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0-9-11 23:35 编辑
我最痛恨传统的学校教育。
中学时代,正是青春期开始的时候,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心理完善,人格健全的最关键的时期,77年恢复高考以后,学校教育走入了应试教育的深渊,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只关注升学率和高考成绩。而健康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才是未来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东西,却没人关注。那时的学校,培养了多少除了课本知识,高考大纲之外一无所知的白痴。
2001年,我在厦门开酒店。8月初,酒店装修进入收尾阶段。我和哥哥现场监督,加快进度,力争在8月8号完工,开业。夏天的厦门,就是个桑拿房,高温加潮湿,闷热闷热的,热的叫人心慌。
六号这天下午,我和哥哥在楼下乘凉,装修只剩下最后一点活了——给室外灯箱包边。来自老家东北的装修工老刘从二楼窗户钻出来骑在灯箱上面,手里拿着电钻,给灯箱边打孔。突然老刘惨叫一声,浑身抽搐,人在二层楼高的灯箱上摇摇欲坠。我们急忙从楼梯跑上去,七手八脚把老刘从窗外的灯箱上拉进来,这时老刘已经昏迷,身体还在抽搐,我们把他放平,躺在地板上。我问大家,他怎么了?协助他干活的小王说,他骑上去一开电钻,喊了句“有电啊”!就抽了,可能是被电打了。
触电。
我先拨打了 120。
我看着地上的老刘,四十多岁的精壮汉子,光着脊梁,满身汗水,脸色苍白,双目紧闭,身体时而抽搐一下。我脑子里快速的搜索各种急救知识,落水做人工呼吸,摔伤上护板,烧伤用水冲洗。。。。。。触电。。。休克。。。
大脑一片空白。
我让小王听听他还有没有心跳和呼吸,小王趴在老刘脸部好久,抬头看着我:我也听不出来啊,我自己都哆嗦了。
我大专毕业又进辽师读完了本科,当过教师,机关公务员,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可是,当眼前躺着一个触电休克、需要急救的人时,我却和一个白痴一样傻站着:因为我对触电急救一无所知。我只知道,不能乱动从高处坠落的摔伤者——如果伤者脊椎断裂,你去扶他起来会造成他终身残废。
束手无策。
现场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我,因为我是这群人里文化最高知识最丰富的。我不停地打120,催出他们快点快点。 25分钟后,急救车赶到,医生上楼来上楼来第一件事就是猛击老刘的胸部,护士急忙插管输氧。。。 。。。
心肺复苏!!!
触电后,严重的伤者会出现呼吸和心跳骤停,四肢抽搐就是最明显的体表特征。
医生忙活了半小时,站起来问,谁是负责人?我。医生说,仅有微弱呼吸,很难预后,回医院抢救看看吧。他看了我一眼说要是有个人在他胸前胡乱打两下就没事了。被电击后,一口气上不来憋住了。
你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这点常识吗?
我低头不语,心如刀绞。我这个大学生啊!可耻。
老刘被送进医院抢救室,抢救了一个晚上,恢复了心跳,但极不稳定;不能自主呼吸,需要在人工呼吸机帮助下才能维持。抢救期间,听小王讲起老刘。老刘是辽阳县人,平时在家种地,会点木匠手艺,农闲的时候就出来干点零活贴补家用,俩孩子都是丫头,大丫头嫁出去了,二丫头在深圳上大学,平时省吃俭用供丫头上学,厦门这么热的天,晚上吃饭人家都弄两瓶啤酒降降温,他却不舍得喝。小王说:该着的事,她媳妇病了,大伙不叫他来,他非要来,说厦门离深圳近多了,干完活赚点钱,正好顺路去深圳看看上大学的二丫头。他家可全指望他了,他要是不行了,他家就完了。
一星期之后,老刘死于脑坏死。
十年过去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想起这件事,想起那个光着脊梁的汉子,想起他那没有实现的心愿:赚点钱顺路去看看二丫头。
我一直觉得,老刘的死,我脱不了干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