论罢了,不诛心而已哈。
    这个问题就是关于韵脚的使用问题。众所周知,诗词乃韵体文,重在韵脚坚实,如同建筑中构造柱同理,它要支撑起整个结构重量,才能保证建筑的实体安全,如果施工时不考虑设计要求,临时增加构造柱,则此建筑还能保证整体安定吗?柱子多了未必是好事,反而增加了建筑负担。词之韵律是讲究声乐相合的,诗亦同理,本应协句处理,突然增加一韵句,如同鼓瑟之时,本应顺气而出却被突然中断,此律合耳否?此乃大病,必得重视。
    我们接着看上片小结“解软语、百媚千娇,盈与故人当寄”,先说小病,“媚”字挤韵。刚才说过,3句的寓意太高了,到了结句该如何收场呢?所以说,问题就出来了,前高而后低,当为警戒。再则,从句意上看,不够精炼,虚词处“解软语”并无太大意义,反而成为累赘(包括3句亦是如此)。词不同于诗,就在于虚实结合,诗者贵厚重,一字不可虚空,而词者正反也,学会虚词的使用,才能逐步体会词之真味,故而,偶开篇说,此作有半分词味,原因就在于此。关于虚词使用的问题,在这不再过多陈述,回头自己去重点温习吧。
    接着看过片“今又觅、砚池小字,今又咏,几多情意”,我以为这是在写莫莫,或者是歌颂某人某群也未可知,开头说,这几天来,此作可以说是唯独有此痕迹,所赖者,就在此句了,结合后一句“孰教心窍玲珑,晓得个中滋味”之意,有点像是哈。如果不是,真是让人心凉啊。
    除去词意不再多说,再看此过片的用句吧,连续用了“今又”排比式修饰,可以说是一种特色,比之前面几作,多了一分亮点,让人觉得有一丝新颖,修饰手法可赞。
    接着看下片2句“孰教心窍玲珑,晓得个中滋味”,刚才说了,承接的是过片的意思继续表达某一种情感,至于到底是哪一种,我知一分而已,呵呵。需要提出的是,这句应该做高度凝结了,因为后面留给的空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末句不可能再做详细陈述,而下句需要转接,作用也是明显的,只有此句才有空间予以加强过片的意境;另外,“晓得个中滋味”得词之真味,而“心窍玲珑”照用成句则不可取了,再不济也要有自己的意思,岂能照搬前人诗句乎?诗词贵在出新,于作者也好、读者也罢,诗词是两方的纽带,关系好全赖诗词通神,使双方合欢,所贵者何?莫盖于引起读者共鸣而。何谓共鸣?必为已之所出,此为上乘;中乘者,移花接木,再造新句却无新意,也不失为中庸之道;其它,则为下乘了,不作诗词也罢。
    紧接着下片3句“纷纷桃李,莫负那、东篱贤地”,“李”字的问题不再陈述。词意嘛,无非是想称赞某个人而已,偶就不再多说了。此处的虚词倒是用上了,甚好。只是又牵扯到一个用韵习惯的问题了,偶就再多费一些口水吧。
    说这句的韵脚部位,用的是“贤地”,韵字自然是“地”字,“贤地”倒是太少见了,有“贤弟”之习惯用法,却无此“贤地”之用法。押韵八戒中首忌凑韵,此韵正合这个首忌“凑”了。诚如诗词之魅力,正在语出自然、屡屡引人深思却又美妙绝伦,盖者何?一则韵体押声,朗朗上口,二则呢语句发人深省,凝结于生活所累,使万千世人皆能扬诵,其余还有,不再多述,改天可以单独来问,只说这个首则的押韵上口的问题,怎么才能押好韵脚,这也是一门学问,学好的,诗词无断拗之嫌,自然流畅、引人百读不厌,我可以告诉你一条,如果实在是读书不多,词汇积累不够,千万不要自创词组, 此其一;其二,上面已经说过,韵脚如柱石,如何押韵是有技巧的,并非是想怎么押就怎么押,当今之世,所谓诗词之人,通常不知韵脚为何物,拆字而用或自拼词组者比比皆是,险韵者更不必说,开始我就说限韵此次同题活动用“四纸通用”一部,所谓何来,就是怕大家因为险韵、僻韵而有失词境,考虑正在于此,四纸一部是整个词林正韵中最多的一个韵部了,如果连这样的韵部都能出现“凑韵”的情况,心里真是有一种悲哀感,实不应该。具体用韵法,我也不想多说了,基础不够扎实,希望在以后加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止此一例,再不要出现此种情况了。
    我们看最后一句,也是全词的结句“最喜这、妙笔生花,画里碧波烟翠”,应该说,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句子,很豪迈的句子,很豪情的表达,很豪壮的意境,不再说了。问题是,这一句之中,居然出现了3个挤韵的字,分别是“最、喜、里”,如果按现代发声的话,连同十一陌的“笔、碧”,加起来就是5个同声字了,还有一个成句“妙笔生花”在这里是显得那么碍眼。难道就不能不这样写吗?

    总结一下吧:总体来说,感观上很喜欢这样的味道,有半分词家的影子了,希望以后保持和发扬下去。
    缺点:就是不够严谨细致,基础不扎实,所欠者多,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着重加强对基础性理论的完善和巩固,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建议:我想这份建议也不光是针对烟雨一个人了,应该对所有东篱门人都有所裨益了。
    首先,学习诗词,贵在执着,没有120分的狂热,是不可能取得60分的修为的,所贵者,专也。古典诗词,庞大精深,历经5千余年的历练,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就在于此。虽然现世多有没落,世俗多有奢靡,世风日下,但既然喜欢古典诗词了,就要付出100%的喜爱和毅力,不要过多牵涉,否则,于人于已都是有害,就目下而论,知道格律诗词者多,而精于格律诗词者少,原因何在?都说“书人有路勤为径”,苦读的日子不好受,并不是每一个喜爱格律诗词的人都能学有所成,差距正在于此。
    其次,既然是选择了词,就要使自己慢慢靠拢,不要东学一耙,西搂一草,首先要把握好词感,专业的说,诗词是有区别的,分野很明显,通俗的说法是:“诗庄而词媚”,如同唐宋两朝之人文风格迥然,诗词亦是,唐人多壮绩,兵威锋利,政治清明,经济发达,而四海内无所及,后世多以唐人为傲,故唐人心胸博大宽广、国人气壮,于诗之影响很明显,比之后世的宋诗,以及明清民国,都是望尘莫及。这并不是诗所决定的,盖时势而异。而至两宋,时代却是大不相同,应该说,北宋是整个2000年封建文化的顶峰了,经济是最发达的一朝,甚至都出现了“交子”的首创,国人不能说是奢靡腐烂,但也有安于享受而鲜有强争情况,也就注定了文化中与唐人之不同,加上军事方面连连败北,北有契丹、女真各部威胁,西有回鹘、滇藏之乱、西南还有大理小国频仍,可以说是被包围在了汪洋大海之中,而朝廷安于现壮、国人却敢怒不敢言,更休提雄壮之气概,也就注定词之所兴。话扯远了,历史问题不在陈述。
    方才说,词之味道,正如闺中少妇,百媚千娇,这是花间词的概括,到苏辛两代,赋予了词之宽广的胸怀,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了,综合而论,一言概之就是:词以婉约为宗,以豪放为支。如果你自恃天分奇高非要处豪放词之列,偶就不再多说。这是一个说法。另外,词性洒脱,语言多变化,节奏感比较强烈,比诗之规格要松,比曲之规格要严一些,盖有词者“上不类诗、下不同曲”之说法。故而,学词,偶认为应先从个人开始,如果强拗性情而为,则得不偿失了。说了这么多,最后一句话是,词感。没有词感,不学也罢。
    其三,说一说创作的问题。拿过一首词谱,首先要确定的是韵脚的选用,韵字的选择,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心中没有定数,不如暂且搁置一番,此其一;其二,治学态度一定要严谨细致,要心细如发丝,一字一词都要反复斟酌,填完一词,更要反复朗读,出口气畅方可落笔稍候,才思敏捷者,一般在3、5遍即可上版公示,迟钝者,不如放上3、5天后再来审视,则其影立见,弊端自出,再付诸润色,其作方可上版公示。其三,写作时的个人修为更是尤为重要,要始终保持做到“外松而内紧”,外松者,盖笔落纸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气顺和凝,意会神明、天地如无我;内紧者,发诸心肺而纠结脑海,说吐血几斗也不为过,而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四,关于定稿后的润色问题,千人有千般做法,无一成例,看个人情况而定了,诗词,先要气顺,读之无阻碍,自然流利为上。次要文字优美,口齿留香,令人百品不厌,语出新奇却又反复咀嚼,能不断发现新感觉为上。
    其五,已经不是人力所及了,只有天分奇高之人才能做到了,毕竟如李后主、苏、辛、纳兰之流千古只此几人,别无分号,不再赘述。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4-21 23:2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4-21 23:2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4-21 23:2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4-21 23:2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4-21 23:2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4-21 23:2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4-22 00:2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4-22 00:25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4-22 00:26 |只看该作者
占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4-22 00:26 |只看该作者
好 了。明天来看。三郎哥哥{: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4-22 07:56 |只看该作者
这样好,不用费力的找了,一目了然{: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4-22 08:07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几首评语,感觉很舒服 。既有词作的点评,又有人生的感悟在里面 。其实人生何尝又不是一首词。谢谢三郎老师。待会儿再来看。{: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4-22 09:22 |只看该作者
这样多好,点你32个赞,{:soso_e142:}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4-22 17:20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3:}我收录。学习各位佳作。
安然才疏学浅,作业让老师失望。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4-22 19:34 |只看该作者
我也收藏了,虚心求教,专心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