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幸福的孩子会成功 by 文龙鳞
查看: 2547|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幸福的孩子会成功 by 文龙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5 1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真正的自由是包含在有一定自制能力的前提条件下的。自制能力是引导孩子自行选择课题并予以解决的基础。
前言  孩子就像空盘子一样
某研究曾以韩国国内24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共1496名小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关于“幸福程度”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当中,回答“感到幸福”的孩子比率仅为23.9%。而回答“不觉得幸福也不觉得不幸”的占了38.9%,回答“感到有点不幸”的占了10%,回答“感到非常不幸”的则占了3.1%。这个数据让人十分难过——最该享受人生幸福时光的孩子们,竟然有半数以上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每个人都梦想拥有幸福的生活,每个人也同样拥有获得幸福的权利,在这点上孩子也不例外。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而是为了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拥有幸福的人生才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父母有义务让孩子生活得更加幸福。但看看之前的问卷调查结果,在韩国至少有一半的父母都忽略了自己真正的职责所在。
如果父母们听到别人说他们剥夺了孩子的幸福,那么他们多半会这样回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辛苦地学习,以后才会有幸福的人生!”
这种看法究竟有没有依据呢?我们不妨从父母自己的人生一窥究竟:我们从小就认为,为了将来的幸福,必须忍受现在的痛苦,大多数人都抱着这种念头生活了过来。“只要做完这个的话……”“再稍微忍耐一下的话……”我们自我勉励着,不断忍受着现实的痛苦,并且相信总有一天幸福会来到自己身边。然而最终真正与幸福相遇的人却少之又少,大部分心怀梦想的人都落得与现实妥协的下场,并想着:“人生就是这样的。”
之后,父母们就会将关注的视线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自己人生中的遗憾和梦想,也都希望孩子能够代为实现。父母们深信这样一来自己的孩子就能过上幸福的人生。这样的期待心理造就了以出人头地为最终指向的教育方式。父母们坚信着孩子获得成功便会幸福,强迫孩子埋头苦学,并对孩子的成绩变化极端敏感。
当然,为了未来的成功,我们确实必须战胜现在的困难。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不断努力的过程,将会使人变得更加成熟,也有利于培养人的自信心。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本身不能感受到一点点幸福的话,那么他们距离父母所期望的“成功”反倒变得越来越遥远了。
将孩子推向不幸深渊的父母们
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幸福学研究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迪纳曾发表了“17岁时幸福感受越明显的孩子,在40岁时获得的年薪也越多”的研究成果。另一位心理学家桑亚·柳博米尔斯基也说过:“感到幸福的人在自己的婚姻生活、友谊、收入,以及健康等多个领域,都过着比其他人更加成功的生活。”即,成功并不代表幸福,但感到幸福的人一定会拥有成功的人生。
那么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的呢?他们在“成功之后才会拥有幸福人生”的简单判断之下,不断将孩子推入只注重成绩的应试教育中。埃德·迪纳教授曾在采访中谈道:“韩国社会的物质中心主义观念太过根深蒂固,这就是人们幸福指数普遍较低的原因。”
这就说明了在韩国,社会上普遍认为“幸福=金钱+名誉”,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幸福=好成绩+高排名”。“好成绩→成功→幸福”的错误理念将孩子们推向了不幸的深渊,这便是当今父母们的现状。
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幸福
在日本有一种名叫锦鲤的鱼,它们的体态大小会随着周边的环境改变。若是在鱼缸内饲养,它们最多只能长到10厘米左右。在水族馆或是淡水湖中饲养的话,它们就能长到20至30厘米。而在大河里饲养的话,它们甚至能够长到1米以上。
我们的孩子也正如锦鲤一样。根据各自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有可能只能长成10厘米的小鱼,也有可能会成为身长1米以上的大鱼。而塑造孩子生长环境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父母。如果父母将孩子框死在追求分数的小小天地中,那么他们就会变成只知道竞争的成就至上主义者。父母若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幸福的生活,那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在自由的大河中快乐游动,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心中的目标,一面享受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带来的乐趣,一面慢慢实现梦想。
这里所提到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而是建立在具有自制力和行为规范的前提之上。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爱德华·德西教授曾这样说过:“只要孩子想要,就无条件给予的方式不是给他们自由,而是对他们的成长放任不管。真正的自由是包含在有一定自制能力的前提条件下的。自制能力是引导孩子自行选择课题并予以解决的基础。”
对于父母担忧“如果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会不会导致他们学习能力低下或是成绩下降”的问题,爱德华教授是这样回答的:“将自主权交到孩子手中,并不代表老师或父母就没有什么责任了。父母必须教会孩子自我决断的方法,发掘他们独特的天赋,并协助孩子选择适当的发展方向。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父母必须了解孩子幸福成长的五元素
当今的父母们应该尽快将教育的关注点从“成功”转向“幸福”。对于幸福的孩子来说,成功是会随之而来的附加财产。
在本书中,我将详细为大家分析,为何幸福的孩子就能获得成功。同时也会向大家说明,压力过大而感觉不到幸福的童年会导致孩子今后成长中的什么问题。


此外,书中还会介绍让孩子幸福成长的五元素,以及如何实践幸福教育的核心“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方法,并教会大家如何发掘孩子特殊的天赋。本书最后的实践项目,将会为那些下定决心要让孩子幸福成长的父母提供操作性极强的行动指南。
孩子就像是空空的盘子,在这个空盘子中究竟应该放入一些什么,必须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决定。这才是引导孩子走上真正幸福人生道路的捷径。
希望本书能促使父母们认真考虑“幸福成长”这个话题。让孩子更加幸福地成长,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但父母们依然要充满信心地坚持下去,努力使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并让这份幸福快乐的感受能够延续到很久以后的未来。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座小小的灯塔,指引那些为了孩子的幸福而努力着的父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1-5 15:35 |只看该作者
Part1 幸福的孩子会成功
人生中隐藏的“+/-”法则
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要直面无数选择的瞬间。在这些选择中,包括我要走上怎样的人生道路、必须选择怎样的职业、要和怎样的人结婚等重大选择,也有今天中午要吃些什么的小选择。
但做选择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一旦我选择了某种东西,我就必须放弃与其相反的事物。让我们用收入和支出来举个例子。人如果想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话,就需要房子、衣服、食物等必要的物品。为了解决衣食住行的生存问题,人就需要金钱。而为了获取金钱,我们就必须工作。
收入比支出多的人,他所拥有的财产可以用“+”来表示,而收入比支出少的情况下则可以用“-”来表示。“+”的数字越大就意味着这个人越富有。
此种“+∕-”法则与我们能够感到的幸福度也有关联。幸福是当生活的正面要素较多并战胜负面要素的时候才会获得的。当生活中的正面要素大于负面要素之时,人们就能体会到幸福感。但一个人的人生中不可能只发生好事。即,对每个人来说,在他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负面的事情。
幸福的人正是那些人生中的正面要素大于负面要素的人。然而这些要素是很难用数字来表达的。因为即便处于相同的状况之下,究竟是用积极的视角来看待还是用消极的视角来看待,都会让结果有所不同。
对于那些以积极的目光看待失败、把失败当做一种人生经历的人来说,失败并不是负面的要素,反而可以看做是生活中积极正面的要素。而对于那些被失败击倒的人来说,失败就只有负面的影响而已。
积极看待失败的人,在遭遇失败之时“正面要素+1,负面要素-1”;而消极看待失败的人遭遇失败之时“正面要素-1,负面要素+1”。这样一来在这两者之间,无论是正面要素还是负面要素都相差了2个单位。但这里的数字“2”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对前者来说他会感到更加幸福,对后者来说他会变得更加不幸。最初两者之间不过只有“2”的差距,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的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
然而人们并不会将这个“+∕-”法则用在让生活变得更加幸福之上,他们通常都为了获得成功而使用这个法则。我们为了获得成功放弃了太多的东西。你可能放弃了你的朋友,放弃了现在的快乐,也可能放弃了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甚至有些人可能放弃了他们的家人。在放弃一些东西的时候,不少人会这样安慰自己:“为了成功有很多东西是我不得不放弃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功。”
问题是当你为了成功而放弃了一些什么的时候,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也有可能被包含在其中。即,不少人都认为,为了获得成功必须放弃“现在的幸福”。这些人深信当下的幸福并不存在,幸福是在成功之后才会到来的。
你的孩子现在幸福吗?
前文中我曾经提到,成功并不是让人变得幸福的首要条件。此外也提到,现在越感到幸福的人获得成功人生的概率也越大。如果希望孩子们未来过上幸福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获得此时此刻的幸福。那么现在我们的孩子又处在怎样的状态之下呢?
早晨7点40分上学,下午6点放学。放学后直接去各种补习班和学院直到晚上9点回家。吃了晚饭之后一直学习到凌晨1至2点睡觉。这就是我们孩子的一天。除去吃午饭和吃晚饭的时间,每天他们学习的时间大约已经超过了14个小时。除去周末,每周总共有70个小时被花在了学习上,是公司职员每周上班总时间40个小时的1.8倍。
当然,这样艰苦的学习丝毫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到幸福。比尔·盖茨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经常熬夜,每周末都花上20至30个小时钻研计算机编程,他不也是这样艰苦地生活过来的吗?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孩子却没能感受到一点幸福。
幸福的保证将孩子们推入不幸的深渊
某研究曾以韩国国内24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共1496名小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幸福程度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当中,回答“感到很幸福”的孩子比率仅为23.9%,回答“感到比较幸福”的孩子比率为24.1%,回答“不觉得幸福也不觉得不幸”的孩子占了38.9%,回答“感到有点不幸”的孩子占10%,回答“感到非常不幸”的孩子则占了3.1%。在参加调查的孩子中,回答“感到幸福”的比率连一半都不到,仅为48%。此外,回答“感到不幸”的孩子,四年级学生占10.6%,五年级学生占12.8%,六年级学生占15.1%,可见随着学年的增高,孩子感到不幸的概率也在增大。
另外根据统计报道,2009年共有202名青少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仔细观察他们的自杀会发现,自杀原因占最大部分44%的是家庭不和,其次分别是忧郁症(13%)、成绩不佳(11%)、异性问题(6%)。当然这只是单纯的数据,但看了这些数据之后还有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是这样的。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统计厅发表的“2010年青少年统计”结果显示,15至19岁青少年中大约有10.4%的孩子在“去年一年中至少有一次想到过要自杀”的调查中选择了“是的”这个回答。其中有51%的学生在自杀原因一项内选择了“成绩不理想”或是“升学问题”。这就意味着韩国学生平均100人中有5人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想到了自杀。此外,在“学校生活中有没有受到压力”的问题中有68.8%的学生选择了“是的”。“是否在家中受到压力”的提问中也有44.7%的学生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也就是说,你在街上碰到的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正承受着极度厌恶回家的压力,每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孩子讨厌去学校,甚至每十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正想着干脆现在就去死算了。
不幸的青少年的人生将会被摧毁殆尽
在本应拥有绚烂的梦想和幸福生活的年纪,我们的孩子却感到不幸。让孩子们变得不幸的原因,正是我们教给他们的观念:现在的痛苦是为了未来付出的投资。成人们的成功指向价值观告诉孩子,为了获得成功必须放弃现在的快乐。即,强调以现在的快乐为代价,来追求未来那缥缈的幸福。
若是某些孩子们的青少年时代过得非常不幸,而他们又希望在长大后一定要变得幸福的话,那么一定的忍耐可能是必需的。但青少年时期的不幸经历有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也说不定。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大卫·克尔(David Kerr)教授研究组曾对青少年时期有过自杀冲动或受到过重大压力的人们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研究他们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会给他们成人之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以生活在犯罪率较高地区的153名男性资料为基础,研究发现多数在青少年时期曾试图自杀的人,现在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暴力倾向。反之,没有产生过自杀念头的男性中只有23%才对配偶使用暴力。大卫·克尔教授研究组认为“自我扩大的习惯将会成为攻击他人的倾向”。即,自杀是一种自我意识扩大的极致状态,而这种自我扩大的记忆在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将会表现为对他人的一种攻击倾向。
这个研究结果意味着青少年时代承受的压力和自杀冲动等心理问题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将会呈现出一种暴力倾向。即,青少年时期的不幸并不是短时间内存在的,而会造成之后大半生的不幸遭遇。


这并不代表着要无条件放任孩子自由行事,或是不督促他们学习。在孩子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必须告诉他们,为了未来着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忍耐力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但这个成长的过程不能带有过大的压力或者强迫成分,而是要从中获得快乐。
学习,不是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成长,是一个逐渐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若是能对这一点抱有清楚认识的话,就能将忍耐的痛苦转化为快乐。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向前努力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历练是不会让你感到不幸的。相反,你会觉得这个成长的过程充满乐趣。在这样的快乐中,不知不觉间你也就越来越接近那把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了。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孩子如今都生活在不幸的现实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变得不幸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5 15:36 |只看该作者
使孩子变得不幸的父母们的三大误区

那些认为自己不幸的孩子们,他们幸福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我们以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孩子为对象,提出了“当你们实现了什么的时候感到最幸福”的问题。“好的学习成绩”这个回答占了所有回答的40.3%,高居答案之首,而“一定要有很多钱”的回答占了24.6%的比例,排在第二位。而“为何学习成绩非常重要”的理由中,有70.9%的孩子回答“如果成绩不好的话就没有办法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了”。此外孩子们最想做的职业以法官、检察官、医生等专业性极强的职位为首,理由是“因为这些工作能赚到很多钱”。

小学四至六年级、还未进入中学的孩子们就已经有了“要做能赚很多钱的工作”的目标,甚至有了“成功≥幸福”这样歪曲的价值观。因为这些孩子们都从父母那里接受了成就指向型教育。从孩子们开始学习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不停地告诉他们获得好成绩才是获得成功的捷径,在孩子心中深深植下了只有成功人士才能获得幸福生活的“幸福”价值观。如果想让孩子真正了解幸福的极致,或是让孩子走上实现幸福人生的正确大道,那么就必须先矫正父母们的价值观念。

第一大误区:金钱是幸福的保障

在成人的眼中,经济上的宽裕是获得幸福最重要的条件,这一误解也被他们的孩子继承了下来。这就是父母们对于幸福观念抱有的首要误解。

经济能力和幸福之间并非没有关联。以人类行动理论荣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说过:“经济能力与幸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也同时表示,人对幸福的感知度并不会随着经济能力的提高而等比例地得到提升。

卡尼曼将家庭收入不同的群组进行比较,做了一项实验。结果显示:在超过一定的收入之后,收入再增加,个人能够感受到的幸福程度并没有什么差别。比方说家庭年收入在9万美元以上的群组中回答“感到非常幸福”的比例是43%,而家庭年收入在5至9万美元的群组中回答“感到非常幸福”的比例是42%,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过1%。另一方面,家庭年收入不足2万美元的群组中回答“感到非常幸福”的比例是20%,相当于高收入群组的一半。即,经济能力和幸福在某个水准之下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在超越一定的界限之后经济能力对于幸福度的影响力就不怎么大了。

对此,英国华威大学的安德鲁·奥斯瓦德(Andrew Oswald)教授说道:“大多数人在脑海中夸大了几千美元放在自己手中的幸福感。这种幸福的感受其实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还要平淡无奇。如果想要获得幸福的生活,与其将时间荒废在获得更高的月薪或是赚更多的钱上,不如把时间投资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上更为明智。”


实际上相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来说,如今的英国人积累了高于那时几倍的财富。但1957年时有52%的英国人“感到非常幸福”,2005年只有36%的英国人做出了同样的回答。此外,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比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增加了整整10倍的忧郁症患者,患上忧郁症的平均年龄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29.5岁大幅下降到了今日的14.5岁。

通过以上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得知,虽然经济能力是获得幸福的条件之一,但并不是能决定你是否幸福的全部因素。但大部分的父母都认为只有赚许多钱变幸福的可能性才会提高,并将自己的这种主观判断教给了孩子们,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幸福”概念。抱有“钱>幸福”观念生活的孩子们将“金钱”而不是“幸福”定为自己人生的目标。如果你希望将真正的幸福送给孩子作为人生的礼物,那么就一定要教会他们人生的目标并不是“金钱”而是“幸福”。经济能力不过是实现幸福人生的手段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5 15:37 |只看该作者
第二大误区:成功是幸福之母

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高中为止的漫长时间内,都对如何提高成绩做出了巨大的投入。在这段岁月中孩子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衡量成功的尺度就是他们是否能进入一流的大学,正如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那样,在进入名牌大学的一瞬间孩子们都会沉醉于短暂的幸福之中:“啊,我终于实现目标了。现在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然而这种幸福感并不能持续很久。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下生存下来,他们费尽心思埋头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外语能力也是必需条件之一,于是除了专业学习之外,时间几乎都被用在外语学习上了。如此夜以继日埋头苦学的结果,是他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进入了人人为之羡慕的企业并获得了安定的职位,此时他们又会沉醉于瞬间的幸福之中:“啊,终于获得了这人人羡慕的安定职位了,现在我终于能一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面生活了。”

但这样的幸福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每天除了8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外还必须加夜班,周末也得在家一直工作。虽然你可能想去旅行,也想要做些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想做的事情,但因为你害怕被其他人所超越,于是就变成了为了获取更高职位而不顾一切的工作狂人。在这种状态下,你结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间你已经人到中年。尽管你仍然精力旺盛,但在后辈们后浪推前浪的状态下,你将处在实质上被辞退的危机之下,而之前你已经将自己的所有尽数投入在工作之上,你曾不管不问的家庭裂痕如今也无从修复。在失去一切的当口你或许会忍不住大喊:

“我的人生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呢?”

对于你的问题,人们会这样回答:

“大家都是这么生活的!”

这样的人生便是现在的父母们磨破嘴皮在孩子们耳边阐述的幸福生活的实质。父母对孩子们反复阐述的“幸福生活”的现状,不过是一种成就主义者的人生罢了。

2010年初,有一则关于某知名集团副社长自杀的报道。毕业于名牌大学并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他,在企业中一路荣升至副社长的位置。换句话说,这正是大多数父母期望的“成功人生”的典型代表,而他为何会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呢?

尽管我们无从得知其中的真正缘由,但可以推测到部分原因是来自业务上的巨大压力。因为从未经历过失败,尽管他拥有的财富、名誉和地位可以使他排入韩国前10%的优势人群中,但他却感受不到一点幸福。

人们生活在一种成就指向主义的状态之下,是因为他们坚信当目标达成之时他们一定会获得幸福。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当你实现一个目标的同时又会产生另一个目标,你又不得不放弃现在的生活,为抵达未来的某个地点而气喘吁吁地奔跑。就像当你翻越一座小小山坡之后另一座大山又会出现在你的视线之中一样。

“如果想要获得社会认同的成功,就必须要这样做。”

“那么,既然现在已经实现了一个目标,为了获得更好的成果我必须更加努力才行。”

这种强迫自己放弃当下幸福的做法,渐渐让我们的孩子站在与幸福完全相反的位置,成为盲目的成就主义者。简而言之,如果只强调成就至上主义,那么孩子是不会感受到幸福的。

第三大误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现在我们要谈论的,是有关幸福的普遍误解中最后一种例子。最后的误解就是,为了未来的幸福必须放弃现在的快乐。父母们对着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孩子们说:“幸福并不存在于当下而是存在于未来,只有忍耐现在的痛苦,未来你们才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此外他们还告诉孩子们,现在的快乐是未来幸福的绊脚石,是不被需要的,强调必须牺牲现在的快乐。那么当下的快乐究竟是否会给未来的幸福带来负面的影响呢?

孩子们从进入幼儿园或是小学之前就已经开始接受教育。即便是躺在摇篮里的婴儿也要通过父母的表情和气味感受不安或安定。孩子们从开始蹒跚起步的时候起就要不断接触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从能够说话开始就要学习表达自身情绪的方法,也要从父母那里学习各种各样的词汇和语句。这所有的行动都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教育。孩子从出生的那一瞬间开始就逐步接触这个广阔的大世界,不断吸收全新的事物。

此时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全新的世界充满了令他们感到惊奇的东西。躺着观察的世界和坐着观察的世界完全不同,而坐着观察的世界又与站着或是走着观察的世界完全不同。孩子们开始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展现出了非凡的好奇心,他们因为对位于高处的事物感到好奇而站起来,为了更快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开始行走。这段时期内孩子们的学习是由好奇心和快乐组成的。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展现出的好奇心,满足这种好奇心就会带来快乐。这段时期孩子在学习上速度惊人的原因正是他们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种充满好奇心和快乐的教育,从孩子进入幼儿园或是学校时开始发生了改变。孩子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了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好成绩的观念,并学到了好成绩是未来幸福生活的保证。此时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了。从那一瞬间开始,学习并不意味着快乐,而是为了获得“成功”而不得不履行的义务。终于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快乐”这个词慢慢地消失了。

那么失去当下的幸福仅仅追求成功的孩子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2010年5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法律专业研究院中的某个学生以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他于2006年考入首尔国立大学法学系,2010年2月毕业之后获得了直接进入法学院的资格,足见他拥有多么出众的实力。但他却通过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悲剧并不仅仅在这一个学生的身上发生。

2008年3月首尔国立大学的大学生活文化院开通了以首尔国立大学学生为对象的24小时咨询热线“SNUu CALL”。咨询热线开通以后一年内就接到了3000多通电话。那么在足可代表所有父母的梦想,也被称为成功捷径的首尔国立大学内,学生们为何会感到如此困扰呢?

根据大学生活文化院提供的报告可以看出,首尔国立大学学生们的困扰主要有未来出路、适应学校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

但其实如何适应社会,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遇到这样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却认为自己的人生根基被动摇,甚至选择自杀结束生命的精英学生们,让他们无法战胜困难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精神层面的内在力量。将“进入首尔国立大学”当做目标的孩子们在进入大学的那瞬间,会忽然觉得人生失去了方向。而确信自己的人生意义为何的人,通常在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出较为积极的判断和选择。

能够战胜痛苦和难关的力量来自明了人生的意义。明确了解自我存在的意义,明确生活下去的目标和意义,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生活的人,才能以快乐的态度忍受痛苦与磨难。


父母们对于幸福的误解将自己的孩子推入了不幸的深渊。只要有很多钱便能获得幸福的误解和必须获得成功才能变得幸福的误解,正在剥夺孩子们当下的快乐与现在的幸福。然而父母们浑然不知,他们抱有的误解不仅会让孩子们失去现在的幸福,也有可能让他们失去未来的幸福。

只有不断体味到当下的快乐,孩子们才能领悟到真正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是什么,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感到最幸福,为了保持那种幸福的感觉必须做些什么。对于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不断冲刺的孩子们来说,在这过程中他们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危机都不是痛苦的来源。而在这个拼搏的过程中,成功会自然而然来到他们的面前。为了能够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更好,孩子便会倾其所有,这样一来他们不可能获得不了成功。只有拥有幸福的生活才能够实现成功的目标。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5 15:39 |只看该作者
Part2 让孩子幸福成长的五元素

第一元素:幸福成长的前提态度——积极

今天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孩子,未来也将会是幸福的在谈论积极态度之前,首先需要稍稍了解一下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98年提出。那之前的心理学研究不关心“人类需要什么”,而是把研究焦点放在“为何人类会患上心理疾病”上。对此表示疑问的塞利格曼提出“从长处而不是短处入手,从最好的而非从最差的开始着手设计,不仅要关注如何治愈患上心理疾病的人,也要研究如何让健康人群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的方法”。这种意见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发源。

以此为基础,积极心理学从此前心理学所停留的“为何人类会患上心理疾病”的牢笼中摆脱出来,开始转向研究“怎样做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怎样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人生”“怎样才能变得幸福起来”等问题。

积极心理学主要探讨快乐与幸福的话题。此外,也研究热情、好奇心、人际关系、每个人的积极特质,以及性格外的价值、兴趣、才华、能力等项目,甚至连婚姻、家族、教育、宗教等问题也加以研究。换句话说,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幸福生活”的学问。

积极心理学家们正确地把握让人们变得幸福的原因,并以使这种原因与生活接轨为目的进行研究。他们发表了以下研究结果,即:积极的心态能促使人更接近幸福,越积极的人走上成功人生道路的概率也就越大。

人们最近对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态有所关注的理由就在于此。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的生活。为了能够幸福地生活,人们学习、寻找工作、组成家庭,为了实现目标不断努力。在积极心理学中所有人的基本要求是“幸福”,即致力于告知人们幸福生活的方法。

但人们所熟知的积极态度常有被歪曲的成分。积极心理学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样,是一门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充裕幸福而研究人类生活中积极要素的学问。并且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积极态度”是引导幸福生活的基础,但人们通常会简单地认为积极态度是为了获得成功的一种手段。

于是数十年来,为人们所熟悉的“包括自我开发在内的成功指向性书籍”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书籍大多写着“成功人士的习惯就是有积极的心态”“如果你想要成功的话就要成为积极的人”这样富有支配性的内容。其实这些话从某些层面来说是正确的。拥有积极心态的人获得成功的概率确实要比消极心态的人更高。

但积极心理学中所阐述的理论与“成功学”或是“为了获得成功而进行的自我开发”并不完全相同。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社会性成功并不一定会跟随积极的心态而来。积极的态度是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而不仅仅是获得成功的手段,这才是正确的想法。

积极态度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积极态度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积极态度随着主观性价值观的不同有所不同。即便身处相同的状况下,只要看待的观点不同,那么生活的形态自然也会变得不同。谢利·泰勒通过对乳房癌患者进行的实验让我们得知,在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的心态可以提供给人克服困境的力量。

《五体不满足》的作者乙武洋匡是一个没有双手和双脚的残障人士。尽管他没有手脚,但他仍然会游泳、打棒球,比正常人过着更有活力而充实的生活。因为没有手脚,他将叉子当做杠杆使用来吃饭,在肩膀和脸颊当中夹住铅笔写字。尽管他的日常生活有许多困难,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境遇而感到悲观绝望。他之所以能够过着如此积极健康的生活,正是因为他认为“我生来而存在的障碍只不过是存在于身体方面而已”。这样的信念转化成了他克服困难的力量,也成为他过着比正常人更加幸福的生活的理由。

积极态度引导人走上幸福生活的事例并不仅发生在极为特别的人物身上。韩国国立电视台的某个节目中曾经向观众介绍过一些积极态度会对生活带来怎样影响的事例:这个节目向观众们展示了一些曾经想要放弃生活的人在拥有了积极的态度之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节目中介绍的Y小姐从出生开始就患有看不到前方的视觉障碍。她的人生中曾经只有绝望,然而她想到“我的人生不能就这样虚度而过”,于是她在自己的人生中加入了“积极”这个单词。此后她的生活发生了180°的大转变。自怨自艾的一面已经消失,如今的她正以一名弗拉明戈舞者的身份开始了第二次全新的人生。

还有年轻时因患上伯格氏病被截去一条腿的P先生,在克服自身的残障之后,正作为一名业余志愿者做着奉献活动,甚至还三次完成了马拉松全程,过着丰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


让他能够克服自身障碍获得灿烂人生的动力正是来自他的家人,他在采访中是这样说的:“在身体有了障碍之后,我就觉得自己是个落后于他人的人,脑子里充满了消极的念头。但因为有一直在我身边为我加油、守护着我的家人们,我才能重新拥有力量。从此我摆脱了消极想法的束缚,对生活抱持积极的态度,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

其实我们并不能断言说乙武洋匡或是Y小姐、P先生在经济或社会方面获得了成功。若是他们是个没有身体障碍的正常人的话,说不定他们现在也无法体会到幸福的感觉。但如今他们确实过着幸福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幸福生活的源泉,便是积极的态度。

幸福的生活并不是由现在你所处的环境或是自身能力而决定的。在你产生“我能够变得幸福”“我很幸福”这样积极态度的瞬间,你就会发现此前从未发现的幸福要素,以这些幸福要素为基础将会引来更大的幸福。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5 15:40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积极态度的特殊称赞法

1.不要忽视对一些具体小行动的称赞

称赞是能够让孩子产生主动积极行为的一种媒介,但无条件的称赞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培养孩子养成积极态度的称赞和普通的称赞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称赞必须从小事开始。在反复进行小小的称赞后,孩子的大脑中就会像习惯一样开始形成积极的态度。当孩子能够遵守约定,或是有了一些平凡的成就,抑或是孩子认真完成了父母交待的课题时,不要忘记对他们说出鼓励的话。积极的态度就是在这些小小的鼓励与称赞的基础上慢慢成长起来的。

第二,称赞要尽可能具体一些。用“很乖,很漂亮”这样抽象的话语称赞孩子的时候,孩子不明白父母究竟对他们的什么行动有所期待,也无法养成积极的习惯和思考方式。因为他们无法正确理解自己获得称赞的理由,反而有可能陷入混乱的状态中。

第三,比起最终结果,要把实现结果前的努力过程看得更重要。换句话来说,称赞成果不如称赞行为本身。孩子并不是完美的,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和自己的意志无关的不怎么理想的结果。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希望去尝试的意愿。

第四,称赞必须保持一贯性。如果在做某种举动的时候受到称赞的话,孩子会再次做出这种举动。但今天获得称赞的举动在明天没有获得称赞的话,孩子就会立刻丧失意志。称赞和批评都要保持一贯明确的标准并予以施行,这样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

第五,尽可能不要说不切实际的虚伪称赞。如果孩子的行为是切实又优秀的,可父母却说出了虚伪称赞的话,孩子反而会认为自己并没有做得很好。重要的是心中要有脚踏实地的想法,并付诸实际行动。

2. 找出孩子擅长做的事情

对于人类来说,事情被分成以下的几种类型:

既能做到又想做的事

虽然能做到但不想做的事

虽然不想做也必须要做到的事

既做不到又不想做的事

以这种分类体系来说,在四个类型内最能让孩子积极去做的当然就是第一种 “自己既能做到又想做的事情”了。孩子在做自己力所能及且想要做的事情时,就会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积极投入努力。

“虽然能做到但不想做的事情”和“虽然不想做但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两者有很大可能会让孩子丧失做事的意义和快乐。如果缺乏意义和快乐的话,当然孩子也就不会投入了。若是“既做不到又不想做的事情”,就必须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究竟是不是真的做不到这件事情。只是在这种时候,父母必须弃自己的欲望与期待,才能正确把握情况。

如果想要培养孩子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正确把握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和孩子想要做的事情就非常重要。父母要帮助孩子去做那些他们能够做到也想要做的事情。这样一来孩子便能树立一个长期的目标,同时能够感受到当下的快乐。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让孩子去做想做的事情。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有时候就是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在孩子不得不去做自己讨厌的事情的情况下,可以在稍后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培养孩子养成“延迟满足能力”的磨炼。

3.赋予孩子决定目标的权利

每个人都会挑战自己树立的目标,在实现目标时所获得的成就感能够带给人幸福的感受。如果这样的挑战和成就感能反复出现的话,挑战的过程也会充满乐趣。

孩子也是一样的。父母如果假借为了孩子好的名义逼迫孩子去做一些事的话,孩子反而会被剥夺感受幸福的机会。


塞缪尔• 斯迈尔斯在1858年曾对教育阐述过如下的观点:“我们必须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人生的幸福并不是通过别人的帮助实现的,而是要凭借自身的意志与努力才能实现的。毫不费力地实现各种欲望,或是没有任何希望和挑战的人生,我想没有比这更可怕的诅咒了。”

这句话说明了当孩子没有自立之心的时候就会变得不幸。不付诸努力便获得的丰收并不是真正的丰收。缺乏磨炼的成就也并非真正的成就。

每个人都有决定目标和向着目标不断挑战的权利。挑战和目标意识是孩子固有的权利。当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这种权利,那么孩子就会成长为没有自立之心的人,并会过着没有成就与丰收的不幸人生。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5 15:41 |只看该作者
Tip:如果你希望将积极的思考方式送给孩子当礼物的话……

积极的思考方式不会在短时间内养成。此外童年时代的生活习惯在长大成人之后也经常会出现。所以从小时候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建立起积极的思考方式,这是父母需要努力的重点。

【父母担任的角色】

1.多看孩子的长处

积极的思考方式并不是从孩子的短处开始,而是从看到孩子的长处出发的。父母开始看到孩子的长处时孩子自己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这就成为积极态度的基础。

2.称赞孩子

找出孩子的长处并加以称赞的话,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得到进一步成长。

3.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

以前我们会教孩子“摇头晃脑”和“握拳松开”的游戏。但现在有研究结果表示“摇头晃脑”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从那之后家长们就不再教孩子摇头晃脑了。原因是摇头中包含有否定消极的情绪。这种主张并非只在学说中出现,这种学说的可信性表现为根据父母使用的语言就能够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倾向。如果父母使用消极负面的语言,那么在孩子身上就会出现消极的倾向,反之当使用积极语言之时便会出现积极倾向。

【对于孩子来说所必需的】

1.每天想一件快乐的事情

积极的开端就是快乐。人类的大脑当想到快乐事情的时候就会分泌内啡肽。内啡肽这种荷尔蒙将会让快乐的感觉进一步递增,而快乐感又会促使积极行动的持续进行。

2.让孩子懂得称赞自己

当孩子知道如何称赞自己的时候,就代表他们已经发掘了自己的长处所在。明白自己长处何在的孩子就会产生自信心,而自信心也会引导孩子产生积极的态度。父母的称赞加上孩子对自己的称赞将会强化这种积极的倾向。

3.鼓励孩子多使用积极的语言

不仅是父母自己,也要注意引导孩子尽可能多使用积极的语言。比方说当父母和孩子对话时,比起“不”或是“讨厌”这样的消极词语,应尽可能让他们能做出“好的”“我明白了”“是”这些积极而肯定的回答。

【积极性核查要点】


1.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具有强迫性的话语呢?

(例:你怎么还不快去做作业!)

2.当指出孩子短处的时候,你有没有无故责备他?

(例:像你这么固执不听话的孩子我头一次看到。)

3.你有没有说过会让孩子感到受伤的话?

(例:你长大以后能干什么?你究竟是像谁啊才会这副德性?)

4.你有没有称赞过孩子呢?

(例:并不是“你真乖”“你做得很好”这样抽象的称赞,而是“你能够完成某某实在是太好了”“在妈妈提醒你之前就已经整理好房间了啊,你真乖呢”这样具体的称赞)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5 15:41 |只看该作者
第二元素:为幸福生活设定目标——投入

为了幸福,孩子必须体验什么是真正的投入

投入会出现在学习、工作、玩耍、兴趣等人类行为涉及的所有领域。孩子拿着玩具玩耍也是投入,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也是投入,家庭主妇为了全家人做饭,还有上班族忙碌于业务中的时候都能够被看做是投入的经历。

而投入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有人会投入于私生活,有人为爱好而投入,也有人投入于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投入于不同的事情中,投入的价值也因此有所不同。

虽然玩电脑游戏或看电视也算是一种投入的类型,但在这样的经历中并无特别的挑战,也无法鼓舞人的情绪。因为这些行为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奇凯岑特米哈伊将这种投入称为“低质量投入”或是“假性投入”。虽然这些行为从表面上看起来很像是一种投入,但不会有任何的长远发展或是附加值,只是一种单纯追求快乐的行为。即,人们在陷入假性投入中的状态与享乐主义者的幸福状态是类似的。享乐主义者所认为的幸福与真正的幸福相差甚远,假性投入也能让人感受到瞬间的快乐,但随后幸福的感受并不会随之而来。

幸福会在“真正的投入”之后到来,真正的投入是一种向自己的梦想与目标不断靠近的“自我实现型投入”。这种自我实现型投入是一种能够决定生活质量与幸福质量的投入。看电视或是独自玩耍这种无意识的投入缺乏明确的目标,虽然在行为中可能有某一瞬间是处于投入状态中的,但一旦脱离这种状态后感受到的不是快乐,留下的只是空虚与无力感。相反,自我实现型投入在投入的过程中或许会伴随有痛苦艰难的情况(事实上这种痛苦并不会在投入之后带来任何感情上的变化),但此后便会带来快乐与自我的发展。

人们都知道投入之后的快乐,也知道真正投入意义的所在便是获得之后的幸福。那么作为一个有过真正投入经历且享受过幸福的人,为什么不愿意每次都为了获得真正的投入经验而付出努力呢?学者们声称,孩子童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投入各种事情的程度,决定了他们今后所能经历的真正投入状态的程度。

真正的投入必须伴随挑战与努力,因此比假性投入来得困难。正因为知道有这样的困难存在,才会很容易就陷入假性投入的境地。如果从小时候开始就经历过真正的投入状态,那么以此为基础,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会追求真正的投入状态。若是在小时候没能经历过真正的投入,那么孩子就会因为惧怕实现真正投入之前不断靠近的困难和需要付出的努力,容易被假性投入所吸引。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假性投入只能提供瞬间的快感,而真正的投入会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使人爆发出潜在的能力,创造出未曾想到过的美好成果,以此为契机,人就能发掘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自己真正能做好的是什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我就得到了成长。其实奇凯岑特米哈伊通过研究也发现,有较多真正投入经验的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后,多数也能获得良好的成就。“真正的投入”是促使孩子积极成长的重要因素。

投入并不仅仅指集中在某件事情上的“集中力”。同时也代表了那个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能力的瞬间,以及通过这种过程后获得的快乐。以这种快乐为基础,追求未来幸福的幸福主义者也缺少不了投入带来的力量。

从小时候开始有过在小事上体验真正投入状态的孩子,会逐渐寻找更有意义的真正投入。在被只追求瞬间快感的假性投入吸引之前,我们必须帮助孩子通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积累起真正投入的经验。

孩子无法投入学习的真正原因

如果你和自己喜欢的人有约会的话,这一天直到下班为止的时间里你都会感到非常无聊。你可能会不断注意时钟,觉得1分钟比1小时显得更加漫长。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当好事即将到来,之前的时间似乎就过得特别慢。

并不只是成人会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去幼儿园还是去上学,都有一些无论怎么叫都不愿意起床,啜泣着说再睡一会儿就好的孩子。但就是这样的孩子都会在春游秋游那天早早起床,开始确认天气做好游玩的准备。

每个人都更容易投入自己所喜好的事情中。比起在公司上班,和好朋友们在一起的感觉更好,因此就无法投入工作;而讨厌去幼儿园或是去上学的孩子只要有了游玩的“快乐”便会比平时更早起床。

奇凯岑特米哈伊在论文《工作与闲暇活动中获得最适当的经验》中表示,比起工作,人们更喜爱休闲活动。此外他还说:“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玩耍时都能经历投入,这种投入需要一种自发性的行为才会产生。”比方说学校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为了能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而设置的,但大多数的学生都无法投入到学校的学习中。理由是学校的学习带有强制性的特性。

即,无法集中精神处理业务的事情而期待下班,是因为和朋友的约会是自发行为,而阻止自我意愿的公司生活又有着在下午6点之前不能下班的强制性。对于孩子来说,平时按时上学带有强制性,但去秋游春游的活动比起强制性来说有更多自己愿意去做的自发性倾向,因此才会让孩子更容易投入其中。

根据奇凯岑特米哈伊的研究结果,孩子从12岁开始就可以区分工作与玩耍,此时他们会意识到学习或做作业并不是玩耍。在工作中的强制性比起自发性来说,其倾向更加强烈。虽然讨厌却不得不做的强制性特点,让孩子们无法投入到学习中。

实际上对学校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们无论是对上课、考试还是作业等都无法投入。上课、考试或作业与其说是觉得有困难,不如说这一切都是强制性才让人无法集中。投入程度越低越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成绩。

黄隆文教授曾将投入分为主动投入与被动投入。主动投入指的是沉浸在快乐中的投入,被动投入指的是在身处某种状况之时为了解决问题而不得不投入的情况。

主动投入的代表实例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每天每小时都无法从脑海中将那个人抹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人的脸孔,甚至无法去做别的事情。爱情正是他人所无法强制的100%自发投入的一种状态。

被动投入的代表实例可以说是实业家。实业家即便拥有大量的财富,在陷入危机的时候为了能让公司继续存活下去,必须投入寻找各种拯救公司的方法中。这不是自发性的投入,而是因为必须要挽救公司的压力所带来的投入。

黄隆文教授表示即便是被动投入也会创造成果。为了拯救公司每天每夜为之烦恼,都是为了在最后的期限到来之前想出挽救公司的方法。

但被动投入在人没有处在危机状况下的时候不会反复发生。在被动投入的情况下,会产生压力和痛苦,所以在非危机状况下人就会自动回避这种投入。即,被动投入不仅没有持续性,反而会出现一种让人抗拒投入的状态。


在学校成绩不怎么理想的孩子面对考试也会复习,但这样的学习是一种伴随巨大压力而来的被动投入。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投入学习,结果这并不是一种自发性的主动投入。这种投入在考试结束之后(和考试结果无关)不会持续下去。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代表了一种压力,所以无法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更大的问题并不在于成绩的上升或是下降,而是“学习→压力→被动投入”这种恶性循环会让孩子逐渐拒绝进入投入状态。被动投入越多在投入时获得的压力也就越大。这样一来,孩子会回避“真正的投入”转而追求“假性投入”。如果说你也觉得比起孩子的幸福生活,学校的成绩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的话,就必须持续提供机会让孩子能进入主动投入的状态。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5 15:45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让孩子找到自我,并成就最好的自己

如果能进入投入状态,那么孩子就能发挥出超越自己能力的水平。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无法投入到学习中。理由便是孩子多数对学习抱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奇凯岑特米哈伊提出,想要进入投入状态中,就需要三个阶段的因素:首先,目标和目的意识必须十分明确。其次,工作或是课题的难易度必须适当。最后,要迅速对结果给予回馈。

目标必须明确的理由是,能够毫不动摇地专注于课题上。如果对于“我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课题”没有明确想法的话,那么也就没有理由投入其中了。

课题难易度必须适中的理由是,当有了目标和目的意识之后,如果课题太过困难那么也就无法让人集中了。相反课题太过简单也会让人产生惰性。

最后,必须要对结果给予迅速回馈的理由,要与投入状态下的满足程度有着紧密的关联。在经历投入之后感到的快乐也就是一种回馈。以这种快乐体验为基础才可能进入下一次投入状态,所以回馈必须是迅速及时的。此外,通过投入经验人们就会向着自己树立的目标更近一步,这样的经历累积起来将会让人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同时收获快乐与未来的幸福。

接下来让我们将这个理论运用在孩子们的身上。

第一,当给孩子留课题的时候要让孩子建立“为什么必须做这个课题”的目的意识,这样孩子才能自主地树立目标。只有孩子自己选定目标的时候,才能自然地产生目的意识。

第二,课题的难易程度必须符合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能力若是还没有达到足够程度,而父母又对结果抱有过高期待的话,孩子就会对课题产生恐惧之心了。所以必须留给孩子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课题,当孩子确立目标的时候也要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水准的目标,这点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对于投入的回馈。投入本身当然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的回报,但如果在这回报上加入父母给孩子的回馈会更加理想。这里指的回馈并不是物质层面上的,而是指投入的行动、目的意识、对于努力的称赞等感情上的回报。重要的是,不能根据结果的好坏来进行称赞或是给予回馈。重要的不是投入的结果而是投入本身。但如果父母对于结果的态度不够明确,那么孩子就不会对投入后的快乐予以注意,而是会把精力放在投入行为的结果成败上。

虽然投入状态本身是一种积极的要素,但这并不代表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无条件投入其中。当课题的难度超越自身能力之时,人们就会产生可能无法解决课题的不安与担忧,严重的话还会转为不关心甚至放弃。反之,当课题难度低于自身能力的时候,也可能会感到乏味或出现疲态。课题太难或太简单所带来的不安或疲态等情感会干涉和妨碍投入的状态。只有当课题的难易程度与本人的能力相符合时才有可能产生投入。因此孩子在投入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孩子的能力,然后再选择与其能力相符合的课题。

为了让孩子变得投入,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奇凯岑特米哈伊主张“经历投入的频度各人各有不同,在青少年时期较多经历投入状态的学生在创造性等领域会获得相对良好的成就”。此外拉桑德(Rathunde)提出“投入的经历要在家庭中慢慢培养起来,尤其是在进行难度较高的活动或是活动得到支持的时候就会形成复合性的性格,这种倾向在家庭中经常出现”。惠伦(Whalen)则说“要尽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发掘他们的才能,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加投入”。

心理学家们对于投入的见解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家庭教育或是小学时期的教育能对孩子们投入的经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进入幼儿园或学校之前进行的家庭教育,将会决定孩子是否有可能成长为具有丰富投入经历的人。此外根据父母价值观的不同,孩子们投入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父母是成绩至上主义者,那么孩子们的投入程度自然会降低。成绩至上的父母们会把焦点集中在结果而不是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去关注孩子的能力和课题之间的关系了。成绩至上的父母培育的孩子总是担忧课题的艰难,并对成绩好坏一事充满不安情绪。这样的不安情绪就会成为妨碍投入的要素。


以让孩子们随心所欲为借口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毫不关心,这样一来也会产生问题。这种父母对于教育没有兴趣也懒得教导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并不是给孩子自由,而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这样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仅在生活习惯上相对懒惰,也缺乏明确目的意识。没有目的意识的孩子,投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果希望孩子们能够过上幸福成功的生活,那么就必须教导他们懂得投入带来的快乐。想要让孩子感受到投入的快乐,那么就必须切实地进行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人生道路上自己树立目标,并加以实践。孩子们能在自己沉醉的领域发掘出生活的意义,为了达到目标而集中自己所有的精力,即进入了快乐投入的状态。在那一瞬间,孩子就会成长为同时为了获得现在的快乐与将来的幸福而努力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5 15:46 |只看该作者
Tip:使孩子体会投入所带来的巨大乐趣

1.尽可能让孩子决定自己想要做的事

父母绝对不能强迫孩子,必须要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强迫孩子的那瞬间,孩子就会因为不安而无法投入。

2.让孩子自己树立目标

引导孩子主动树立自己的目标和每日进步计划。父母不要干涉孩子的决定,只要检查必要的项目就可以了。没有目的意识就不可能投入。此外,目标意识不是属于他人的,只有在自己亲自树立的时候才会成为真正的目标。

3.对孩子提出符合他们目前能力水平与状况的课题

即便是同龄的孩子,能力也有所不同,必须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提出课题。如果对孩子提出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的困难问题,孩子就会产生不安甚至放弃课题;如果对孩子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又容易让他们感到厌烦。如果想要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课题,父母就必须始终客观地判断孩子们的能力水准。

4.要让孩子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人们实现目标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最大的成就感,这与目标的大小没有关系,不管是多么小的目标在实现的时候必然会伴随着成就感。孩子如果自己树立了目标,在实现目标的时候就会感到喜悦。当这样的快乐积累起来,就能使孩子表现出自信感。

5.要让孩子变得更加积极

具有消极倾向的孩子很难进入投入状态。如果惧怕失败始终不安的话,那么这些消极要素就会削弱挑战意识。想要孩子能够投入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让孩子能够投入的方法】



1.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决定未来的目标和想做的事情

为了实现自己设立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进入真正的投入状态。此时父母应该扮演从旁协助的角色为他们提出建议,审查孩子的目标是否妥当并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称赞孩子努力的部分而不是做事的结果


如果只对事情的结果表示称赞,那么就可能让孩子变成成就至上主义者。重要的不是投入的结果,而是为了实现目标发挥最佳水平不断努力的过程。

3.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行动

要对孩子们自主地行动表示出肯定的反应。如果父母有肯定的反应,对于孩子来说就能感到快乐并获得良好的成果。

4.通过孩子想要的方式,耐心地等待他们获得成果

孩子目前正处在成长的阶段。如果他们无法通过投入获得明确的成果,那么可能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成果。此时如果父母太过急躁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态,容易造成孩子太急于求成而无法投入。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5 15:46 |只看该作者
第三元素:幸福的实践法则之一——忍耐

足以左右孩子10年后状态的决定性秘密

196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教授以一些年龄在4岁左右的儿童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将孩子们带到一个放有棉花糖的房间内之后独自离开,在那之前他告诉孩子们必须等他回来之后才能吃棉花糖,能遵守这项规定的孩子将会再额外多获得一袋棉花糖作为奖励。参加实验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一都没能忍住诱惑很快就把棉花糖给吃了,而剩下的一些孩子却能始终忍住棉花糖的诱惑等到了最后。于是他们得到了一袋棉花糖作为奖励。

这个实验此后对参与对象进行了持续观察,并调查了15年后这些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当年没能忍住诱惑很快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变成容易发火也容易与人争执的、缺乏忍耐力、学习成绩也不理想的人。

相反,当年忍住了棉花糖诱惑的孩子们比起前者来说不太容易发火,过着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成绩多数也不错。此外,“延迟满足能力”较强的孩子们在SAT能力测试u中获得的成绩也超越了缺乏这种能力的孩子。究竟是马上就吃棉花糖,还是稍微忍耐一下之后获取更多的棉花糖,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便能知道延迟满足能力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

“延迟满足能力”出众的孩子们性格较好的事实,我们通过棉花糖实验就能了解。以中学二年级的学生为对象进行的实验中,给了每个人1美元做零用钱,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够1周都不花这1美元的话,就会再给他们1美元作为奖励。在一周之后实验结果发现,忍住没有花1美元的学生要比马上花了1美元的学生成绩更好一些。

目前正就职于美国普吉特海湾大学心理学系的凯罗琳·华兹(CarolynWise)教授也参与了1968年的棉花糖实验,当时她就是获得了棉花糖奖励的孩子之一。她在中学和高中均以出色的成绩毕业,之后考入了斯坦福大学,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她对于自己一步步靠近目标的过程是这样说的:“为了能实现我的目标,我可以忍受任何艰难困苦。当我实现目标的时候就会产生自信心。这种忍耐力与自信心造就了今天的我,今后我也会充满自信地向着我所设立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进。”

从凯罗琳的话语中我们就能理解“延迟满足能力”的重要性。如果想要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那么就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但缺乏“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无法战胜艰难的过程,常常会中途放弃。相反,拥有出众“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能够忍耐各种艰难困苦的过程。如果将中途放弃的孩子和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至最后的孩子做一下比较的话,很明显就能知道哪一类孩子才能拥有成功而幸福的人生了。

为了真正的幸福而做的投资:延迟满足能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之前提出的问题。前文中作者曾经提到“真正的幸福”只有在当下的快乐与未来的幸福同时有所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但“延迟满足能力”意味着“为了获得未来更大的价值而忍耐当下的要求或欲望”。如果排除了当下的幸福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幸福,若是追求当下的快乐又无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那么,莫非“延迟满足能力”是与“真正的幸福”相反的能力吗?

这时候我们若要寻找答案,就要仔细思考一下“真正的幸福”所追求的当下快乐的定义。真正幸福中所指的当下的快乐,是在追求自身设定目标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快乐。即,并非单纯的快乐。

如果说为了“再获得一包棉花糖”的目标而忍住不吃现在放在面前的棉花糖是一种“当下的快乐”,那么将毫不考虑之后的事情只顾一时的喜悦将棉花糖立刻吃掉的行为就是单纯的“快乐”。孩子不做学校里布置的作业,只顾看电视或沉浸在游戏中的行为就不是当下的快乐,而是享乐主义者们追求的即时快感。享乐主义将会出现在延迟满足能力缺乏的时候。

另一个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幸福指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未来的幸福对于我们来说价值太过抽象。摆在未来幸福之前的,还有自身的决定、自己设立的目标、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幸福并非只有在目标实现的那一刻才会出现。这一点是将幸福单纯看做结果的误解。

幸福是在追求未来积极的幸福过程中产生的。当这些成功的过程聚合到一起的时候,最终会引发成功的人生。“延迟满足能力”虽然可以说是为了数十年后的目标而忍耐当下痛苦的行为,但同时为了几个月后的目标、几天后的目标甚至几个小时之后的目标而忍耐的行为也是一种“延迟满足能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放下手中的游戏努力看书的行动,是一种为了几周后的目标而忍耐的“延迟满足能力”,为了能吃到美味的晚餐而忍住不吃水果零食默默等待妈妈做饭时间的行动,也是一种“延迟满足能力”。凭借这些“延迟满足能力”,孩子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感情。

孩子能够通过小小的“延迟满足能力”获得快乐和幸福这样的结果,为了再次体验这种快乐他们会设定更大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又会再一次发挥“延迟满足能力”。这样慢慢积累起经验的孩子,为了实现更高目标的那一瞬间,将会产生忍耐当下快乐的力量。“延迟满足能力”并不是与幸福相反的概念,而是为了获得“真正的幸福”而做出的投资。


有一个词语叫做“马拉松运动员的疲劳点”(marathoner's high)。在跑完42.195公里长的赛程的过程中,运动员们通常都会经历一个极度痛苦的状态。借用马拉松运动员们的话来说,在那个瞬间似乎想要放弃所有的一切。那时只想直接躺在跑道上,想要停下脚步随心所欲地喝水,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想干脆遭遇上交通事故而不得不放弃比赛。但如果超越了这样的时刻,他们就会再次产生信心和力量支持他们不断向前继续跑。这就是“马拉松运动员的疲劳点”。如果能够坚持度过这极端艰苦的状况,那么他们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全部的赛程了。马拉松运动员为了感受跑完全程的快乐而克服当下艰苦状况的能力,正是一种延迟满足能力,是人生这个漫长的马拉松赛程上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5 15:47 |只看该作者
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1万小时定律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异类》(Outliers)当中提出了成功人士共有的“1万小时定律”。他主张虽然存在着能力非常出众的人,但他们并不仅靠能力获得成功,想要成功的话,“才能+练习”是不可缺少的。他通过几个事例,说明有才能的人想要获得成功的话就需要“1万小时的练习”。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与两位同事一起在1990年发表了一项名为《才能论争的事例A》的研究结果。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些学习小提琴的学生,第一组是被看做“精英”的具有出众才华的学生,第二组是评价“不错”的一些学生,最后一组则是无法成为专业演奏家只梦想做个音乐教师的学生。研究团队将学生分成以上三组之后,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从你第一次拿起小提琴那瞬间直到现在为止,你一共练习过多长的时间?”

研究分析就以这个提问的回答为基础开始进行。三组学生大多都是在5岁前后开始学习小提琴的。这三组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小提琴的时候都会每周练习2至3个小时。但从8岁以后开始三组学生就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他们不同的演奏实力,他们练习演奏的时间长度也有所不同。精英组的学生在9岁时平均每周练习6个小时,10岁时12个小时,14岁时16个小时,练习的时间不断加长。而在明确设定目标的20岁前后,他们的练习时间就增加到了每周30小时以上。

根据学生们的回答为基础统计得来的结果显示,由精英学生构成的第一组直到20岁为止练习时间达到了1万小时,第二组的练习时间为8000小时,而第三组的练习时间为4000小时。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天才”并不是无需任何努力就能达成的,反而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与练习才会成为所谓的天才。此外,学者们还会询问演奏者是否能够进入具有最高水准的音乐学校,说明与才能相比,努力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即,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才能成为最出众群组中最高水平的人。

像这样训练时间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体现在小提琴学生们的身上。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列维京(Daniel J. Levitin)曾发表了这样的研究结果,如果希望成为具有最高水准的专业人士,就需要1万小时的练习时间:“作曲家、棒球选手、小说家、钢琴演奏家、象棋选手,甚至是犯罪专家都需要练习1万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成为具有最佳水准的专家。而1万个小时则意味着每天大约要练习3个小时,每周练习12个小时,10年之后才能完成的时间量。”

这个1万小时定律在世界公认的神童莫扎特身上也同样适用。心理学家迈克尔·豪(Michael Howe)在《解读天才》一书中对莫扎特进行了如下的阐述:“莫扎特初期作的曲子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他只不过将与其他作曲家一同表演的协奏曲进行了再次编曲而已。而在他的作品中被评价为绝世名曲的协奏曲是他21岁时写成的。从他开始写协奏曲到创作出名曲为止,算来整整花费了10年的时间。”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这句话并不是天才故意谦虚或贬低自己。每个人都认为才能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使才能更为圆满,最终成为能力的训练。无论才能多么出众,如果不付出努力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通过“1万小时定律”,我们可以得知即便是天生具有一定才能的人,如果想让才能之花盛开的话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要战胜这漫长的时间,让孩子承受艰难的磨炼与痛苦,就必须具备“延迟满足能力”。如果没有延迟满足能力,那么就无法坚持度过这1万小时艰苦的练习与训练过程。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5 15:47 |只看该作者
幸福没有捷径

“你还小所以不懂得人生的意义。”

这是父母们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意见,通常家长们只会说“你还小所以还不懂”“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这样的话。接着家长会指出孩子们的错误决定,并告诉他们正确答案。当然这个正确答案只是父母所认为的“主观正确答案”。

事实上孩子们对于人生和自我有着超出成人预料的真挚思考。这些思考中有很多都是成人已经忘却的哲学思考。比方说,“人是为什么而活着的”“爱情是什么”“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等等。

孩子们赋予自己的思考以意义,接着会设定与其相符合的目标,他们一面享受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一面不断成长。此外无关成功还是失败,挑战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富有意义的。通过反复设定目标以及挑战他们自身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了解人生并不断成长。

而妨碍这种成长的正是孩子们的父母。父母总是努力想告诉孩子,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抄近道来解决问题。因为这已经是父母在青少年时期经历过的事情,当时他们也曾为这些事情而烦恼,所以他们会认为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很容易解决的,并很快帮助孩子付诸行动。这种指导行动在短时间内可能会给孩子一定的帮助,但事实上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帮助越多,孩子们对于父母的依赖度也就越大。在对自己的意见、想法、目标和人生观产生深刻思考之前,他们会依照父母告诉他们的人生观,并以此为自己的目标。但因他人的意愿设立目标的孩子最终是比不上追求自己目标的孩子的。


追求父母所定下目标的孩子尽管会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然而因为这个目标是他人为其设定的,因此很快他们就会选择放弃。这样一来,必须付出努力与时间才能培养起来的“延迟满足能力”就会下降。相反,那些亲自设定目标的孩子懂得享受努力的过程,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都会拥有克服困难的力量,即以“延迟满足能力”为基础勇敢地向前战胜危机。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培养孩子拥有“延迟满足能力”,那就一定要帮助他们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想要拥有真正的幸福,就要为当下的快乐与未来的幸福设定目标。如果孩子拥有“延迟满足能力”,那么向着未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将充满乐趣。延迟满足能力并不是轻易就能培养起来的。只有让孩子自己设定目标,抱着毅力不断努力并通过相应的时间,才能逐渐培养起来。若是你想要为孩子获得幸福着想,希望他们能够为更美好的未来努力的话,就将“延迟满足能力”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让他们都能充分享受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的人生旅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5 15:48 |只看该作者
第四元素:幸福的实践法则之二——自主

自我决断力是成长的必备要素

在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难道不是为了找出孩子究竟拥有哪方面的才能,才故意勉强他们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情吗?”

当然寻找出孩子的才能并加以开发是非常重要的(有关这种重要性将在第三章内详细进行叙述),但才能并不是在父母的指示下勉强得来的。在一段时间内仔细观察孩子喜欢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这样一来自然而然便能发现孩子的才能。

如果以寻找孩子有什么才能为借口强求孩子的话,孩子以后不会再对这件事情抱有兴趣,同时还会产生一种抗拒感。即,不是在自我意愿下决定的行动,任何的乐趣都会转变成压力。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爱德华·德西教授对于人类的行动产生的动机提出了相关的“自我决断性理论”。“自我决断性”指的是发展自由性、才能等的动机。德西教授说道:“人类有要求自由的愿望,正是因为人自身的愿望促使了行动的产生。”此外他还说道:“对于人类来说,有一种使他们满足欲望的意志,而灵活运用这种意志的过程就是自我决断性。”

自由是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要求。自由意味着每个人能够选择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他们可以自己设定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自己决定各种事情。

根据自我决断性理论,人类行动的动机被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是由于他人产生的动机,内部动机是源于自身所决定的动机。人们会因为内部动机而定下某个目标,接着挑战实现这个目标,通过这样的挑战实现满足自我决断的要求。

根据研究发现,成长期的孩子如果被强迫要求进行过量的学习,那么不仅不会有任何成果,还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因为大脑会自动认为学习是一种被强迫的行为。

年幼的孩子虽然承受着压力,但还是不得不根据父母的指示学习和去各种补习班。孩子的“自我决断力”已经在下降了。但孩子在成长阶段会发生变化。强迫造成的压迫感和压力会让孩子的自由受到损伤。结果孩子为了配合强加的外部动机开始慢慢产生暴力倾向,这种暴力性在学校或是与朋友相处时就会表现出来。此外,由于外部强压造成内部动机崩溃的孩子,会有一种失败主义的价值观,并过着悲观消极的生活。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金德伦(Dan Kindlon)以1100名父母和70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研究自我决断力与成长有无关联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较多进行自我选择或决定自我行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较少受到药物的诱惑或陷入忧郁症的纠缠。即,自我决断力出众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也比较成功。

原因在于,自我决断力强的孩子不仅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并且为了实现自己所树立的目标,能够准确分辨自己必须要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情。相反,若是缺乏自我决断力的话,自己做的事情并不是出于内部动机,而是出于他人强迫下的外部动机,这样一来就会承受较多的压力,为了摆脱巨大的压力他们往往会借助各种药物,患上忧郁症的概率也更高。

自我决断力强的孩子是自己设立目标的,当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而自我决断力低的孩子,他们的目标都是由别人为他们定下的,即使实现了目标他们也没有什么成功的感觉,反而会有一种虚脱无力的感受。这是因为他们心中的目标和外部目标有所差异,于是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便发生了矛盾。所以自我决断力越强的孩子,对于生活的态度也就越积极,他们就能越感受到更强烈的幸福。

如果抓住正在逃跑的壁虎,它们会自己弄断尾巴以求逃生。人们看到壁虎这样的举动都会感到十分惊讶,事实上对于壁虎本身来说这是一种相当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大家知道把蛇放进瓶子里的方法吗?如果抓住蛇头硬是要把它塞进瓶子里去的话,蛇无论如何都不会爬进去的。但如果将蛇头按在瓶口,反过来抓住蛇尾拉的话,蛇就会自己爬进瓶子里去的。抓住尾巴对它们来说就会诱发逃跑的这个习性,促使它们会自动爬进瓶子里。

以为了孩子好的借口强制孩子做各种事情,最终只会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他们有可能会永远陷入无法摆脱的心灵深渊。想要将幸福生活送给孩子做礼物的话,就必须让孩子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培养起他们自己做决定的自我决断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5 15:48 |只看该作者
自我决断力会给孩子带来自尊自信的人生

1949年美术教育学家玛考文(K.Machover)以孩子们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实验。她在实验中要求孩子们画一张自己的自画像,从中她发现孩子们绘制的自画像体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倾向。比方说自画像在画纸中央画得较小的孩子属于性格较为小心谨慎的类型,而把眼睛画得比较小的孩子则多数具有害羞的特征。

这样的倾向会从幼儿期延续到青少年时期,通过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知尚未成熟的孩子已经能够认知自我尊重。自尊心较强的孩子能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而自尊心较低的孩子通常会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于是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就这样造成了积极倾向和消极倾向。

教育学中将“自我尊重”解释为“能够积极正面地看待自身的程度”。即,包括对自己的信任等积极看待自身的程度,将会决定自尊心的高低不同。自尊心越强的孩子自信心充足,自尊心较弱的孩子则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人如果不能爱自己的话也就无法爱别人。如果畏首畏尾表现消极且缺乏自信的话,当然也就无法与别人顺利交流。自尊心就是对自身的信任与尊重。这一点根据自爱的程度,将会表现为自己的能力、想法、决定、目标等的价值。美国哈佛大学的金莲珠教授(JosephineKim)表示自我尊重的核心要素就是“自我价值”与“自信心”。

自我决断力强的孩子会做那些他们想做的事情,自己决定目标,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能了解自身的价值或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的话,就无法自己设定目标。如果不能主动积极行动仅仅依存他人的意见,那么就会丧失自信心。

自我决断力是让自我生活向前推动的主体力量,也是促使人选择自己生活的质量并决定发展方向的力量。自我决断力强的人在做出每个决定的时候比起外部的干涉,更注重自身内部的原因。此外,拥有强烈自我决断力的人通常也拥有非常积极主动的自我。他们可以自己选定目标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表现出一种非常主动的行为。即,自我决断力强的人自尊心也较高。

自尊心可以说是积极看待自身的程度。那么具有积极态度的孩子,自然也有较强的自尊心。反过来说,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自尊心较强的人,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然而孩子的积极性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方说在听周围人说话的时候,听到的都是一些消极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具有消极的倾向。如果这些话是直接对孩子说的就会有更加明显的影响。比如对孩子说“你的性格不好”“动作太慢”“长得不好看”这些具有消极倾向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性格不好,动作慢,长得不好看”。那么,如果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就要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开始多对他们说肯定正面的话,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如果是婴幼儿时期就有积极倾向的孩子,那么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具有自尊心的倾向。因为已经变成习惯的自我尊重会积累成自信心,帮助他们战胜各种困难。

相信自己与热爱自己人生的性格,正是从父母教会孩子拥有自我决断力和自尊心开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5 15:49 |只看该作者
养孩子的自我决断力,父母首先要改变态度

向母亲们问起为何她们要包办孩子所有的生活琐事时,会有“因为孩子做不了”或是“因为孩子没有时间”等类似的回答。她们认为孩子每天早上起来以后,忙着准备去幼儿园或是学校,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穿好衣服或是整理好寝具。从幼儿园或学校回家之后,又要准备去课外补习班,还必须完成各种作业。被时间所驱赶的母亲们养成了什么都代办的习惯,而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从头到尾自己亲手动手完成的。穿衣服也必须有人帮忙,整理寝具也要母亲代办。甚至在吃饭的时候挑出鱼刺也变成了母亲的活儿。

这样一来,孩子当然就没有什么要做的事情了,而且既然没有尝试过当然也就不会做。从父母的立场来看,学习更加重要,所以他们对此也不太在意。但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那样,孩子的幸福所必要的条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而是需要通过生活习惯慢慢积累起来的。

如果父母包办了所有事情,孩子的自我决断力就会慢慢下降。首先孩子会不知道什么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因为平时除了学习,其他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代办了,所以他们也就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必要性。即便他们知道这是不得不完成的事情,但因为自己根本不会,于是也就无法做出应该怎样做的判断。

自我决断力是通过内部动机引发行动的动力。如果要做出行动就一定有必须去做的事情,并懂得如何分出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若是想要实现自己设立的目标,那么就要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艰难困苦的逆境,也必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在第三元素“忍耐”部分,我们也提到过为了实现更大更高的目标必须拥有战胜眼前困境的力量。然而平时根本没有经历过困境的孩子会在面对逆境的时候,连挑战的决定都不下就转身回避。而且,一个人如果能够完成某件事情的话,就会产生能够完成类似事情的自信心。“我连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到,那样的事情怎么会完不成呢?”这样一来便能以自己解决过的事情为基础,挑战更大的课题与目标。

如果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无形中也降低了孩子的自律性。孩子处在无法做自己力所能及事情的状态之下,一味按照父母的指示行动,这样一来还期待他们有自己思考行动的自律性未免太不实际。自律是能够判断什么是自己应做的事情并主动付诸行动的能力。自律与责任也有关联。当意识到这件事是自己的事情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责任感。这种指定性的自律让孩子知道,我自己决定的事情和我必须去做的事情是我应该负责的。但如果平时连必须做的事情都没做过,孩子当然也就不能负起责任。想要让孩子拥有自律能力的话,就要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以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为起点出发的。

父母包办一切并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傀儡。想要培养拥有自我决断力的孩子,父母首先就必须改变态度。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5 15:49 |只看该作者
培养自我决断力的三种方法

其实人活着不可能只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类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正因为有这种社会性的存在,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都要做一些自己不愿去做的事情。所以必须教会孩子懂得有些事情是自己不愿意做但又必须去做的。但是若过分强迫孩子的话会让他感到压力。在这里就需要谈到培养自我决断力的方法了。

自我决断力基本上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会带动内部动机引发主动行为并提高满足度。但个人动机并不仅仅只包含内部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共存的。此时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是比较明智的方法。

外部动机也会根据行动不同而获得行为带来的结果。虽然这种成果比内部动机带来的成果要小,但这种成就依然具有价值,也有相应的回报。当这种回报成为快乐不断靠近的时候,外部动机就会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了。

比方说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从外部动机发起的行动,因为如果不好好学习,父母或老师就会发火。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知识,进行了自我开发,也慢慢感受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学习的价值及其带来的回报。在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之后,学习就会由外部动机驱动转变为由内部动机驱动。如果能更多地拥有这种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经验,孩子在走上社会之后就能很容易地进行动机转换。即,即使不得不在外部动机驱使下进行工作的时候,孩子也很容易将其转化为内部动机,发掘事情本身的价值和目的,并从中寻找到乐趣。

有几种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的方法。

第一,初期可以将强制性减弱到最小的程度,尽可能不让孩子感受到外部动机带来的压迫感。不管是多么好的事情,如果在过程中承受压力过多,结果就不会很理想。即使最后结果不错,但是因为过程中感受到了太大的压力,相对事情的价值和回报来说,最先回想起来的还是压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在过程中减少压力。

减少压力的方法是,在指示他人做事的时候给对方留下充足的余地。即,当给孩子留下课题的时候,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律余地,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方说,要求孩子做学校留下的作业、整理房间、帮忙做家务等事情时,不要事先为他决定做事的顺序,而是要让孩子自行决定如何安排。此时,虽然必须做这件事是源于外部动机,但做事的顺序和方法都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就会演变成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共存的状态。这样一来,外部动机带来的压力已经相对减少了。

第二,如果孩子说觉得讨厌或辛苦,最好能够让孩子感到父母和他们抱有同样的想法。孩子在做不得不做又非常艰难的事情时会产生不满。此时最好不要责怪他们,而是要承认他们确实可以感到不满。

比方说要求讨厌数学的孩子学数学,他自然会产生不满。但此时如果说“所以你才学不好数学”“如果这道题目做不出来就不能玩游戏”这种强迫孩子继续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数学是极大的负担。

此时如果对孩子说“辛苦吗?做完这道题之后稍微休息一下再继续吧”的话,就会让他产生继续下去的动力了。

第三,只进行称赞而不给予回报。对于外部动机的回报,最好是精神上而非物质上的。如果使用物质回报,之后若是不能再提供同等的奖励就很难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了。但精神上的回报会成为一种快乐的感受,这样一来很快就能让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了。

但称赞也是有方法的,无条件进行称赞,反而会害了孩子。称赞的时候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方说在孩子解出数学问题的时候,如果比较具体地称赞他们说:“啊,这么难的问题你现在都能回答了?真的进步不少了呢!”就会让孩子体会到超越称赞的积极感受。


此外要对事情的过程而非结果进行称赞。在外部动机驱使下做事的时候,如果因为结果的不好而对孩子进行批评责骂,孩子就很容易抗拒这种始于外部动机的行为。因此当孩子因为某种外部动机做事的时候,最好能对过程本身进行称赞。

孩子的人生不能由别人来决定,而是必须由孩子自己决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会对自己做下的决定感到后悔。然而让他们能够接受这些失败,并再一次进行挑战的力量,正是自我决断力。请将能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人生并继续走下去的力量——自我决断力,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吧。那一瞬间,孩子向着幸福的人生又迈进了一步。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5 15:50 |只看该作者
Tip:培养自信的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当然也有压力大的时候或让他们感到有困难的事情,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问,也会经历挫折。此时,对于孩子来说所必要的,就是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无论是遇到艰难的状况还是遭遇挫折,父母都要给予他们信心,成为他们重新站起来的坚强后盾。拥有自信心的孩子会慢慢成长为珍爱自己的孩子。

【培养自信孩子的方法】

1.孩子也需要休息

成人们遭遇压力的时候会和朋友一起喝杯酒,出去旅行一下,或是做做喜欢的事情,以此来消解压力。孩子也是一样的,在学业进行得不顺利,和朋友吵架或被老师责骂的时候,他们也会承受压力。此时孩子所需要的就是良好的休息。当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不要催促孩子,而是要让他们充分的休息,使他们有再次充电的时间。

2.让孩子珍爱自己

不珍爱自己的孩子就没有自信心,自然也就无法拥有幸福的生活。如果要让孩子懂得珍爱自己,就必须让他们了解自己是多么可爱和重要的人。此外,直接地表达出父母深爱着孩子的感情也是个不错的方法。能够感受到自己正被他人所爱的孩子也就能够珍爱自己。

3.让孩子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但如果强迫孩子去做那些他们不擅长的事情,孩子就会承受压力,接着他们会自责能力不足。这种事情若是反复发生的话,孩子就无法珍爱自己了。首先要让孩子去做那些他们所擅长的事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时所获得的自信会成为基础,支持他们在做不擅长领域的课题时获得更理想的成绩。

4.让孩子送给礼物给自己

不少人能够赠送给别人许多礼物,却从未送给过自己礼物。但是自己送礼物给自己的时候,人就会产生生活的富足感,也能增加活力。这点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相同的,孩子能够送给自己礼物,就证明了孩子认为自己是可爱和重要的人。当然这里所说的礼物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休息和称赞等精神层面上的礼物。

【可以培养孩子产生自信心的方法】

1.记录下孩子的长处


虽然谈论和称赞孩子的优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不过制作一本手册记录下孩子的长处,对于周期性观察孩子的特质来说是非常有效的。给孩子看优点手册的时候,也能让他们产生自信心。

2.制作孩子的礼物清单

制作和朋友们一起玩耍1个小时、玩玩具、玩游戏等孩子喜欢的活动清单。之后,当孩子实现自身定下的目标之时,就从清单中选择项目作为给孩子的礼物。只是,礼物清单必须要由孩子自己指定,而为了获得礼物必须完成的事情也要家长与孩子一同商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礼物而决定目标,尽全力做到最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5 15:50 |只看该作者
第五元素:幸福成长的终极秘诀——道德

人类生存必要的绝对标准:道德

美国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与道德有关的实验。实验的主题检验是,当道德与权力相关联的时候会导致怎样的一种形态。于是他进行了一项名为“在恐惧感增加的同时,学习能力是否会随之上升”的实验,为了召集在实验中担任教师角色的人,他还在报纸上刊登了广告。

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斯坦利首先以这些担任教师角色的人们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问题为:“如果有人要求你做出非人举动的时候,你是否会服从呢?”结果是有92%的人都会回答“不会服从”。

调查结束之后就进入了正式的实验过程。这些担任教师角色的人被安排在装置有电击按钮的地方,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研究人员指示他们必须按下按钮电击学生以示惩罚。按钮数有10个,研究人员事先说明了按钮连接的电击强度随数字递增。而学生每答错一次就要提高一次电击的电压。当然,实际上按钮并没有连接到电源上,学生们也都是假扮的,真正的实验对象是这些扮作教师的人们。

在进行实验之前,研究者们预测将有0.1%的对象会在学生做出错误回答的时候按下第10档的电击按钮。他们认为虽然这是实验,但因为电击对方是加害他人的行为,所以实验对象不会轻易按下第10档的按钮。但实验结果却出乎他们的意料:和预想中只有0.1%的实验对象按下了第10档的电击按钮不同,有65%的实验对象最终按下了第10档的按钮。

在此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前文中提到问卷调查中问到是否会对他人做出非人举动之时,有92%的人回答不会。但他们当中却有65%的人与日常想法不同,最终服从了对他人进行非人行径的做法。这个实验证明了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道德也会发生改变。

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过着相当有道德的生活。或许如果你参加了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的实验,当你被要求对他人做出非人行径之时,你也会回答“不会服从”而属于92%的那个集团。那么为何行动会与思想不符呢?因为道德是相当抽象的存在。人们会认为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或政治人物的不正作风与腐败,富人的逃税等行径才是道德问题。即,他们认为这些现象是与自己相分离的。正是这样的思考造成了道德的抽象化。

但道德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有抽象的价值。你的语气、生活习惯、社会性等我们生活中小小的一点一滴都包含有道德,道德具体而真实地存在于你的心中。这种具体性就是所谓的“衡量正义的尺度”。当你在做出某种行动的时候,对于你自己来说,就会有确定这种行为正确与否的尺度。就像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实验中的例子一样,如果你对此“非人行径”抱有一种尺度,那么对于加害他人的行为也会有一个决定的尺度。这种用来衡量你良心的尺度有着非常具体的价值。

道德就像每个人都持有的量尺一样,是非常具体的存在。此外它不会让行动被固定化,自己所认定的道德价值将会扩张成为道德生活。即,道德会成为自己要过怎样生活的标准。比方说要过着不伤害他人的生活、帮助那些比自己更贫困的人、遵守社会法律法规等,决定这些生活方式的正是道德。

必须培养孩子成为有道德的人的理由就在这里。仅仅获得好成绩进入好的大学,进入好的公司赚很多钱是无法成为生活的价值的。这都不过是生活的一些要素。生活要素只不过是表象,只有在道德基准增强时,这些生活要素才能真正使生活圆满。对于孩子来说,教会他们要有道德,就是提供给他们一个基准,让他们能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5 15:51 |只看该作者
改变对待道德理念的思维框架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够拥有正直而道德的人生,但道德教育经常被人忽视,因为不少人都认为道德与成功之间并无关联,但这是一种错觉。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样,道德并不仅仅局限在好好排队、遵守公共秩序、不乱扔垃圾等生活习惯上。道德也不像大多数父母所想的那样简单。

迄今为止,有无数的学者和哲学家都对道德进行了研究。早期的道德研究与我们普遍认识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即,法律、社会规范、对于他人的想法、衡量正义的尺度等等。但最近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道德的范畴内包含进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及感情移入(这点与人际关系智能有关)的内容。过去在对道德构成进行研究的时候,通常只强调良心、罪恶意识、利他心理等感情层面的因素,最近对于责任感、潜在能力、集中力等认知层面的因素,包括道德驱使的行动等都包含在内了。首尔国立大学心理学系的郭京珠教授主张完整的道德由情绪层面、认知层面,以及适当的行动共同构成。比方说当看到某个人产生同情心的时候(情绪层面),就会想必须要帮助他(认知层面),接着去帮助他(行动),这样一来才构成了完整的道德。

道德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情绪层面、认知层面和行动层面。

在观察构成道德的要素时,就会发现父母之前所想的道德范围太过狭窄了。父母对于道德的思考往往仅停留在情绪层面上。因此道德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善良正直地生活”。但实际上,与利他心理、关怀、良知等有相同价值的潜在力、集中力、分辨力等个人能力,加上这些情绪和能力驱使的行动发生才成就了完整的道德。即,道德并不仅仅是“善良正直地生活”,而是包含了自制力、集中力、责任感、决断力等个人因素的一种能力。此外因为它是由各种能力组合而成的,所以有着超越任何能力的出众价值。

道德水准越高,感到幸福的可能性也越大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道德并非单纯的“善良而正直地生活”,而是能够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美满成功的重要价值所在。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道德与孩子的幸福有着怎样的关联吧。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必须要仔细观察了解的事情,那就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时必要的条件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前文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投入、延迟满足能力、自我决断力会对孩子的幸福产生怎样的影响。投入是一种全身心集中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并发挥最高水平的能力。投入是跟道德构成要素中的“集中力”有着深切关系的。还有,为了将来的价值而战胜当下痛苦的延迟满足能力,则与道德构成要素中的“自制力”有关,能够决定自己生活力量的自我决断力又与道德构成要素中的“决断力”和“分辨力”有关。道德显然是幸福生活所必要的综合价值。

前文中我们曾经谈论到,道德起到了决定人类生活方式的基准作用。即,当一个人定下目标并去实现目标时,道德将成为选择“正确的目标”和“正确的行动”的基准。分辨力与决断力能够让人决定自己的目标,自制力和集中力在个人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起到帮助作用。

此外道德不会停留在个人的安全与幸福方面。通过利他心理和关怀等积极的行为,会让人进一步得到真正的幸福。人们通常认为,想要帮助别人的话就需要牺牲自己。同时人还会认为比起帮助别人,照顾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是要更优先考虑的。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自然就会轻易断定“过着有道德的生活(为了他人而活)将会让自己吃亏”了。

哲学家爱默生曾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他的这番话意味着帮助别人也意味着帮助自己,帮助别人与追求自我安定其实是不可分离的。


帮助别人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和生活的意义,意义和快乐是幸福生活的条件。如果只有快乐的话那么就会陷入单纯追求快感的境地,只追求意义的话,就会走上成就至上主义的道路。真正的幸福将在意义与快乐共存的时候产生。当然,照顾与帮助他人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牺牲,但这样的牺牲并不是让人放弃自己生活的牺牲,而是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更加充盈的牺牲。在这一瞬间,牺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牺牲了:会产生意义与快乐的牺牲已经不是牺牲,而是能够让自己感到满足的幸福。在意义与快乐产生的瞬间,我们就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

对于生活的满足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满足度越高的孩子越能拥有积极肯定的情感,这样的自信会帮助他们在生活中产生挑战的力量。此外,能够领会自己生活意义的孩子也能够定下符合这种意义的人生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发展和成长。

请大家不要忘记,道德指数越高的孩子,获得让自己生活感到满足的幸福的可能也就越大。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1-5 15:51 |只看该作者
隐藏在“正、约、宽、责、关、拥”之中成功的真相

作者从几年前开始,就在座谈会或电视讲座等场合强调了“正、约、宽、责、关、拥”的重要性。“正约宽责关拥”是用“正直,约定,宽恕,责任,关怀,拥有”这六个词语的首字结合而成的。“正约宽责关拥”是我认可的能够用来判断道德指数的标准。和后文将要提到的积极心理学中的性格感情有所不同,是我所认为的道德性格情感。

1. 正直

正直是道德中最重要的一点。正直不仅仅意味着不对他人说谎,而且意味着首先必须对自己本身也有着诚实的态度。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过着有道德的生活,但人不可避免会遇到受诱惑的时刻。可能是金钱的诱惑,成绩的诱惑或其他各个方面的诱惑。当人类无法超越这些诱惑,会陷入一种自我合理化的念头中,心想“只有这一次,反正别人比我所做的更加过分”。即,在受到诱惑之时,人其实是在对自己说谎。一旦用自我合理化接受了诱惑的人,当诱惑再一次来临的时候,也会很容易陷进去。

诱惑与谎言和毒品非常相似,一旦深陷其中的话就很难从中摆脱了。如果一直持续深陷其中的话,就会像吸食毒品一样很快沉沦下去。

当巨大利益摆在人面前的时候,人会感受到谎言带来的诱惑。但如果掩饰谎言带来的欲望,假装这诱惑并不存在,一样继续行动的话,则是更大的谎言。或许谎言只是一次性的,但为了掩饰这个谎言又必须不断撒下其他各种谎来弥补和隐藏。“为掩盖谎言说出的谎言”我们称其为“二次谎言”。无法抗拒诱惑而撒谎,为了掩饰谎言又撒下了“二次谎言”。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最终人就不得不生活在虚假的谎言世界中了。

2.约定

几年前我曾经从一位相识的外国人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话:“韩国人都太不守约了。”根据情况不同会发生各种情况,比如一个月前定下的会议日程,韩国人会在会议前一天单方面告知对方因为自己的原因会议必须要延后到下一次。当问起延后理由的时候,他们会说是因为有了更加重要的约定。听到这样的评论我不由得脸红了,感觉那些人的失礼就好像是我自己的失礼一样。

事实上,如果那位朋友说得不对,我有可能就会出言反驳了。但仔细一想,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事情还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首先单方面爽约的情况就不计其数,有的时候甚至连有约定这回事都忘记了。

约定是信赖的基础。如果有一次没有遵守约定的话,就会让信任度急速下降。缺乏信誉的人最终也无法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3.宽恕

一行禅师u曾在他的著作《怒火》(Anger)中写道:“不要发火,调节自己情感是幸福生活的方法。”每个人都不愿意让自己受到损失和伤害。如果有谁让自己受到伤害的话,人通常就会诅咒对方,并决心要让对方受到相同的伤害。但这样抱着厌恶情绪诅咒与辱骂他人,对于自己来说又获得了些什么呢?为了获得成功?或是为了消除压力?真正的宽恕并不是为了对方而无条件的忍让,而是为了自身的宽恕。若是辱骂对方、怨恨对方的话,只能让自己的怒火与压力不断累积起来而已。只要一想到那个人就会产生怒火并感到压力,从那一瞬间开始生活的乐趣就消失了。当想到那个人的时候,因为受到他的影响而妨碍了自己快乐的心情,这不过是因为想起某些人而产生的后果,如果能够宽恕对方的话,你就不用再想到这个人,于是也不会因为他而丧失获得快乐的可能了。

宽恕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自己的人生所不可缺少的。若是执著于过去,那就不会有未来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一定要学会宽恕。

4.责任

每个人都在社会的某个组织中担任某个角色,负有应有的责任。父母作为自己孩子的父母,负有让孩子幸福生活的责任;政治人物负有带领整个国家的国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责任。组织的成员如果无法履行自己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么这个组织就会土崩瓦解了。政治人物若是放弃了自己的角色与责任,而只顾着中饱私囊的话,那么就会陷国家于危急的境地;父母若是对自己的角色与责任不予重视的话,孩子也就无法健康地成长了。

对自己的事情无法承担应有责任的人,也无法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将责任全数归咎于他人,自己的人生走上失败的道路也全都是别人的责任。如果一直像这样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这个人就只可能成为一个人生的输家。

孩子将会成长为社会的一员,如果想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教会他们懂得承担责任。无论多小的事情都能负起责任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也能负起责任,这就会引导他们走上成功生活的道路。

5.关怀

人们总认为让步和关怀意味着自我牺牲。但人类是社会性的生物,没有他人的存在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此外谦让关怀他人并不代表单纯的牺牲,我所做出的让步与关怀将会回到我的身边。韩国有句话叫做“易地思之”,指的是要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能够首先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关怀别人的人,他的身边自然会聚集起一群朋友。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中,人脉是珍贵的财产,而能否拥有这种财富,正是取决于人的关怀之心。

6.拥有


如果想让孩子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生活,他们就需要有健康的拥有意识。健康的拥有意识意味着能够严格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起贪念也不夺取的健康态度。

韩国人经常把物品分成四个种类:我的东西,我们的东西,别人的东西,还有无所属的东西。“无所属的物品归先看到的人所有”的念头存在于他们的心中,但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不存在无所属的物品的。

“存在无所属的物品,这些物品先到者有份”的观念是父母和社会的教导助长起来的。父母必须坚决地告诉孩子“不要对别人的东西动手”。二十世纪后半叶到现在,最重要的话题就是竞争力,今后这个话题可能会转移到道德上。如果为孩子的将来着想,那么从小时候开始就必须培养他们具备正确的拥有意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1-5 15:52 |只看该作者
道德智能较高的孩子拥有多种多样的长处

在此我们将会提到彼得森与塞利格曼所主张的“性格优势”,理由是性格优势与发掘孩子才能一事具有密切的关联。彼得森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到性格优势是道德的基础。他们所归纳的性格优势中,除了三个部分之外,其余的部分都与能力有着重要而密切的联系。彼得森还提出,道德倾向的优势比起智慧∕知识方面的优势来说,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原因在于,智慧∕知识优势只与自身的才能有关,但勇气、慈爱、自制力等品质却与他人、真实自我、社会性等方面有着紧密的关系。当自身能力得到开发,并能够关怀照顾他人的时候,成功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了。

性格优势可以通过持续的努力进行开发。而性格优势越多的人自然也有越高的可能性拥有更加多样的才能。性格优势虽不能直接化为才能,但以性格优势为基础,发掘才能并予以开发是可能的。

那么什么才是能让孩子拥有多种性格优势的最佳方法呢?那就是提高孩子的道德智能。让我们先来看一下24种性格优势中与道德有关的部分吧:

1.真实性——意味着对自己抱有诚实的态度,不做假不说谎。

2.勇气——不畏权势,敢于说出真正的事实。

3.耐心——能够坚持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做下去的力量。

4.亲切、爱、社会性——体谅关怀他人之心。

5.公正性——对人不抱有偏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6.指导力,协作力——维持自身所处的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良好的关系。

7.宽恕∕慈悲——体谅并宽恕他人之心。

8.谦虚∕谦让——放低姿态以求与他人协调的行动。

9.自我调节——能够调节与管理好自身的情感。

10.感恩——懂得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表达感谢之情。

11.希望——设计未来并推动发展的力量。

与道德有深刻联系的性格优势项目粗略计算的话共有11种。性格优势不仅能培养道德意识,也能开发自己的才能。孩子若是要成就幸福成功的人生,那么父母就必须培养他们的性格优势,并在性格优势中重点实施道德教育。

培养孩子道德意识的四个行动阶段

在教授孩子有关道德素质之前,我们必须再次回想一下道德的构成要素。道德要素分为情绪层面、认知层面和行动层面三部分。仔细观察道德与幸福的关联之后,我们也有必要将这些构成要素分为个人要素、社会要素和利他要素。

为何要进一步进行分类呢,那是因为存在着追求个人目标的幸福,关怀他人牺牲自我获得的幸福,还有普遍包含以上两者并决定幸福的社会基准。人们在追求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的同时受到社会的制约,即,人必须在不脱离社会规范的范围内追求自己的目标与幸福。

个人的道德认知是以“社会要素→个人要素→利他要素”的顺序发展而成的。通过社会规范,人会做出道德控制下的举动,因为若是在规范下做出不道德的举动,人就会感受到良心的谴责,并产生罪恶感。为了不越过社会规范设定的界限,人会产生自制力、培养起指明道德行为的分辨力,以及做出正确举动的决断力。这个过程是从社会要素向个人要素传递的阶段,当个人要素的道德性得到实现的时候,人就会将视线从自身转向他人。他们会帮助生活较为困苦的人,产生为他人着想的利他心理和关怀之心。

我们必须先对道德认知发展过程有所认识,因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先认清这个发展过程并予以实施才会有成效。首先告诉孩子何为正确的标准,属于社会要素的范畴,接着依照这个标准行动属于个人要素。当孩子完成自身道德修养时,他们也会开始产生关怀照顾他人的利他心理。不过需要记住的是,这个过程必须是周期性且不断反复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詹姆斯·雷斯特(James Rest)教授将道德行动整体划分为四个过程阶段。

第一阶段是解释自身所处情境的阶段,也可以称为情绪层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体会思考自身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根据个体意志,可以把人群分为容易陷入“就破例一次”诱惑的人和能够准确判断行动规范的人。

第二阶段是从道德上选择最正确的行动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认识层面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判断何为正确的方向之后,人会选择出其中最良好最适当的道德行动。在这个阶段内,根据个人的道德指数与行动特性不同,个体的思考方式与选择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阶段是施行自己选择方向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付诸行动的阶段。在此阶段中个体的决断力与平日的行动力将会给行动过程带来影响。

第四阶段是行动结束后的收尾过程,也可以说是保持道德行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可能会遇到难关和险境,但却是完成个体道德行动的过程。此阶段中个体的忍耐力、延迟满足能力、自我节制能力等个人能力将会对结果产生各种影响。

詹姆斯·雷斯特教授通过这些阶段,向大家展示了道德行动无数的可能性与存在性。想要在这无数的情况中做出最佳的道德行动,经历多种道德状况积累起的相关经验是必需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1-5 15:52 |只看该作者
Part3 优势智能发掘:孩子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强项

准确发掘孩子的优势智能,使孩子拥有幸福而成功的人生

你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呢?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感到最幸福呢?

如果你喜欢料理且擅长做菜的话,那么当你在亲手做菜或是让家人们品尝你做的菜肴时一定会感到很幸福。这样一来你便会因为感到幸福,下一次做出更加美味的菜肴。这个过程不断反复的话,某一天你的料理实力也会比最初要进步不少。

每个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多种才能,如果能促使这些才能发展,就会获得满足与幸福感。在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时,个人可以发挥出更大的能力,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即,当在做让自己觉得幸福的事情时,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拥有优势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发达的人在运动领域能够崭露头角,而音乐智能出众的人在钢琴、声乐等音乐相关的领域中会展现出杰出的才能。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才能。这种多种优势智能和谐共用的状态被称为多元智能。

赵英男既是一名歌手也是一位画家。专业为声乐的他作为歌手获得了大众的喜爱,之后他又转型为一位具有出众美术才能的画家,在开办演唱会的过程中还抽空开办了个人画展。他说希望能被大家看作是个“会唱歌的画家”。

每个人拥有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强迫或期待每个人拥有相同的能力。常有父母会斥责孩子说“你看隔壁家的孩子运动那么出色,你为什么就不行呢”,这是未能考虑到孩子的优势智能才会发生的情况。

可能你家隔壁孩子的身体运动智能较为发达,所以运动能力比较强,而你家孩子的音乐智能较为出众,所以很擅长弹钢琴。即便缺乏身体运动智能或是音乐智能,也可能会在数学或是语文等学科展现出了不起的能力。

因为人类所拥有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无法以统一的方式来测定。仅仅通过考试分数或各种定量测试来评价与判断孩子能力,是不正确的做法。即便孩子的能力没有立刻表现出来,你也要坚持不懈地观察孩子喜欢、关心的事情。如果孩子在某个领域展现出特别的才能,并因为做这件事情而感到幸福的话,即说明这个领域是孩子的优势智能,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持续对此优势智能进行开发。

有时你可能会觉得从表面看来孩子并没有那方面的才能,但孩子只要做那件事就会很开心。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草率地判断孩子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才能,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态度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是由于情绪和环境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果孩子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表现出了喜欢的态度或对孩子进行称赞,那么即便本身对这件事没有什么兴趣,孩子还是会因为父母喜欢而不断进行同样的行为。从而他就会开始相信自己是喜欢做这件事的,并将自己真实的喜好隐藏起来。即,为了在父母面前有好的表现,假装自己喜欢其实不喜欢的事情。

第二,你的孩子可能是“迟开的花”(late bloomer)。这个词代表着“比其他花迟开”的意思,指即便在初期不怎么显眼,之后也会逐渐发挥杰出能力的人。养育孩子时父母经常有的担忧便是“为什么我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学习的速度要慢呢”“为什么我家的孩子要比隔壁家的孩子长得慢呢”,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比别人更快地学习与成长,于是只要孩子比同龄人稍稍表现出缓慢趋势,他们就会开始担心与着急。其实孩子在起步时即便稍稍落后,也无需过分担心。


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仔细观察孩子对什么比较有兴趣、喜欢些什么,并发掘出孩子喜欢并擅长的事情,父母要从旁协助孩子发展这种才能并予以鼓励。之前我们曾提到过的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的母亲,当被问起有没有什么秘诀使她培养出了这么一位出色的声乐家时,她是这样回答的:“因为这是孩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只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而已。我并不会强调一定要她成为世界著名的声乐家,而是相信孩子的能力。如果发现了孩子的可能性,并觉得符合他的性格,那么我们就必须引导他走上那条道路。”

你是否正在强迫孩子去做父母喜欢的事情,并让他假装出一副“好像很喜欢”的模样呢?或者你是否还没能发现有可能是“迟开的花”的孩子潜在的能力?

不仅每个人所具有的才能各不相同,各自也会在不同的领域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且每个人才能显露的时期和速度也是各有差异的,所以用统一的规则与轻率的态度来看待才能并不恰当。在发掘孩子真正想要的,真正具有的才能之前,父母必须耐心地等待。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1-5 15:53 |只看该作者
找到孩子优势智能的3个步骤

加德纳说道:“人的智力是为了解决困难而产生的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内的各种能力虽然各自独立,但却不是孤立存在的。虽然多元智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可能会明显地表现为单独一种能力,但在大多数人身上都表现为复合型的多种能力。比方说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他不仅具有把握大众心理的才能,也有执笔写下精彩巨著的能力。这说明他同时具备了出众的语言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

因此每个人并不仅仅拥有单方面的能力,而是具备复杂的多样能力。即,并不存在单一性的优势智能。

那么想要找出孩子的优势智能该怎么做呢?第一步是,找到孩子喜欢的东西。孩子如果喜欢一件事情,就会投入相应的关心和兴趣,他在该件事情上表现出的兴趣越浓厚,他在此领域具有优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孩子不会仅喜欢一种事物,他们通常会对各种新事物产生好奇心,并由好奇心引出兴趣。那么父母就必须长时间有规律地观察孩子的行动,找到他们真正关心和喜欢的事物。

父母必须正确把握孩子的兴趣究竟是单纯因好奇心具体化而起的一次性兴趣,还是具有持续性的兴趣。孩子对某件事的兴趣度持续时间越长、越有规律的话,那就越有可能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也即是他们的优势智能所在。

第二步是把握孩子是否具有能力。孩子无法仅凭一己之力就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智能,在初期把握孩子的优势智能是父母的义务与责任。想要把握孩子的优势智能,父母就必须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该领域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在评价一种能力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把握孩子是否缺乏/非常擅长这种能力。此时要设定明确的标准,不能单纯根据一次或短时间的行为就下定论,而要从长期的角度加以判断。

第三步是在把握了孩子的兴趣度和孩子的能力存在与否之后才能得以推进的。当父母把握了孩子对事物的关心程度与能力之后,就有可能面临下列几种情况:

1、孩子持续/长期关心某件事情,并非常擅长

2、孩子持续/长期关心某件事情,但能力不足

3、孩子虽然很擅长却缺少兴趣

1的情况不妨确信你的孩子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智能。此时就可以开始摸索具体培养孩子优势智能的方法了。


2的情况不能看做是孩子具有优势智能。如果觉得单凭父母的尺度来评价孩子的能力稍欠妥当,不妨与专业人士商谈后再做决定。但即便孩子真的欠缺这方面的能力,也最好不要直接阻止孩子去做那件事情,因为这样一来会剥夺孩子做事的乐趣。最好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孩子的状态,当人无法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他会慢慢地自动丧失兴趣。即便孩子最初对某事抱有浓厚兴趣,当他感受到自己能力有限的时候,就会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擅长的方面上去。

3的情况代表孩子还未对自己擅长的领域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也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一旦强迫孩子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此时应该要一点点引导孩子慢慢对自己擅长的领域产生兴趣。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