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潘霞 于 2011-1-15 22:27 编辑
年关将至,各单位忙着发福利,马路上那些工薪族的自行车上总是满满当当地驮着米面油之类的年货。等红灯的空档,认识的不认识的总会闲扯几句单位好歹之类的话,有得意的,有羡慕的,也有骂娘的。听着他们过嘴瘾,我心里愤愤不平:“知足吧!你们骑驴的坐轿的也没回头看看还有我这走路的呢!”
——我的自行车上空空如也。
来这家小公司好几年了,从来不知春节福利为何物,习惯了的我没有期望也谈不上失望,可新一茬“流水的兵”不知情啊,天天眼巴巴地盼着,逮个空就会聚一块儿凑向我:“姐,以往过年都发点啥?”
立马,我脑子里就会闪现出女老板的语重心长:“小杨啊,你是老员工,现在你的影响力比我都大,言行上一定要注意,要做好表率!”说着这些的时候,我看到她的大眼睛里满是信任,宽宽的额头似乎更亮了,发着智慧的光。
我能实话实说吗?当然不能!动摇军心的罪名我可是担当不起的。所以也总是含糊其辞:“操那么多心干吗?爱发啥发啥!”
显然,他们对我的回答甚为不满,私下里,一致认为我和老板站在同一战线上。无形中,我这个“美其名曰”的店面经理变成了“双面胶”,岂不知,对老板,我也满肚子微词呢。
就说这几年吧,总是有上班时间没下班时间,老板最爱强调的就是时间观念,不过也只限于上班和对客户的守时上,加班嘛,她会很难得的绽开笑脸来一句:“大家再辛苦一下啊!”四十岁的老板对自己那张像极了巩俐的脸是绝对充满信心的,虽不能倾国倾城,百媚还是能生出来的。
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她装迷糊的功夫,每每到发工资的时候总会故作惊讶地说:“都过好几天了吗?怎么也没人提醒我一声呢!”倒好像是大家的不是了。而事实是,财务在碰壁一次之后再也不去“提醒”她了,拖就拖呗,拖而不欠,这是她唯一值得称颂的事。可一想到她脸上虚假的笑我还是感到很厌恶,如果不是图着离家近,只怕我早打退堂鼓了。
在同行和客户的眼中,老板的精明也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去小商品批发回一堆价格不等的礼品,指着其中一个蚕丝被问我:“你看这个得多少钱?”我哪敢断言,没等作声呢,刚应聘到公司不久的一个业务主管接口了:“最多七十块钱!我原先是做过纺织品的。”老板没肯定也没否定,用手拍着上面的标价签得意地说:“我让他们领的是这个价的情!”我把眼睛移过去,那上面赫然印着:238元!
面对一拔又一拔的人来人往,我总想叹息一声: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老板犹自不知,继续着她的一贯作风。面对同事的询问,我能怎么说呢?唉,同志们啊,只怪你们进错了庙门哪!当然,这话是心里说的。
马上就到春节长假了,同事们偶尔还是会谈论家人朋友发了多少奖金发了什么福利,神色语调带着羡慕,只是没人再来问我,也许他们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吧。
正当大家走出这个困扰一心等待放假的时候,一个发现竟然让我们兴奋了——一早打开办公室的门,地下竟多了码得整整齐齐的八个箱子,包装上印着的各色蔬菜新鲜水灵。暗自数了一下人头,除老板外,刚好八个人。要发福利?难道是我错看老板了?真不该把老板想成铁公鸡!真不该说话带那么大怨气!真不该……,一刻功夫,我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进行了一翻狠批。
陆续到了的同事们包围着这几箱蔬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刚结婚的小韩说:“还挺实惠,估计也值个百八十块钱的!”
准备回老家过年的大学生小魏说:“不好不好,带都不好带!”
……
我则在想:这么重的箱子,还真是不好带,对,不行就分两次拿。
说话间,老板驾驶着她的福特来了。伴着高跟鞋的“哒哒”声,她径自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路过那堆箱子的时候也只是瞟了一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说辞。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期间,同事们都提前找好了包装带,就等着老板一声令下呢。
下班的时候,大家都有点磨蹭磨蹭,终于,老板特有的走路声再一次响起来了。手里扬着一张纸,她走向我们,瞟一眼众人,微皱了一下眉头说:“没什么事大家早点回吧!”紧接着,又面露桃花转向了司机小王,用软软的声音说:“小王,你还得辛苦一趟,把这几箱礼品给领导们送去,招呼我都打好了。”说着,一边递过手中的单子一边交待:“这是他们的地址电话,对了,东西送到就行,千万不要多嘴!”
大伙儿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原来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