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文/腰
1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杂文集。虽然王小波已作古人,但是,他生活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所以,很多语境能让我产生共鸣。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其实就在心里面,因为从未去触碰过,所以一直被掩盖。从王小波的一些叙述中,能发现,原来自己很多时候选择的生活态度,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跟所生活的环境及接受的教育以及人生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只是常常就这么混沌的活着,不去思考所以然。
我,便是这样一个混沌的人。
2 之前,即便是前两天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我还认为,自己对文字的喜爱是天生的,所以,才将文字视为情人,百般喜欢与呵护。因为,通过文字,我让自己多活了一世。
今又重读《沉默的大多数》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便又被触碰到了一些刻意被掩饰过的情绪,这些刻意,是被习惯改变成了刻意的。
于是,我便重新考虑了一下我为什么不喜欢说话而更愿意用文字去表达自己,并将文字放在开阔又陌生虚无的空间。那是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人中的一个。用文字说话可以让自己不用直接面对活生生的人。也可以不去对周围的环境做理会。不用在意别人是如何对待和评价你这个人的。因为,你可以选择性的失明。
3 从打我懂事起,我被一直被代表着。我可以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有人可以代表我。我可以沉默不语,因为话语权根本不在自己手里。争与不争的结果从来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便被培养成麻木不仁的一代人了。当然,我们这一代很多人不似我这般的麻木和沉默。因为,沉默的只是大多数,还有少数是不沉默的。
我将自己的心思锁在沉默的匣子里。说着不着边际的话,无关痛痒的。我越来越不敢对人好,因为对人好,总是受伤害。我就对动物好,动物都知道你是对它好的。我总是很用心的对人好,但人很多时候不理解我的用心,便会去无端揣测我,让我受伤害。我便会很委屈,觉得自己的付出被误解很不值。于是,便会心情不好很长时间。然后,自己消化后开始敬而远之保持沉默。时间久了,我便越来越沉默。但是,我对动物好就不会有这样的委屈。它们很简单,也不需要多交流,在它们面前,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对它们好它们都知道,它们会依赖你并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感激你。于是你会发现,同样的沉默换来不同样的结果。于是,便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沉默。
4 上班的路上,打开收音机本来想听路况,结果又听到不幸的消息。因为电动车跟大卡车相撞,一死两伤。我没有继续听下去,我甚至不想去了解过程,因为我的心很痛。但我什么都不想说。
人们常常说,车祸猛于虎,而其实,我觉得,猛于虎的是人。所有的非天灾性灾祸,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当人们在探讨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要从根本上去想问题,而不是就事情的本身去看它的对错。如果人的思想这个根本的问题不能解决,任何事情说了也都是白说。
常常,血淋淋的场面都不能警醒很多人,语言,又能有多少的分量?
曾经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车祸的现场。行人违章横穿机动车道,不幸葬身车轮。而在血淋淋的现场,还有很多人继续毫无任何警醒的继续在横穿快车道,甚至协警拦都拦不住。当一场悲剧发生的时候,没有人从悲剧的根本考虑问题,都照样的犯着同样的错误并恶意相向善意劝阻的人。又怎能制止悲剧的再次发生?
说与不说,都是一样的结果,再怎样的痛,都改变不了什么。久了,还要怎么说?
我沉默着自己的沉默,慢慢的把自己变成了麻木不仁之人,却不想改变自己什么,仅仅是不想让自己痛的太狠了。
5 很多人说,这是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其实,我觉得,这倒是个信仰开放的时代,只是,每个人都越来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让信仰走进自己的心里罢了。把自己封闭成沉默的大多数。
我很爱看红剧。电视里所有播出过的红剧,我几乎没有落下过,有些还会反复的看。因为,我喜欢。我总是自己沉默着,却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不沉默的少数人身上。敬佩着他们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仰中抛洒热血。崇拜着他们面对生死,大义从容的英雄豪气。这样的时候,便能感知,自己的血也还是热的。
我很多朋友嘲笑我在胡编滥造的剧情里不能自拔的幼稚,我想,那也是因为我从来缄口不语我自己内心的悲凉。我需要这样荡气回肠的热血激情警醒自己麻木的神经,好让自己还能一直保有有颗良善之心及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致在沉默中弥灭了良知。
6 更多时候,我都是缩在自己的角落,筑起坚硬的躯壳,把沉默刻意成常态,让此生就此淡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