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帮我填个坑吧
查看: 155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帮我填个坑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1-9-27 15: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关于那个“僧敲月下门原是和尚隐语”的坑,我真填不上了。昊哥,烟云大哥,影子,散仙老师,雷三哥······
哎呀哎呀,各位亲们,我把那日摆渡的资料都整理过来,谁帮我把坑填上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1-9-27 15:10 |只看该作者
先从推敲谈起:

我们也来“推敲”一下,前提是您并不在公路或者山坡上。
先用“敲”字:和尚站在人家院儿外,敲门,这里的“敲”一定不可太大声,否则还不以为是“石壕吏”来了。院儿里主人不在,敲门声却惊动了倦栖的鸟儿,打下几片树叶,敲破一池琼瑶……之后蛙声、虫声,打破原有的寂静——而在韩公心中,这正是体现了夜的“幽”和“趣”。
再用“推”字:和尚来到院外,门虚掩着,轻轻推开,主人不在,题诗留言而去,不做过多惊扰: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只留下一点文采——这样不好吗?这种宁静是超出诗人主观乐趣的,是兼顾其它生命的,或许更符合出家人的“清修”。
韩愈是儒士,自然想闹出一些动静;贾岛作为和尚却有点“心意不纯”,后来终于还俗!像他的情形,做一名居士还是蛮好的。娶了老婆,不知道是不是“丁克”,没有留下子女。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9-27 15:12 |只看该作者
僧敲月下门在所难免

男人出家为“僧”,俗名“和尚”;女人出家为“尼”,俗称“尼姑”。但一个人只要出家,不论是和尚,还是尼姑,都是要断红尘,绝六欲。特别是男女间性事,必须杜绝,做到性冷淡。为此,过去寺庙里的山门在太阳一落下后,便要关闭,谢绝香客,与世隔绝。

但是,“色,食性也”,一个人出家,红尘可断,性欲难灭。若是年老者还好办,有正常性欲的壮男寡女则难了,孤伴青灯是苦中苦啊。于是,总不免有尼姑“思凡”,和尚偷食禁果,难忍寂寞之下,暗渡陈仓,弄出《西厢记》中张生崔莺莺月下私会那出故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9-27 15:13 |只看该作者
自从贾岛将和尚风流现象入诗后,“僧敲月下门”,这句过去出家人出轨隐语,便为更多的“俗人”知晓,不少文人出身的主政官员,甚至将之写进僧尼因性还俗的判词中。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9-27 15:14 |只看该作者
在清代,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县令期间,曾发生了一件僧尼私通案件:当地崇仁寺和大悲庵门对门,崇仁寺内的一名和尚,与大悲庵内的一名尼姑对门相望,日久生情,导致私下通奸。僧尼的保密工作可能没有做好,这事让附近邻居发现了,邻居知道僧尼心虚,便欲敲诈他们。但僧尼不买帐,于是邻居将此风流事告了官。僧尼被传唤到了县衙,郑板桥见他们年龄差不多大小,是天生的一对,文人郑板桥不忍心“煮鹤焚琴”,拆散他们,于是责令他们还俗,结为夫妻。郑板桥提笔写下了这样的另类判词: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 记取当年郑板桥。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9-27 15:20 |只看该作者
还有,我以前搜集过一些关于唐代一个特有的女冠盛行的现象,比如杨贵妃也曾是道士,太平公主什么的都做过道士,还有鱼玄机等风流人士,所以就不知道如果僧敲月下门的话,会不会与这种道观的风气有关。所以继续百度。以下是关于女冠的,跑没跑就不得而知了,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9-27 15:21 |只看该作者
先说道士与尼古的区别,原来是不一样的。我此前还以为没区别呢。
尼姑穿浅灰色布衣,道姑穿黑色布衣;
尼姑要剃光头,道姑可蓄发;
尼姑戴佛株,道姑提浮尘;
尼姑住“庵”,道姑住“观”;
尼姑信仰的是佛,道姑信仰的是释伽摩尼;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9-27 15:22 |只看该作者
资料1
一。鱼玄机
  
  才貌家世:唐懿宗年间长安落拓士人家女,原名鱼幼薇,"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父亲早亡后家道衰落。
  
  入道理由:十五岁被世家子弟兼状元郎李亿纳为妾,郎情妾意,但不被正室容。这个正室很强悍的,见面礼就是一顿毒打,短短几个月后终被遣出家。
  
  绯闻对象:温庭筠
  鱼玄机的诗作,十一二时已在城内传开,引起了当时名满长安的温庭筠的关注,并专程去探望她。小姑娘的才华得到了大诗人的赞赏。从此温经常帮衬鱼家,两人关系亦师亦友。之后温去外地任职,两人诗作也是你来我往一答一唱。及笄少女的一片春心诗中亦可窥。假如就此成就一段才子佳人的美话,也就不会有后来这许多不堪了。或许是因为年龄差异,或许是因为对自己容貌丑陋的自卑,温选择了把鱼妹妹介绍给根红苗正的年轻娃子李亿。只是他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猜不中故事的结局。当在观中苦捱了三年以为李亿会再接她回家时,却得知李亿已携夫人远赴外地做官早把她抛到九霄云外,悲愤的鱼妹妹写下了传送千古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从此大开艳帜,纵情人间。在观中与客人谈诗论文,聊天调笑,遇有英俊可意者,就留宿观中,男女偷欢。妙在有的男人既愿意包养她,又不介意她和别的哥哥交往。最终因误杀了婢女被处斩刑,按唐律其实并不当斩,只可惜碰上了酷吏,死时才26岁,红颜薄命啊。
  
  评语:人生若只如初见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9-27 15:23 |只看该作者
资料二
二。玉真公主
  
  才貌家世:唐玄宗的同母妹妹,还有一同母姐姐金仙公主(瞧人家名字取得这个华丽丽),母亲德妃在其两三岁被武则天派人杀害抛尸。
  
  入道理由:玉真金仙两姐妹是同时入道的,一个约20岁,一个约23岁,当时她们的父亲唐睿宗已经当政,一母同胞的兄弟又大权在握。可以排除政治迫害这个因素。虽说是金枝玉叶,可两姐妹的生母很早亡故,从小又目睹了一系列宫廷惨剧,于是产生了远离权势中心的想法。她们自己提出的理由是为母亲祈福,态度很坚决,皇帝老儿只得应允,但给她们一人修了一个超豪华道观,而且吃穿用度都是极奢侈的。为这事当时还有大臣上书反对的。可我觉得没必要,不是说奢侈的对,只是你想如果她们出嫁的话,嫁妆还不是一箩筐一箩筐的。金仙公主死得早,所以只八妹妹。。。
  
  绯闻对象:张果,王维,李白
  有一个扒灰的李隆基哥哥,妹妹自然也不弱的。在杨贵妃之前皇帝哥哥还是很听她的话的(他们这一辈呈现了皇室少有兄友弟恭一团和气),所以少不了各路神仙的巴结。唐玄宗曾向一个自称为张果老的年轻方士提过亲,要把玉真公主嫁给她,想来这个方士与他们皇家渊源非浅。只是平时装神龙鬼也就罢了,真要供个公主在家却是不敢的,于是张果说了一句我考虑一下后居然遁形了!大才子王维为了求取科举的门路被几位王爷在酒宴上引荐给玉真公主,二人初见时,一个是三十多岁的熟女,一个是二十左右的翩翩美少年。据江湖夜雨的大胆推测,白玉无瑕的王维此后不但被玉真公主奸污了,而且被她长期霸占。王维背着她娶了老婆,结果就被放到外地做官。老婆死后再也不娶了,乖乖的呆在公主的石榴裙下,仕途那是一片的大好哇。如果说王维是委曲求全的话,李白则貌似是对玉真公主真心爱慕的。有诗为证:“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道敬亭山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因为山上有个玉真公主!只是不晓得李白看上了玉真公主什么地方,难道是恋姐情节?但以李的狂放性格,两人应该没有长期的非法关系,其它的我就不晓得了。玉真公主死在敬亭山的那一年,李白也病亡于山下不远的某地。我们的李白筒子竟是如此痴心的好筒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9-27 15:23 |只看该作者
资料3:
三。李季兰
  
  才貌家世: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江南佳丽,原名李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入道理由:十一岁时送入道观,原因不详。据说此女六岁时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她父亲认为不详,架却谐音嫁却,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失妇德。大概是家人想送她去观中静静心也未可知。
  
  绯闻对象:茶圣陆羽,诗僧皎然,刘长卿,唐玄宗
  李季兰的诗才应该是唐朝女诗人中最好的。她有一首诗把夫妻关系一语道破,“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可能是看多了男人在外面的花天酒地吧。我很主观的认为陆羽只是她的蓝颜知己,她应该更喜欢他们的另一朋友诗僧皎然,因为陆羽不够帅。。。不管她和陆羽好到什么程度,但两人绝不仅是场面上的交情,而是真的惺惺相惜。有一次李妹妹生了重病,陆羽闻讯后连忙赶去探望,李妹妹对此十分感激还写了一首诗。再说这个皎然,有人说他是谢灵运的十世孙,但我印象中陈郡谢氏在东晋末年就被灭族了的啊,不管它。反正李妹妹最初还常写诗给他暗示柔情,奈何皎然道行已深,不为所动,写了个“答李季兰”诗表达自己的心意:“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法海啊法海,你看见米有人家是怎么做的,好好学着点吧!李妹妹还和很多诗人相交,俺不怎么认识就不写他们了。关于刘长卿,主要是想说一个黄段子。。有一次朋友聚会,诗人刘长卿得了种不好意思说的怪病——“阴重之疾”,也就是当代医学说的疝气。李季兰竟然莞尔一笑,当着众人的面,用陶渊明的名句款款询问:“我听说,你‘山气日夕佳’?”刘长卿嘻嘻一笑,用布兜托起肿胀下垂的下腹,同样念着陶渊明的诗,答道:“是啊,我这是‘众鸟欣有托’了。”三十过后,李妹妹交际愈加广泛,上通王公贵族,下至僧道隐士。连唐玄宗也有所耳闻了,诏她进见,君臣见她虽是迟暮之年尤是动人,于是大家敬称她一声:“俊媪(漂亮老太婆)”。不幸的是后来在战乱中站错了队伍,被唐德宗下令扑杀了,盛名所累!
  
  评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9-27 15:24 |只看该作者
盛唐时期,女子出家做道士是很流行的风气,杨贵妃就曾经做过女道士。当时宰相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也出家做了道士,李白还曾经专门为她写过两首诗,而李腾空则因为她送红诗友的一首情色打油诗名传至今:
  
  史载:李腾空因诗友患疝气症,竟篡改陶渊明的名句调侃戏谑人家: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疝(山)气日夕加(佳),
  
  肥(飞)鸟相与还。”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9-27 15:27 |只看该作者
还有这个版本:
有一次朋友聚会,诗人刘长卿得了种不好意思说的怪病——“阴重之疾”,也就是当代医学说的疝气。李季兰竟然莞尔一笑,当着众人的面,用陶渊明的名句款款询问:“我听说,你‘山气日夕佳’?”刘长卿嘻嘻一笑,用布兜托起肿胀下垂的下腹,同样念着陶渊明的诗,答道:“是啊,我这是‘众鸟欣有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9-27 15:30 |只看该作者
资料5:
义山所爱女道士之姓名

义山所爱之女道士系姓宋名华阳,义山有《赠宋华阳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云:“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识蕊珠人。但惊茅许同仙籍,不记刘卢是世亲。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不因杖履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重过圣女祠》云“上清沦谪得归迟。”此云“沦谪千年别帝宸。”上清、帝宸,本指天上及仙人所居之所,但在此诗中则为帝王居处之代名词。可见宋华阳乃是由宫女出身。“茅许同仙籍”言宋与刘同在道门。“刘卢世亲”则刘宋系亲眷,冯氏引《唐文粹·冯宿撰刘先生碑铭》,及《唐书·敬宗纪》,谓刘清都先生即道士刘从政,号升元先生,初栖王屋山,其后迁居都下。可见刘清都乃年高有道之士。或者即系义山之师,亦未可知。义山虽与宋华阳有情,而对于刘清都,却非常恭敬,但观其以徐甲自比,以周史比刘,(徐甲事见《神仙传》),可见他们有师生的关系。《赠宋华阳诗》因兼寄刘先生,故语意甚庄,看不出什么恋爱痕迹。至于《月夜重寄》的一首便不是这样了。“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晶帘!”“偷桃”乃义山最惯用的典故,诗中引用不止一处,如“瑶地归梦碧桃闲”,“王母不来方朔去”,“玉桃偷得怜方朔”,“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按中国文人好将两性间恋爱关系,用极香艳,极漂亮的文词来描写,什么采兰呀,赠菊呀,窃玉呀,偷香呀,都成了幽期密约的代名词。但是义山所恋爱的,并非平常女子,却是一个出家的人。他既然能用仙女的典故,来影射她的身份;难道于偷情方面,寻不出一个巧妙而恰当的仙家故事吗?所以他便采用东方朔故典,用“偷桃”来代表仙家的窃玉偷香,这真可谓聪明绝顶了。“窃药”亦义山惯用的文词。《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窃以奔月,是为姮娥,此喻女道士之出家修道。所谓“事难兼”者,即女道士欲守清规,就不能和男子往来,和男子往来,便不能守清规,两者居于反对地位,自然兼并不得。但绮年玉貌,消磨于凄凉寺院之中,每遇美景良辰,未免有情,谁能遣此?所以义山又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句。宋华阳观中规则大约有时较严,晚间不许出外,故有“十二城中锁彩蟾”之语。又有《昨日》有“未容言语还分散”之句。均足见女道士之不自由。又《无题》诗一绝云:“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辉夜,更在瑶台第一层?”此诗与寄宋姊妹诗情境相类,想是同时所作。还有些小诗,都像在一时期内,为宋氏姊妹做的,试录几首如下:《袜》:“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好借嫦娥著,清秋踏月轮。”《房君珊瑚散》:“不见姮娥影,清秋守月轮;月中闲杵臼,桂子捣成尘!”因宋华阳为观中规则所拘,不敢于晚间出门,十二玉楼不啻为水晶帘所隔。义山于极寂寞无聊中,只好想象她们在观中赏月的光景,恨不借宓妃之袜,使她们可以踏月而来。至于“桂子捣成尘”可为她们单调厌倦的生活写照。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9-27 15:31 |只看该作者
(五)义山与女道士之失和

义山与所恋爱的女道士曾有失和之事。《碧城》七律三首很可以教我们看出一点痕迹来。录其诗如下:“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已田田。不逢箫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紫凤放娇衔楚珇,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这三首诗,古人因其难解,附会穿凿,更加离奇。朱竹垞研究这几首诗废寝忘食,用了全副精神,而研究出来的结果,却非常可笑。他说此第一首指杨妃入道。第二首言妃未归寿邸之事。第三首言明皇与妃定情之事。“箫史”一联,竹垞谓系明皇对贵妃的嘱咐,“盖喜其芳年稚齿,又嘱其白头一心,即传言定情之夕,授钿合金钗以固之之意也。”朱氏自以为善于比附,我则以为这话说得太无道理,要知专制时代的帝皇对于其妃嫔,稍赐以颜色,便算天恩浩荡,而妃嫔能得竹叶羊车,常常临幸,也便像是几世修来的造化。两方面的关系既系如此,那做帝皇的便到了钟漏垂歇,行将就木之年,也不怕“芳年稚齿”的妃嫔,敢对他宣布离婚——其暗中有外遇者又当别论——哪值得这样叮咛?而且“不逢箫史休回首”云云,也不像帝皇对妃嫔关照的口气。其实,这三首诗还是义山与女道士恋爱的哑谜儿,与明皇贵妃,毫不相干。不过细察诗意,双方爱情已有破裂的痕迹。女道士此时已厌弃义山,不愿仍和他继续来往,或者别有所恋,为义山所察觉,故有“不逢箫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微含醋意的要求。但女道士并不理会他,自觉无聊,于是又有鄂君怅望,绣被孤眠之句。第三首则义山咏自己与女道士约期相会之事,“七夕”借用银河鹊桥的故事,不必呆指什么日期,女道士既厌弃义山,所以失约不来,害他空等了一场,正如铁网空张,珊瑚竟失,满腔懊恼,只好借“凤纸”细描了。又《银河吹笙》一首也是爱情断绝的表现。诗云:“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树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女道士既与义山决裂,而义山余情不断,尚不胜其眷恋之意。“楼寒院冷”犹言共衾无人,觉楼院更为清冷。当辗转反侧之际,回忆从前好梦,今已难寻,庭树之上,偏有惊飞的鸟,恍然是情人舍我的象征,月榭余香,风帘残月,景物依然,而人则不知何处,更使多情诗人,为之惆怅不已。女道士之厌弃义山,必饰词将专心修道,不更牵于儿女之情,其实她却和另一个羽士在闹恋爱。义山也知道她说的是一派假话,所以最后二句,用一种如恨如嘲的口吻劝她道:你何必假惺惺拿修道来骗我呢?恐怕你们湘瑟和秦箫早在那里倡和了!女道士之厌弃义山不知何故,或即因他言语不慎吧?所以义山有“《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的辩护。李义山固不能以汉武自比,但借《汉武内传》里上元夫人与西王母故事,以影射出家的公主及女道士等,故不妨如是云云。义山的情敌名永道士。义山少年时曾学道于河南的王屋山(《通典》开元二十九年京师置崇元馆,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举送课试,与明经同。其《题李肱所遗画松》诗“忆昔谢四骑,学仙玉阳东”可证。又《寄永道士》一绝:“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按王屋山有阳台,可见永道士是王屋山的道士,也就是义山的老同学。义山之认识宋华阳,想是永道士所介绍的。宋华阳姊妹共有三人,所以义山有“应共三英同夜赏”之诗,从前时候宋华阳和义山恋爱,她的两位姊妹则和永道士恋爱。后来宋华阳和义山失和,也归到永道士那边去了。故义山又有“君今并倚三珠树”的调谑。“三珠树”见《山海经》,郭璞亦有《三珠树赞》,科举时代用以代表榜前三名的人,冯浩以为此系咏永道士登第而自己失意之事,似乎不大对。义山只说你现在独拥三美,自然得意,但我被人所弃,如秋风中的落叶,漫无所归,你恐怕就不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9-27 15:31 |只看该作者
(六)再上王屋不见女道士之惆怅

按义山于太和九年来往京师,开成元年至三年常留京。二年自兴元归,路过所爱女道士所居,则女道士已迁往他处。故他集中有一首五排的《圣女祠》写不见女道士之惆怅。“杳霭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肠回楚国梦,心断汉宫巫。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这首诗冯浩以为是追悼令狐楚之作,故将它编入开成二年《行次西郊一百韵》之前。固不错,但冯氏误信朱长孺所引《水经注》谓武都秦冈山有圣女神,便疑惑圣女祠即建于该处。但义山诗里,从来没有到过武都秦冈山的事迹。只有兴元回京时所走的路程,与武都相近,于是冯氏不惜抹却良知,硬将好好走在由兴元归途上的李义山,拉往数百里外的秦冈山打了一个大弯儿。但弯儿虽然打成了,圣女祠的诗,也可以勉强说是在秦冈山做的了,只是全诗艳丽芬芳,似写儿女情怀,义山既特绕数百里的道路,专诚叩谒圣女神,不应这样轻佻,况于吊令狐之丧归来,也不该有这样的闲情别致,冯氏左想右想,觉得不可通,索性再横一横心,将这首诗认为一派的寓言,诗中所有的艳情,只算是追悼令狐的话。在冯氏这种办法,方便总算方便,但他的大错便在这时候铸成了。因为他将这首五排当作“追悼令狐楚的寓言”,以后各种关于女道士的诗,也就不能不解作“希冀令狐绹提挈的寓言”了。我以为圣女祠并非真有其地,不过是义山情人所居寺观之代名词。义山由兴元还,过此祠,所爱之女道士已他去,故有“何年归碧落”的疑问。“青雀”一联与“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昨日》)相同,不过此处是说女道士现在究归何处,无从探听,只有待青鸟携将消息来罢。“楚国梦”兼指所爱宫嫔而言,“汉宫巫”则指女道士,因为女道士系由宫女出身,可以时常入宫醮祭,故以此呼之。“从骑”一联,是想象女道士临走的景况。“月姊”一联是希望她更回来。“寡鹄”、“羁凰”指宫嫔,义山所认识的宫嫔,乃敬宗所遗下的后宫人,所以说她们是寡鹄。这诗后段几句的大意:是女道士虽已经迁去,我不能同她们更恋爱了,但宫中还有不自由的宫嫔,还要我们偷桃的方朔,去安慰她们呢。又有《重过圣女祠》一首:“白石岩扉碧鲜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9-28 10:55 |只看该作者
好大的学问啊!印象最深是鱼玄机。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9-28 10:56 |只看该作者
唐朝比较开放,后来的朝代再没有这般猖狂。眼下除外。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9-28 11:06 |只看该作者
勉强填了,可能不是小想想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9-28 11:10 |只看该作者
好大的学问啊!印象最深是鱼玄机。
素颜的荷 发表于 2011-9-28 10:55



    不是我的学问,除了鱼玄机,还有那杀奴婢的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