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潘霞 于 2010-10-15 08:42 编辑
动画伴儿快乐学
学期伊始,送儿子报到的时候,被已教过他两年的语文老师拉住了,说要向我讨点育儿经,为培养她两岁的女儿做准备。我说你是专家,我怎么敢托大呢?
其实,说这话并非我谦虚,只是对于幼教,真的没有发言权。两岁时,儿子就被扔回乡下老家,由父母带着,唯一的好处是过足了日光浴的瘾,跑起来像撒欢的小马一样快。四岁,接回身边入了幼儿园,早送晚接,总是匆匆复匆匆。那时,由于工作时间紧,加之本人的不善言谈,除了因为比别的孩子接得晚无端延长了老师的工作时间而表示的歉意,几乎谈不上和老师有什么沟通,和儿子的交流也仅限于“有没有受表扬、有没有挨批评”之类的。只有一件事雷打不动,那就是每晚必讲睡前故事,说是讲,其实是俩个人一起看,我读,他的眼睛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移动。有段时间,他特迷奥特曼,好多奥特曼的故事总是让我翻来复去地讲,有时候读烦了,还不忘斥责他:“千篇一律的,有什么意思嘛!”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竟然一字不拉、完全正确地读完了一段话,这倒让我有了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小小喜悦,这个习惯也就一直保持了下来。“课外识字多”是入学后老师给儿子的第一评价,我想这和那些睡前故事是分不开的,当然,是俩个人一起指读。
玩是孩子的天性,谁也抹杀不掉这一点。可时下的父母自身危机感太重,对孩子不免奢求太重,寄予了过高的厚望,行事也难免有拔苗助长之嫌。我也没例外,儿子上一年级时,听到有家长说让孩子一天背一首古诗或是天天写一篇日记什么的,自己先就心急起来,儿子除了作业不需检点外,额外的事情是完全抵触的,一句“老师又没让做”让我心里直抱怨作业真是太少了!
有意识地做一些引导还是动画片带来的灵感。动画片可以说是儿子的最爱,时常听到他一边看一边乐到在沙发上蹦起来,那时正上演《Q版三国》,偶尔我也扫两眼,什么嘛!《三国演义》被歪曲成这个样子,“芒砀山”变成了“芒果山”,刘备、曹操、孙权变成了企业家,孟获也成了南蛮星球的人,关羽吟出“惯看春秋风月”,又说“万里长征人不还”,这不是误导孩子吗?看儿子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想,何不趁他对三国人物张口就来时读一读真正的《三国演义》呢?说做就做,买回了少儿版的《三国演义》,每晚一则小故事,此后,刘关张就常在梦中与他相会了。
对诗词的兴趣也是从动画片中延伸出来的。记得演《隋唐英雄传》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画面:李世民身披斗蓬站在江边,满怀激情吟诵曹操的《观沧海》,儿子看了后,崇拜地不得了,随手把枕巾往脖子里一系,冒充英雄。我灵感突至,趁热打铁,这首诗便被儿子熟记于心了,正好班里举办儿歌大赛,与那些小猫小狗的小儿科比起来,儿子算是露了一回脸,我这个当妈的也因此在学期末的家长会上得到了老师的口头表扬。
被人关注、被人欣赏是每个孩子都渴求的,从诗词中儿子收获了快乐,主动要求“再来一首”。语文课上,学到苏轼的《赠刘景文》时,老师提问:“有谁知道苏轼还写了哪些诗词呢?”儿子举起了小手,站起来后从容作答:“苏轼还写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师继续:“你能给大家背一下吗?”儿子通篇流利,抑扬顿挫。那天,放学路上他对我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管教得我好,还说要向你学习呢!”
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便被家长限制看动画片,其实知识是随时随地的,听到一个成语,可以给孩子解释意思,看到一个历史人物,可以讲些相关的典故,寓教于乐,善于从孩子的兴趣中拓展和延伸,比起单纯的说教和强制来,效果要好的多。
学校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大队委评选了,儿子准备的才艺是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看到他一板一眼模仿着唐国强的表演,我心里盛着的是满满的快乐与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