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13-12-9 23:55 编辑
令箭的小说《最后一次》,说的是一个农村家庭里公公与儿媳妇乱伦,导致儿媳妇谋杀公公的故事。在农村里,无论是旧社会还是新社会,由于居住条件和经济依附等关系,公公与媳妇乱伦的事儿,并不罕见,并且还有个专用名词----“扒灰”。
为啥人们要把公公与儿媳妇有一腿叫做“扒灰”呢?
据说,过去寺庙里,常有人在香炉里烧锡箔,日久,香炉里就会有锡箔残渣结成的锡块,于是,和尚们常把锡块拿去换些铜钱。邻近的乡人知道后,便时常偷偷溜到庙里来,扒香炉里的灰,偷取锡块去换钱。旧时,男女有奸情,俗称偷情或偷人,而偷儿媳妇,便因此被隐晦地称为“扒灰”----“偷锡(媳)”了。
还有一说,是因为乡村烧灶时,得弯腰屈膝去扒灰、吹火,容易脏污膝盖,所以,把公公奸污儿媳,叫做扒灰,意思是“污膝(媳)”。
还有一个版本,说是有一次王安石走过儿媳的房间,看见儿媳睡在透明纱帐的床上,不由得口水直流。王安石是诗人,于是在充满灰尘的墙上写了一句:“缎罗帐里一琵琶,我欲弹来礼却差。”写完后躲在一旁观察儿媳的动静。儿媳看到公公在外面鬼鬼祟祟的,于是出来看公公在墙上写了什么,一看到公公留下这样的词句,当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于是在公公的诗句后续了两句:“愿借公公弹一曲,尤留风水在吾家。”王安石看见儿媳的话后,正在暗自高兴,没想到这时儿子出现了,于是赶紧用袖子去擦拭墙上的字迹。儿子奇怪,便问老父在做什么,王安石说,在扒灰(又专家考证说,扒灰典故不是出于王安石,而是出自苏东坡,但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灰爹爹的行为,极易引发血案,因此,官家是要查究、处罚的。
曾经有个新上任的县官,十分痛恨此类伤风败俗的事情,听说该县扒灰的老头儿很多,遂下决心整肃,贴出告示,凡已当了公公的,必须来县衙报到,接受审查。次日,衙门大院里来了一群老头。县官宣布:凡有扒灰劣迹者,站到右边,没有扒灰劣迹的,站左边。站右边的算自首,从轻发落,如有不自首者,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话音未落,呼啦啦,好多老头都跑去了右边,站在左边的没有几个。还有一个老头,很奇怪,他忽左忽右地来回跑。县官大惑,拍案喝问:“你到底扒灰没有?怎么跑来跑去?”那老头急忙跪下,磕头道:“小的偷的是弟媳妇,不知该站那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