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孤鸿野鹤 于 2014-3-15 09:46 编辑
第一次在东郊路上吃楚梅鸡是美女同学春儿带去的。那时候春儿遇到了人生的一大困惑,急需跟同学加闺蜜倾诉并拿主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春儿就到那个“爱皮昂才为一阳”(爱拼才会赢)的地方去打拼,在那个临海的城市一个人含辛茹苦慢慢打造了一个家,老公儿子带过去,都找到了一份足以生存的工作。闲暇之余,春儿想,现在身体没毛病,能做能养活自己,将来老了怎么办?春儿就想回家给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将来老了能够拿养老金,生活有保证。回黄州后在办理缴纳养老金的过程中,了解到春儿同学的编制还在某事业单位,只有回家来上班才能拿退休费,也就是说养老金和退休费是有区别的。
春儿请我吃楚梅鸡就是为了谈自己的困惑:是放弃南方的一切回家从头做起拿一份微薄的薪水?还是放弃单位放弃编制放弃退休费?
不记得当年给了春儿什么样的建议,只记住了楚梅鸡的美味,香辣咸麻,越烧越嫩,有嚼头。第二天就带老公和儿子去吃了楚梅鸡,老公和儿子也是第一次就爱上了楚梅鸡。
东郊路的楚梅鸡生意太好,临时去经常没有位子,有次去了其他楚梅鸡店,味道还是东郊路的好,于是再次去东郊路楚梅鸡店,就要了老板娘的电话,由衷的赞誉了她的店里味道好,询问秘方,老板娘微微一笑说:“我们是用心在做鸡。”
有次吃饭,一朋友说她的侄儿年少时放荡不羁,找了一个好媳妇之后,安下心来,他的岳父就是楚梅鸡的创始人,他师从岳父做鸡,因为用心和热爱,他的鸡做得超过了岳父,他的楚梅鸡店的生意也红火得超过了楚梅鸡创始人的岳父的店。
听后我心中暗暗一笑,这段故事正是应征了楚梅鸡创始人的姑娘说的话:“我们是在用心做鸡。”
第一次吃楚梅鸡时,儿子三宝还只是个刚刚变声的懵懂少年,接着儿子初中毕业,考上黄高后,在新校区读书,新校区远,高中学校紧张,特别是高考前,压力大,在饮食方面三宝像孕妇一样难伺候,挑咸捡淡的,这时候,总是只有去打包一份楚梅鸡送到学校去,才能调整他的情绪。
三宝在南京上大学,每次寒暑假回家,我总要去麻城接站,半路上,就给楚梅鸡电话,一进城,直奔楚梅鸡,吃了鸡再回家。临上学前,三宝也要去吃次鸡再上火车。期间同学集会、约会都要上楚梅鸡。楚梅鸡吃这么多年也没吃厌。
这么多年来,那个叫春儿的美女同学像年轻时迁徙到南方去一样,蚂蚁搬家似的把老公、儿子、家一点点的迁徙回来,也许失去了很多物质上的享受和南方良好的气候环境,但是也得到了不少亲情乡情同学朋友情。三宝从乳臭未干的中学生到拥有南京户口的大学生,从我们带他去吃楚梅鸡,到他自己开车带我们去吃楚梅鸡。跟三宝一样大小的孩子们从不懂世事的少年到一群莘莘学子未来的社会精英们在楚梅鸡的聚会。。。。。。楚梅鸡见证了我们的人生,也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
楚梅鸡成了在外地求学的三宝同学对家乡最美味的回忆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