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星卒斋主 于 2010-6-6 09:35 编辑
我上小学的时候,鸡蛋多少钱一斤我不知道,总之是一个鸡蛋拿到供销社能卖7分钱,如果鸡不争气,就只能卖6分。那时的横格、田字格,或是算草本一个也就7分钱,所以一个鸡蛋能换一个本儿。那时我就不明白,田字格本7分行,横格本也算行,那算草本一个格儿都没有为啥也卖7分呢?不理解。
回家把这事说给了妈,妈说,也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这事儿咱娘俩得想想。我那时还不会侧了头想,就只好昂着,硬硬地昂着,看妈怎么想。后来,妈说,儿子,这么地吧,咱不买那东西了,咱买糊窗户的大白纸,然后咱们叠,咱们割,咱们钉,不也就成了那算草本了么?妈说的就对,不用想,一张大白纸只有5分钱,哈,省了2分。
于是乎就买白纸自己动手钉本,并且那本比供销社的本大,缺的只是本皮儿上的“田字格本,年级,姓名”这样的几个红或绿的印刷字,但咱自己会写,每回妈都说,我写的比那印的好。后来又发现那上坟的烧纸是4分钱,比白纸还少了一分,我就又跟妈说,妈说,儿子你穷怕了?妈就是不扎腿带子咱也不用那纸。
但有时不行,这5分钱的本不能当作业本,这是老师的规定。我说我自己打格儿还不行么?老师说,行是行,只是你的作业本跟别人的不一般大,更重要的是你的作业本总要在全公社各小学展览,你说这样的本子怎么中?同样把这事告诉妈,妈说,咱买咱买,咱一定要买个现成的本子。
放学时,妈不在家,天黑时回了,交给我手里三个本子,两个小一个大,那大的是作文本。还有两只小鸡。妈去了15里外的三姑家,妈说,这鸡要是下蛋了,就差不多能供上你的本儿了,说着说着,妈哭了,哭的好伤心,我也跟着哭,就为这本儿。
鸡真的一天一天的长大了,盼着它下蛋,可是总也不下,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两只公鸡,我有个远房的表姐,就住在我家的前边,表姐跟妈说,姑啊,你把那两只公鸡给我,我给你一只正下蛋的母鸡,妈同意了,爸默许了,鸡同没同意我不知道。
一只鸡就是我的上学费用,可这鸡在表姐家下蛋,可到了俺家却摆起了谱儿,我一放学,就去给它抓蚂蚱,就这样地喂着,可是每到我的本子正反面都用完了的时候,它也不下蛋,真是憋坏了我,团团转。
住供销社的有一个是我的远房侄子。我的本子一点都没有了,妈就摸了那鸡的屁股,说,有了,就在这一半儿天。中午回家,跟妈说我是一张纸也没了,妈说没事,这鸡马上就能下,你等着。妈下地抓了那鸡,把它送到了窗外的下蛋窝里,可人家却跳了出来。上课的时间到了,妈说,你先去,到供销社跟你的侄儿说,就说他大奶说的,先给你拿个本儿,这鸡下蛋了我就去给他送去。
妈说的对,我就去了,那个给我叫“叔”的人起初说是不行的,供销社不能赊帐,慢说是你,就是我的亲爹你大哥来,我也不能赊。后来我哭了,大约是他从一米高的柜台里看到了我的泪眼,犹豫了一个时候,就给我一个本儿,然后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了7分钱,扔在了钱匣里。到校后才知道那是一个缺页的本子。
晚上回家本想去还人家的鸡蛋,可听妈说,我的那侄早已经取走了,说那鸡蛋不够7分,顶多能卖6分钱,妈是找了一只旧鞋底顶了那一分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