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胡适和冯友兰
查看: 272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适和冯友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7-1 22: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转--- 邵建

夏志清对冯友兰尖刻评论“这两本论文我在沪江大学时都已读过。冯著比较孔、老、亚里斯多德三人的人生观,英文极劣,当时我就觉得发表这种论文是很丢人的。但冯友兰不缴进一百本论文,博士学位哪能到手?”

  胡、冯的“中国哲学史”之争
  夏志清不但是耶鲁英文系出身,还自称“英文系的优等生”,那么,冯友兰“英文极劣”是否出自他那优越感之下的酷评?这并非没有可能,何况历来文人相轻。不过,冯友兰的英语确实不怎么好,让人得出这个印象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的文字。冯友兰曾这样比较过在美国的北大留学生和清华留学生的区别:“我们这些北京大学毕业的……,对于中国的东西知道得比较多一些,对于中国政治和世界局势比较关心。缺点是英文比较差,社交比较差,穿戴比较随便。”至于清华来美的,“不仅专业学得好,英语也流利,社交活跃,衣冠整齐,但对于中国的东西知道得比较少。对于政治不大感兴趣。”

  胡适和冯友兰同为哥大的哲学博士,又同样师从大哲学家杜威,回国后,又同在中国哲学史上下过工夫。正因为如此,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成了一对冤家,学术冤家。胡适1917年回国,1927年才正式拿到博士文凭,比小于自己的冯友兰反而迟拿了三年。胡适虽然1919年先声夺人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但此后便没有下文,以至被北大属于文化保守派的黄侃讥为“著作监”。然而,若干年后,这个中国哲学史的未尽工作,却让冯友兰给完成了。1930年冯先出《中国哲学史》(上卷),1933年,又一气呵成在商务印书馆同时出版了上下卷。于是,两人不免在中哲史上相颉颃。

  学人眼中的胡、冯相轻
  1947年夏,留学北美的何炳棣去哥大附近一家旅馆看望来美的冯友兰。聊天中,何提及一位女士正在写的硕士论文,题目是《1927年以前胡适对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冯先生听了,急不能待,口吃地以极纯浓的河南腔说:‘这……这……这个题目很……很……很好,因为过了1927年,他也就没……没……没得影响啦!”巧的是,也是何氏的何兆武1940年代在西南联大读书,也听过冯友兰同样的表达,他在《联大七年》中有一段回忆:“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胡扯,甚至于骂人,但我非常喜欢听,因为那里有他的风格、他的兴趣,有他很多真正的思想。比如冯友兰在课堂上骂胡适,说:‘胡适到1927年就完了,以后再没有东西了,也没起多大的作用。’”

  不过,就像以上夏志清说过胡适就把矛头对准冯友兰一样,何炳棣说完这一节,笔墨一歪也落到了胡适头上:“相形之下,冯之讥胡要比胡之讥冯温和多了”。可惜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胡适如何讥刺冯友兰,又如何显得更不“温和”,何炳棣只放空头却未曾落墨,这里只好根据其他阅读试为补。读钱穆的《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20世纪30年代,钱穆在燕京大学任教,一天顾颉刚约他一道去胡家聊天。那天他们三人从胡适的书斋一直坐到院中石凳,“尽谈了些老子问题。适之谓天下蠢人恐无出芝生右者”。“芝生”是冯友兰的字。胡冯二人在老子孔子谁先谁后的问题上,观点相左,积不相容,因此胡适一时失雅,唐突此言。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7-1 22:44 |只看该作者
胡适催生了台湾的民主,冯友兰在文革中留下污点,莫非皆源于当年?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7-2 00:59 |只看该作者
文人相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