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3-9-14 15:52 编辑
他们的国.郑穆公
一.
在位45年,一生波澜不惊的郑文公撒手了,他为了维护自己的位子,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来形容,五个亲生的儿子被他所杀,不知道到了黄泉,父子相见该有一番什么样的场景。
姬子兰(也有叫姬兰)的来了,他的到来,是历史挡不住,也是赢在了时间的法则上。在从父亲郑文公的屠刀下逃脱之后,他的到了晋文公重耳的赏识,一度官拜晋国的大夫,足可见重耳选材用人的标准 ,这样的人难免成大业。
公元前628年,对春秋的历史来说,是一个很值得一说的年份,不仅仅是因为郑文公死了,而也是在这一年,晋文公重耳也死了,正所谓殊途同归了。
由来只有新人笑,那里管顾旧人哭?!郑文公的死,也是姬子兰在郑国开始扬眉吐气的好日子的开始。
姬子兰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知道自己能重回郑国,执掌郑国君位,其实是完全赖仗于晋国的鼎力支持和相助,如果没有晋文公的容留和重用,他不会有今天。所以,登基后,郑穆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晋国盟约,签署了和平友好的双边睦邻关系。这个看起来无可厚非,但是,有国家,有人不高兴了。
这个国家是秦国,这个人是秦穆公。
秦穆公不高兴是有理由的,当初,郑文公即位的时候,秦晋联军征讨郑国,郑国的亚卿烛之武,连夜从城墙上坐在筐子里被放到城外,面见秦穆公,痛陈利弊,打动了秦穆公,不但撤军了,还派了数员大将协助郑国防务,双方签署了友好的盟约,如今郑文公一死,你姬子兰上来就无视你爹时代和秦国的友好公约,转身投靠了晋国,你啥意思?你这分明是拿着秦国这个豆包不当干粮么?!
在秦穆公看来,这就是无视春秋江湖的法则,就是背信弃义,对于背信弃义的,必须要给点教训。要知道一个事实是,进入春秋中期的秦国,早已经成为春秋江湖上,最具霸气和带头大阿哥的模样,所谓“权威不可挑衅”,秦穆公这招棋,也是给刚上任的郑穆公一个下马威,让他要懂点春秋江湖的规矩。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大将孟明视等率精兵偷袭郑国。这个孟明视也算是秦穆公手下骁勇的战将之一,他带着精兵,途径周地,直接就奔着郑国来了。老资格的秦穆公下了决心,要给郑国一个教训,不能在秦晋之间摇摆,要让刚坐上郑国君位的郑穆公懂得江湖道义和法则。
看起来郑国在劫难逃啊。
二.
秦军讨伐的路上,被郑国一个牛贩子商人叫弦高的看到了,他对同行说:“秦国的军队行军千里,又几次经过各诸侯国的土地,他们的势头一定是要袭击郑国。大凡偷袭别国的,都认为别人没有防备。如果让他们看出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军情,他们一定不敢前进了。”所以,弦高一方面派人送信给郑穆公做好郑国的战备,一方面直接面见秦军将领。
于是,弦高迎住了孟明视率领的秦军,他对孟明视等人说:“我们的新国君,听说你们要来了,一方面加强防守,另外派我带着四张熟牛皮,还有这十二头牛来犒赏秦军,你们很辛苦啊。”
听了牛贩子弦高的这番话,孟明视等人眼睛都直了:原来人家郑国早有防备了,本身就是劳师袭远,也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人家都准备妥妥的,我们这要是去了,还有好果子吃吗?
于是孟明视等人商量了一下,回去吧,别扯了,秦军就准备班师回朝了。
还记得郑文公时代秦穆公曾派几员将领协助郑国守城的事情吧,这些秦将,原本是准备做内应来修理郑国的,结果事情就这样败露了,当然他们几位也只有逃跑的份儿了。有关这件事,我在《春秋系列.秦晋肴之战》里说过,在此一笔掠过吧。
这支劳师千里来试图奔袭郑国的秦军,扑了个空,心有不甘,在回去的路上,顺手把滑国给灭了,掠夺了人家不少宝物和美女,然后得意洋洋的准备回国,结果在晋地殽山这个地方,中了晋军的埋伏,伤亡惨重,几乎是全军覆没。孟明视等几员秦国的高级将领,悉数被晋军俘虏。还仗着秦穆公的闺女文嬴在关键的时候,离间了晋襄王,让这几位才死里逃生。
傲慢而自大的秦军,终于为自己的傲慢自大付出了代价。这是春秋期间,秦国吃的为数不多的一次败仗,也算是给了秦穆公一个教训,因为这一仗让他看清楚了,秦晋已经不好,虽然在晋文公时代碍于翁婿关系等诸多情面,双方还算过得去,但是,随着晋文公的死,这一切都将不再。
因为历史法则从来都不需要温情来维系。它需要的就是权力,利益,铁血,无情。
郑国因为弦高的机智爱国,见义勇为而得救,国君和百姓都很感激弦高。郑穆公以高官厚禄赏赐弦高,弦高坚决不接受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好一个忠义有加的儒商啊,这样的人生意能不做的风生水起吗?
爱国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至死不渝的操守,一个贩牛的商人,在面对国家危难的时候,宁可舍弃自己的利益也要保全国家,数千年过去了,“弦高犒秦师”的故事,今天依然鲜活,由此说来,爱国其实是一种永恒的话题,并非不靠谱的传说。
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弦高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一个让后辈人足以时代敬仰的话题,爱国不是口号,爱国是行动,爱国不是言辞,爱国是付出。而能婉拒郑穆公的赏赐,更足以见弦高此人的修为和操守,早已抵人生最高境界。
叹服!
三.
郑穆公在位22年,说实话,这22年,他这个君王当的既不轻松,也不自在。甚至可以用一生坎坷来形容。
弦高犒秦师事件之后,秦军是被吓退了,可是,就此和秦国的关系也就到了冰点。秦穆公一想起他麾下的惨败,就会咬牙切齿。不仅仅对晋国,当然也是对郑国。原本就是在大国的觊觎之下生存,如今直接竖起了一个敌人,日子好过才怪。
当然,不好过的还有。
晋文公活着的时候,他姬子兰可以和晋国如同一家,如今晋文公驾鹤西去了,他的儿子晋襄公继位,人家的爹拿你当盘菜,待为座上宾,人家儿子不一定买这个账,果然,到了晋襄公时代,他对郑国的态度可以用:不冷不热四个字来表达。
春秋时期就那么几个大国,得罪了秦国,再不被接壤的晋国所待见,这日子会如何?算了,人家郑穆公也有法子,我另寻一个靠山吧,于是他把目光含情脉脉的瞟给了楚国。楚国在春秋时期,属于那种颇有点浑不戾味道的国家,一般国家都不大敢招惹它,它自己也不大理会别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别的诸侯国也拿它没什么办法,所以,一来二去,人家就做大做强做出名堂了,也成为春秋的霸主国之一。
按照郑穆公的想法没错,郑国现在是真没那个和诸侯国较劲的实力,既然如此,还不如依附一个大国,求一份安稳。
结果是和楚国缔结友好之后,晋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期间,晋国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晋文公重耳死后,他的儿子晋襄公继位,他在位仅仅6年,在位期间继其父晋文公为中原霸主,将晋国霸权再度推向高峰。可是,能干的人不长寿,结果他病死了,于是他儿子晋灵公即位。
晋灵公不是晋襄公,他没有老子那么豁达和更具前瞻性,看到郑楚修好,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先是和秦国交好,后来和我晋国交际,如今又和楚国眉来眼去的,你这是什么玩意儿?
当然,从晋灵公的角度上说,问的有道理,问题是,郑穆公人家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做出的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凡有点能耐,能支起门户过日子的,谁愿意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
读不懂郑穆公内心的苦楚,当然可以不屑郑国的作为。
郑穆公也知道,如果和楚国“建交”,后果可能让晋国不喜欢,可是你晋国又不喜欢我们郑国,你说该怎么办?
四.
有关这个晋灵公的为人和“事迹”我会在《他们的国.晋国篇》里详细说,在此一笔带过。简单的说这家伙是一个很罕见的“人渣”极品君主。
被晋国不待见的后果就是,到了晋灵公那一代,公元前610年晋灵公组织周边的小国来了一次小范围的会盟,结果是陈国,卫国,宋国都派人去了,偏偏漏掉了郑国,要知道郑国可是挨着晋国的,这分明就是一种态度:有你没你无所谓。
郑穆公坐不住了,凭目前郑国的这个状态,也无法和晋国抗衡啊,怎么办,说小话服软吧。郑国大臣也是姬姓贵族,子家亲自给晋灵公写信,陈述郑国的现状,以求得到晋国的谅解,晋灵公看了子家的信后,同意郑国参加会盟,并在会盟的时候,和郑国缔结成了盟友。
写到这里,说实话,感觉郑穆公的可怜和无奈,国力不行,就要看着人家的脸色行事,好像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道理。
公元前608年,晋国大夫荀林父统帅着晋国,陈国,郑国联军去征讨宋国,联军走到半路上,荀林父莫名其妙的下令,让晋军撤回。
这一手让郑穆公十分恼火,这不是耍人么?他认为晋国实在是一个不靠谱的盟友,既然如此,我还不如继续投靠楚国呢,于是,郑穆公先生,一个并不华丽的转身,就去和楚国人结盟了。
因为郑国在郑穆公时代的不停摇摆,自古以来对郑穆公的说辞也很多,大都是些挖苦和嘲讽的,其实,在我看来,为了自己的国家,郑穆公的选择没什么错。在春秋这样一个蔑视周朝纲纪的时代,法则和周天子都不好使,被那些大一点的诸侯国戏弄来戏弄去的,一个勉强生存的郑国又能如何?
所以,千万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没处在那种环境里,怎么能理解郑穆公的无奈和苦楚。
历史和今天总是会有很多相似或者共同的地方,其实今天这个世界不也是这样吗?所谓的霸主们掌管着世界,那些卑微的小国需要看着它们的脸色行事,真的需要公理和道义吗?当然,那都是借口。
就像美国人弄死萨达姆在伊拉克掘地三尺也没看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荒诞,借口无处不在,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郑穆公的时代,郑国早已是日薄西山,虽还未到厚颜残喘,却也差不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你要求郑穆公能做出什么?唯一他能做的无非是保全这个先祖列宗留下的国家,把它维持下去而已。
五.
22年的君位,期间郑穆公带着郑国确实有点朝秦暮楚的意思,那也完全是时局所迫,处于自身的自保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些活祖宗们的折腾,内耗,郑国也不至于如此境地,所以凡事都不能一刀切的看。
公元前606年十月,执掌了郑国21年的郑穆公再也没有能力坐上那把君王椅子了,他身患重疾,一病不起,在疾病面前,再有能耐的人,你却又能如何?
弥留之际,不知道郑穆公想些什么,但是,他至少做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身后事安排的很好,接班人也安排到位,虽然郑国在其后的数百年里,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但是,他的儿孙辈却在春秋混出了一个穆公七族的名声。
而且,郑穆公还有一个足可以骄傲的事情,他与他的妃子生了一个女儿,这是春秋最美的女子,名叫夏姬,嫁给陈国的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御叔早死,留下夏姬与一子夏征舒。夏姬貌美非常,但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这些我也会在《他们的国.陈国篇》里详细说,果然是红颜祸水啊。
郑穆公死的时候,时年43岁,算是英年早逝吗?
至此,郑国的第11位君王的人生大幕,悄然落下,永不拉开。
无言掩卷:
弦高救国写忠诚,不恋俸禄与功名;
风雨飘摇春秋路,亦叹穆公穷求生。
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