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雪天使君 于 2010-1-20 13:20 编辑
余先生说要辞去“作家”身份时,我正看着《借我一生》最后部分。对他这一举动丝毫不觉意外,一个成熟的思想者跨出的每一步都自有他的道理。世俗的的眼光或许不能理解,随他“苦旅”一程的读者相信会明白他的选择。
余先生的书我读过几本,《文化苦旅》比较有代表性。轻巧的笔写下了沉重的文字,正如郑牧之说的: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随他的苦旅我们是不是也站在了同样的立脚点,多了点包含着痛苦的思索呢。文化是祖先留下的财富,怎样加以探索和保护,随着余先生的文笔走进去,观察、探究,余先生的苦心和善心就没白费。
《借我一生》中余先生依然艰苦而甜蜜、危险而执着走着。因为“我静止不动时几乎不能思考”。“我知道自己迟早要远行,远行到何处,远行到何时,都不知道”。就这样,穿着红缎虎头鞋,从废墟到废墟,走出对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许多沉思。
上个世纪末,余先生作为特邀佳宾全程参加了香港凤凰卫视从埃及到中东再走到中国的万里探险。《秋雨录》中,余先生以散文形式写的沿途所见所感,感动了许多人。
从埃及穿越西奈沙漠去以色列,从耶鲁撒冷看哭墙到炮火硝烟的伊拉克,这在学者中实不多见,也难怪他夫人谈及此事相当自豪。进入伊拉克的路走的好艰难,沙漠风暴、夜半赶路、绑匪威胁使得同行的伙伴担忧余先生的安危而劝他择道而归,余先生说:“如果被名声所累,我就不会跨出历险的第一步,放心吧,并不是所有的中国文化人都是夸夸其谈,又临阵逃脱的。”以下这段文字我更感受到余先生在路上创作的艰辛。刚刚要喘口气时就见缝插针,既主持电视节目,又写“秋雨录”,还要写一篇长长的日记发给世界各地的华文报纸,实在太难了,几乎很少有睡眠的时间。往往是我惊恐的看了下四周环境之后刚刚拿笔,车队里的技师也在惊慌的寻找安置卫星通讯设备的角落,然后满头大汗的调节。终于听到他在喊:“秋雨老师,通了,赶快!”我立即把才写了一半的篇页交给他,自己再屏住呼吸疯了似的写后面一半。完全没有时间看第二遍,更不可能锻字炼句。余先生说:“这是由悬崖边上的文化考察带出来的悬崖边上的写作状态。
和其它名人一样,对余先生的文字和为人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当他在最危险的地域贴地而行,天天抱着日记手稿,准备被匪徒绑架时与自己的文字共存亡时,国内莫名的出现了对他的骂声,余先生用“集体遗忘”一词形容这些人和事,他的态度是选择沉默。“因为我的生命可以面对凶险,不能面对恶浊。”这也是余先生想离开文坛的原因之一吧。对出名不感兴趣的余先生对诽谤也懒得在意。余先生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人褒有人贬,然而,一个能甘于寂寞在宁波“天一阁”阅读大量藏书的学者,一个能在全国著名高等艺术院校领导位子上急流勇退的院长,一个用脚板用生命探究中华文明的学者,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毋庸质疑!
之后,余先生又随凤凰卫视大规模考察了欧洲,路过的不计算在内就有九十六座城市,每天一篇日记、一段“秋雨录”,寻找中华文明的差距,排列出对比点作为路标,这些对比所包含的文明差异非常丰富。在欧洲许多国家,总能看到大量手握一杯啤酒和咖啡,悠闲在坐在路旁一张张桌子边的闲人,吃的不多,却坐的很久,有的聊天,有的看报,偶尔抬头打量街市,目光平静、安然自得,十分体面。这与中国人的生态构成了明显对比。即使在欧洲取得一定财富的中国人也很少休假,为了下一代和下下一代能生活的更好,年复一年的操劳。
余先生说:“中国人刻苦耐劳,偶尔也休息,但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欧洲人反过来,认为平日辛苦工作,大半倒是未来休假,因为只有在休假中,才能使杂物中断,使焦灼凝冻,使肢体回归,使亲论重现,亦即使人暂别异化状态,恢复人性。正在快速积聚财富的中国人,确实也应该想亦想今后的生态模式了。享受生活与做生活的奴隶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路上“的余先生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文字,更多的是一种思索一种精神。喜欢余先生的散文,大气,读了就很难放下。自然而神圣的感觉伴随文字潺潺从心底淌过,被遗忘被忽略被隐藏的文明在余先生的文字中浮出水面。
沉下心,读余先生的文章,倾听文化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