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芳紫陌 于 2012-12-2 00:07 编辑
搜来的资料:
马愉20岁中秀才,永乐十八年(1420),中山东乡试第3名举人,时年26岁。
第二年春天,准备到北京参加会试,途中得病,误期,返回。
永乐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会试,因守继母孝,又未赴试。期间,刻苦攻读,宣德二年(1427)参加会试,殿试,一举夺魁,中了状元。 明清543年间,山东共出了10名状元,马愉是其中之一。此科主考为杨溥,副主考为曾荣,马愉终生视二人为恩师。这年,马愉33岁。
此科乃为宣德皇帝登基后的首次开科,俗称龙飞榜。
历来科考,大多考试五经,即俗说的以五经取士。此次,宣德皇帝下诏说:“自古制科,以得人为盛,愿得忠孝士足矣。”故此科乃为制科取士(制科,古代朝廷设置的临时考试科目,始于汉代,沿至清末。
较重要的制科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有博学宏词科;有孝廉方正科;有经济特科;晚清还有翻译科,各朝代制科科目时有改动,制科录取者一般都从优授予官职)。
宣德皇帝出的制策是:“制曰:朕惟礼乐之道,原于天地,具于人心。所以治天下,国家之大器也。盖以和神人以辨上下,以厚俗化,皆由于斯。故圣帝明王。咸所重焉……爰及朕躬,获承鸿绪,永惟海宇之广,生齿之繁,化理之方,躬行为要。肆夙夜饬励,恭己思道,罔敢怠宁。诸生学古有年,究于治理。夫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而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此盛治之致也。爰始行之,其事何先?乐由中出,礼自外作,近世大儒又谓其本皆出于一。夫欲安上治民,移风易俗,不考其本可以施之,知礼乐之情能作,识礼乐之文能述,稽诸往古,畴其当之。昔者,圣人制作之盛极于虞周,况以伯夷后、夔、周公为之辅。仲尼定万世之制,何独取其韶冕欤。夫礼乐之效,致人心之感,则道德一而风俗同;致气和之应,则膏露降而醴泉出。器车马图凤凰麒麟之物毕至,亦理之所必臻欤。朕虚己图治,冀闻至理,其悉陈之,将亲览焉。”
马愉得题后,倾其所学,上下古今侃侃而谈,洋洋二千余言,一气呵成。
宣德皇帝览卷大喜,亲批为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
这是明代开科以来第18名状元,也是江北第一位制科考取状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