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巧谈》别读
查看: 4385|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巧谈》别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6-26 17: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引子
吾颇喜读书,兴之所来,与书为伴,涉猎于小说故事和历史类读物。不可谓广泛,书却极多。读之有味,味之有得,思之有成。
偶一天,捧读《巧谈》。作者为民国时期江苏海门人陈镜伊,从序言得知其从典籍中精选。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展卷从第一则故事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既然名为道德经典,自是启发人心底的善念和恻隐,以正证反,以反证正。正则有善报,反则有恶报。一正一反之间见真章。故事的人物在纸张里扮演着各自的面目,我则于纸张上如观一幕幕悲喜剧。间隔千山万水,道理却万宗归一。种善因得福果,种恶因得苦果,由古而今,莫不一辙。
原文为古文,有生僻字,勉强跳过,不影响大局,且有译文,通读无碍。行文而优美,言简而意赅。只是在叙及正反之间的对立和统一上,有些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或许有些别心和揪住某些隐藏的尾巴不放,却又不吐不快。是故意找茬?还是有意鸡蛋里挑骨头?难道是纯粹吃饱了,撑得无处放屁?不吐不快,权当诤论,心里再光明,也有一丝阴暗尚存。正所谓七彩,能占几分是几分。只是可惜陈镜伊先生早已作古,不能起而与我争论。
我这家伙现实里口讷,逢与人扎堆,讷讷言无三五,只听闻罢了。除非把酒,喝至憨处,才打开话匣,也经常关键时刻掉链。幸好能写几篇文章,往往是婆娘的袜子,长之又长。天生我材必有用,精于一招也好。换来的不足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费,聊以抚慰,以作取财有道的预备。我对陈镜伊先生的概况不甚了解,确信与其相比有天壤之分。
既然诤友,文字上拆招,动键盘也要动手。我边读边想边诤,遇到有想法的才写出来,故事用重述我的解读,遇长尽短。至于志同道合的,就不费笔墨了。遥想多年,陈镜伊先生会想到近百年之后,有一个后生读到了他的书?情由之中,他已成书,我却留存在WORD里,未成铅字,推及其他,近千里马而无伯乐。隔着时空握握手,书里的缘分只在一捧之间水落石出。我虽不为非作歹,也不落井下石,但愿贡献心里的一点光,同情和恻隐,良知和善行,波及更多的人。
是为引。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6-26 17:06 |只看该作者
一、银子、墙壁、疑心病

话说正德年间,安徽商人王善都四十岁了,尚无香火续传。为此苦恼,找相士相面。相士说,你不仅没有子女,十月间还有大灾祸。王善对此深信不疑,感觉时日不多,于是赶紧催要货款。恰好赶上梅雨季节,河水上涨船不能行,只好住在客栈。傍晚雨停,王善到河边散步,忽然看到一个妇人投水自尽。王善急忙向渔夫说,谁能救起她,我愿出二十两银子。周围的渔夫争先恐后的施救。等救上来,王善兑现了诺言,并问妇女轻生的原因。妇女说,家里很穷,夫君做佣工。养了一头猪,到集市上卖了打算偿还地租。没想到银子是假的。怕夫君回来责怪,才一时想不开跳河。王善听后按双倍猪的价格给了妇女银子。妇女回家途中整好遇上夫君,把事情一说,夫君很怀疑,这银子来得太轻巧了。所以拉着妇女找王善对质。夫君让妇女敲门。听到敲门声,王善问是谁?一听是妇女的声音,就严肃的说,你是一个年轻女子,我独身一人,怎么可以在深夜相见?让你真心感谢,请明天带着你的夫君过来吧。夫君听后顿时消除误会,惭愧说,我们夫妻都在这里。王善这才披上外衣出来。刚刚出门,屋里就轰的一响,原来墙壁因淋雨过久坍塌了,床榻已被压碎。要不是妇女两口子来,王善肯定玩完了。
这是出好心得善报,报应得非常及时。前脚施报,后脚得报。只是文中点了夫君的疑心病,对自己的妻子不信任。可以揣度,二十两银子在那时可不是小数目,穷人家一年到头能得几多大钱?不说清怎么来的,有皮肉交易之嫌。在一起生活不是三五年了吧?自己的妻子为人怎样还不知晓?看来疑心不是一两日了,妇女也真够难熬的。多亏王善拒绝深夜见面,免了瓜田李下,这才让夫君惭愧,最好是一剂良药,彻底治愈他的疑心病。反过来,要不是疑心病发作,两口子也不会前来敲门,若不敲门,王善就在熟睡中被墙壁砸死了。这个店家也失察,人命关天,暴雨和浸泡,就不查看一下房屋是否漏雨和有无破损?这不是无端指责,若换了别人,吃官司肯定了。店家理应感谢这两口子,替他免了飞来之灾,不拿点银子怎么好意思?
王善若不找相士,相士若只捡好听的说,妇女若不卖猪,卖猪所得若不是假银子,妇女若不跳河轻生,王善若不给双倍济危扶困,夫君若不疑心病,两口子若不深夜来,墙壁若不砸下,那么只能说相士是骗术了。巧的是都一连串发生了,前后逻辑性缺一不可。若王善直接存了私心接入,岂不是两个人一同死于屋内?这下巧得皆大欢喜,王善施报得报,因为相士再见就改口了,说,满面福相,肯定做了好事,不但免去困厄,而且将来前程无量。祝福他多子多孙。两口子得了银子不仅可偿还地租更有剩余度日。至于那店家,抓紧修补一下墙壁。连店名都该改为“福报店”。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26 17:06 |只看该作者
二、李毅拾金钗
李毅不是一般人,是混公家饭的,在吉州看守城门。但凡混公家饭的,多是机灵和心眼多。遇见有利的事儿就拿着筢子紧划拉,遇到利人不利己的事儿就脚底抹油。即便不脚底抹油,也要见缝插针,刮一点油水,留一个念想,施恩不图报吗?请别在李毅身上找,拿放大镜也不行。这不,李毅的机会来了。
话说吉州城内有一徐姓大家,家里有一个婢女送还金钗给主人的亲戚。平时落不着戴啊,这是有钱人的头饰,穷苦人家的女子哪能买得起金钗?所以这个婢女近水楼台,插在自己的头上,图一时的快慰。只顾着高兴了,倒是没人半路打劫,吉州城的治安良好。婢女的自我感觉也良好,走着走着,大概接近城门了。或者是李毅休班在路上找事干。婢女没有发觉头上的金钗掉了,还是一路小碎步。李毅眼尖手也快,拾起来并没有立马喊住小碎步的婢女归还,捞个拾金不昧的好名声,而是沉住气跟随。直到跟到一户大家门前,看着婢女进去了。这时李毅肯定在想,你丫的,不怕你一会不出来找我。果不其然,不大会,婢女就慌慌张张的跑出来了。这时按说李毅应该把金钗给人家婢女。可他偏不,仍是心安理得的继续跟随。婢女来至江边,就要投江自尽了,李毅这才急忙呵止。一路跟随为了啥?跟着到门前,跟着到江边,不就是图个捞点啥?此时再不出手,只能江里捞尸体了,岂不是打水漂?李毅才没那么笨。于是他不疾不徐的问你为什么投江自尽啊?婢女哭泣着说,我家大娘子性急,刚才命我把金钗还人,我却半路掉了,回去必被打死,不如先死算了。好了,施恩看火候,李毅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婢女穷途末路之时,归还金钗就是恩同再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婢女怎么不感恩一辈子呢?李毅的算盘打得精,就躺在功劳簿上等回报吧。
按说有一个他意想不到的,还是算盘打得不精透。回报指日可待,一次李毅送公文,就在将将登船之际,遇到了婢女。这时婢女已经嫁人了,丈夫还是摆渡的船主。李毅想这次过江不用买船票了吧?何止船票,婢女和她的丈夫死乞白赖非要拉他到家吃肉喝酒。李毅此时会不会想,唉,婢女怎么当初就没以身相报呢?我可是着实救了一命啊。大概转弯一想,娶回家当小妾,那不是得管吃喝管衣穿吗?就那点薪水,那是自找苦吃,再说家里或许有醋瓶子。索性听婢女两口子的,嘴上吃香喝辣,也是好事一桩。这酒一喝,喝出来好运气。正酒酣耳热,忽听渡口处一团吵闹,原来是船无端端沉了,“人俱溺矣”。李毅没在船上,保全了一条性命。
李毅是不是顿时一身冷汗酒醒了?不知道。通观这则故事,发现李毅这人不地道不厚道,他的福报来得不是巧,而是颇有私心,结草衔环,与他无关。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26 17:07 |只看该作者
三、张百户和哈九
张百户是汉人,江苏高邮的一个官员。有一天他泛舟湖堤,远远地看见一只小船在湖面上浮沉,情况非常危险。而且有一人蹲在船尾大声呼救。张百户生了怜悯心,急忙拿出十两银子,招呼渔舟前去搭救。等救上来一看,居然是他的儿子。
这可真怪异,只是巧合吗?儿子出门就没给老子打招呼?怎么小船上偏偏只有张百户的儿子一人?难道没有驾船的船夫?不会水也敢乘船单挑湖水?都听到大声呼救了,张百户的耳朵聋了?自己儿子的声音还听不清?难道呼救的声音由于紧张害怕变声了?那些渔舟怎么听到救人有钱赚才肯施援手?仅仅是见钱眼开?见可救而不救,有钱才救,难道不怕遭天谴?没啥怪异之处,现如今不是捞尸体都趁机索要要挟吗?早已不是开了先河。多亏张百户仗义疏财,看来平时就是一个善人。只是他想不到的是自己竟然救了自己的儿子。
哈九是回人,开着一家饭店。一个江浦人在店里吃饭,不注意把五十两银子遗落了。哈九追至江边如数奉还。分别之后,江浦人在岸边忽然看到江面上起了大风,把一艘船掀翻了,船上的人如同下饺子,溺水的很多。江浦人此时想,如果哈九藏匿起来不还我,我也没办法。就当这五十两银子是拾的吧,不如成全一桩好事。于是都拿出来,在阳光里一晃,大声说,渔家,若能救一人,我给五两银子。和张百户遇到的渔家一样,见钱眼开,纷纷施救。但时机不容得多救了,“止得一人”。视之,哈九之子也。
这不怪异,或许江浦人不认识哈九的儿子,但那些渔家都是当地人,就算打捞上来尸体,也能知道是哈九家儿子的。那么多落水者,被救起来的就只哈九儿子一人,多亏江浦人悬赏,多亏哈九拾金不昧。一个好事对应着一个好事,恰巧哈九的儿子死里得活。只是故事用来作证善报,那些溺水而亡的只好做道具了。
只是我纳闷,就救了一个人,江浦人说的话在前,每救一人五两银子。五十两就该救十个人。掉进江里的岂止十个人?难道江浦人就来五十两银子的?事出紧急,救十一个江浦人也不含糊,做好事做到底吧。既然恰正是哈九的儿子,五十两也就等于五两吧。
张百户和哈九作比较,一个是用自己腰里带的钱,哈九借助于还之于江浦人的钱,十两使得动,五两也使得动,活报应来得巧到分寸,都一致救起了传续香火的儿子。
张百户以后会更加扩大自己的善举,那哈九呢,更改服务得宾至如归。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轻赏之下必有渔夫。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26 17:07 |只看该作者
四、失而复得的儿子
古人有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北京密云某富翁和陕西袁某人亦是如此。二人都是先有而后失再复得,其中波折仔细琢磨,别有一番滋味。
先说北京密云某富翁。生有一子,长到数岁,忽然就失踪了。“远近求之,弗得”,某富翁念叨至天暑,大概到了六七月间,有数人在他家门口歇凉。或许是某富翁的门口前有一棵大树,那些人做了很久才四散而去。某富翁拄着拐杖出得门来,低头一看,门后有一黄袋子,打开里边有银子数锭。不大会一个人哭着找回来,对某富翁哭诉:我是天津卫解边饷的,刚才与同伴借此歇凉,解腰间袋,走得匆忙,忘了拿了。若长者拾到,愿意平分。某富翁不缺这点钱,如数还之。那个人拜谢,而且诚恳得表示愿意为某富翁做点事情。某富翁低头想了很久,借题发挥,张口三分利,不得也够本。某富翁说,我就要你办成一件事。我很久之前走失了一个儿子,如果你能在路上找到一两个面目清秀的孩子送给我,我就满足了。那个人铭记在心,办完事往回赶的路上,看到有人在卖一个小男孩,他买了下来并马不停蹄的送到某富翁家。那个孩子径直走进去,等一见面,原来这个小男孩就是很久之前走失的。某富翁灰常高兴,又重重有赏,绝对比遗落的边饷多得多。
再说陕西袁某人,生活在明末,正好赶上李自成拉崇祯下马的战乱时节。袁某人和他的儿子骨肉分离,兵荒马乱的,谁敢保证袁某人的儿子活下去?所以袁某人在流落到江南后,一心找个妹纸生子延续香火。恰好有一妇人出嫁,袁某人花了三十两买回来。到了晚上入洞房,该妇人在灯影里小声啜泣。袁某人问她是怎么回事。妇人哭着说,我们家贫穷,都吃不上饭快要饿死了,我的丈夫为此打算自尽。我不想他死,所以卖身保他的活命。如今进了你的家,想起往日的情分,“改事他人”,不由得悲从中来,才有伤心的眼泪。袁某人听到后很同情,没有侵犯。第二天就找她的丈夫送还,还借给一百两银子。后来,其夫到扬州,遇到有卖孩子的,就想买了送给袁某人报恩。就问价,一岁一两,十二岁十二两。买了送至袁某人面前。袁某人“熟视之”,居然就是他离散的儿子,父子相抱大哭继而大笑,香火得以传也。
通过北京密云某富翁和陕西袁某人,我们可以看到,买卖孩童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一点人权都别谈。否则北京密云某富翁也不能提那样的要求,自己的儿子走丢了,就想买别人的孩子抚养。你的孩子走丢了你悲伤,别人家的孩子走丢了你买来,就不担心别人伤心欲绝?难道仅仅是因为你富裕养得起?或者是可怜那些走离家门的孩子,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靠山?若这样,怎么不说请那个遗落边饷的多买一群?吹毛求疵,再深究显得不地道,起码如果某富翁不提这个要求的话,买不了那个孩子的话,父子相认可能会推迟到遥遥无期。
再说陕西袁某人,和那个王善一样的有善行。本来打算买回妹纸生儿子的,拿那个妇女做生育机器。知道了其隐私后,却很大度的让他们破镜重圆。积了阴德,也没有想北京密云那个某富翁,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许在谈话时吐露了心底所想,才有了那个妇女的丈夫买孩子回报的举动。区区十二两,才不到一百三十两的十分之一,竟然中了头彩,买回来的是袁某人离散十二年的儿子。
不能不说这二人纯属巧合,只是他们把自己的儿子买回来了,那些飘荡在外失去人身自由的孩子们,他她们会被买回爹娘的身边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26 17:07 |只看该作者
五、幼子何其辜
又是一个后母和恶婆婆的故事。
话说上海城西有一蒋姓人家,是个富户。蒋生的父亲续弦,娶了一周姓女子。如闵子骞遇到的后母一样,就差穿一件芦花“棉衣”了。随着周后母的儿子出生,处处厚此薄彼,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极其虐待。特别是蒋生的父亲死后,周后母那简直就把家里变成了蒋生的地狱。拖到他二十岁还不给娶媳妇。也许是担心被邻居和亲戚看不过,当蒋生的舅舅干涉之后,才勉勉强强给蒋生娶了李姓女子。李家女娘家穷,周后母时常冷嘲热讽,李家女不计较,蒋生想搬离被李家女劝住了。不久,蒋生接了一个活,到天津某家做私塾老师。
不知什么原因,李家女没跟随蒋生去,留在家里继续被周后母呼来喝去。呼来喝去也要累啊,看在眼里如钉子,不拔了不痛快。蒋生这一走可趁了周后母的心。她和一个叫炳生的恶仆定了连环计,想既拔钉子又卖钱。
一日蒋生忽然来信,说自己“卧病月余,药石罔效,气若悬丝”。李家女牵挂蒋生的病,所以周后母派炳生陪着去天津。到了后,炳生领来一个老太太说,就在她家呢。而后李家女跟着去了。到了后不见蒋生面,仔细一问,才知被卖了。多亏老太太的儿子看过信后,说,我认识蒋生,是我幼时的伙伴。不知怎么是幼时伙伴的?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天津,难道是这个老太太从上海搬家到了天津?再说了一晃二十几年过来了,儿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凭一个名字就确认?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个小伙子真就领着李家女见到了蒋生,绝对在之前见过面,知道蒋生在谁家落脚。
蒋生好端端的,纸里包不住火,谎言被拆穿了。二人心知肚明,也就别再回去讨要什么说法了,苦日子苦过,好日子是熬出来的,只要心里有希望,手脚不懒。大不了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可那周后母偏就不停歇,还给蒋生来了一封信,行使离间计。说,李家女不守妇道,穿金戴银,到处水性杨花,这还不够,居然像红拂女一样私奔了,“虽侦骑四出,杳如黄鹤”。劝慰蒋生别为此感到家门蒙羞云云。蒋生读后,更认清了周后母的嘴脸,你就守着家产胡作非为吧,早晚有一天遭报应,我想蒋生心里肯定有这念头。
过了一年多,蒋生的舅舅来信,说,周后母把遗产荡尽了,遭了火灾,连同她的幼子一起烧死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火神收了这母子。
只是那幼子何其辜?推断一下,幼子的年纪和蒋生差距不是很大,至少折半。十几岁的孩子懂得啥?是不是太被溺爱了,绕在周亲娘膝下不去私塾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者家庭条件优越,养成了四六不分的阔少爷?再说周母做这些不见光的事儿,还能当着他的面?那不是打小教孩子学坏吗?恶待蒋生,无非是想赶跑,好让自己的儿子承继遗产。何况蒋生远在天津,两封信已经彻底断绝了情分。这些幼子可能蒙在鼓里,只是看到哥哥和嫂子都不见了,若去问,周亲娘恶狠狠地说,老娘这么做都是为了你。摄于周亲娘的威势,幼子噤若寒蝉了。不能要求一个孩子像闵子骞那样说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字单”的经典语录,在整个事件里,无异于蚍蜉撼树。火神以为是炳生一样的帮凶,用一把大火给收了。
对了,没说炳生结局如何,大概是怀揣卖李家女的钱跑路了,像他这样的无恶不作,火神不灭他,也有其他的神仙代劳,只在时间的早晚。他的罪过比那个幼子凶恶多了,所以幼子很憋屈很无辜。还没活够?就算火海里逃生,遗产已然被他周亲娘荡尽了,由此而看,周亲娘显然又全不是为了幼子的将来着想,荡尽了遗产,烧完了家产,那就“母去一子单寒”了。与其活受罪,不如陪着周亲娘走在阴间的路上,还能问问到底为什么。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姻。周亲娘太居心叵测,就该她一人了帐,但作大恶者收巨恶报,还赔进去了幼子,幼子也就别憋屈了,都知道你无辜,找你周亲娘算账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26 21:52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坐沙发慢品.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26 21:56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故事看了,真是皆大欢喜,有惊无险.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27 12:59 |只看该作者
赛事过了,慢慢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27 13:33 |只看该作者
  老杨,许久不见了,敢情是读书去了?{:soso_e132:}{:soso_e160:}{: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6-27 13:36 |只看该作者
  仅这引子,就写得妙趣横生!{: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6-27 17: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斗第八颗星 于 2013-6-27 17:43 编辑

六、老虎专吃大坏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面,专吃大坏蛋。估计很多人小时候都学唱过这首儿歌,要是小伙伴调皮捣蛋,会双手叉腰,气鼓鼓得说,你这个大坏蛋,小心老虎吃了你。这是小孩子培养出的观念之一,不是空穴来风,翻书读故事,桂州某乡就出了一例。
话说桂州某乡徐某,此人有心计。黄某居然还和他是朋友,和徐某这样的人做朋友,无异于与虎为伴,早晚有一天被暗算。说着说着就来了。黄某的老婆“美而艳”,徐某妒忌黄某的桃花运,屡次想第三者插足。黄某是越不过的大山,其老婆也不红杏出墙,长而久之,徐某的坏水憋着劲得找突破口。恰巧赶上黄某失业了,徐某显得为朋友两肋插刀,说,距此三百里,我听说某乡缺书记,要是你能去担任,我给你介绍,那边我有关系。黄某也欠思考,天上掉馅饼了?可能失业心情郁闷,好不容易好朋友给指出一条明路,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去吧。乘舟而行百余里,抵达某山,黄某继续冒坏水,说,山上风景绝佳,何不游一游?黄某从之,略当寄情于山水,排泄一下苦闷的心情。相协来至崖上,趁着黄某出神远眺,徐某肩膀头一挤,黄某就跌下山崖。“料其必死”,徐某假惺惺哭着下山,大概是给船家看。回到黄某家,哭得更是悲悲切切。把情况一说,说完了再劝导黄某的老婆,既然活不见人了,死要见尸是必须的,起码要入土为安。于是黄某的老婆在徐某的陪伴下依旧乘船行百余里,到山里找寻。来到岩石隐幽处,徐某本相毕露,抱住黄某的老婆求欢。这山上就两个人,徐某贼胆大力气也大,黄某的老婆大声呼救无济于事,眼看着就要成其好事了。
就在这紧要关头,“忽腥风四起”,有一只老虎,口里衔着什么东西冲下来。看见徐某正在扭动,老虎怒吼一声,口里衔着的掉下来,转而把徐某咬在嘴里跑了。可想当时的场景,徐某抱住求欢,黄某的老婆肯定在其身下或里手挣扎,所以徐某身在外,老虎第一眼看到的是他。听说老虎见不得活物,大概和狗熊一样认一个死理,躺在地下装死的吃着不香。徐某专心致志的卖力扭动,不叼他叼谁?
黄某的老婆也受惊晕了,等醒了一看,那老虎嘴里掉落的正好是黄某。摸摸胸口还热乎,“抚摩良久”,黄某苏醒了。“疑在梦中”,等明白了前因后果,两口子抱着大哭。原来黄某掉落山崖,多亏掉在藤蔓上,求生的本能让他攀援而上,保了活命,只是三天饥饿,困顿于地,或许吃力的抬头四望,又或许微声求救,赶上老虎巡山,才被老虎叼,“惊痛昏厥”。
这徐某工于心计“工”过了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了意想不到的注解。不来此山,另找机会可就难于上青天了,且还能捞个仗义的好感,只要来到山里,就不愁不心想事成。只是谁也没想到山中有老虎,老虎才不管为啥来。设若不去而复返,黄某在老虎嘴里叼着,等回了老虎洞还有好?不被撕碎了嚼吧了才怪!从这个层面讲,徐某真得为黄某舍身喂虎了。
所以说,千万莫动邪念,邪念一动,就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更不要付诸行动,环境随心而生,偶然性因素随之变成决定性因果,保不准有只老虎跳出来,夺了卿卿小命!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6-27 17:48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3-6-27 13:33
老杨,许久不见了,敢情是读书去了?

上班读书上网玩游戏,这是暂时的生活状态。过得有远虑,试图在拔高。与书打交道其乐无穷,与人打交道开阔胸怀!
烟云兄台,这段日子你忙的没读书的功夫了吧?你忙也是为了有更好的条件读书嘛,祝努力安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27 17:53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3-6-27 12:59
赛事过了,慢慢看

希望能得到的顾盼,我也努力为论坛和坛友做些文字上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6-27 19:02 |只看该作者
北斗第八颗星 发表于 2013-6-27 17:48
上班读书上网玩游戏,这是暂时的生活状态。过得有远虑,试图在拔高。与书打交道其乐无穷,与人打交道开阔 ...

  过得有远虑,试图在拔高。说得好!我最近确实忙得鲜有静下来读书的时间,特别是你看的这类书,小说月报偶而读读,权做消遣。{: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6-27 23:56 |只看该作者
能挤海绵一般读书就好,多读书读好书,如同读人,是需要能力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6-28 21: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斗第八颗星 于 2013-6-28 21:15 编辑

七、一念之仁的背后

平时慷慨易,临头一死难。在危及生命的关键时点,谁都想保全自己的性命,这是人心底的自私,活命的最后底线。见义勇为了,却挨刀子捅。突发灾害时把生的机会推给别人,自己就会被死亡吞没。活着是好的,只要有未来不怕没福享。但有一个价值观左右着人的思想和决定。都知道活着是最大的资本,死了一毛不值不可取,正所谓“重如泰山轻若鸿毛”。所以才有汶川大地震的跑跑,也有托举孩子保命的父母双亲。一念为自己和一念为他人,有了学习或唾弃的榜样,取舍之间附加着人性的光辉和阴暗。
话说清顺治年间,福建漳州府也是大饥之年,一斗米贵到了六十两银子,为了活命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都想逃离这人间地狱,出了漳州府就算乞讨也能好死不如赖活着。针对这种情况,守城的将领通过兵士的口传达命令:走可以,但必须留下一人供别人当肉吃。
到了这个份上,人性的光辉或阴暗就露出了本来面目。谢鸿寄举人两口子为此商量了又商量,留谁是好呢?家里有四口:谢鸿寄和他老婆,还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和十四岁的婢女。谢鸿寄说,这个婢女从八岁就跟着咱,怎忍心抛弃?于是乎忍痛割爱,把女儿扔在地上跑出了城门。商量就是在取舍,很残忍很现实。谢鸿寄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留下,如今身份是举人,还想考取进士呢,可不能成别人嘴里的肉。谢鸿寄的老婆也不想自己留下,丈夫携着婢女和女儿逃离,在她想来不可取,婢女已经十四岁了,再过一年就及笄了,和丈夫孤男寡女处久了,保不准成了女儿的后娘,后娘都虐待不己出的孩子,那可怎么得了?哪能丢了女儿便宜婢女?嗯,自己要自始至终守在丈夫身边,婢女就没有机会。那么能忍心舍弃两岁的女儿?谢鸿寄都已经说了,出嫁从夫,“三从四德”是头上的一把利剑,要是不听,一纸休书立马一挥而就。连女儿都能不要,更何况妻子如衣服?!外边都能听到吃肉喝汤了,别再多想,赶快逃离这恐怖之极的漳州府吧。至于那两岁大的女儿,尚在咿呀学语不开人事,只能被动于父母的决定,她的生死不抓在她的手里。
原文有些跳跃的距离,等灾荒过去回转漳州城,一打听,死了不少人,唯独他一家大团圆。他那寡居的姐姐意外得抱着女儿说,贼兵说了,这样的小孩子,能有多少肉?加上他姐寡居一人,逃脱了魔掌,等来了团圆的结局。知道此事的人都翘起大拇指,夸奖谢鸿寄的一念之仁,舍得了女儿,舍不得把婢女送进人口。大善人呢,一定要有好报,所以谢鸿寄后来在戊戌科考里及第,成了进士。
谁管当时谢鸿寄以及他的老婆怎么想?那个婢女为了自己的活命,眼睁睁看着主家舍弃了亲生骨肉,没有一丝惭愧,心安理得跟着跑路。若那小女孩死了,她洗刷不了帮凶的罪名。巧的是谢鸿寄他姐过来抱起,照顾孩子,贼兵不知是哪里的贼兵,倒也有一念之仁,不吃小孩的肉,这才成全了谢鸿寄的大善人之名,相互摸摸后背,这三个人都有罪!面对渐渐长大的孩子,需要一辈子去忏悔。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6-28 23:30 |只看该作者
八、小李儿与船主

这回轮到说咱德州的人和事了。不知是在哪个朝代,那个时候京杭大运河从德州穿过,不像现在就那么点可怜巴巴的水。小李儿在码头上以装卸为生。
一天,有一位商人遗失了十锭黄金,恰好被小李儿拾到了。大概也正好被船主看见,那可是黄橙橙的金子,谁见了不动心?都想据为己有。船主舍得本钱,对小李儿说,我把我女儿许配给你吧,随即订了亲。按船主的想法,只要成就这门婚事,成了一家人,哪有女婿外待泰山的?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些黄金也有他的份。可没成想,过了几天,那位商人回来寻找丢失的金子。船主有事不在,小李儿很厚道,见不得商人一脸苦瓜,就主动如数奉还了。商人是不一脸苦瓜了,轮到船主气急败坏,就打算找个由头毁亲。船主的一个亲戚趁机落井下石,离间说,小李儿是个薄命人,将来必定“家境破落”,你女儿嫁给他那不是往火坑里跳?不如趁早赶走了事。船主还真就信从了。也不想想,小李儿真是薄命人?可是拾到过十锭黄金的,谁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你船主拾到过一锭?再说了,小李儿拾金不昧,说明心地善良人厚道,女儿交给他既不受气也能安稳,日子不是靠意外之财发家致富,翁婿合作,还愁日子变不好?可船主耳朵根子软,加上财迷心窍,经不住亲戚送来的聘礼,下一步就联姻了。
小李儿的确命好,船主亲戚的儿子得了暴病死翘翘了,他在洗澡时,又一次意外在鲁桥下捡到十几锭银子。这次没有失主回来找,大概是上天报答小李儿,小李儿拿着银子做本钱,在市场上倒买倒卖。遇到了先前丢失金子的商人。商人出于感激和感谢,极力帮助小李儿,竟然帮他“收获了几倍的利息”,算报了恩。而那位船主像甩不开的尾巴,直接把女儿嫁给了小李儿。
又拾金子又拾银子的,小李儿的财运格外让人眼热。其实从情节里可以看出,小李儿不甘心于做装卸工的苦力活,只是苦于没有本钱做商海弄潮儿,也想娶个媳妇儿体贴自己。只是定亲和娶亲的对象都是船主的女儿,也有一点舍我其谁的气势。在家从父,船主的女儿身不由己,好运气的是嫁给了颇有银两的小李儿,这可遂了船主的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7-2 21: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斗第八颗星 于 2013-7-2 23:07 编辑

九、袁盎的刚直
袁盎是西汉人,史载为人刚直,对于国事敢于说真话,丝毫不顾相关官员的脸面,像一把剑捅向阴暗处,在得罪了不少人的基础上,成全了他的刚直名声。其实如周星驰《九品芝麻官》的台词:“这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要不然怎么对付得了那些坏人?!”,袁盎要做成事,得益于他对人情世故的洞悉,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老谋深算。先看他刚直名声是怎么来的。
第一个是因绛候周勃而来。周勃杀诸吕,难免居功自傲,不懂收敛,或许在汉文帝面前趾高气扬。不知怎么让袁盎知道了,通过一番辩解,最后对汉文帝说这样违反了君臣礼节。以后汉文帝摆出了帝王威严的气势,再也不恭敬了,而周勃也有了畏惧。没有不透风的墙,周勃气愤滴对袁盎说,我和你哥有交情,你小子却在朝廷上诋毁我。袁盎一点也不害怕,并不谢罪,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等到周勃罢相回到封国后,被人阴告谋反,囚禁在京城的监狱里,没有一个人为他伸张。袁盎敢于证明周勃无罪。都知道袁盎刚直不阿,说得绝对有凭有据,经得起推敲。周勃终于在袁盎的尽心尽力帮助下得以释放,也忘了当初的诋毁,倾心结交。
第二个因宦官赵同而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不只一次受到汉文帝的宠幸。也不知赵同哪根筋搭错了,或者是不想分一杯羹,时常说袁盎的坏话。三人成虎嘛,久而久之袁盎的好印象就要汉文帝心里打折扣了,为此忧虑,怎么样才能绝地反击呢?必须让赵同一蹶不振。机会来了,一天汉文帝和赵同共乘一车出巡,让袁盎碰上了。他跪在车前说,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受过刀锯切割的人同坐一辆车呢!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赵同只好流着眼泪下了车。从此再也不敢和袁盎过招了。
第三个是袁盎还敢于把他的刚直捅向汉文帝的慎夫人。不过特别指出的袁盎为了维护尊卑有序,不惜把慎夫人的坐席往后拽一拽,等众怒火朝他喷来时,又用吕后和戚夫人的典故劝化。有深意啊,其实可能是多此一举,因为原先在宫里时就“同席坐”了,也没见窦皇后不悦,习惯成自然,一团和气。难不成是窦皇后等秋后拉清单?说出那个典故,谁是吕后谁是戚夫人?有不良导向的嫌疑,袁盎的刚直不止有些过火了。慎夫人很聪明,一经点拨,懂得了什么是低调,把衍变为戚夫人的危险消灭于萌芽状态,这可是一般人不告诉她,为此赏了袁盎五十斤金子。
这就是袁盎,用他的刚直造就了他的名声,不止有名,更能得利。所以他的刚直是一把双刃剑。有所出有所不出,全有他自己的用意。
第一个不出是在晁错死之前,袁盎徙为吴相,辞行,种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苟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湿,君能日饮,毋何,时说王曰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盎用种之计,吴王厚遇盎。怎么样?袁盎也听劝,不再摆弄他那把刚直的剑了,吴王刘濞不同于汉文帝,骄横得很,不甘于屈居王爷的身份。若袁盎敢亮剑,吴王有多把剑磨得飞快,杀人不见血。为了活命,袁盎不得不变成酒鬼韬光养晦。
第二个不出是在晁错被诛后,袁盎故地重游,吴王盛情挽留给他官职,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就派了一个都尉带了五百人围守,等第二天一亮杀之。袁盎尚且蒙在鼓里,凶险在一步步逼近。在这生死关头,袁盎的第二次不出让他化险为夷。原来在很早之前,他手下的一个从史和他的一个侍女私通,有人向袁盎告密。出乎意料,袁盎挂起刚直这把剑,很大度,就当没发生过。可从史吓坏了,二话不说逃跑了。袁盎知道后,赶紧派人追回,把侍女赐给了从史,这让从史感激涕零,受人隆恩自当图报,就在这一晚。他知道了即将被害的是顾主,买来美酒把兵士们灌醉了,趁着众人醉倒,他叫醒袁盎,袁盎这才逃离了虎口。
但最终袁盎死在了刺客手里,为他的刚直画上了句号。汉景帝的亲弟梁王很想兄终弟及,且汉景帝也承诺过。不知袁盎都说了什么话,在出了宫门以后,有关梁王做继承人的议论终止了。由此梁王忌恨袁盎,派出十几拨刺客,袁盎没有躲开其中的一拨,被刺杀了。
不管怎样,都该佩服袁盎的刚直,他都在为汉朝贡献一己之力,同时也是在为自己打拼,谁会和富贵以及流芳擦肩而过?只是朝堂深不可测,人心深处的阴暗更是吃肉不吐骨头的猛虎。宦海无涯,背负刚直也很累,任何时候都有危险。所以司马迁说: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慷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时以变易,及吴楚一说,说虽行哉,然复不遂。好声矜贤,竟以名败。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7-2 23:52 |只看该作者
先敬个茶,回头拜读佳作{:soso_e160:}{: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7-3 07:12 |只看该作者
  老杨,坚持把这个系列写下去。有自己的思考,不错的。{: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7-3 17: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斗第八颗星 于 2013-7-3 17:16 编辑

十、死孩一两无问津
山西太平县有一家姓王的,最为富有。传说这富有来自于其先人,当时是一个穷苦的诸生,为人却言必信行必果,为了衣食在邻村教书。每到年末,总要拿他那件唯一能拿出门的蓝布衫,到当铺换点过年钱,过了春节再赎回来穿着去教书。好几年都这样,当铺是有求必应,从不打驳回。但这一年不行了,伙计嫌蓝布衫破旧,说啥也不开票。王诸生感叹说,我若开当铺,如果是救别人十万火急,即使是死尸,我也会给别人典当。说完气愤难平的往家赶。
这只是他一厢情愿,没有铜钱,更别提真金白银了,没有资本,开当铺无异于异想天开。在路上负气走着,不成想蓝布衫被路边的荆棘给钩破了,王诸生更加懊恼。伙计欺负,荆棘也欺负,还叫活不?走了几步,王诸生忽然想到,年关近了,来往的人肯定很多,说不好谁会和我一样把衣服钩破了,不如拔掉。说干就干。他想用双手一拔不就得了?可惜没有鲁智深的力气,使尽浑身的气力也拔不动。只好先用硬一些的树枝划开硬层,往下再陶土就好办多了。好不容易挖到根部,突然发现根部有白银。王诸生顿时一阵窃喜,把白银用蓝布衫一包,荆棘扔到一边。因为白银实在太多拿不动,又担心被别人发现,埋起来做个记号,下一次再来一锅端了,还没忘了买些烧纸,不感谢一下老天开眼怎么可以?!
由于王诸生“言必信”,就开了一家当铺,斗气一样,就开在原先那家当铺的对面。就在开张的这一天,王诸生正穿着那件带财运的蓝布衫拜神,忽听到门口吵闹。出来一看,原来是有人裹着一个死去的孩子前来典当。店伙计正在呵斥,那人争辩说,你家主人曾亲口许诺可以典当的。王诸生一听就知道是对门的当铺发坏,那句话说了并没多久,也就那么几个人听到过,不是那家当铺指使还能有谁?不过凭他的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虽然不如季布的一诺千金,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哪能背信弃义?于是王诸生问,你打算当多少钱?那人一怔,没想到发坏落空了,随口说,一两。王诸生如数付钱,那人嘲讽取笑。王诸生不管,把死孩子抱进后园里,挖坑掩埋。等快挖得差不多,却又在坑底发现了璀璨夺目的白银,由此再一次发家致富,被远近乡里称为“太平王”。王诸生一人富不忘带动其他人共同致富,经常抚恤和接济穷苦之人,终身不曾改变,他的后世子孙也乐善好施。
焦点就在于那个不知从何而来的死孩子,对门的当铺必须说清。是得病死的?还是饿死的?还是被非正常手段害死的?还是挖别家坟挖出来的?王诸生不仅没问,也没报官,只是兑现他的承诺。对门当铺也太明目张胆了,为了逼迫王诸生,不惜血本,不惧王法,居然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死孩子,当王诸生答应了,只好无可奈何的拿了一两银子,就不怕王诸生刨根问底和报官。王诸生昏头,对门当铺指派的人也昏头。死孩子不同于衣物,搁置能有几天?那时有没有冰柜,放一边发臭,埋地下腐烂到只剩骨头。典当典当,有来往。既不能续当,再找一个死孩子?也不能绝当,一把骨头谁要?只能死当了。再说王诸生是真昏头,埋了就万事大吉?万一人家对门当铺的来赎回咋办?总不能指着一堆骨头吧?对门当铺更是真真昏头,没听说赎回,一个是震惊于王诸生的财运,入土为安的死孩子给他带来了富可敌省,一个是替他们料理后事,还凭空得了一两白银。他也不敢拿着这一两银子敲开衙门,举报王诸生埋了一个死孩子。因为官府会顺藤摸瓜,跑不了干系。不如拿着那一两银子买杯茶喝,泄泻心火,一边为能逃脱责任偷笑去吧。
还是善念为怀,慈悲做事。那个无人问津的死孩子从何而来成了一个迷,虽然王诸生没为他伸张,还是入土为安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7-3 17:19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3-7-3 07:12
老杨,坚持把这个系列写下去。有自己的思考,不错的。

坚持听从你的指挥,争取写完结。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7-4 08:53 |只看该作者
北斗第八颗星 发表于 2013-6-26 17:06
一、银子、墙壁、疑心病

话说正德年间,安徽商人王善都四十岁了,尚无香火续传。为此苦恼,找相士相面。 ...

虽然还是因果报应,但教人从善总是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7-4 08:55 |只看该作者
北斗第八颗星 发表于 2013-6-26 17:06
二、李毅拾金钗
李毅不是一般人,是混公家饭的,在吉州看守城门。但凡混公家饭的,多是机灵和心眼多。遇见 ...

  听老杨这么解读,这李毅救人是真,心里确实有些弯弯绕。{: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7-4 08:57 |只看该作者
北斗第八颗星 发表于 2013-6-26 17:07
三、张百户和哈九
张百户是汉人,江苏高邮的一个官员。有一天他泛舟湖堤,远远地看见一只小船在湖面上浮沉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轻赏之下必有渔夫。
-----------------------------------------
  这话透着俏皮,好玩。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7-4 08:59 |只看该作者
北斗第八颗星 发表于 2013-6-26 17:07
四、失而复得的儿子
古人有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北京密云某富翁和陕西袁某人亦是如此。二人都是先有而后 ...

  呵呵,还是因果报应。{: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7-4 09:04 |只看该作者
北斗第八颗星 发表于 2013-6-26 17:07
五、幼子何其辜
又是一个后母和恶婆婆的故事。
话说上海城西有一蒋姓人家,是个富户。蒋生的父亲续弦,娶 ...

  后母罪有应得,幼子何其无辜?还是老杨心善。以前著书人这样说,自然是劝人行善,否则必祸及子孙。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7-4 09:10 |只看该作者
北斗第八颗星 发表于 2013-6-27 17:37
六、老虎专吃大坏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面,专吃大坏蛋。估计很多人小时候都学唱过这首儿歌 ...

所以说,千万莫动邪念,邪念一动,就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更不要付诸行动,环境随心而生,偶然性因素随之变成决定性因果,保不准有只老虎跳出来,夺了卿卿小命!
---------------------------------------------------------------------------------
  这是文眼,当时刻警醒之。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7-4 09:13 |只看该作者
北斗第八颗星 发表于 2013-6-28 21:13
七、一念之仁的背后

平时慷慨易,临头一死难。在危及生命的关键时点,谁都想保全自己的性命,这是人心底 ...

  一念之仁也是仁,肯带着婢女逃命,才有自己女儿的重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