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扑尔敏 于 2011-2-20 20:00 编辑
昨晚灯会最后一天,想陪父亲去看灯,他有点吱吱唔唔,我聪明啊,立刻转变话题问他怎么不约阿姨去呢,多好一机会啊。然后电话给弟媳,让她抱小侄儿出来看灯,我说给他童年留个美好记忆嘛,弟媳说:他才这么大一点,将来不会有啥记忆。。。于是我又约妹妹,她说刚吃完饭,懒得动弹,我说你怎么一点情趣都没啊,她说,情趣能当饭吃那?我说不能。。。 于是,昨晚我一个人逛完了灯会。手机和相机交替用,边走边拍。天还是很冷,后来手指冻僵了,按快门都不灵了。。脚已经受伤了,手不会再冻伤吧。。 话说十五放烟花,正是心情低落时,没心赶现场的热闹,就站自家阳台录了一会,打算拍照,隔墙楼下有人放高脚炮,突然就在我头顶上炸开,吓得我跳起来就往屋里跑,结果脚扭伤了。于是烟花就只拍了两张,本来有些兴致冲冲想拍“心”和“笑脸”的。。可倒霉就是这么凑巧。 再话说小城每年几乎都有烟花,灯展一般两三年、三五年举行一次。今年灯会设在沿河,全长约6里长,由几个区单位约几百盏灯参展。河里还有十几艘船灯不时列队经过,只是等我想到还有船灯时,就只看得见一艘落单的了。。 8点到正门时,人山人海,我想,这还只是一少半人口吧,要知道,每个家庭会有一两个像我妹妹那样的懒人。。一路上瞻前顾后走马观花,千山万水的到了最后一区。前面很多灯都灭了,看到一个花瓶灯实在好看,就黑灯瞎火地拍,有俩人也许是灯会看管人员,到台后帮我打开开关,等我拍完又关上。往前看,大概还有二里地,灯渐次亮着,观者寥寥,有几个灯台已经在张罗着撤离。我突然有个感觉,刚才情景就像拍戏的街道,现在就象一幕戏剧的结束,道具正撤走,灯光暗了下去,满街熙攘的群众演员也都走的差不多了。。看了看时间,突然有点冷,关于为什么冷,哎,这实在是一个秘密。。。 一来每个展灯的规模都比较大,照片拍不全,二来基本上能看出就是从村公所式三转一响的炊烟与风尘,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到有房有车有高楼的新时代背景,拍全了也不见得好看,所以大都拍的局部。我喜欢民间传统的东西,尤其喜欢那些富有传统图案的暗花底纹。记得上小学时有个皮包公司的销售代表到班级兜售一种不堵头的钢笔,还有某种可以粘补破搪瓷的膏剂。于是为了使用那种神奇的膏剂,我特意回家把家里的搪瓷缸敲出一块黑疤拿来补。昨晚我就居然发现了很多搪瓷缸上的这种红花绿叶。。
差不多字了,开始贴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