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明,写这样的评论,是第一次,而且,我看的散文非常有限,如果不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写这一类评论文字,至少会是五年以后的事情。
先说说两者的同。蔷微的我只看过两篇《我和公公》及《我心中的彩霞姑娘》;青丝的我也只是看过两篇,《先走两步》及《第三坛酒》。俩人的相同之处,都是写自己身边最近或最亲的人,而且,据说都是亲情散文。我这样一说,连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可是我真的想说点什么,却发觉我有些无法说明白,特别是在两者的同上。因为如果我说得太明白了,可能会在文学界引起一片哗然,引起哗然的原因不是因为我的言行有影响力,而是我的言论太无知。关于同,我只能说这些,刚才我已经说过,这一点我没法说明白。
说到异,我就很兴奋了,这一点我肯定能说得非常的明白。首先,蔷薇的是散文,是纯得像母亲的笑容那样的散文。看看题目都知道,一点杂质量都不掺,或者说,都不会掺,像小学时老师给的命题作文,诸如《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一类。所不同的是,命题是老师给的,有强迫的意思,不写会被罚站。而蔷薇是自己给自己取这样的题目来写,所以能让人看出她的情感是外泄的、无法阻挡的、你用手抓住它也要从指缝里渗出的那种。而青丝的是小说,刚刚相反,从题目开始就着手精雕细琢了,题目上已经包含着艺术的成分,从第一感觉上来说,光看题目,青丝的比蔷薇的更打眼,更能使人为之一动。这就好比,本来是两个相貌差不多的女孩,走在大街上时,化过妆的那个,肯定是回头率更高一些的。然后是内容,蔷微的是农村人做饭的方式,炒菜时最多放点辣椒什么的,炒完了用土碗一装,得,端上来,够城里人炒三四盘。青丝的不一样,青丝是开馆子的,一个拳头大的洋芋巴不得能炒出四五盘,而且里面什么都会放一些,只要不影响客人的食欲,甚至只要能增加客人的食欲。结果是,蔷薇的三个洋芋卖了青丝半个的钱。我的意思是说,蔷微总觉得,我心中有那么多自然堆积起来的素材,生怕写不完,有买一赠一的傻大方。青丝不一样,她觉得自己构思一个故事不容易,要节约着来,能省的绝对要省,省了不够的用其它来补。这就涉及到写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素材是有限的,想像是无限的,素材的获得有N多种方式,也就是说,有想像力的作者,他得到素材的机率跟没有想像力的作者是均等的。而没有想像力的作者在想像上是无法企及有想像力的作者的,所以最终,他们的作品在总量上会有很大的悬殊。但是写实派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往往比有想像力的作者更具有爱心和发现美并珍藏美的天赋,而且发现的和想像出来的还是有差别的。就拿蔷薇和青丝的作品来说,同样是写亲情有点疏离的《我的公公》和《第三坛酒》,两篇文章塑造的人物形像都能给读者留下同样深刻的印象。但前者的人物形像是经得起推敲的,而后者的却无法经受同样的铐问。不过从阅读经验来说,我也会像大多数读者一样,更容易喜欢青丝的作品。
就说这些吧,仅只是说了我个人的感受,并没有对谁的偏爱和排挤。两个都是我欣赏的作者。有这样一些说道,只是为了共同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