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3-4-7 10:20 编辑
闲说春秋
鲍叔牙
一.
鲍叔牙祖籍应当是安徽颍上这个地方。生在乱世春秋,大凡自己有点能耐,不出名,不留给后人点谈资都不行,鲍叔牙就属于这样的人。
当然,说到鲍叔牙肯定要说到管仲,而说到管仲也必须要说鲍叔牙。其中因果,我慢慢说。
管仲是鲍叔牙的好友,交情那是没得说。但是,青少年时代的管仲家里的日子十分拮据,过的很清贫困苦。好在,他结交了一个叫鲍叔牙的好友,人家的日子不错,吃穿不愁。所以,接济朋友,帮助管仲渡日渡难关,也就成了鲍叔牙和管仲之间很平常的一件事。
什么叫朋友?朋友不是你站在最高处享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用恭维的话语祝福你的人,而是在你最不如意的时候给过你温暖的人,哪怕一件小事,一句话也足够。
公元前686年的齐国,当时主政的这个君王叫做齐襄公,他是齐国的第十四代国君。这是一个典型的没有梁的水筲——饭桶型的君主。在他的治下,齐国的朝政混乱不堪,强征暴敛,杀戮无数。更有甚者,这个齐襄公还是个色胆包天,六亲不认,无恶不作的主儿。
他有个表弟叫公孙无知,怎么说也算皇室出身,但是,齐襄公不这么看。一纸昭令告天下:从即日起,免去公孙无知的一切皇室待遇。自己的表弟都下手,足可以见齐襄公这人的人品。当然,更差的人品还在后面。
齐襄公有个妹妹叫文姜当时嫁给了鲁国的国君鲁桓公,齐襄公居然很早就和自己的亲妹妹勾搭成奸。这件事儿的起因是,那一年春天,也是齐襄公在位的第三年,即文姜嫁鲁的第十五年,他决定向周庄王的妹妹周王姬求婚,并按照周礼,邀请和周天子同姓的鲁国国君桓公来代为主持。文姜闻讯,便要求和丈夫一起去齐国,鲁桓公不顾大臣反对,答应了她的请求。
鲁桓公带着自己的老婆,也就是齐襄公的妹子文姜造访齐国,好歹也是自家人,也算走亲访友吧,万万没想到,后宫之中,自己的老婆居然又一次投入了她亲哥哥的怀抱。这事儿让鲁桓公知道了,自己的夫人居然和自己的大舅子搞在一起,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情吗?当然勃然大怒,会不会破口大骂你说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同年四月,齐襄公派公子彭生驾驶鲁桓公的马车,鲁桓公死于车上,死因不明。后人猜测可能是齐襄公使彭生害死鲁桓公,从而能与文姜相好。在鲁国的压力下,齐襄公下令杀死了彭生。
是不是很“大片”情节非常诡异呢?谁杀掉了鲁桓公,鲁桓公为什么被杀,其实一切并不复杂。一切证据和细节都指向了齐襄公,但是,他依仗着权势,处死了彭生,这算是灭口吧?
二.
齐襄公的无恶不作,也把自己作到了生命的尽头。
公元前687年,齐襄公派大夫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蔡丘,并且答应二人说:等第二年瓜熟蒂落的时候,就会派人接替他们,结果齐襄公食言了,这也当然引起这二位的不满。连称有个妹妹是襄公的小妾。襄公和自己的妹妹文姜搞的昏天黑地,哪里顾得上别的,所以失宠的连称之妹,暗地里和公孙无知搞在了一起。这公孙无知是何人,是齐襄公的表弟,可是却被齐襄公免去了一切“福利待遇”,公车没有了,行宫也没有了,仆人也没有了,待遇更没有了,能不气吗?能不伺机造F吗?
公孙无知搂着襄公的小妾连称的妹子,信誓旦旦的说:我如果做了国君,我一定让你当第一夫人。
活该襄公作到头了。这一年的十二月,正是隆冬之际,襄公出游姑棼,于是就到沛丘狩猎。在狩猎过程中因受到惊吓,从车上摔了下来,摔伤了。回宫后发现自己丢了一只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替他看鞋的侍从鞭打了一通。
这个侍从出宫后,正碰见公孙无知与连称等人率兵前来。他们听说襄公受了伤,于是来袭击行宫。这个侍从对他们说:“你们先不要进去惊动昏君,一旦惊动了他就不容易杀进去了。”公孙无知等人不信,于是侍从让他们看了自己身上的伤,他们才相信。于是他们派这个侍从先进去,侍从进去后,把齐襄公藏了起来。公孙无知等人进去后,这个侍从带着宫内的其他侍从与叛军打了起来,结果因寡不敌众,全部被杀死。他们寻找齐襄公,怎么也找不见。突然发现门后有人行走,正是齐襄公,于是他们将齐襄公杀死。之后,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
写到这里不能不赞叹一下那个甚至在历史上无名无姓的侍从,如此忠君,赤胆忠心,可惜跟错了人。
公孙无知也不是一个有大能耐的人,他做了一个短命的国君,仅仅到了次年的二月份,他就被雍林人在宫中干掉了。这下齐国彻底乱了套,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怎么办?
齐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一个叫公子小白。这兄弟二人,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大哥为了和文姜也就是他们的姐妹通奸,而设计谋杀鲁桓公这件丑闻。都疯狂成这样了,这兄弟二人还敢呆在大哥手底下吗?
跑吧,能跑多远算多远。
公子小白的师傅是鲍叔牙,而公子纠的师傅是管仲。鲍叔牙是何等聪明的人,他看到齐国大乱当头,所以他保护着公子小白想逃到卫国,那是他们母亲的故国,可是路太远了,所以,权衡再三,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到了南面的邻国莒国。而管仲则一路护送着公子纠去了鲁国。
三.
闻听到齐襄公被杀,接着是公孙无知被干掉,在走马灯一样变幻的齐国政局面前,兄弟二人都知道:机会来了。
于是,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忙不迭的往齐国赶,那意思是谁先回来谁就是王。公子小白原来和齐国的一个高姓大势力私交甚密,高姓也就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公子小白,让他夜以继日的回来接替王位。
而身在鲁国的公子纠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鲁庄公派出了一彪人马护送着他昼夜兼程的往回赶。
管仲不愧是人精,他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出来,因为莒国在齐国的南面,距离不远,从行程上看,公子小白肯定会先于兄长公子纠到达齐国。要想抢的先机,就必须设法阻止公子小白的进程。于是他向鲁庄公借了三十个精兵,人人快马日夜不停的赶往从莒国到齐国的必经之路上“打伏击”。
鲍叔牙护送的公子小白,和管仲带领的伏击队伍终于在莒国和齐国的路上见面了。但是,管仲看的明白,在人数众多而且气势汹汹的莒国护送队伍下,他的三十精兵实在算不上什么。既然不能硬拼,当然只能智取。于是摆出了一副要策马离开的架势,突然回身弯弓搭箭,这边公子小白完全没有提防管仲能来这一手,嗖一声,一支箭就射中了小白的胸口,而公子小白一声惨叫,口吐鲜血倒在了车上。
管仲见一击得手,带着手下快速撤离。
鲍叔牙十分悲愤,他万万没想到管仲能玩这一手,所以当他一脸悲戚的奔到自己爱徒的车子面前的时候,却没想到公子小白居然安然无恙。那一箭被公子小白胸前的衣带钩的那块玉挡住了,公子小白毫发无损。而吐血则是,公子小白十分机敏,生怕管仲再补第二箭,于是情急之中,咬破舌尖,吐血装死。
鲍叔牙是何等人物,他知道如果公孙小白没死的消息传出去,管仲肯定会再度来袭。干脆,将计就计,让大队伍扶着一副棺木,举丧前行。而自己则暗地里带着公子小白和几个随从,日夜兼程的朝齐国进发。
权力这玩意儿太有诱惑力了,什么招儿都使得出来。
这边管仲回去见了公子纠,告诉他:你兄弟已经被我一箭射死,你可以放心做齐国国君了。公子纠闻听此言手舞足蹈,喜不胜之,设宴饮酒,一片欢歌。他们那里知道这时候的公子小白,早已经回到了齐国,并在齐国贵族两大姓氏国姓,高姓的拥趸之下,成为齐国的国君?而且最终成为一代明君,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公子纠认为,反正自己的兄弟已经挂了,自己当国君那也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所以走的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可是到了齐国他傻了,因为他兄弟正坐在城门楼子上等着他呢。啥也别说了,跑吧,没别的地方去,还是跑回鲁国吧。
鲁庄公其实也有自己的算盘,指望着公子纠当上齐国国君凭着他收留公子纠这件事,也能为鲁国讨几分好处,结果看公子纠一脸沮丧的逃了回来,勃然大怒。于是立即起兵,想通过武力帮助公子纠夺回君位。
这一招鲍叔牙早就料到了,结果是,鲁庄公的军队被有准备的齐国军队打的大败而归,从此这两个国家算是结下了梁子。被迫接受齐国开出的一切条件,杀死了公子纠。
四.
鲍叔牙是一个惜才的人,他深知管仲的才华。鲍叔牙深怕鲁国因向齐国谢罪而杀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给鲁国说:“管仲是齐国国君的死仇,齐国国君必要亲手杀死他。”鲁国新败,只得囚送管仲回齐国。
公子小白做了国君,念念不忘一箭之仇,日夜想杀管仲。鲍叔牙先去见桓公贺喜说:“管仲天下奇才,齐国得到他,岂不可贺。”桓公切齿道:“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焉能用他!”鲍叔牙正色劝说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话以至此,桓公也只能点头说:“好吧,我暂且听你的话,先不杀他”。
不杀他,肯定不是鲍叔牙想要的。他想用管仲的才华,来辅助齐桓公。
事情都安定后,一天,齐桓公想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诚恳地辞谢说:“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傒和我就够了。如想建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用管仲不可!”桓公沉吟说:“那我得先试探一下他的学问再说。”鲍叔牙摇摇头,进言说:“非常的人,必须以非常的礼节相待才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贤礼士,不计私怨,会有更多的人来齐国效忠尽智!”
齐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择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仪式,桓公与管仲一连谈论三日三夜,句句投机,即拜管仲为相国,且尊称为“仲父”,言听计从,专任不疑,常嘱左右:“国家大政,先禀仲父;有所裁决,任凭仲父。”
齐桓公手底下也有几个近臣易牙,竖刁,人品都很差,但是自从管仲为相之后,他们想想内外用事,也十分惧怕管仲。
这个世界从来就是这样,在对的时候,用对的人,一定是一帆风顺。
管仲从一个试图射杀公子小白的人,到成为公子小白真正的左膀右臂,这其中鲍叔牙的力荐功不可没,但是更重要的是,公子小白也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所以有不计前嫌的胸襟,才最后成就齐桓公的一代霸业。
五.
在管仲的谋划下,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了有效地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齐桓公和管仲依据中原形势制订了切合时宜的霸业方针--尊王攘夷。尊奉周朝王室,可以挟天子以命令诸侯;攘除夷狄侵扰,是中原各国的共同心愿,可以团结诸侯,可以立德树威。从公元前681年开始,齐桓公在这一旗帜下向外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功,雄霸中原三十多年。
管仲是一个有个性,而且比较好玩的人。当年,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公元前644年,辅助了齐桓公三十多年的管仲身患重病,不久人世。齐桓公问他是否可以让鲍叔牙接替他为相。管仲说:“鲍叔牙善恶过于分明,以善待善尚可,以恶对恶谁能忍受得了?他是位君子,但不可以委以国政。”当有人将管仲这些话告诉了奸臣易牙,易牙以为这正是离间管仲与鲍叔牙的好机会,遂到鲍叔牙面前挑拨离间。没想到鲍叔牙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这正是我推荐仲父为相的原因。仲父忠于国家,没有私心。若让我为相,哪里还有你们这些小人容身的地方?”一番话说得易牙面红耳赤,连忙狼狈而退。
公元前645年,一代名相管仲病死了,桓公不听管仲遗言,又起用佞臣易牙、竖刁、开方。一年之后,胸怀坦荡的鲍叔牙也病故。公元前643年,桓公病重,三人乘机作乱,齐桓公居然被活活饿死。诸子争位,内乱发生,尸体停放六十七天始得收敛,齐国也由此中衰,失去了霸主地位。
举贤坦荡不畏嫌,叔牙磊磊可问天;
成就桓公霸业事,经年风雨数云烟。
(又记:管仲要是一箭把公子小白射死了,然后辅佐公子纠齐国会如何?鲍叔牙又会怎么看?元芳怎么看?)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