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陕北老农 于 2013-3-7 10:58 编辑
高 原 酒 曲 “酒瓶搂在怀哎—— 人人啊都把那酒曲唱么咿呀噢哎, 揽羊的嗓子回牛的那个声啊噢哎, 一声啊要把那天惊开么咿呀噢哎......” 嗜酒之人,当你听到这激情洋溢、豪气冲天的“陕北酒曲”时,我就不信你不会酒虫搔喉、垂涎欲滴! 从远古“猕猴酿酒”到如今,有多少英雄豪杰酒壮雄风、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成就了一番番丰功伟业;又有多少壮士枭雄因酒耽事,功亏一篑,抱憾千秋,演绎了一出出悲壮故事!更有那一代代文人豪客,邀月为伴,对影豪饮,借着醍醐灌顶的酒力挥笔泼墨、吟诗作画,留下了无数的传世佳作。 当然,那些在历史的长河里弄潮的精英们毕竟是少之又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常者居多。所以,普通人饮酒则是另一番景象了。 远古的百姓们如何饮酒我不得而知,我想,绝不会是文人骚客笔下的那种狂饮豪喝,醉生梦死。不过,爷爷他们那辈人的饮酒方式,我倒是略有记忆的:每逢重大节日或是有重要客人来访,才会拿出珍藏的老酒,用一把精致的铜酒壶在开水里把酒烫热,倒在拇指大的酒盅里,轻轻一泯,酒就下肚了。而且,他们喝酒只用一只酒杯,在他们中间传来传去,边喝边聊。一旦来兴致的时候,人们就会借着酒劲儿醉眼朦胧地唱起小曲来。那场面、那情形,让你觉得很是温馨,悠闲、惬意。那时候,即使偶尔有人独酌的时候,也只是适量的嘬几口、饮几杯,很少有酩酊大醉的时候。现在看来,也许,这跟当时有限的生活条件相关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腰包也渐渐地鼓起来了。于是,喝酒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次数也越来越多,场面也越来越大,档次也越来越高了。六、七十年代,人们以能喝到瓶装酒为荣耀,人们以能喝到高档酒为荣耀。茅台、五粮液这些曾经倍受冷落的“国酒”,渐渐地出现在了寻常百姓酒桌上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于是乎,一踏进延安城乡的每一处饭馆里,你都能见到那些挽着袖子,红着脖子,扯着嗓子面红耳赤、大呼小叫的猜拳行令者们。延安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在这方面很快就体现出来了,一时间,什么东北拳、内蒙拳、河南拳、兰州拳、关中拳等,统统涌进了大小饭馆,就连弹丸之国的“日本拳”也远渡重洋来到了黄土地的腹地安家落户了。一时间,你要想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小舔两口,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每当傍晚时分,走在延安的大街上,随处可见那些摇摇晃晃、东倒西歪的醉汉们,有的三五成群,相互搀扶着、大呼小叫地招摇过市;也有孤身一人瘫软在路边,嘴里还在含混不清地自言自语,憨态可掬。那些喝醉的人们哭的喊的唱的跳的打的闹的,什么人格、尊严、仪容等,统统不要了,简直就是群魔乱舞、丑态百出。很快,酒后滋事、犯罪行凶者越来越多,延安的社会治安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根据这种现象,延安市公安局发布了“严禁在公共场合划拳行令的规定”,终于,遏制了这种风气的蔓延,治安案件也显著下降了许多。 然而不久,延安人的聪明才智有一次得到了发挥:也不知是什么人,把过去用来赌博的“掷骰子”搬到了酒桌上,作为喝酒行令的工具。一时间,又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走进延安的大小饭店,你就会发现在每一个餐桌上都摆放着两个倒扣着的小碗,而且每个碗里都扣着三颗骰子。这已经是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了。 陕北人好喝酒! 无论婚丧嫁娶还是节日喜宴,必然会少不了上等的好酒。酒过三巡,行礼敬酒之后,便挽起袖口、摩拳擦掌地举起骰盅,把它摇晃得山响,大呼小叫地行起了酒令,而且,那赌注大得吓人,最高者可达24杯白酒,酒量小者那就必死无疑了。每场酒宴,不撂倒十个八个是不会散的,主人也会不高兴,认为自己为人不够宽宏,大家小看了他。即使是在平时,只要有几个人聚到一起吃饭,不管是不是朋友,也一定会有酒喝的;如果有朋友来家串门,主人也一定会拿出酒来殷勤招待;假如有远方的朋友来访,那更是顿顿有酒,不醉不休! 陕北人能喝酒! 也许是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缘故吧,陕北人的酒量普遍都很大。在日常生活中,每次喝个半斤八两的根本不在话下,有些能喝者竟然可以喝到两、三斤,而且还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着实令人咂舌赞叹!我曾经组建和训练过一个企业的管乐团,五十多位年轻豪放的石油汉子。他们聚在一起喝酒时有一个特定的公式:N+1,所谓N就是指人数。也就是说,不管有几个人喝酒,那么酒瓶的数量一定要比人数多出来一瓶,而且必须要喝完它,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那时,我常常被他们灌得是酩酊大醉。更有甚者,还有一些陕北女人,轻易不露声色,一旦她们喝起酒来,一般的男人都很难敌得过她们。 正是有了这些狂喝豪饮的男人和女人们,陕北地区的人均白酒销量占有的比例,在全国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以至于有一段时期,一些新生的外地白酒生产厂家都认为,只要是占领了陕北这个市场,那就算是真正地打开了销路。于是,在延安的大街小巷里,经常可以看到那些背着高音喇叭、浑身贴满白酒广告的宣传车辆来回地穿梭。当然,他们很快就退出了延安的消费市场,因为,延安人喝酒不喝杂酒,只认名牌! 陕北人会喝酒! 延安人喝酒其实还是很有讲究的。在正式的宴会上,遵循长者为先的原则,动筷子端酒、吃饭夹菜,一切都得看长者的举动行事,绝不敢妄自擅行。少年敬长辈,小弟敬兄长,你来我往,礼尚往来,很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家中来客,大家围坐在炕桌前盘腿而坐。贵客居中,长者主陪。轮番敬酒,尽显礼仪。拉着家常事,说着贴心话。总是让你有那种宾至如归、暖意融融的感觉。此时此景,你一定会被他们深深地感染,一定会把他们当做可亲可敬的亲人一样看待。 喝到酒酣意浓处,就会有人站出来,两处那极富磁性的高亢嗓音,和着筷子击碗的节奏,为你唱出一曲曲缠绵委婉、酒味甘醇的酒曲。这些酒曲,有欢迎、有热情、有祝福、有赞美,更有酒桌上的劝酒和挑逗,歌词大都是演唱者根据眼前的事物、人物、场景,现编现唱,情景交融,趣味横生: 一朵莲花就地开,主人请我来告坐, 当朝世界满间坑呀,安在哪里哪里坐。(要座歌) 太阳出来一点红, 照见主家大酒瓶, 大烧烧酒不给喝,小烧喝得怪头疼。(要酒歌) 烧酒本是糜子水,先软胳膊后软腿, 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出不了酒的口。(敬酒歌) 一道道畦来一沟沟葱,咱二人来决分水岭 你喝烧酒我夹菜,好日子你我共开怀。(对酒歌) …… 听着这一曲曲沁人心扉、清醇甘美的酒曲,我就不信你不会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黄土高原的豪放和热情,黄土地上的美酒和歌声,一旦将你融入其中,顿时,你就会觉得激情四溢、豪气冲天!你一定会对这块炙热的土地流连忘返、不忍离去!一定会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 并以此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酒瓶搂在怀哎—— 人人啊都把那酒曲唱么咿呀噢哎, 揽羊的嗓子回牛的那个声啊噢哎, 一声啊要把那天惊开么咿呀噢哎! 对面山,对面崖,对面的好汉你过来! 你用碗,我用瓢,扳倒老牛喝死狗; 喝得黄风没了头, 喝得黄河水断流…… 作者 陕北老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