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木 于 2011-6-19 22:21 编辑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元] 管道升 《我侬词》我家的书柜里有一对盘腿而坐﹑怀抱小老虎的泥娃,造形生动,栩栩如生,虽然经历了25度春秋,看上去依然色彩鲜艳,惹人喜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婚礼,流行旅行结婚。我就是在1986年的那个冬天,度蜜月到了北京,在石景山公园的一个工艺品商店里买的这对泥娃。当时我爱人一眼就喜欢上了它,不仅因这童男童女的面部表情生动可爱,更因了他们怀抱着的小虎崽。我俩都属虎,所以对老虎情有独钟。记得当时忽然想起了那首《我侬词》中“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句子,便指着泥娃打趣道:“这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你。你怀中有我,我怀中有你”,爱人一脸幸福的答道:“肩并着肩,心连着心。白头到老,不离不弃”。买泥娃时曾经问过售货员,这对泥娃叫什么?售货员说叫“中啊福”,昨天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叫做“小啊福”。 从那以后,这对泥娃就静静地端坐在书柜里,看着我们,看着外面的世界。看着我们从青年携手走到壮年,看着我们的女儿从襁褓昂首走进大学,看着我们的生活从温饱变为小康,看着外面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女儿小的时候,还在咿呀学语,每当抱她隔着玻璃看泥娃,告诉她“这个是爸爸,那个是妈妈”时,她总会急不可耐的伸出小手,在书柜的玻璃上不停地抓挠着,想去握住它。及至她长大一点的时候,每当我们打扫书柜,她都会小心翼翼地把泥娃捧在手里,然后轻轻的放在桌子上,等我们打扫干净书柜,再小心的把它们放回去。也许在女儿的眼里,这对泥娃已经成了我和妻子的化身。 有一次,妻子跟女儿说:“什么时候你结婚了,我们就把集了30年的邮票和钱币给你作嫁妆吧?”女儿摇摇头,我笑着告诉她:“这可是我跟你妈妈几十年的心血呀,而且绝对价值不菲。”“我要那对泥娃。这个是爸爸,那个是妈妈,我要你们永远陪着我。这才是你们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这个时候,她的脸上阳光灿烂。 前几天,有烟台的朋友转来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先生写给儿子,并流传于各大网站的一封信,信中“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的话,令人感慨颇深。我跟妻子曾经不止一次的相约,来世还做夫妻,女儿也常常因为被父母感动而许诺,来世还要做我们的儿女。虽然,这只是一个真心的承诺﹑殷切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我相信,下辈子,无论见与不见,都不会相忘。 泥娃是不幸的,因为它没有生命;泥娃又是幸运的,因为它也没有死亡。将彼此的爱,用心存储在泥娃身上,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浓,它会陪我们走过银婚,走过金婚,走过钻石婚……
2011年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