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梅岭 发表于 2013-2-1 16:44
梅嶺一直認為詞的文字也是可以跟做時代走的,用口語入詞,前人也有過嘗試,像李後主、容若的詞讀來就非常 ...
的确如梅岭老师所言,大凡能以俚语入词者,对语感的把握是极其到位的,这也是我不敢轻试的原因。我一直喜欢苏词与易安词,特别易安词中就大量运用了方言口语,但音韵上读来却是无比协顺,更使得达意风格千变万化,以平白凝练而达词学巅峰的这份修为与境界简直令人膜拜。另外我记得戴复古有一首洞仙歌,更是将这种灵动的俚语风格演绎到极致:
洞仙歌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
说着重阳怎虚过。
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
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
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
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