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山野散人 于 2011-5-29 08:34 编辑
窗外天寒地冻,狂风呼啸,阴冷彻骨。 省立医院妇产科手术室门口,一个30多岁的男子焦躁不安的来回走着。他个子高大魁梧,偏胖,一看就是老实敦厚的样子。医生开了门,告诉他小孩生出后没有哭声,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他的心情象外面的寒冬一样阴冷。医生告诉他的消息象刺骨的寒风夹裹着雪屑扎得他的心疼。善良的他最终选择保留孩子,他哀求医生给予治疗。他在日记中写道:“上天对我如此不公,我却要与命运抗争。珠穆朗玛再高也有人攀登,深海水底也可见人的踪影。困难和挫折要从容面对,走自己的路,仰首挺胸!”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站在婴儿室的窗户外面,看婴儿室的夜班护士用头皮针给他的小儿子输液和使用氧气袋。北风刺骨,刮在脸上象刀割一样,雪花漫天飞舞的飘来。零下的严寒使他本能的把自己的头和身躯紧紧的包裹在棉大衣里;时光好象停滞不前,严寒阴冷风雪交加的漫漫长夜是多么难熬!作为父亲的他己被白雪覆盖,如同一座洁白的玉雕。寒风卷着雪花,不停地拍打着他单薄的身子,作为父亲的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婴儿室原来就因为多个孩子的降生而忙碌,输液和吸氧的额外劳动使夜班值班护士更是要马不停蹄的运转。他投给护士的感激的眼光给护士带去了鞭策和鼓励,护士觉得如果自己不拼命努力不全力以赴积极处理他的孩子就对不起严寒雪中的他,如果因为忙碌而懈怠了对他的小儿子的治疗良心会有罪恶感!
第二天, 医生被他的诚心感动,决定气管切开手术。对于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气管切开,虽然是一个有经验的老专家,也感觉颇为棘手。直到下午三点,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告诉他手术成功了!他连连说:谢谢,谢谢!
他象一匹超负荷拉车的马,照顾着坐月子的妻子、应付着单位的工作,为这个孩子拿牛奶热牛奶喂牛奶,取下气管内套管用酒精灯加热清洗,夜里病房安静时洗尿布放在暖气包上烤干,怕人家嫌讨厌对护士小姐陪着笑脸;开放的气管极端容易肺部感染,因此,咳嗽、发烧、缴费取药、输液打针是反反复复在进行着.他象一个开动后就无法停下来的马达,需要付出,再付出。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上班要忙,妻子在科研单位必须早出晚归决定了他家务要忙,由于特殊原因,他既要做父亲,还要承担母亲的责任。气管内套管的反复要清洗,气管开放感染的频繁治疗,他白天要忙,他晚上要忙;他已经习惯了不停的运转,稍微休息后继续运转.有资料说人的潜能储备是常态下的几十倍甚至更多,他的潜能发挥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他常常夜里独自叹气:茫茫大海,一望无边,何处是岸?在妻子面前,他总是强作欢笑.他把巨大的压力和疲惫深深的埋藏在心底;他希望其他人分享轻松快乐,责任、包袱、压力他要独自承担,他坚信男人要有担当!他的信条是:作为父亲就要无声五息的付出厚重的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历尽千辛万苦,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六年过去了。孩子的气管导管终于拔除了,并顺利上学。他的轻松和快乐是难以言表的,如同苍天对他下了特赦令。
孩子懂事,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异。他继续把父爱无保留的付出。下班回来,他绕道菜市场先把菜买好,到家就打开洗衣机;边洗菜切菜边洗衣服。他很少有时间看电视。有时候偶尔看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等到孩子考上大学,他的头发已经花白,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接踵而来,医生说是长期的精神高度紧张造成的。看到他步态蹒跚、动作已经显得笨拙,看到他一天吃许多种药物,可是见到孩子还是从不谈自己,还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孩子的进步询问孩子的生活,孩子说:“看见他那鬓白的白发,我就心酸。看到他常常阵阵咳嗽,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只要是不上课在家,孩子都尽量帮助父亲做家务事。孩子知道自己的爸爸太累了。
孩子在日记中写到:“ 每当想起给我最多关怀的老爸,看到如今已经背微驼,腰微弯,我的心里就是一阵阵难过和酸楚!我已经意识到自己渐渐长大了,而父亲则渐渐的老去。不论何时,感觉父亲总是那么伟大。父爱,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温暖如娇阳;宽广如江海”“爸爸啊,多少座山的崔嵬也不能勾勒出您的伟岸;多少个超凡的岁月也不能刻画出您面容的风霜;您的坚韧不拔和铮铮硬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会克服一个个挫折,去迈向成功!”“父亲那年迈苍老 的身影,我看着,泪也控制不住的尽情的流着,父亲这大半辈子来没落过泪,但是我知道父亲内心是委屈的,但是他不表现出来,那么无尽的委屈泪就让我替父亲流吧,尽情的流吧!”
孩子在学习之余,常常和他聊天,讲故事,讲笑话,小品,和学校的趣味事情。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常常露出微笑;有时候也哈哈大笑。孩子也陪他下棋,给他泡好喜欢喝的茶,和他谈三国,说水浒。由于他有了脑梗塞,步态不稳,每次洗澡孩子都在旁边陪着,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外为他擦背和按摩。
他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他觉得他此生努力了,付出了。他无怨无悔。他活得平静,低调,充实。
山野散人撰写于养心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