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红星公社 更漏子·相见稀
查看: 7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更漏子·相见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20 13: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相会少,忆长久,凝眉心事若烟。垂绣帘,置鸳枕,熏香待阮郎。
月色綺,夜风凉,玉人无奈惆怅。宫柳飘,池水漪,更漏报天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8-20 13: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
更漏子·相见稀
温庭筠〔唐代〕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8-20 13: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两人的相见越来越稀少,她思念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久,离愁别绪让她无心妆饰,那浅浅的眉毛好像淡烟中的柳叶。夜里她垂下翠绿的帘幕,系上同心结,独自卧在熏香的绣被中,期待情郎能够前来与她相会。
城头的月亮白如霜雪,思念的情郎不见踪影,蝉鬓的美人满怀愁思。庭院中树木的影子渐渐转暗,天空中银河横斜,漏壶中的浮箭报晓,天就快亮了。她又度过了一个辗转难眠的夜,见到这黎明的景色更会产生悲苦之情。

注释
眉浅:谓眉色浅淡,如淡烟中的柳叶。澹:通“淡”。
翠幕:指翠色的帘幕。一作床头锦帐讲,亦通。
待:鄂本作“侍”。
蝉鬓(bì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琼树乃制蝉鬓,飘渺如蝉,故曰蝉鬓。”愁绝:愁极。
宫树暗:破晓时庭院中的树影转暗。
鹊桥:指银河。银河横斜,谓夜将尽,天将明。
玉签:报更的器具。《陈书·世祖记》:“每鸡人司漏传更签于殿,乃令送者必报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
报明:报天晓。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8-20 13: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幼好学,苦心研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这首《更漏子》即为温庭筠的“侧艳之词”之一。 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20 13: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此词完整地描写闺中女子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上片六句,首两句用赋法,运用简洁明净的语言,交代青年男女倍受离别之苦的折磨,直叙“相见稀,相忆久”,点明远人离去已久,由此引出闺中女子浅淡如柳的眉黛,显示其娴雅柔静的气质和孤寂凄凉的意绪。“眉浅”一句,写因相思相忆,无由与远人相见而懒画蛾眉,眉薄妆浅,其谁为容,将心情外化,以形写情。尽管如此,她仍然心怀希冀,下面“垂翠幕”三句,女子移步闺房,放下了翠幕,准备就寝,却又用锦带结着同心结,又用薰香薰了绣被。这几个动作,表现了女子的一片痴情,她在“待郎”归来。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下片六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人终究没有出现,女子却是彻夜无眠。女子空对城头上的一轮冷月,内心更感悲楚。“蝉鬓美人愁绝”,简直是痛彻心扉,把一位深夜独坐的怨女形象,非常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结末三句描写黎明光景,深受离别折磨的女子又熬过了这一个漫漫长夜。除“蝉鬓美人愁绝”一句为赋法外,“城上月”两句和“宫树暗”两句,都是女子所见,“玉签”一句,写所闻。正是在这“见闻”之中表现了女子的无眠和“愁绝”。作品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玉签的报晓,皆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然而“结同心”、“鹊桥横”等痴情苦语,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可是她的期待之情越是殷切,失落之苦便更见沉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8-20 13: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20 13: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20 14:45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词派——花间派。

花间派概览
花间派是晚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个词派,其名称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该派词作多以婉约的表达手法,描绘闺阁情思、男女恋情、离愁别绪,风格总体上浓艳精巧,绮丽柔美,对后世词坛,特别是婉约词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起源与背景
时代背景:花间派诞生于晚唐五代。当时中原战乱频繁,但西蜀(前蜀、后蜀)地区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君臣上下享乐成风,歌舞宴饮盛行。这种社会环境为以娱乐消遣为主要功能的“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花间集》:后蜀人赵崇祚于公元940年(后蜀广政三年)编辑成《花间集》十卷,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作品。《花间集》的诞生,标志着“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正式登上文坛,也标志着花间派的形成。

2. 主要特点
题材狭窄:内容多以男女情爱、闺怨离愁为主,聚焦于女性的容貌、服饰、心理和生活场景,所谓“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花间集序》)

风格艳丽:辞藻华丽,色彩浓艳,追求一种香软华美的审美趣味。大量使用“香腮”、“画眉”、“罗帐”、“红烛”、“泪珠”等富丽精工的意象。

意境婉约:情感表达含蓄蕴藉,委婉曲折,注重刻画细腻的心理活动,创造出一种深幽朦胧的意境。

形式精巧:篇幅大多短小,但在音律、字句上极为考究,格律严谨,语言精致,奠定了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的格律基础。

3. 代表人物与作品
花间派词人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花间派”的鼻祖和并称的两位大家:

温庭筠 (Wen Tingyun) - “花间鼻祖”

他是花间派中地位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词人。

其词风浓艳华丽,极富装饰美和色彩感,善于通过景物和衣饰的铺陈来烘托人物的心情。

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典型风格:对女子容貌、动作、服饰的精细描绘,以及隐藏在华丽辞藻下的孤寂情怀。

韦庄 (Wei Zhuang) -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

虽然同属花间派,但韦庄的词风与温庭筠有显著不同。

其词风相对清丽疏朗,语言更显自然直白,情感表达也更为真率动人,开始将个人际遇和情感融入词中,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的境界。

代表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中既有对江南风物的清丽描绘,又蕴含着深沉的家国之思和漂泊之感,情感浓度更高。

其他重要词人还包括:皇甫松、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孙光宪等。

4. 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确立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花间派奠定了词早期以男女情爱、婉约柔美为本色的传统,使词与“言志”、“载道”的诗在题材和功能上区分开来。

奠定了词的格律基础:花间派词人在词的音律、句式、风格上做了大量探索和规范,为宋词的鼎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婉约绮丽的风格直接影响了北宋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直至清代的纳兰性德等。虽然后来苏轼、辛弃疾开创了豪放词风,但婉约词始终是词坛的主流之一。

负面评价:由于其题材过于狭窄,部分作品流于浮艳雕琢,内容空洞,也常被后世批评为“靡靡之音”,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

总结
花间派是中国词史的开端,它像一位精心打扮、情感细腻的闺中佳人,为词这种文体定下了最初的基调。尽管视野有限,但其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在格律、语言上的探索,使其成为连接唐诗与宋词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20 16: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0 14:45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词派——花间派。

花间派概览

真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8-20 17: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选的诗挺应景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20 19: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期啊 发表于 2025-8-20 17:47
这两天选的诗挺应景

哈哈
有期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