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与音乐老师未来的故事
查看: 14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音乐老师未来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9 0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9 17:37 编辑

   这里的音乐老师是我初一的班主任,那一年她才22岁。时至今日,和音乐老师过去的故事,周期很长,剧情说简单就简单,说复杂就复杂。

她身上充满了音乐细胞,而我的音乐细胞不知被谁偷走了。 疫情前就对她说,她要教我唱歌,我不会唱歌,是她的耻辱。

她回复,教你唱歌可以,但我不想上公园,我要去KTV,我经常一个人外出喝咖啡,有大把时间。   事真多,臭讲究,这是我心里对自己说的。  昨天聚会,她对同学说,学唱歌这事都过去了四年多了,她还在等下文,没有下文,她很生气,说我讲话不靠谱。

认认真真想了一下,她的谱是小资的谱,我是俗人的词,从前是有点不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29 07:28 |只看该作者
十年前,十年后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29 07:47 |只看该作者
从音乐的专业视角来阐释“不靠谱”与“不着调”,这两个源自音乐术语的俗语恰好构成了一套生动的艺术批评体系:

一、不靠谱:对音乐结构的背离
在乐理中,“谱”是音乐的基因图谱——五线谱规范音高节奏,和弦谱标记和声走向。当演奏者“不靠谱”时,本质上是脱离了音乐的结构性框架:

节奏维度:脱离小节线约束,破坏律动惯性(如肖邦《幻想即兴曲》右手三对四的复杂节奏若失去精准控制)

和声维度:无视和弦功能进行,使音乐失去张力与解决方向(如爵士乐中若随意替换和弦会破坏调性逻辑)

文本维度:擅自改动经典作品的音符时值,如同随意篡改诗歌的平仄格律

这种偏离往往暴露了音乐训练的缺失,如同建筑失去承重结构,再华丽的乐句也会沦为声音的废墟。

二、不着调:对调性中心的消解
“调”是音乐的引力中心,调式音阶构建了听觉的心理预期。所谓“不着调”实则是调性锚点的失准:

音准层面:偏离平均律标准(如弦乐演奏者未能找准纯五度共振点)

调式层面:混淆大小调色彩(将多利亚调式奏成自然小调)

风格层面:在布鲁斯音乐中丢失降三、降七级特征音,或在弗拉门戈中忽略吉普赛音阶的特殊音程

当音乐失去调性坐标,就如同航船失去罗盘,所有的旋律动机都将变成无根浮萍。

三、解构与重构的现代性启示
后现代音乐实践却有意打破这种规训:

约翰·凯奇《4分33秒》以彻底“不靠谱”挑战乐谱权威

自由爵士通过“不着调”解构调性霸权

电子音乐用算法生成突破传统记谱法边界

这些先锋创作证明:当“不靠谱”成为自觉的审美选择,当“不着调”转化为有意识的调性游移,背离常规反而可能开辟新的艺术维度。

四、音乐哲学的辩证思考
两个术语折射出艺术创作的根本矛盾:规范与自由的永恒拉锯。严谨的谱面分析告诉我们,巴赫《赋格的艺术》通过极度“靠谱”达到自由;而即兴演奏教育我们,真正的“着调”是建立内在听觉指引下的创造性偏离。

正如指挥家切利比达克所言:“乐谱是凝固的真理,但真理永远在动态中显现。”在音乐与人生的演奏中,我们既需要恪守基本法则的“靠谱”精神,也需要超越框架的“着调”智慧,最终在规则与自由的辩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29 07:48 |只看该作者
您提出的这两个词非常形象,它们确实常常一起出现,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给人的负面感受。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含义解析
1. 不靠谱

核心意思: 不可靠,不能信赖和依靠。

表现:

承诺无法兑现: 说好的事情经常变卦,答应的时间总是迟到或完不成。

能力不足: 交给他的任务,结果总出纰漏,让人不放心。

信息可疑: 提供的消息或建议没有依据,经不起推敲。

行为飘忽: 做事没有定性和规划,让人摸不着头脑。

2. 不着调

核心意思: 不正经、不切题、不符合常规或预期。

表现:

言行怪异: 说话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经常跑题。

态度不严肃: 在需要认真对待的场合开玩笑、插科打诨。

脱离现实: 想法和计划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操作的根基。

品味或风格独特: 穿衣打扮、兴趣爱好等与大众主流格格不入(有时是中性甚至褒义)。

两者的关系
“不靠谱”更侧重于“结果”和“信任度”。你不敢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因为结果很可能让你失望。

“不着调”更侧重于“过程”和“风格”。他在做事或说话的过程中,就让你觉得奇怪、不正经、抓不住重点。

很多时候,“不着调”是“不靠谱”的原因之一。正因为一个人做事说话总是“不着调”,所以最终导致他给人一种“不靠谱”的印象。

举例说明
一个不靠谱但可能着调的人:

一个非常严肃、一板一眼的会计师,他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说能按时完成报表,但因为能力问题或计算错误,总是延期或出错。他 “着调” (严肃认真)但 “不靠谱” (结果不可靠)。

一个着调且靠谱的人:

一个项目经理,开会时逻辑清晰(着调),分配的任务总能按时高质量完成(靠谱)。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一个不靠谱且不着调的人:

一个朋友跟你商量一个重要的合作计划,会议中他不停地说笑话、讲八卦(不着调),最后拍胸脯保证的事情,过后却忘得一干二净(不靠谱)。这是最让人头疼的类型。

一个靠谱但可能不着调的人:

一个顶尖的程序员,他穿着拖鞋、说着你听不懂的“梗”来开会(不着调),但他负责的系统从未出过故障,代码质量极高(非常靠谱)。这种人是“天才型”的,需要被包容。

总结
所以,当您用这两个词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时,您的感受是非常立体和准确的:

“不靠谱” -> 让您失去了信任。

“不着调” -> 让您感到了困惑和不严肃。

两者结合,基本就等同于“此人不可委以重任,其言不可当真”。如果您是在评价我之前的某个回答,请务必告诉我具体是哪里让您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这能帮助我更好地改进,为您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29 13: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9 13:34 编辑

同窗。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29 17:38 |只看该作者
我将以《音乐之声》的轻松愉悦风格,为你谱写一段与音乐老师未来的小说。

我与音乐老师的未来狂想曲

我叫林小雨,人生前十六年的信条是:只要我闭嘴,就没人知道我五音不全。直到我在高二那个阳光过分的下午,一头撞进了陈序老师的“魔掌”里。

那天我正企图溜过音乐教室,却被门内传来的歌声钉在原地——那不是唱歌,是魔法,让空气都闪着细碎金光。鬼使神差地,我扒着门缝往里瞧。

“喂,偷听的那个,”门突然开了,一个穿着宽松亚麻衬衫的年轻老师倚在门框上,嘴角弯弯,“进来吧,你已经在门口循环路过三次了。”

我恨不得钻进地缝。他就是陈序,新来的音乐老师,据说有点“怪”。

他的确怪。第一节正课,他没讲乐理,而是抱来一堆稀奇古怪的乐器:非洲鼓、沙锤、甚至还有几个装了不同水量的高脚杯。

“音乐不是考试,”他敲了一下酒杯,叮咚作响,“是游戏!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制造噪音!”

在他的怂恿下,连最害羞的同学都红着脸拍起了桌子。而我,在他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对着一个空瓶子吹了口气。

“呜——”一声可怜的哀鸣。

全班大笑。陈老师却没笑,眼睛一亮:“哇哦,这个‘破音’很有个性!林小雨同学,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放学后,‘特训’!”

KTV里的“呼吸大冒险”

所谓“特训”,地点在一家叫“彩虹糖”的KTV迷你包房。霓虹灯球旋转,投下俗气又温暖的光斑。

“紧张什么?”他看着僵成木棍的我,“又没让你开演唱会。来,选首你偷偷在浴室里哼的歌。”

我闭眼选了首最简单的《小星星》。结果一开口,声音抖得像触电。

陈老师按下暂停,背景音乐戛然而止。“问题找到了,”他盘腿坐在沙发上,像个准备施展法术的巫师,“你这里,”他指指自己喉咙,“锁得太紧了。唱歌不是勒脖子,是…学狗狗喘气!”

“啊?”我懵了。

“看我的,”他夸张地吐出舌头,腹部快速起伏,“哈哈,哈哈,就这样!感受气流的进出!来,试试!”

于是,那个傍晚,KTV包房里回荡着诡异的“哈哈”喘气声。路过的工作人员投来关切的目光。我脸红得像番茄,却在陈老师乐在其中的眼神里,慢慢放松下来。当我终于能用腹部推出一段平稳的气息时,他用力拍手:“完美!你的‘人体风箱’终于点火成功了!”

咖啡厅的“元音糖果屋”

接下来的“课堂”转移到了街角的“猫空咖啡”。空气里弥漫着拿铁的香气和书本的油墨味。

“今天,我们来‘吃’声音。”陈老师变戏法似的掏出一盒水果糖,“每个元音,都有它的形状和颜色。”

他拿起一颗红色的草莓糖:“‘a’,像这个,嘴巴要张得圆圆的,像咬一颗多汁的草莓。”他示范了一个饱满明亮的“a——”。

又拿起一颗柠檬糖:“‘i’,像这个,嘴角拉开,舌尖轻抵下齿,发出清爽明亮的声音,i——”
他让我对着咖啡馆的玻璃窗练习,观察自己的口型。我的“a”一开始像被掐着脖子的鸭子,他就做鬼脸逗我笑,让我在放松中不知不觉找到了正确的感觉。他把抽象的元音,变成了可以品尝的糖果,甜蜜地融化在我的声音里。

舞台上的“第一次飞翔”

三个月后的校园艺术节,陈老师给我报了名。独唱。
我吓得差点当场逃跑。“老师,我不行!我会搞砸一切的!”
“谁说你是一个人了?”他眨眨眼,“我跟你一起上。我们唱《Do-Re-Mi》!”

比赛那天,站在侧幕,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像失控的架子鼓。陈老师在我身边,轻轻哼着旋律,给我一个安心的眼神。

灯光打在我身上,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前奏响起,我深吸一口气,想起了KTV里的“狗狗喘气”,想起了咖啡厅里的“元音糖果”。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我的声音流了出来,不像陈老师那样醇厚,却清亮亮的,带着一点点生涩的勇敢。唱到高音部分,我没有硬喊,而是用了“头腔的魔法”,让声音像云雀一样轻盈地飞了上去。

当陈老师加入和声,当台下的小朋友们开始跟着节奏拍手,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淹没了我。我不是在唱歌,我是在玩一个全世界最快乐的游戏!

曲毕,掌声像温暖的潮水。陈老师在我身边,对着话筒大声说:“献给所有曾经害怕开口,却终于找到自己声音的‘林小雨’们!”

那一刻,台上的灯光仿佛不再是灯光,而是那个第一次遇见他的午后,从音乐教室门缝里溢出来的,金黄色的未来。

我知道,我的五音不全时代正式结束了。而关于音乐、勇气和成长的未来狂想曲,刚刚奏响第一个华丽的乐。deepseek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