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有点大,我驾驭不了,就只说几句感慨一下吧。
艺文没了,大家很痛心,有人抱怨,有人惋惜,如果真的这样,我就觉得,六星的创新就是牺牲了点什么。
创新,其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词汇。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利于不败之地。这毫无疑问,前几天看了新报的一篇评论,如果不创新,巨人也趴下。说的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照相机的世界鼻祖柯达,他曾经留住了多少人的精彩时刻。但因为他在世界市场的绝对优势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求进步不求创新而被迫倒闭了。恰恰相反,其实世界的第一个数码相机也是柯达首先发明的,但为什么发明之后没有大胆开发、抓住先机呢,这也许是由于过度的庞大和自信而造成的步伐缓慢,最后最终导致了倒闭,这样的垄断巨头趴下的还有不少。比如手机以前有很多著名品牌,如三星、还有的其实当时很有名气,现在我甚至叫不上他的名字了,现状每况日下,反而iphone异军突起,连我这样的中年妇女到我儿子那样的90后都开始换iphone,他的更新换代也是绝顶快,很多人买了1想2,真是成了地地道道的追随粉丝了,这是创新的魅力呢
所以创新在当今瞬息万变的需求中,是多么的重要。
而在创新的路上并不是一味的创新,应该要保留基础和精华部分,在一个基础上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创新更完美。
创新得有适应期和饱和期,如果错后了适应期,就停滞了,如果没到饱和期就创新了,却浪费了能源,所以创新绝对是要把握好时机,是要费尽心思的极致破顶。反正创新不能流于表面,也不要流于形式,而是做好充分的准备,蓄势待发,不创则以一创惊人。
而恰恰,中国的创新有时候不够,但中国的保留有时候也不够,这个度没把握好会浪费很多资源。
我们台有个拾遗的栏目,就是记述那些祖宗留下来的古老物质财富。缕缕获奖呢,因为这样的节目在与时俱进的快速文化中已经快灭顶了,纪录片其实很好的,但是耗时耗力,不是快餐文化,所以就不合时代大潮。但还有很多优秀的纪录片艰难生存着。
天津的步子近几年迈的算快的,天津保留了很多古文化、古建筑、这些是做为天津人应该值得骄傲的,虽然那些泥人张、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五大道,没什么特别宏伟的,但是却是积淀下来的精华,会给人一种历史感,还有树木、园林、河汊多留有益的。如果它们也能成为一种历史,那是很养眼的呢。
我以前去香港,看到绿荫如盖,尤其千年、百年古树参天、我就会产生很多遐想,但是天津在路况及建筑的更新中真的是太快了,拓宽增容,很多树木砍伐移植,城市风貌基本上就没有留下什么,光秃秃的污七八糟的,等一些新树长成参天大树,也许我已经百年了呢,地铁也在刚刚建设中,一处地铁得修几年呢,最繁华处的南京路营口道大约修了4、到5年,我家的中环线和气象台路,也修了快两年了,人家北京、上海的地铁都享福了多少年了呢,咱不和香港比,也得和两大直辖市比吧。可见张立昌市长的时代确实步伐慢了些,更新晚了些,张高丽市长也就加大步伐紧紧追赶了。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创新度,我2001年就迈大步子和一个香港天津合资公司开辟了一个名人真人秀节目,叫明星打工族,就是带着明星去各行各业劳动,然后实拍下来,然后编辑播出,这点子肯定有香港方面的因素,我也就是借鸡生蛋呢,结果一下子就在卫视播出了。那时候还应该是创新吧,我记得新闻部的一个朋友一眼就看上了,帮我拉了个房产,冠名,叫《顺驰明星打工族》。都是当下明星劳动呢,我记得杨坤刚出《无所谓》时卖过带子,胡彦斌当过报社记者,蔡健雅当过导演。高林生做过跪式服务。黑豹乐队的主唱叫啥来着卖过房子,何静经营过能吃的博物馆,吴琼进过商店,,,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节目有意思,做着好玩,跟拍电视剧似的,但是做了一年,人家顺驰换老总撤资了,台里就不接着给钱了,所以好创意也只坚持了一年半。自动消失了。。。
后来2002年我还开办了一档日博、周播套播的节目叫《绝对音乐》,每天10分钟,每周50分钟,这个方式是我的独家秘笈,现在我们二套还用着,只是换做编辑相声了。 两个收视都是第一、第二。话说《绝对音乐》在卫视做现场,做了大约两三个月,排名在第七名,卫视心急说排名太靠后,就给打回地方台了,可是打回去的决定之后仍然播出的几期,收视率都特别好,卫视老总见了我无奈的说,最近的收视不错呢,我说可惜没机会了。卫视的老总很小那时应该不到30,他扼杀的是一档周播节目,回到二套,老总基本上就不让生存了,大意应该是卫视不要,咱也不做了,原因不详,大概嫌卫视不要了频道没面子吧只是瞎猜。所以天津台的音乐节目就没了。。后来倒是开办了,但因诸多因素,也没有给足试验期,其实音乐节目很有潜力的,可最终就错过了稳定期和成长期,这怪谁呢,有时候急功近利的创新是要不得的呢。
说起自己来便滔滔不绝,大概也有抱怨和惋惜在里边,但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台、这个民族、整个国家,说大点也是为给自己撑面子,说自己爱己、爱民族爱国家,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写到这与大家共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