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冷雪独行 于 2013-5-30 19:54 编辑
花事成垒怎淸飞 文/冷雪独行
早晨路过校园操场,一派生机,那些无名野花可好看了,终于去用目光狠狠亲了几下,久违的素雅。 消逝的电影《苦菜花》,那首歌旋律还在,我们却不再穿打补丁的裤子。原生态的花是男人诗歌的氏族部落,不仅是沙场秋点兵。灵魂一隅的伤痛,是命运草帽上的雉鸡翎,吹过山坳,再见时,依稀经了风雨。再没有办法拿着一片叶子穿过闹市,于是,人裸我裸,随季节低胸。呵呵呵,江湖,就是“与人斗其乐无穷”这般定义么? 南朝吴均见“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仓央嘉措历“此情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都是眼睛重叠了眼睛,有躲闪的,有趋之若鹜的,有鹰隼之利的,有恨恨觊觎的,有阴鸷的,不一而足。王逸少骨鲠气刚方成佳书,黄庭乐毅,楮君毛颖,李青而来禽,花褪残红,渐归于《丧乱帖》的冷静。后有柳公权心正笔正之典故。如今这类典故和世故一交锋,后来者居上,所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顿挫郁勃,成为很难追的境界。“独怆然而涕下”,渐成苦丁草芥刚强的生存。 黄玄丹砂之道,往往是“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无天地,小隐于江湖,至于如何变大,市井穿梭如何化鱼,还真需要勇气。杨修从教材里挪进挪出,或者抗金英雄如何定位,都是必须有标准答案的。 诗歌,譬如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回答》,若让我们各自仿写两句,得写何种味道的呢?苦辣酸甜,黑夜与白昼,周易也不能全解。“否”与“泰”是循环的珠子,儒家的“参省”必须找到土壤,这土壤可是云?或者是诗里的云,云里的诗,尘埃的花朵,矛盾了几多年头。上善至柔,自斟云水寂寞杯。 布袋一笑,不捡牡丹,捡些苦菜、蒲公英,吹漫于一方热土,应运而生,又随季节凋零。 文友赠我一语,出自纳兰容若:“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令人感触。唐伯虎“闲来写就青山卖”,聒碎乡心,孤蓬自振,异曲同工,好多苦笑的孢子!唐寅写下的最后一首诗歌, 竟是“权当漂流在异乡”,倒也达人知命。 品类之盛,还是这走马灯的颜色推演。看落花无踪,终于对曹公的《葬花吟》有了新的理解。俯身对视一朵花,莫嫌没趣味,得有画家心,只是花儿不说话而已。 闲步走廊,那些各色花卉,我独爱兰若,幽静不与别处同。推前缘,少时折柳为笛,花为我伴,似唤我那边玩耍。鹅池畔,马蹄莲风格硬朗,取其嫩叶纷披,竟然可以吹奏夏天的声音。比较而言,吹柳笛是张扬的,呼唤的感觉多,吹兰叶用吸法,那一声啁啾,绝对应和诗经。音色,诸般乐器都是不同,胡笳、箫、琵琶是唐宋诗句,唢呐和熙熙攘攘是生死弟兄。 听松听雪,于今听兰,听懂在心,知兰花命有厚薄,宁静致远。竟有一种兰花,集叶成花型,那细腕拈笔之态,可是木兰舟头,琵琶一曲之后,千重万重思绪,欲言又止的诗人之手!三思难下笔,一技几成家。白石老人这句话,是用篆刻表现出来的,于最坚硬的玉石之上镂刻心灵。慎独,成了人与玉、人与兰交流的底线。 “林花谢了春红”,是的,草场上那蒲公英的白蓬头,多被昨夜狂风席卷而去,我撷取尚青涩者,竟未见飞扬,非心力不足,是机缘不应也。 哦?牧驴在垂柳边悠闲的晃着尾巴,闲度如此。风中燕子在初夏的画板作婴儿图,好个率真。人不及燕子乖巧处多矣,燕泥不筑紫菱洲,陌上多少旧别情。听老人们说,燕子携眷而归,渡水之前,衔草苇作中途不时之需,苍茫红尘烟水,必经的路上,燕子通灵,何其聪敏!我们歇息何处! 起初虚拟意,相惜未敢惜,识尽春秋事,白发已咨嗟。人在回忆中容易变老,倘若不干涸,河流算是个纯情歌手,梦里还轻唱那一首老歌。 细数嘉年寒烟翠,花事成垒怎淸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