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与君初相识---小浦银杏节
去年曾去过无锡惠山,逗留在古寺前千年古银杏下,只见铺满落叶,秋景萧瑟而浓郁,山风微微而过,叶落纷纷,似蝶飞舞,又仿佛叮咛着,切莫忘记它的身影。虽然流连,然暮色渐晚不得不归去,回沪后念念难忘,遂题律一首。
今年恰巧再度去赏银杏,却是参加tomluo09和蓝色郁金香组织去长兴小浦镇的银杏节,之前已约好时间,纳木措接我后上高架去接钟鸣和朱阿姨,恰巧钟鸣住的地方就在朱阿姨家楼下,一路互相殷切问候,交谈,后在徐泾收费站与tomluo09一家汇合,蓝香也随车同行。
趁加油休憩中,我们几个小聚并互相介绍,虽然彼此都不认识,好在各自都在博中有见过照片,平时在博中也互有来往,并不陌生,整合完毕则随车出发,一路高楼渐渐稀少起来,更多的是秋光一片,路边的稻子熟了,一眼望去,遍地金黄。更因周五的一场大雨,把天空洗的碧蓝碧蓝,偶尔浮云飘过,当两边的山麓渐渐进入眼帘,已经是在湖州地界了,辗转多次幸好农庄老板来水口接到了我们,这才顺利入住紫金农庄。
车子停在庄前空地上,但见一边凉亭芭蕉,一边幽篁碧竹林立,站在屋顶阳台举目远眺,远山隐约在雾气当中,安静而无语。和蓝香住一个房间,把东西丢床上后,则在院里“寻花问柳”去了,抓住一只漂亮的花蜘蛛,抓住一只小蜜蜂,也抓了些花花草草的照片。听闻楼下喧哗声起,以为最爱不行到了,结果在楼梯上遇见自游客和鱼在游两对夫妇,不由惊喜起来,事先不知道他们也来湖州,寒暄中方才知道,特地从湖南一路回来,赶到这里汇合后同游长兴,不久之后醉爱也到了,午饭在一团融合的气氛中结束,短暂的时间里,我们就非常熟悉了,相聊甚欢,分三部车子出发去小浦镇十里古银杏长廊参加银杏节。
那里不是景区,其实就是延绵十多里的村庄,在路旁,山里都种满了银杏树,达3万多株,走在里面,地势平缓,依山傍水,除了银杏树外也有竹林,茶树、青梅等植物,当然最最稀罕的还是两棵千年古银杏树,十月深秋,树上白果累累,远远望去,金黄一片,活动展区内也有文艺表演,婚纱表演,书法展览,版画在昏黄的夕阳里,变得热闹非凡。
声声笑语如潮至,片片金黄似蝶飞,漫步在这样的地方,大伙开心的边走边拍,我更喜欢细节的东西,比如枝头的果实,比如地上的枯叶,比如站在旁边看演出的当地居民,比如同伴们的表情。
回到农庄,老板已经准备好晚饭了,这顿饭吃的尽兴而开心,农家小菜虽谈不上静美,味道却也不错,钟鸣还特地带了烧鸡过来,让人不由觉得他是个有心人,笑谈间老酒下肚了,他的话开始多起来,时而穿插着朱阿姨的风趣言语,让我们开怀大笑,更是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翻出这样一句诗来形容我们,最好不过了。
二、古朴的对话---晨游圣寿寺
清晨薄雾还没散去,天就亮了。没有嘈杂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如平时一般六点半就醒了,却是躺着和蓝香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到七点还是起来了,下楼舒展一下筋骨。原来早起的人很多,三三两两的在院里闲聊拍照。
秋风如水,点点柔婉里轻着一丝凉意,染尽尘烟,最终还是上楼披上外套下来早餐,十月的季节,在这里变得缓慢、悠然。一路向西至寿圣寺下,该寺始建三国,至盛唐后多有文人来此品茗参禅,宋朝则达鼎盛时期,虽历经火灾、洪水,亦有神钟自鸣,于是重修得见天日。
下车但见周围群山环抱,山门大气磅礴,寺庙仿佛不问尘世一般,只有寿圣塔静静伫立,三三两两虔诚的香客,添香朝拜。心留红尘,此处是空林,虽无佛缘,也不甚喜一些庙内和尚的功利行为,然而这里,却是那样的自然古朴,不由的喜欢上了。有心便是有佛,虽没听到暮鼓晨钟,但这缕缕香味,却让人耐住沧桑,心思变得圣洁起来。
塔门未开,不能登楼而上一眺天下,则站立石栏之上,目光沿斗拱而去,穿过竹林,霎然觉得广阔起来,想来和尚也喜顿悟,我虽不是悟佛,却已令自己空泛其身,翠竹摇曳,微微秋风而过,塔铃若有若无的摆动着,是梵音么?渐渐神思悠远。
这里安静而不张扬,仿佛是与佛近距离的对话,花开花落,静待轮回,这香炉上的兽脸,仿佛看淡一切,只是淡定的仰望大殿,一瓦一砖,一草一木都在我的眼里与我说着它的历史,无为而定的境界,无需诵经,就这样慢慢走着,在镜头里留下自己难以忘怀的故事,生活本来就是简单,快乐亦是如此。
三、转眼不留痕---霸王潭散记
寿圣寺出来后顺路而去,直奔顾渚村霸王潭,离开宽阔的大路,走入小径,两旁的住宅俱是农家乐,城市厌烦喧嚣的人们,或许也如我们这般,喜欢在乡村住上几天,安乐逍遥。南歌子的词,只是一种遐想,走近山水,总是可以云舒云卷的放松心情,某些时候无需刻意执着,自然才是最真的体验。
此处一如湖州特色,翠竹茂密,景点内其实可看的地方不多,也未作开发,众人只是闲游而入,走走聊聊,边走边拍。相传楚霸王年轻时候曾路过此处,在此饮水沐浴,并留下膝盖深印而得名。
拾路而上,只一桥,一亭,一潭,一碑,一像而已,想往里走,已杳无去路,只是些夹着碎石的泥路,心若有情,处处皆是佳景,峡谷里的花花草草其实很多,我们分两批,一批如蓝香、自游客夫人、鱼夫人、09夫人、岳母等以聊为主,一批如钟鸣、09、纳木措、自游客和我等以拍为主,窜上奔下,时而匍匐在草丛里,时而仰拍竹林幽景,时而寻找光线下的红叶,时而走在碎石里看历史古迹。
时而我们两队人马汇合,时而分开行走,藏在疏枝下的清潭,汪汪一圈,直径不过一米,不是丰水期的日子里,山石嶙峋,桥下也是干枯见底,唯见清泉潺潺,细如拇指,蜿蜒而下。所谓的唐宋摩崖石刻,因不懂篆隶,也是看不明白,亭是沐浴亭、枕流亭,桥是茗香桥、精业桥,石像面前细细看来,只是隐约可见项羽的霸王气势。
后人为纪念项羽,石上还刻上了易安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霸王湖畔未曾停留,只是在归程路过水库,隐约可见山清水秀,碧湖荡漾之态。
景区出来后三三两两坐在廊下休息,听闻远途而来的自游客夫人笑说旅途趣事,如果连一个瀑布都沦落到带团导游一个电话,方才开启抽水功能,那么自由行的游客多半不如他们一般幸运,正好挨在团队后面,好坏也算是看见一回“破布”,还有天门山偶遇恐高症的游客,趴着山壁,摸索下山,听者乐不可支,见者更是闻所未闻,当然更多逸事,我们则等自游客、鱼在游二位发博欣赏了。
眼睛是行走的风景,虽不能说出十月的颜色如何绚丽,游入风景里的心情,却在深呼吸里醒来,这一点点的连接,就此省略一串言语,就让这血液如河流一般奔腾,把灵魂交付自然,把真诚交付友谊,把追求交付生命。
四、水韵尽收藏---过震泽古镇
归程路过吴中震泽,遂下车闲游片刻,时正夕阳斜照,慈云塔在阳光下分外出尘,宝塔街上行人稀少,一如寻常古镇,街与河并进,细看街面并不宽敞,中间尤见狭窄,一行众人,三三俩俩,随意走在其中,廊下望窄处一线天的屋檐,不由发起呆来,遥想如是春雨,两挂雨帘垂地,于石板上喷珠溅玉,岂不更是趣味。常人多半不喜雨天,唯吾欢喜,却不似黛玉郁郁而伤,只是喜欢烟雨蒙蒙的感觉。
千年风霜,把石板打磨的光润沧桑,师俭堂的大门已经关上,只在大顺米行的码头上遥遥望到禹迹桥,穿过仁里坊,因相机没电索性放入兜中,慢慢散步品味古镇悠然,随手用手机拍点照片。吾对古镇有着不可轻解的情结,江浙一带古镇多半网上做过了解,黄昏里的感觉给人恍如重返过去,一直喜欢看穿越小说,也曾笑谈穿越过去,忽而转念也许是古代穿越到上海也未可知,笑!只叹不曾投胎大富人家,又笑!罢了罢了,总是喜欢太多遐想,归去说予闺蜜徒增许多笑话,小说而已,哪能当的真趣,活在当下方是正理。
街长三百多米,尽头乃是慈云禅寺,门外端详,比寿圣寺略小,慈云塔也小巧玲珑,相传三国年间,孙尚香怀念刘备而登高远眺,被称望夫塔,又传宋徽宗的女儿,慈云公主曾避难震泽,不忘国耻而重修此塔遥望北方,寺塔以慈云而名,故称慈云寺塔。
站在禹迹桥上,看彤云一片,处在晚霞夕照的慈云塔也陷入肃穆之中,走的累了亦随意沿石阶而坐,不由细想乾隆五下江南路过此地的盛景,拱桥印月,塔影双双,洒满银色月光下的震泽一定是极美的,禹迹桥的桥联也是大气辉宏。
桥东联:
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迹;
隆时特起,重恢古制值尧巡。
桥西联:
市近湖漘, 骄肩无俟临流唤;
地当浙委 , 绣壤应多题柱才。
传说张石匠因为喜爱文墨的乾隆听慈云塔传说入迷而错过欣赏他精雕细琢的桥联而大病一场,桥东联里不难看出有马屁嫌疑,因乾隆东来震泽,这联多象极尽歌功颂德,用石头做的口号标语呀。桥西联上联描写了震泽繁华之貌,交通便利,隔河便能互相招呼,其实乾隆的六下江南,又何曾只是游山玩水,他知道明末清初的文字狱多为江浙一带文人,更有不少文人学士联络反清,亦或遁迹林泉,其铮铮骨气让乾隆也是头疼许久的,如此频频南巡,便是采用怀柔政策,搜罗江南人才,安抚民心罢了,下联“地当浙委 , 绣壤应多题柱才”就是暗喻如此锦绣地方,政府要号召江南知识分子, 走出隐庐, 为朝廷效力。
坐久便有些凉意了,晚霞也开始渐渐散去,古镇又要开始沉睡,撑着下颚细细回味两对桥联,对着天空发呆的感觉真好,不用赶着时间,赶着导游的喇叭而过,虽然来时已经傍晚十分,未能参观师俭堂和慈云禅寺,但此行不虚了,震泽,慈云塔、禹迹桥正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透过曾经读过的历史,不难觅见一幅风云翻滚的画卷。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