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叶草根 于 2012-2-24 15:43 编辑
热土热血 爱祖国必爱故乡热土,爱人民必爱父老乡亲。任烛就是这样,他怀揣火一样的乡情,并把这份情感,把一腔热血源源不绝地倾住到他的理想、追求和事业上。
任烛爱他的故乡武陵山区,爱山的绵延,爱石的顽强,爱这山这石铸就的坚毅顽强的武陵人。
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但他的人生道路,他的坚实足印,却形成了平凡而又奇特的轨迹。
他爱好文学,这个爱好使他的热血沸腾。他早就知道,绵延渝湘边界的武陵山区,有一个边城文豪沈从文,就成了他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对沈从文的文集,他反复咀嚼了四、五遍,哦,还不止。沈从文第一个把武陵山区把边城风情形象地介绍给了人类,使全世界知道了——中国的武陵山,这是沈从文创造的奇迹。过铁索船,走茶洞街,探寻沈从老走过的每一步踪迹,熟悉沈从老笔下的每一个质朴边民。
一步步,一程程,使任烛大彻大悟:沈从老在他的作品里之所以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民的善良和苦难,是因为他和故乡的人民一样善良淳朴,一样饱经忧患。
他要做新时代的沈从文,他要把武陵山区跑个够,看个够,研究个够。沈从老反映了旧时代,他任烛要反映新时代。为此,他继续走啊走,行啊行,访武陵人,读无字书,从倒马坎走到南腰界,从洪湖走到洪家关。
革命先辈的英灵,指明了他前进的方向;革命先烈的热血,坚定了他凌云的壮志;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丰富了他纯真的感情。
在洪湖边,任烛的一双旧皮鞋被芦苇磨穿,斑斑血迹印红了湖岸的道路。当任烛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位被任烛采访过的老赤卫队员以及他的孙子,把任烛扶到家里,给他敷药、养伤,还称赞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热血青年。待任烛伤好后,又为他凑集经费,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洪湖水,浪打浪,打进了他的心头,他感到那么温馨,那么甜蜜,那么催人奋进。
任烛付出的学费越多,他从社会的大书包获取的也就越多。历史和现实,土地和人民,织机和渔船,沧海和桑田,一切都使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轨迹进入亮点:在省级、国家级的报刊杂志上,他的一块块“豆腐干”渐渐变成了“大块头”。但他永不满足,永不止步,他觉得自己永远是小学生,他每前进一步都是新的起点。
“豆腐干”、“大块头”,把任烛送到了县文化局长的位置。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还是那身蓝布衣裤,只是肩上多了一副担子。任烛两头忙。局里,他请来了一些笔杆子、“爱好者”们,搞起了“文艺沙龙”。沙龙里,荟萃武陵人文,“爱好者”们交流作品,交流创作经验,还一丝不苟地互相评改,集思广益、务求突破。院外,他驱车下乡,一如既往地读他的无字书。不久,“沙龙”飞出了蛟龙,蛟龙飞进了文学殿堂。一篇篇充满武陵乡土气息、山水特色、地方风味的文学作品上了省级、国家级报刊杂志,其中的精品频频获奖。幸甚至哉,文以咏志。
细心的县委书记看了任烛们的作品,只觉幽兰扑鼻。于是,他造访了文化局长的小小之家。斗室中,却别有洞天,他惊喜甚而震惊地发现,任烛的那些大本大本、厚厚实实的素材,七七八八的采访记,竟有好多连县委书记自己也未曾了解到的情况。莫道君心细,更有细心人。确实,任烛对基层和全局不仅了如指掌,而且见地深刻。这就是熟悉生活!这就是红军、老八路的传统作风!
县委书记异常兴奋:他发现了一座金矿。他既垂青任烛的才华,更赏识任烛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县委书记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了“矿”。
正当任烛和他的“沙龙”伙伴们准备迈开更大的步子时,一份庄严的红头文件,一张严肃的铅字调令,把从文者任烛调到了从政的位置上。
没有多余的话,只有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工作。
他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官居“七品”,还是那身蓝布衣裤。
目前他只想为民作主,但他心中对文学的无限眷恋始终无法抹得一干二净:踏遍青山的志趣犹存,艺术创作的灵感还在,他向全县的“爱好者”们宣布了他那个明天的计划:待到离岗之后,他将重操旧业,继续过足他的瘾,那个令人心痒心醉的“爬格子”的瘾。他要把边城心得、洪湖浪花、山区改革、武陵巨变等一系列长篇的腹稿倾泻到纸上,让它们变成作品,然后把它们献给人民,献给人类。
不论从文,还是从政,他都在用青春用热血报效热土、报效祖国。任何力量,也无法把他对热土的深厚感情隔开。
任烛的足迹,继续延伸在山沟里、山水间、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他充满了自信。万般情思,尽在心头。
任烛祝愿自己的家乡——武陵山区,繁荣富裕。
武陵山区也祝愿任烛:热血化彩虹,热土出黄金。
对美好的未来,任烛举双手热烈地欢迎她。
1998年5月26日初稿
2006年6月二稿
2010-5-30三稿于重庆秀山 真实姓名:石歆梧 联系地址:重庆市秀山县双凤街31号县扶贫办 邮政编码:409900 手机号码:13896811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